•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蕴含了什么哲理?(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的意思是什么)

    栏目: 房产 日期:2022-12-30 14:00:19 浏览量(来源:小倪

    [摘要]从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你领悟到了什么?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这一首诗,目的是告诫他的儿子学习是一件苦差事,想要成功,就要躬身力行,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

    从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这一首诗,目的是告诫他的儿子学习是一件苦差事,想要成功,就要躬身力行,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才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在学习知识方面是不遗余力的,活到老学到老,往往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勤奋努力,这样到了老年时才会取得成功。


    人们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不能反映事物的规律,如果想真正懂得书中的道理,就应该亲自去实践,这样就能学有所成。

    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子聿”(yù ),是陆游的小儿子。“示”,就是训示的意思。


    说起陆游,大家并不陌生,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一生所写诗近万首,以及大量的词,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高。


    陆游的一生也是充满坎坷的,宋朝的懦弱和战争的接连失利,让他感到悲哀,和许多热血青年一样,他边盼望国富民强,报靖康之耻。

    这种思想反映在他的诗词作品里也是非常明显,前期,他创作的爱国主义题材较多,反对投降,力主杀敌,收复山河。作品激昂奋进,粗犷豪放,充满爱国主义精神,读罢使人热血沸腾;到了后期,作品改为田园诗较多,这些诗清新自然,朴实平淡。


    那么,陆游为什么要写《冬夜读书示子聿》呢?

    其实,目的是告诫自己的儿子子聿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陆聿是陆游的最小的也是最疼爱的儿子,当时正值二十一岁。在冬日一个寒冷的夜里,陆游在书房,勤奋努力地读书。而窗外,北风呼呼吹着,此时,陆游的突然思绪奔腾,难以抑制,挥笔写下了8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送给儿子,这首诗是其中的第3首。


    在这首诗中,前二句,陆游称赞古人努力勤奋做学问的精神。告诉我们做学问是艰苦的不容易的,必须要全力以赴,要从小开始,培养好的习惯,打好基础,还要历经多年的奋斗,才会获得成功。

    后两句,诗人提纲挈领,上升到理论层面,告诉我们实践经验是非常重要的。书本知识,是“纸上得来”相对容易,坚持不懈地学知识很重要,可这还不全面,书本上的知识必须要经过实战检验才行,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一定要“亲身躬行”。

    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自己的儿子,趁着青春年少,精力充沛,一定要抓住这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勇于拼搏,不要浪费了这大好的青春年华。


    我们从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诗中又能领悟到什么呢?

    《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虽然是告诫他儿子的,但也是告诉人们的,学习知识,要通过两条途径才可以,一条是书本上学来的间接经验和通过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

    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也很直接,做学问是不容易的,只有拼尽全力,从小要下功夫,这样长大了才会取得成就。我们从课堂上,书本里学习知识很重要,可这是不够的,不全面的。只有亲身历经实践,才能取得成功。


    总之,陆游的这一首示子诗,强调了书本上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同等重要。我们要重视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掌握前人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的途径,最后还要历经“躬行”,才能将书本知识变成实践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

    从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对于这首诗,我们从题目中就可以看出这是作者写给儿子的诗,“子聿”是陆游的第七个儿子。大致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冬天的一个夜里作者写这首诗来警示儿子。

    诗的前两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无遗力”指的是刻苦勤奋,使出一切力量。意思是:古人做学问都是非常勤奋刻苦,使出一切力量的,是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的,一直到老才有所成。

    后面两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躬行”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亲自实践,作者在这里也强调了做学问的诀窍,“纸”在这里指“字面上”结合起来就是,我们不能够光看字面上的意思,这里我就想起了一个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深浅一定要自己亲自试了才知道。回归正题,作者是要求要亲自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字面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学到真实的本领。

    作者在诗中强调了书本与实际中的关系,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性,在这里也契合了唯物主义论,这首诗用在封建科举制度下最为实用,想到封建科举制度下,文人们只顾着读书,缺乏了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如《儒林外史》中范进,半天卖不出一个鸡蛋。这首诗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很好的抨击。

    那么这首诗对于生活在现在的我们也一样可以起到很好的启迪作用,相信大家都会有拿着菜谱炒菜的经历,有时候按照菜谱炒出来的总觉得是不好吃,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其实就和读书一样,需要我们在平时不停的实践中去斟酌才能做出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好菜。

    生活中的大事小情,皆蕴含着不同的道理,我们需学以致用,把书中所学知识合理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学习中实践。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