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朝公主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固伦公主固伦满语为“天下、国家、尊贵”之意,清朝一般皇后之女(嫡女)为固伦公主,和硕格格和硕满语意为“一方”,从字面意思来看,和硕就...
清朝公主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固伦公主
固伦满语为“天下、国家、尊贵”之意,清朝一般皇后之女(嫡女)为固伦公主,
和硕格格
和硕满语意为“一方”,从字面意思来看,和硕就比固伦等级低。和硕公主为皇帝庶女的封号,为第二等级。、和硕格格郡主
格格为满语“小姐、姐姐”的音译,清初皇女及宗室女均统称格格,后亲王之女封为和硕格格,对应的汉名为“郡主多罗格格(县主)
清朝亲王世子、郡王、贝勒之女均封为多罗格格,对应汉名为“县主”
多罗格格(郡君)
清朝多罗贝勒之女亦封为多罗格格,但对应的汉名为“郡君”,比郡主低一个等级;
固山格格(县君)
清朝固山贝子之女封为固山格格,对应汉名为“县君”。

清朝公主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小时候看《还珠格格》之后,一直以为清朝皇帝的女儿就称作“格格”,仔细想想清朝是满洲人建立的王朝,不叫公主而叫格格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长大之后才知道,清朝皇帝的女儿也叫做“公主”。皇太极以后,继承明朝制度,皇帝的女儿基本上就不再称作“格格”,后来的格格是用于称呼宗室女儿与妾室的。
只要是皇帝的女儿,拥有的封号就是“公主”,这个称呼几乎都是没有什么不同的,除了偶尔几个朝代公主被称作“帝姬”之外。如果说公主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所谓的“子凭母贵”——生母的身份越高,其所生的公主地位也就越高。
清朝公主分成两种,一种是皇后所生,也就是嫡出的公主,封号为“固伦公主”;而其他所有妃嫔所生的公主,封号均为“和硕公主”。这是用来强调嫡庶之分贵贱之别的。
在满洲语言中,“固伦”是天下、尊贵的意思。当然,除了中宫嫡出,也有少数庶出的公主能够得以册封固伦公主,比如康熙帝的荣宪公主、乾隆帝的和硕公主。
因为等级不同,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的冠服都是不一样的。固伦公主的冠服与和硕亲王的嫡福晋是一样的,而和硕公主的冠服只与王世子福晋一样。
固伦公主自然不用说,尊贵无比,《如懿传》中富察皇后所生的景璱就相当飞扬跋扈;而妃嫔所生的女儿虽然都是和硕公主,但也要看其生母的地位。贵妃所生的女儿自然要比贵人、常在所生尊贵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