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什么古代中国绘画艺术没有发展出素描,画不出像西方的那种“照片”画?有啊,看看看大明王朝的官员像;是中国风格的写实像,有照片风格;我倒是觉得这些官员的面向比照片...
为什么古代中国绘画艺术没有发展出素描,画不出像西方的那种“照片”画?
有啊,看看看大明王朝的官员像;
是中国风格的写实像,有照片风格;我倒是觉得这些官员的面向比照片还实际!
明朝官员到了一定品级都是有画像的,十分写实。
古代画师水平不差。








我们平时不太容易看到这些画作,其实类似的风格在宋代就有。
这些画作,比本人照片还容易分辨本人,其实中国古代不是不懂透视,只是在画作里面很少使用。
其实古人的悬赏通告,里面的画的人像也是非常容易辨认的。
但是如果你找到一些工科的书籍,例如宋代的《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古人配图
这是《营造法式》里面古人图样,你说古人不懂?这可是宋代。
不光懂,而且在这本书里面的图纸还有剖面图;

和现代工程图纸其实已经很接近了。
但是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古人绘画中,的确是到近代才有解剖学的概念,并且从西方传来的;

例如徐悲鸿的马,你能看出马的肌肉纹理,是符合解剖学的,他将西方解剖学和中国传统的写意是融合到一起。
在以前古人画马是完全不考虑解剖形状的,都是这样的:

西方传教士在清代才将解剖学引入中国,当时的西方宫廷画师郎世宁首先画符合解剖学的马。

在文艺复兴以前,西方的绘画中,马也是这个样子的,所以西方绘画的素描概念,是从文艺复兴之后开始有长足进步的。
最后补充一点:中国人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对于图纸的印刷一直没法解决。
现在的图纸为什么叫宏伟蓝图?最早图纸复制是晒图纸了。
因此你想复制一副图片很难,只能让另外一个画师画一张 一模一样的。
上面明代官员的画像,那种画风,就容易画出来。
当然,从风格上,中国人的水墨画,重在写意,和西方的油画重在写实完全就是不一样的风格。
我们可以对比戏曲,中国的戏曲,例如京剧,他也是重在写意;而西方的话剧,则更现实一些。
其实京剧中很多动作,都是现实中抽象得来。
所以东西方的确是路线不同。
为什么古代中国绘画艺术没有发展出素描,画不出像西方的那种“照片”画?
中国画和西方画特点鲜明:中国画注重墨与线的安排,讲究疏处走马密不透风的构图,注重留白当黑,以简单的形式创造出悠远或深厚的意境(不能一概而论)。西方画注重写实再现,为此出现解剖学,透视学,光学的研究,这些学科的加入让西方画在写实上更加游刃有余,在熟练画家的运用下,创造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写实作品,即人们常说的像照片一样真实。而中国画将笔墨运用到了极致在画面取舍上更加大胆,极实处峥嵘铿锵,极虚处空灵悠远,而在构图上却采用了有悖于人们日常观察的焦点透视法,而采用了处处皆中心的散点透视法。
中西艺术没有什么高低之分,却有侧重不同,在写实这一点上,明显西方画更擅长了。(看下区别尽情回味不同艺术的魅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