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塔山一役关乎战争胜败,林彪为何点将胡奇才守阵地

    栏目: 房产 日期:2022-12-17 04:00:25 浏览量(来源:小吴

    [摘要]塔山一役关乎战争胜败,林彪为何点将胡奇才守阵地?塔山阻击战并没有林彪亲自点将胡奇才,真正的情况是东野第二兵团司令程子华统一指挥的塔山阻击战,当时程子华下辖着四纵...

    塔山一役关乎战争胜败,林彪为何点将胡奇才守阵地?

    塔山阻击战并没有林彪亲自点将胡奇才,真正的情况是东野第二兵团司令程子华统一指挥的塔山阻击战,当时程子华下辖着四纵、十一纵两个纵队、两个独立师及炮兵旅总共8万人左右进行塔山防御,四纵司令吴克华,政委莫文骅,十一纵司令贺晋年,政委陈仁麟,当时胡奇才是四纵副司令,下到十一师靠前指挥。

    其实林彪也早就想到了塔山事关整个战局最为重要,已经做了相应的后续安排,把最厉害的一纵放在后面做总预备队,随时可以接替上去。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中就有几个这样的细节,当时塔山方面几次报告说伤亡巨大,刘亚楼打算把作为预备队的一纵调上去,林彪没有同意。后来还有这么一句经典台词:告诉程子华,我不要你的伤亡数据,我只要塔山!

    塔山名为塔山,其实既无塔又无山,但是四纵的将士们就是塔,就是山,他们最终顶住了一切压力,坚持到了最后胜利!1955年四纵副司令员胡奇才被授中将军衔。

    塔山一役关乎战争胜败,林彪为何点将胡奇才守阵地?

    辽沈战役时,胡奇才是东北野战军的第四纵队的副司令员,当时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吴克华、政委莫文骅。在塔山 , 胡奇才作为军级首长,按照东北野战军总部的命令,直接到前沿指挥打赢了塔山狙击战,被人称为“塔山猛虎”,同时也让世人领略了他卓越而独特的战略思想以及指挥艺术,一些军事专家称胡奇才是中国的“小库图佐夫”。俄国的库图佐夫在19世纪初的莫斯科保卫战中打败了几乎征服整个欧洲的拿破仑。人们将胡奇才和库图佐夫相提并论,足见胡奇才在塔山狙击战的防守是怎样的成功,

    1948年10月6日、7日,在东北野战军主力包围锦州基本完成准备攻城时,第四纵队奉命到达塔山、白台山、高桥地区,并连夜筑起工事,积极备战。当时国军东进兵团已经逼近我军阵地。10月11日,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拍来一份急电,要胡奇才迅速赶到塔山前前沿指挥作战。

    林总为什么点将胡奇才去指挥守阵地呢?我想主要有三点,一个是胡奇才智勇双全,有出色的指挥能力。其次,是胡奇才有指挥防御作战的经验。第三,林总知道,守住塔山是辽沈战役的关键,塔山绝对不能够失守,阵地上有一个意志顽强的虎将坐镇,对部队上下的士气和决心都至关重要。

    胡奇才不负所望。从第四纵队部九股屯到塔山前线有十多里地。当时国民党军队已经开始对我塔山阵地进行猛烈炮击。胡奇才带着一个参谋、一个警卫员,在炮弹呼啸中一会儿卧倒,一会儿跳跃,迅疾前进,一刻也不敢停留,到达指挥前沿后,胡奇才又马上对当时的战况进行了分析。

    塔山南面大东山、小东山、影碑山一线高地,蒋军早已筑有坚固的工事,而地势低下的塔山,完全在蒋军的炮火的射程之内。塔山阻击战,对于东北战场这个全局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在这样的地形上阻击,对于我军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后退是平原,前进太近敌,中间只有一条狭长地带,无山可据,无险可守。战争年代,部队把打进攻仗叫吃肉,打防御仗叫啃骨头。塔山阻击战,就是一场光啃骨头不吃肉的防御仗。

    善战者都会根据 根据地形确定作战部署。 根据这一地形,沙场虎将胡奇才和纵队领导吴克华、莫文骅一起研究,决定在东起西海口,西到白台山一线十多公里宽的正面上组织防御,以主要兵力、火力守铁路桥头、塔山村、白台山和高桥地区,与右侧之11纵队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敌人。他们还决定在兵力部署上,以一个师和一个营为第一梯队,以另两个师为二梯队,采用纵深的梯次配备,并强调守备部队必须掌握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兵力为预备队,以实施连续的反冲锋,挫败有海、空军配合,兵力三倍于自己的蒋军。

    选择最强的部队守卫最关键的阵地。选择地形时,胡奇才特别重视塔山村的守备。经过分析,胡奇才和吴克华、莫文骅派第四纵队的一个最强战斗力的营到塔山村。”11日拂晓,敌三个师在舰炮火力的支援下,向我四纵的防御阵地发起冲击,激战一天,敌伤亡千余人,败下阵来。次日,敌人的进攻便形成了重点,猛攻塔山地区的中心--塔山村,又我被击退。13日,敌人的重点仍然是塔山村。号称“赵子龙师”的独95师打头阵,集中两个军采取两翼突破的战法,猛烈进攻塔山村。这一天,双方都有很大伤亡。第四纵队政委莫文骅称13日是“敌人投入兵力最多,火力最猛,进攻最凶的一天,也是对塔山存亡有决定意义的一天。”14日,东北民主联军向锦州发起总攻击。敌东进兵团以4个师再攻塔山,“虽不顾一切,仍一无所进。”15日,敌军集中了5个师轮番攻击。当天下午,锦州方向炮声沉寂,东进兵团无心也无力再攻了。

    在防御作战中不是一味防守,而是适当反击,打乱敌人的进攻节奏。 战斗中,胡奇才除了用最强的连、营、团坚守阵地外,同时还不断组织步、炮协同下的反冲击,积极防御,大量杀伤敌人。部队在阵地前沿消极死守不行,反冲击远了也不行。不反击,敌人会把工事筑到我们工事前,一下子就可以冲进阵地。冲击远了回不来,有被敌人吃掉的危险。所以胡奇才每天用望远镜盯住敌人的动态,命令有关团、营和炮兵适时组织反击,把敌人推出1000米以外,尔后晚上再派一个班或组,在敌人的来路上埋设地雷,便于部队及早发现敌人进攻。此外,胡奇才还要求,在战斗中炮兵要事先测定各种目标,只要步兵提出要求,不论白天黑夜,随时支援。炮兵支援步兵,重点是打敌人的第二梯队,把第二梯队拦阻或打掉,这样进攻的敌人就没有后劲了。

    灵活机智调整作战部署。作为前线指挥员,胡奇才不仅脑活腿勤,还善于边打边调整作战战略。28团守铁路桥头堡,地形开阔,伤亡较大,胡奇才及时令30团换上。30团打了一天,又令29团接替。这样虽然桥头堡几度出现丢失的危险,但也最大程度上牵制了敌军的进攻,最后,胜利完成保障主力攻取锦州阻击战任务。

    出色的指挥赢得敌我双方的一致肯定。由于塔山攻防直接关系到辽沈战役胜败,国军此次攻塔山,在蒋介石的严令下,“各军、师长均能奋不顾身,亲临最前线指挥”,海、空军也能配合。然而,在胡奇才指挥部署的我军狙击阵地面前,敌军始终不能越雷池一步。蒋介石乘飞机在塔山上空也无可奈何地叹息:“真没有料到,3个军在海、空军的配合下,就是打不过塔山。”战后,林彪专门邀胡奇才做客,请他说塔山阻击战的体会。林彪说:“这一仗,你们把那个营最强的营放在塔山村按得好,就像一个钉子一样!”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