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竹书纪年》说:舜囚尧,舜野死,而与历史中的说法却相反,你相信禅让制吗

    栏目: 房产 日期:2022-12-11 06:00:46 浏览量(来源:小苗

    [摘要]《竹书纪年》说:舜囚尧,舜野死,而与历史中的说法却相反,你相信禅让制吗?古代君王都是世袭制的,并且君王都抱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大多都是将爵位传承给自己的...

    《竹书纪年》说:舜囚尧,舜野死,而与历史中的说法却相反,你相信禅让制吗?

    古代君王都是世袭制的,并且君王都抱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大多都是将爵位传承给自己的儿孙,所以并不存在禅让这种制度。

    不过有一种情况是例外的,就是君王本人,在自己的子孙后代中没有找到真正适合的接班人的时候,就会考虑将自己的王位让给有贤能的人才。比如说三皇五帝中的尧舜帝,他们就是最早禅让制度的执行者。

    黄帝

    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的人都是炎黄子孙,黄指的就是黄帝,他的曾孙就是尧帝。

    也就是说帝位是来自他的老祖宗。由于尧帝比较贤能,深受族人的爱戴和拥护,在他的治理下大家也过着富足而愉快的生活。

    尧帝故里

    不过,尧帝在晚年的时候留下了遗憾,因为自己的后人资质十分平庸是无法胜任帝王之位。如果将帝位传给自己的后代,那么很有可能出现不好的局面甚至可能让部落遭到灭顶之灾。

    幸好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部落中涌现出了一位智慧与才能都很突出的优秀人才,这个人才就是后来的舜帝。

    舜帝

    在尧帝的精心栽培下,舜帝很快成长起来,并很快便得到了族人的认可和爱戴。

    于是贤明的尧帝因为舜帝而打破了祖宗的传统,将原本的君王世袭制度废除了。且毫不犹豫地将帝位传给了舜帝,由此便开了禅让制度的先河。

    禹帝

    舜帝之后,也将禅让制度发扬了光大,他也没有将帝位传给自己的子孙,而是将宝座留给了他亲自挑选的贤能之人夏禹。而夏禹的确也没有辜负舜帝的期望,在他的带领下部落走向强盛并最终统一了华夏。

    夏禹之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不知他是出于什么方面的考虑,并没有将禅让制度延续下去,而是从他开始将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从此便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序幕。夏朝的帝位世袭一直持续了约有400年之久。

    夏朝

    以上是我们知道的关于尧舜禹的一些传说,不过按照《竹书纪年》的说法:尧并非主动让位给舜,而是因为尧到晚年无论是能力和地位都有所下降,此时舜的人气和才干已大大超过了尧,于是舜就将尧囚禁了起来,自己上位当上了皇帝。

    至于夏禹,历史上倒没有太多的记载说他是谋朝篡位当上的帝皇。实在是因为他的功劳太大,治理水患效果显著,而且他确实也非常贤能,所以舜是心甘情愿让位给他的。

    竹书纪年

    无论是世袭制,还是褝让制,历史上一直都有人在争论不休,那种说法更靠谱可能已无从考证。

    只不过《竹书纪年》作为比权威的史学文献,它所记载的东西可靠程度更高些,所以更加能让人信服。

    比起民间传说,民间故意来说,我更愿意相信帝王的世袭制度是真的。而禅让制度只不过是老百姓心中的美好愿望而已。

    《竹书纪年》说:舜囚尧,舜野死,而与历史中的说法却相反,你相信禅让制吗?

    从人性的角度看,似乎竹书纪年更加真实一些,其实和平禅让这件事,在战国的时候,怀疑的很多,到了后面,怀疑的却少了。为什么,因为战国是百家争鸣,人人有看法。到了后面,是独尊儒术,统一思想。

    比如中国战国时期有一个思想家,叫韩非子,他讲到这个尧舜禹的禅让时,就说到: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就是尧舜禹的禅让,不是和平进行的,而是逼迫式的,是“舜逼尧,禹逼舜”

    那舜是怎么逼迫尧的呢?

    《竹书纪年》里面写到:尧之末年,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就是讲,尧的年纪大了,德行也衰退了。舜就把他关了起来。不但囚禁了尧,还阻止尧的丹朱去探望尧。

    丹朱是尧的儿子,在世袭制度里,他原本是要接过尧的首领位置。

    可在司马迁的《史记》,却有相反的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尧是因为了解自己的儿子德行不足,不足以将天下交给他,所以才把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了舜。

    但在《竹书纪年》里,却是舜阻止他们相见,最终逼迫尧把部落首领的位子让给自己。

    而这场权利交接还引起了部落的大动荡。

    中国有本《尚书》,里面记载:尧使舜嗣位,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於羽山,四罪而天下服。

    当舜上位后,立刻处理了四个人,把共工流放到幽州,把欢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赶到三危,将鲧杀死在羽山。

    可以推测,这四个人是反对舜当部落领袖的。

    比如这其中的鲧。

    我们前面讲了禹的父亲鲧是第一任治水者,因为治水不利而被处死,但背后可能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这样的惩罚太严苛了。中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就替鲧打抱不平,他在《天问》中写道: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鸱龟曳衔,鲧何听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鲧不能胜任治水,大家为什么要推举他呢?都说不用担心不用担心,为什么不让他继续试着做呢?鲧又有什么样的能力,能够让鸱龟或曳或衔,前来帮助他治水。鲧的治理也有一定的功效,尧帝为什么要对他用刑 ,把他禁闭在羽山,为什么三年还不放他?

    可见,屈原认为尧对鲧的处理是不公正的。那为什么尧要如此严厉的处理鲧呢?

    因为这后面,可能有一个惊天的秘密。

    在中国另一本古书《吕氏春秋》时,就记载了这么一段:尧以天下让舜。鲧为诸侯,怒於尧曰:“得天之道者为帝,得帝之道者为三公。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为三公。”以尧为失论,欲得三公。怒甚猛兽,欲以为乱。比兽之角,能以为城;举其尾,能以为旌。召之不来,仿佯於野以患帝。舜於是殛之於羽山,副之以吴刀。禹不敢怨,而反事之。

    这里讲, 尧准备把帝位让给舜。鲧是诸侯,他跳出来表示反对,认为这样不公平,应该让自己当三公。鲧还想发动叛乱,用兽角把部落围起来,还举起了大旗,准备搞割据。舜的召唤他也不来,而是在野外游荡,准备弄点事情出来。

    这样,舜才把鲧流放到羽山然后杀了他。可见,鲧的被杀,不仅仅是治水失败,而是反对舜的继位。

    对于父亲的死,禹也不敢抱怨,反而成为了舜的部下,接过了治水的任务。

    因为这时候的禹还没有实力向舜发起挑战。他只能听命于舜,去完成治水。

    治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甚至有可能是无法完成的任务。但禹用超人的毅力去完成这项工作。他一路穿山越岭,测定高山大川,摸索治水的方法。

    史书中记载道:“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禹的心中充满恐惧,他想起父亲因为治水失败而被处死的事,不禁劳身焦思,在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

    我们敬佩大禹的治水精神,但是,我们也应该了解,大禹三过家门不入,不仅仅是忙于治水,不然,治水再忙,已经经过家门,进门看看妻子,看看儿子,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常常推崇那些舍家为国的英雄人物。但如果达到不合常理的情况,就值得我们思考了。

    大禹不回家,不是因为没空回家,而是不敢回家。可能舜的监视无处在,如果他在治水没成功之前就回家,可能结局就跟父亲一样。

    于是,大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治水当中。他节衣缩食、居室简陋,所有的资财都投入到治水大业中。他在陆地上就乘车,碰到河流就乘船,来到泥沼就乘木橇,走山路就穿带铁齿的鞋。他走遍神州大地,开发九州土地,疏通许许多多的河流,整治一个又一个湖泊,测量一座又一座大山。他还安排部下益给百姓分发稻种,让后稷救济饥民。在各部落之间调度粮食,使大家都有饭吃。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禹终于消除了水患。连舜也赐给他黑色的玉器:玄圭。宣告大禹治水成功。

    而通过治水,大禹已经逐渐掌握了权力。他按距离的远近将天下划分五个区域,称为五服,每个区域对首领都有不同的义务。

    这其实是舜的职权。大禹将舜的工作做了,那舜自然无事可作,离下岗的日子不久了。

    此外,大禹还拉拢了一位重要的帮手:皋陶。

    皋陶在部落联盟里担任执法官,权力很大。

    史书记载: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

    大禹当上首领后,就举荐皋陶做为自己的接班人。这可能是早早就达成的协议,你帮助我成为部落首领,我就选你做下一任接班人。

    而做为回报,在大禹当上首领之前,皋陶就极力维护大禹的权威:皋陶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

    皋陶让百姓都要听从禹的命令,如果不听从,就要处罚他,而这时,大禹还没有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

    终于,舜把禹推荐给了上天,让他成为了部落的新首领,完成了禅让。这其中的过程史书没有详细记载,很有可能大禹在接任之前,就已经掌握了天下,所以接班过程中,不像舜一样受到很多部落的反对。

    但舜依然难逃悲剧的结局。

    《史记》中记载:(舜)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

    在一百岁的时候,舜跑到南方巡狩,最终死在了非常偏远的苍梧之野,这个地方可能是现在的广西梧州,这在当时已经是最偏远的区域。他死后埋葬在江南九疑。也就是现在的湖南永州。

    舜的儿子商均同样也葬在这里,说明这位原本有希望接任的人最终没能回到黄河流域。另外,舜的两位妻子死在了湘江边。传说中,他的两位妻子去南方寻找舜,遍寻不获,伤心流泪,泪水将青竹染出了斑痕,这种竹子就被称为“湘妃竹”。

    可见,舜的一家都死在外面。他们没能回到自己的故乡。这对于部落首领家族来说是极为反常的。

    推测一下,他们这一家极有可能是被大禹流放了,没有办法回到故乡。毕竟舜是杀害禹父亲的人。

    这就是尧舜禹禅让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当然,我们讲这些,并不是否认禅让制。而是我们要理解禅让制的本质是非血缘传承,它的标准是教材里说的选取贤德之人,但方式可能是和平,也可能是血腥的斗争。

    为什么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说法呢? 这就是我们历史里的一个大秘密。这个秘密叫: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历史并不一定就是写出来的样子。在记录过程中,写历史的人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比如关于尧舜禹的禅让,和平交接,选贤选德,这主要是一些儒家学派的人在讲。

    儒家是尊崇礼。

    因为遵崇礼,所以都把事情往礼上说,往好的方面说。比如这个尧舜禹,就是他们特别推崇的一个时代,认为这个时代是人类的黄金时代,人人都讲礼。首领的位置都是自己主动让贤给后人。

    而前面我们说的认为是“舜逼尧,禹逼舜”的韩非子,他是法家学派,他们认为,人是靠不住的,一定要用法来规范。就是首领也一样。如果没有法,他们是不可能交出权力的。所以他们认为,是“舜逼尧,禹逼舜”

    哪一个版本是真的呢?脑洞只能说:我也不知道。

    我真的不知道,因为尧舜禹还真是传说阶段,还只有史书记载,没有考古发现,我们无法证实那一种说法更正确。

    这些内容是我在今日头条《初中历史超好玩》里的一部分,这个专栏是专门围绕初中历史教材的一个伴读文本,帮助初中生学好初中历史,欢迎大家关注。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