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者)

    栏目: 房产 日期:2022-12-05 11:00:17 浏览量(来源:小唐

    [摘要]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顾名思义就是两种感情的不和谐交替状态:即抑郁和躁狂两种情绪主导生活。我的孩子被诊断是这种问题,最初是被当做精分治疗的,然而治疗...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顾名思义就是两种感情的不和谐交替状态:即抑郁和躁狂两种情绪主导生活。

    我的孩子被诊断是这种问题,最初是被当做精分治疗的,然而治疗效果不好,后来去北京,看了青少年精神科医生,说是双相情感障碍,十多年前,双相情感障碍还不像现在这样普遍。

    有人说,双相情感障碍比精分还难治,我不知道这话是否正确,还是我家孩子属于难治型病例,总之抗精神药一线二线药全部都用遍了,治疗效果还是不怎么好,十多年以后的现在,算是相对稳定一些了。

    孩子情绪特别易激惹,情绪化严重,有时候是一点小事儿大发脾气,有时候没有缘由也情绪波动,日子在战战兢兢和恐慌中度过的比较多。

    我也曾经和后来的主治医生提出过孩子是精分的可能,他是国内著名的精神科医生,说精分的孩子没有我孩子这样的思维,孩子在他们那里先后治疗了十个月,我想诊断结果应该是没错的吧,也说不明白,总之这病比较难治。

    现在的维持治疗以情感稳定剂为主,期待明天更好一些!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已经注意到躁狂(mania)与抑郁(depression)交替的状态,当时,医师Aretaeus就记录了一群人时而“彻夜不停地唱歌、跳舞、大笑”,时而“悲伤、迟滞、懒散”的症状。


    贝多芬、梵高、舒曼、费雯丽等人都是双相障碍患者。


    在现今,“双相情感障碍”,俗称“躁郁症”,已被认为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需要被治疗的心理疾病。双相的的患者常常会被比喻为坐在情绪的“秋千”或者“跷跷板”上,他们很有可能上一秒还情绪低落,下一秒就情绪高涨起来。

    双向情感障碍有哪些症状表现?


    一方面是轻躁狂/躁狂的发作期的表现。它像是情绪上的“亢奋”——感到欣快、高涨、过度愉悦,甚至好像“站在世界之巅”。

    在躁狂发作期里,患者至少会有以下的3到4种表现:


    自尊心膨胀。即使实际上并不具备某种能力的时候,过度夸大自己的能力,比如一个从未学习过航天知识的人认为自己能发明航天飞机; 睡眠需求减少。他们可以在睡得很少,甚至几天几夜不睡的状况下,仍然精神抖擞;说话的欲望增加。只想不停与人交谈,仿佛感到在被压力驱使着一直说话; 想法纷繁复杂。脑袋里充满了不同的想法,却表达不出,或者前言不搭后语,甚至感受到思维无法控制; 注意力很难集中。会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分散注意力,比如房间的一个小装饰便可能打断他谈话的思路; 目标驱动力变强。比如不停地发朋友圈表达自我,工作一整天也不觉得累,性幻想、性行为增加; 不计后果的自我挑战。如无节制的购物、捐款、投资,疯狂地飙车,行为轻率。


    躁郁症的患者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这些表现,而且否认自己生病或者需要治疗,有时甚至会强烈拒绝治疗。相反,他们身边的人往往会明显感觉到他们的不同,例如他变得比以前健谈许多,或者一改往日的衣着打扮等。


    另一方面,在抑郁发作期的表现,包括:

    抑郁心境,比如感到悲伤、空虚、无望等等;
    对几乎所有曾经感兴趣的事物都丧失兴趣;
    失眠或者睡得比以往都多得多
    ……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些,并非是精确的诊断标准,切勿自行诊断。如果发现自己有类似的情况,建议到医院就诊。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双相情感障碍还有两种类型,I型和II型。两者的区别包括前面所说的症状表现在发作时间和激烈程度上的区别。


    不过,目前临床上,并不会因为症状的这些区别而认为,II型双相是I型的轻度形式,也不认为II型可能会发展为I型。在心理咨询领域,大家普遍更认为,并不能症状的轻重来比较两类双相患者所遭遇痛苦的多少。


    关于双相障碍的一些其他事实


    双相障碍的致病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神经递质变化、压力等。但家族史是最强、最一致的风险因素。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亲属中如果有双相障碍的话,那么他患病的风险就会是普通人群的10倍。


    双相障碍多开始于青少年晚期,贯穿成人期,有一半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爆发于25岁以前。在平均起病年龄上,Ⅰ型为18岁,Ⅱ型为25岁。


    由于患者常在抑郁发作期就医,后期才被发现轻躁狂症状,双相障碍常常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


    患双相障碍的人,终生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的15倍,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一生中有企图自杀的历史。因此,如果是患者身边的朋友和亲属,要格外注意防范自杀。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止还没有彻底根治的方法,但它的症状是可控的。只要坚持接受治疗,就能将症状保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避免伤害的扩大。并且,药物治疗对于大多数躁郁症患者都是必要的。


    如果题主身边也有朋友有类似的症状,务必要劝他尽快就医,坚持治疗。


    欢迎点赞并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医生”——心理社区,康复指导,为你的心灵保驾护航!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