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人去世,女婿参加葬礼应该给予怎样的待遇?尊重一方风俗,就是尊重一方人。在我们这一带流传着一句俗语,叫作“一个女婿半个儿”,可见女婿在岳父岳母家的地位。老人去世...
老人去世,女婿参加葬礼应该给予怎样的待遇?
尊重一方风俗,就是尊重一方人。
在我们这一带流传着一句俗语,叫作“一个女婿半个儿”,可见女婿在岳父岳母家的地位。
老人去世,女婿参加葬礼多有说法:
如岳父岳母有亲生儿子,则由儿子披麻戴孝,全程操办丧事,并继承全部遗产。至于女婿,可参加丧礼,但不披麻戴孝,也不插拄棍,还有女婿不论年龄再大,任何时候也不能坐上席;至于妻子,哭路头,坐草铺,供饭、扫棺、送葬等等,礼仪较多。总之,女婿、儿女是大有区别的。
如果岳父岳母没有亲生儿子,女婿就当儿子,不但要披麻戴孝,坐草铺,化晨昏纸,还要送葬插拄棍,逢纸节还要亲自祭奠,等等。这女婿,跟亲生儿子、倒插门女婿没有较大区别。这种现象,近些年很普遍,不过,因家庭情况不同而不同,有的继承遗产,有的也不去继承遗产。
老人去世,女婿参加葬礼应该给予怎样的待遇?
一哥“俗眼看社会”之——女婿在岳父母葬礼上的“一小二大三不沾”
女婿,在岳父母的葬礼上,是一个重要角色,但与儿子相比、他是“半拉儿”,与侄子相比、他是一门“客”,不追古说礼仪之制度,不论今谈时下之情势,只说说一般的规矩,即:一小、二大、三不沾。
其一、所谓的“一小”为“孝(衣)小,女婿不是孝子,其穿孝比不得孝子。主要区别:一是帽不缀穗、坠不捂耳,孝子的孝帽上是缀有两条开花麻穗及捂耳棉球的,意思是“遮面只为父母孝、塞耳不闻外人语”的,女婿的孝帽则没有这个东西;二是孝衣短一尺,一般不过膝盖,而且左右不齐;三是孝衣不扎麻绳;四是孝鞋可以不蒙布;五是孝衣可以见针线,做成衣服装。
其二、所谓“二大”,一是礼金要大、有排场,全猪全羊响器班歌舞团外加现大洋应有尽有,也就是让女婿花钱的,因为女婿是一门大客、近客、破费客,也有叫“冤大头”的;二是拜礼要重,没有个二十四叩,那也得来个十三太保,否则显不出女婿的排面来。
其三、“三不沾”是说女婿参加岳父母葬礼的避讳,一不沾“牢盆”、二不沾棺、三不沾礼桌上面一文钱。不系麻绳、不沾牢盆,意思是说女婿不是继承人,娘家兄弟再小,有他叔伯大爷、堂兄堂弟,这东西与你无关,千万不要沾,也不要去参与议论,旧时人常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连闺女都是外人了,何况女婿呢?自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免得惹麻烦。既然是外人,棺材内外的事,最好也不沾,免得阴气伤人。至于礼桌上的事,更是沾不得的,尤其是岳父母家儿女多的、弟兄多的、家族大的,这事更不能管,他们有家族里的人管,有老娘舅在此,没你说话的地儿。
当然,现在的情形多是独生子女或是最多两个、三个了,女婿的角色也正在向儿子的方面转移,连婚姻形制也发生着新的变化,“两头亲”的婚姻正在形成发展中,女婿不当儿也不行了,那就另当别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