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名教师,过度在乎教学成绩正常吗?当老师的说不在乎自己的教学成绩,那肯定是假的,但把成绩看得过重,就没必要了。说实话,我当年在一线当任课老师的时候,每次试卷...
作为一名教师,过度在乎教学成绩正常吗?
当老师的说不在乎自己的教学成绩,那肯定是假的,但把成绩看得过重,就没必要了。
说实话,我当年在一线当任课老师的时候,每次试卷分析会、成绩分析会,一到公布自己所教的班级成绩及格率、优秀率和平均分的排名,我都会听得格外仔细,特别是当自己和别的老师所教班级有一点差距时,内心都会受到强烈的冲击,经常会连着好几天心情压抑,会怀疑自己的教学能力,甚至再看到那几个拉班级后腿的学生也会怒火中烧……
我现在明白,其实自己在意的这个分那个名次,在同事眼里没有那么重要,只要不是出现明显的教学失误造成的成绩不正常,就算领导也不会在意你的班级比别的班级多几分、少几分,如果说领导在意一些事情,我估计领导更在意的是整个学校将来的升学成绩,比如能考上多少个重点之类的,即便这些你觉得的大事,在领导心中也不会持续太久。
道理很简单,每一个人都明白: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多因素,除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生源水平才是一个决定的因素。学生好比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老师的教学只不过起到一个催化剂的作用,遇到好的生源,老师只要做到认真教学,学生的成绩一般都不会差;遇到不好的学生,再好的老师,也无能为力。
什么是好学生苗子?除了原来打下的好的学习基础,好的学习习惯,灵活的学习方法,甚至学生身后的良好家庭教育都很重要,当然,孩子自身的天赋也很重要,你要承认有的孩子真的不是读书学习的料(当然,这不意味着这些孩子不是经商、当兵和做官的料)。
你感觉的大事在别人眼里根本不是事儿
所以,只要教师自己认真教学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违背教师的职业道德,至于学生能否学好考好,真的不是老师能决定的事情。
最后一句话:教师对学生的成绩没有必要太在意。
作为一名教师,过度在乎教学成绩正常吗?
一名教师,过度在乎教学成绩,这个还真是有点儿不正常。
一,教学成绩是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但不能把他看成教育质量的全部。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只在乎教学成绩实质上就是走智育第一的路子,是培养不出合格人才的。
我们的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学,为谁学的问题,其次才是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的问题。不然,若只在乎教学成绩,即便是培养出了所谓的人才,他们却跑到国外去了,为帝国主义服务去了。有的甚至成了我们的敌人。即便留在国内,头脑里光想着自己,不做对人民对国家有利的事。有点儿权利便成了腐败分子。有的甚至为了钱做内奸,为敌人搜集情报,泄露国家机密。试想培养这样的人有什么用?所以老师不注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过度在乎教学成绩是不行的,甚至会成为教育的悲哀。
二,搞教育不重视教学成绩还真是不行。因为教学成绩毕竟是衡量教育质量的一项硬指标,但要把它放在适当位置。
一个过度在乎教学成绩的教师,必然会一切为了成绩。甚至为了成绩不择手段。要么拖堂拉课,挤占学生休息时间和其他老师授课时间。要么过量地硬性要求学生完成多少作业,背颂多少课文,大量挤占学生课余时间。要么在学生及家长面前很强势,为学习成绩的事给学生及家长施加难以承受的精神压力,制造诸多家校矛盾。
三,过度重视教育成绩的老师表面上看工作很卖力,为了教学成绩不辞辛劳。实质上是私心过重。他们是把教学成绩当成捞取个人名誉,晋级升职的资本。这种人一旦功成名就,达到目的之后,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变得工作消极,不想教课。不管学生学还是不学。这时候的他,学生成绩对他用处不大了。他也就不在乎学生成绩了。
四,教师过度地在乎教学成绩,必然会带来老师与老师之间(争时间)、老师(过度要求)与学生(受不了)之间、学校与家长(不协调)之间大量的矛盾,恶化教育生态,培养出大量分数机器之类的畸形学生。这实际上是与我们的教育方针背道而驰的。
搞教育,教学成绩是肯定要抓而且必需要抓的。但应注意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要遵从教育规律,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而不是死压硬灌。要让学生既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又有健康的体魂,要让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并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这样的学生才能适应将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立足于社会,成为热爱国家,建设国家,保卫国家的人才。
综上所述,过度在乎教学成绩的老师可以休矣!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必须建立对教育工作正确的评价体系,才能改掉部分老师过度在乎分数的毛病,才能免除老师过度在乎教学成绩的焦虑,才能让学生各方面得到平衡发展。
(原创文章,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