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鸦片战争时,我们海战打不过,为什么不放他们进来陆上决战?陆上决战打过了,八里桥战役。清军三万四对英法联军六千,一战下来,清军死伤1200人,全数部队溃散,英法联...
鸦片战争时,我们海战打不过,为什么不放他们进来陆上决战?
陆上决战打过了,八里桥战役。
清军三万四对英法联军六千,一战下来,清军死伤1200人,全数部队溃散,英法联军仅仅亡5人伤46人。
据清军指挥官僧格林沁战后向咸丰汇报:
至奴才所带马步官兵,马队溃散极多,步队溃散十之七八;京城各营官兵,屡次挫失,心胆已寒。瑞麟、胜保所带之兵,现存无多......枪箭刀矛,焉能抵敌炮火?
结果就是蒙古骑兵自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大沽口失守以后,英法联军上岸天津,炮口直指北京,陆战不打也要打了。
从天津到北京,大运河支河通惠河上的八里桥是必经之地。
僧格林沁的指挥没有问题。
考虑到英法联军的后勤严重依赖水运,扼守住通惠河很重要,而八里桥是一座三孔石拱桥,虽然主孔高达8.5米,宽6.7米,向来可以顺畅地通行船只。但,船到此处,尤其是船队,是必须减慢速度的。
僧格林沁就把战场选在了八里桥是正确的。
八里桥,离开通州,往北京城出发,走上八里地到此桥,故而得名八里桥。
以静制动,地形熟悉,3.4万打6千,并且英法联军抓的中国向导半路逃跑了,英法联军路也不认识了,按说清军应该胜利了吧!
据一位法国士兵巴赞古后来回忆:
在桥的正中央,冒着枪林弹雨,他们的一位长官骑着马站在前面;挥舞着黄旗以示挑战,尽管隆隆的炮声盖过一切,可是他还在高声呼喊着。在这位英勇的长官周围,桥栏的大理石块四散飞舞,我们的炮弹造成了成批的杀伤。死神一刻也没有歇手,却并没有吓倒这些不灵活却勇敢的斗士,他们寸步不退。
这位清军旗手的英勇在电影《火烧圆明园》中有真实呈现。
然而,僧格林沁指挥得当也罢,清军士兵勇敢也罢,皆于战局不起作用。
英法联军就是仗着武器先进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
当时,英法联军的士兵也不简单,多数是百战之将,经历过拿破仑战争和克里米亚战争的考验,
有一部分士兵甚至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线膛火炮和线膛枪,而清军只有少部分士兵使用上了滑膛枪,其余大多数使用的是鸟枪、抬枪、抬炮和大刀与长矛。
差着一个时代呢!这仗怎么打!
鸦片战争时,我们海战打不过,为什么不放他们进来陆上决战?
一、“鸦片战争”,是西方用“鸦片”毒害中国人民的罪证。
二、华夏中国是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新星。
三、中华民族古人发明了“火药”(古代“四大发明”)。
四、西方列强利用火药造成了大炮。
五、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六、清朝“闭关自守”。
七、落后就要挨打受气。
八、清朝皇帝官员腐败无能,民心如一盘散沙涣散。
九、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立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
十、中国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