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补气补血的食物有哪些?普通食物没用的,要用可以用作中药的食材,药食两用,效果才好。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妈的经历,她就是严重气血不足,吃了一个食方,改善了很多。我妈操...
补气补血的食物有哪些?
普通食物没用的,要用可以用作中药的食材,药食两用,效果才好。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妈的经历,她就是严重气血不足,吃了一个食方,改善了很多。
我妈操劳了一生,好不容易快退休了,但这两年身子差了很多。她本来就不是肤色特别白的人,但现在一眼望去肤色蜡黄,眼袋也很重。
我就留意去注意了一下,发现我妈的问题主要有三点:
第一点就是睡眠特别不好!我爸妈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平时也没有夜生活,基本上十点不到就会上床睡觉了。但我妈每天耗到凌晨都睡不着,翻来覆去连带着我爸也睡不好。这也不是我妈能控制的。她躺在床上了,但脑子里一团乱麻,睁眼闭眼都不舒服。而且我妈每天早上五六点就醒了,从来不睡回笼觉,因为她知道自己压根睡不着,还不如早点起床!
第二点就是我妈身子变虚了,怕冷,疲倦乏力。这两年衰老像是按下了加速键,每到冬天,我妈的手脚都冰凉。以前小时候我妈还常常给我暖被窝,结果老了之后,我妈天天得抱着暖水炉。而且她总是容易感觉疲倦,而且食欲也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还常常忘事儿。
第三点,我妈经常感觉心悸心慌!去医院做了抽血、照心电图、做了彩超。可是检查结果给医生看了之后,医生又说没什么大事儿,这些都没问题。
我就纳闷了,又是失眠又是心悸的,总得有个原因呗?后来我们去找了中医,医生说我妈这种情况是血虚造成的!心主血脉,主神志。而血虚的人,因为血不养心,便很容易导致心神失养,以至于失眠、难以入睡。
手脚冰凉则是因为她体内气血不足导致血循环不能到达指端,从而引起的手脚冰凉。
一个大补气血的食养方:玉灵膏
医生建议,这种情况可以试试补血的食方——玉灵膏。
玉灵膏,出自清朝名医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一共有两种材料:龙眼、西洋参。龙眼性味甘温,补心脾,益气血,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调理心悸失眠、精力差等问题。而西洋参味苦、微甘,性凉,有滋阴补气、抗疲劳、提高抵抗力的作用。两者结合,温而不燥,凉而不寒,大补气血!
《百家讲坛》还有专家专门讲过玉灵膏的原理:
做法:将龙眼和西洋参以10:1的比例进行配备,比如500g龙眼肉,配50g西洋参粉,然后混合放在碗里,用能够透气的棉布盖住,隔水蒸制40小时就可以了(可以分多次蒸)。
听起来40个小时十分麻烦,但却是不能少的步骤。前面说了龙眼性味甘温,如果蒸的时间少了,虽然方子还是会有效果,但吃了很容易上火。
中药讲究九蒸九晒,由此来和缓中药的药性。只有蒸够了时间,龙眼的味道才会变得苦涩回甘,不再滋腻上火,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而它补心脾,益气血的性质还会大大增加。
食用了玉灵膏半个多月,我妈心悸失眠的情况竟然真的好转了,精力和气色也好了不少。
过了30岁,尤其生了孩子的女性,以及更年期,都容易气血亏虚,大家不妨试试这个食补方,确实有用。
补气补血的食物有哪些?
谢谢邀请!
气血都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的生活起居、饮食、劳倦不当都会引发气血不足,一旦出现气血虚,继发病证会非常多,及早调理和治疗非常必要!
《难经》:“气者,人之根本也。”
《内经》:“血主濡之。”
《内经》:“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气虚、血虚、气血两虚的表现特点
气虚表现: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嫩苔白,脉虚无力。
血虚表现:面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爪甲苍白,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经血量少色淡,月经先后不定期或闭经,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气血两虚表现:头晕目眩,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或萎黄,心悸失眠,舌淡而嫩,脉细弱。
食物调理
食物调理补气补血的有木耳、栗子、乌鸡、牛肉、猪血、猪脊骨、鹅肉、鸡蛋、红薯、山药、大枣等。
补气补血,适用、有效的的方很多,这里提供10组常用的药膳。
1、桂圆葡萄干汤
【功效应用】补益气血,延年益寿。食用于气血虚少,体质衰弱者。
【组成制作】桂圆、葡萄干各50克,红糖适量。
二物洗净,加适量水于锅中,全部原料放入同煮半小时即可。每日1次,饮汤食料。
2、花旗参滋补汤
【功效应用】补气血,益肝肾。适用于气血两虚之人。
【组成制作】花旗参10克,大枣40克,山药、芡实各25克,陈皮5克,活鲫鱼300克,调料适量。
将鲫鱼洗净调料码味;花旗参切片;大枣去核。将鲫鱼与各药物一起入锅中,小火煨2小时左右,食用时放入调料。食鱼饮汤,佐餐用。
3、莲藕猪脊骨汤
【功效应用】补气养血,护肤养颜,祛除百病,延年益寿。适用于气血不足,面黄肌瘦之人。
【组成制作】莲藕400克,茯苓10克,党参、熟地、白芍各8-10克,当归8克,白术12克,川芎5克,猪脊骨600克,酱油、麻油、味精、精盐各适量。
莲藕洗净切块;猪脊骨洗净切块;药物用纱布包裹放沸水锅中烧开,煨1小时,待猪脊骨熟烂放调料,佐餐食肉喝汤。
4、枸杞桂圆鸽蛋
【功效应用】补肾益气,滋阴养血。适用于体弱消瘦,腰膝软弱无力之人。
【组成制作】鸽蛋5个,桂圆肉、枸杞各10克,冰糖25克。
将鸽蛋稍煮去壳,将去壳后等鸽蛋与桂圆肉、枸杞子、冰糖放在碗内,隔火炖熟。
5、十全大补汤
【功效应用】温补气血。适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等。
【组成制作】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熟地、白芍各10可克,当归、肉桂各5克,川芎、甘草各3克,大枣12枚,生姜20克,墨鱼、肥母鸡、老鸭、净肚、肘子各250克,排骨500克,冬笋、蘑菇、花生米、葱各50克,调料适量。
将诸药装纱布袋内,扎紧袋口。鸭肉、鸡肉、墨鱼、猪肚洗净;排骨洗净剁成小块;姜洗净拍破;冬笋洗净切块;蘑菇洗净去杂质。各配料备好同放锅中,加水适量。先武火后文火慢炖,再加入黄酒、花椒、精盐等调料。待各种肉熟烂后捞出,切成细条,再放入汤中,捞出药袋,煮开加味精即成。食肉饮汤,每次1小碗,早晚各服1次。全料服完后,间隔5日后另做再服。
6、桂圆莲子粥
【功效应用】益气养血。食用于气血亏虚型贫血。
【组成制作】桂圆肉、莲子各30克,糯米30-60克,大枣10枚,白糖适量。
将莲子去皮心,大枣去核,与桂圆、糯米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成粥,加白糖搅匀即可。
7、归芪蒸鸡
【功效应用】补气生血。适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消瘦倦怠,心悸头晕,脉象虚大无力,或妇女产后大失血,崩漏,月经过多等。
【组成制作】炙黄芪100克,当归20克,嫩母鸡1只(1500克),绍酒30克,调料适量。
将鸡洗净处理高,当归、黄芪装入鸡腹内,腹部朝上,闭合剖口;葱姜、水适量;用湿棉纸将锅口封严。上笼屉蒸2小时,取出装盘即成。
8、落花生粥
【功效应用】益气养血,健脾润肺。适用于体虚乏力之人。
【组成制作】落花生米45克,山药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分别将二物捣碎,再与粳米相和,同煮为粥,熟烂加入冰糖即可。每日分2次酌量食用。
9、参枣米饭
【功效应用】补中益气,养血宁神。适用于脾虚气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面色萎黄,头晕,心悸失眠,浮肿等。
【组成制作】党参15克,大枣30克,糯米250克,白糖50克。
先将党参、大枣煎取汁备用,再将糯米洗净,置瓷碗中加水适量,煮熟,扣于盘中,将煮好等党参、大枣摆在饭上,最后加白糖于药汁内,煎成浓汁,浇在枣饭上即成。空腹食用。
10、龙眼酒
【功效应用】补心脾,益气血。适用于心脾两虚,食少纳差,心神不宁,精神不集中,睡眠不实等。
【组成制作】龙眼肉60克,上好烧酒500克。
将龙眼肉与酒一起放人瓶中,内浸百日,随个人酒量适量饮用。
感谢您的阅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