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啥唐太宗的嫡三子李治能登上皇位?题主此问甚好,给了我为李治正名的机会!一:神秘事件——英君明主的标配传说李世民出生三日,就有书生来拜见李渊,神秘兮兮地对他说“...
为啥唐太宗的嫡三子李治能登上皇位?
题主此问甚好,给了我为李治正名的机会!
一:神秘事件——英君明主的标配
传说李世民出生三日,就有书生来拜见李渊,神秘兮兮地对他说“大王你是贵人,并且还有贵子”说完,又指着尚在襁褓的李世民说道:“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您之所以贵重正是因为这个孩子,等到这孩子二十岁,必定能够安定天下抚恤万民。”李渊闻言,喜不自胜,自此待遇世民异于他子。
又传说,李世民尚未起义时,时常往来刘文静家中,一次因为喝多了醉卧不起,刘文静竟然看见家宅南边的大池中有白龙垂首饮水,池中大鱼皆受惊跃至岸上,等到李世民醒来,从容对刘文静说,“醉梦之中口渴非常,仿佛梦见在你家池塘里喝水,池水冰凉,畅快极了。”刘文静思及向前所见,再见李世民身上衣裳犹湿,不禁惊骇莫名,自此甘心骥尾未尝二心。
自古以来,谶纬图箓之说即在帝王之家备受重视,翻阅古籍,凡有所建树的帝王,莫不伴随着大量的灵异事件。因为,在强调“君权神授”的时代里,即便明知自己只是普通人,也还需要借助神秘事件来彰显自己的异常。更何况本身就带有神秘色彩降生的人呢?
而出现在史料中的,这两则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传说,其目的也主要在于强调李世民乃天命所归之人,为其杀兄夺嫡提供宿命依据。
二:神秘的父亲有个神奇的儿子
传说在高宗李治蹒跚学步之时,曾经拿着毛笔涂鸦,左右好事之人置纸于前,于是乱画满纸,竟隐然成草书“敕”字,太宗见之大惊,遽令焚之严令不许外传。
这又是一则关于帝王的神异传说,虽不似太宗皇帝那么玄妙,但却也别有一番风味,特别是太宗遽令焚之,严禁外传的反应更是值得玩味。毕竟,当时长子承乾已正世子之位,若无非常绝不可能再行废立之事。此外,他更不想看到自己的儿子再上演“宣武门手足相残”的一幕。
但“不能”和“不想”终究是两码事,迫于现实的不能都被补偿在了李治的封号上。“晋王”,众所周知,“晋”为山西之地,而山西又是李唐王朝的龙兴之地,根据古代帝王的一贯尿性,这种蕴藉深厚的封号往往只会被加诸在未来的储君身上。但如今却落在了这个貌似宽厚仁弱,处处示之以弱的李治头上,不能不令人深思玩味。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就在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争得刀光剑影之际,宛若置身事外的李治却恭顺地陪伴在李世民身边,恬淡从容、婉转承欢,处处彰显着与两位兄长迥然,这番做派终于博得李世民的青睐,再加上幼年时的“神异”。九鼎神器终于被送到李治手中。
三:是运气吗?是神秘的天命、父亲的青睐和高超的政治斗争手段
一直以来,人们都把李治的继位当做是运气使然,可在残酷宛若修罗炼狱的帝王家,又有哪位皇子的继位是因为运气呢?纵观李治生平事迹, 从前期的“示之以弱”以谋太子之位,在内则拉拢长孙氏以为助力、利用武则天诛灭长孙氏向北镇军阀势力发出挑战,逐渐蚕食以稳固皇权。在外则命将出师,收复辽东之地扫灭高句丽;继而开拓西北、拓地开疆将盛唐气象推向崭新的高度。放眼两千余年四百余位帝王,唐高宗李治无疑是能跻身前几的有为之君,他的政治手腕和权谋谲诈较其父太宗只怕犹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啥唐太宗的嫡三子李治能登上皇位?
应该说,李世民这个太子选的相当不错,李治21岁登基。在位34年。李治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被低估的皇帝(没有之一),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雄才伟略睿智不凡。在李治在位期间,大唐无论在政治,军事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他的巅峰。灭高句丽,平定西突厥,灭百济,唐朝版图达到极盛,铲除关陇门阀的势力。高宗永徽之治不亚于贞观和开元。
但李治这个太子来的却是有点天上掉馅饼,白得的。李治在李世民登基第二年出生。是长孙皇后的三个儿子里最小的一个,对这小儿子李世民根本最初根本没有考虑当太子的意图,当时的太子是长子李承乾,备胎是魏王李泰。一次李世民问李治:《孝经》中讲的是什么?”李治道:“孝道最为重要,小时候侍奉双亲,长大后侍奉君王,能够事奉好父兄,做好臣子。李世民道:“你如果按此行事,就是好臣子。可见李世民根本没有考虑李治当太子。
但李承乾与魏王李泰相互争斗,一直于到最后李承乾谋反,让李世民伤透了心。在李承乾与魏王李泰鹬蚌相争的时候,李治就是渔翁得利了。李治在这种情况下他就成为唯一的候选人了,李治不战而胜不争而得,李世民与长孙无忌都认为李治懦弱。所以李世民不放心,想立吴王李恪。但长孙无忌觉得李治好控制。竭力让李治为君。以至于李世民责骂长孙无忌:你反对李恪是因为他不是你外甥吗(是气话)。长孙无忌却是说:晋王仁孝,必能保陛下子孙安全。但长孙无忌做梦都想不到,就是这个仁孝的李治,最终害的自己家败族灭。
李治的仁孝是外表,但里面有着一颗冷酷的心,他冷眼旁观与自己一母同胞的两个哥哥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争夺太子之位,因为他知道,只要两个哥哥在,他永远都没有机会,二人只有都完蛋他才有机会,所以他才袖手旁观。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懦弱的人会与庶母私通,一个懦弱的人会登基以后,彻底铲除对自己有拥立之功关陇门阀头领,自己的亲舅舅长孙家族彻底铲除。别人是霸气侧漏凶名在外。李治则是无声处定乾坤内敛低调,外表人畜无害,里面却是大老虎。敢娶自己庶母的人,抛开道德与否不谈,敢这么干的人绝非懦弱。
最后就是长孙皇后生了三个儿子,李世民的继承人只能从这仨人中产生,李承乾与魏王李泰既倒,也只能立李治。再就是关陇唯一认可的也是李治,李世民也立他人也坐不住。天时地利人和李治都占了。除他别无人选。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是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