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十年代初,你家里没有电视机,去别人家“蹭看”时,吃过“闭门羹”吗?有什么感受?那个时候的农场,已经能够做到队队通电,至于电视机可是一个稀罕物。我们整个分场,就...
八十年代初,你家里没有电视机,去别人家“蹭看”时,吃过“闭门羹”吗?有什么感受?
那个时候的农场,已经能够做到队队通电,至于电视机可是一个稀罕物。我们整个分场,就只有学校的文化室有一台黑白的,还是因为学校教学质量好,农场特意奖励的。
这台黑白电视机,学校专门让木工做了一个箱子,只有晚上看的时候,才由文化室的保管员,用钥匙打开,看完以后就锁起来。
天线则是架在长长的竹竿上,有时候出现雪花点,总有人自告奋勇的出去,转一转竹竿。
天一黑,我们这里最热闹的地方,就是文化室了。文化室不大,能够坐得下30来个人,然而外面的窗户,才是我们这些小孩子抢占的地方。
常常是文化室里烟雾缭绕,窗子边上吵吵闹闹。那些晚到的小伙伴,就蹲在窗子下面,能够把一晚上的电视剧听完。
有一次,我破天荒的坐在了文化室里看电视。个头太小的缘故,被那些大人挤到了最后一排。那一天,除了听完电视以外,就是满眼的后脑勺。
就算是这样,第二天还是在班级里自豪了一整天。
从这一台十几吋的黑白电视机里,第一次看到了天安门广场,知道了南京长江大桥。这也是后来上学的时候,第一志愿就选择了南京。
整整一部“霍元甲”电视剧,我都是趴在窗子边上看完的,尽管这样,丝毫没有影响,我听到“万里长城永不倒”的激动。
于是,在教室里,开始讨论花仙子,聪明的一休,男孩子羡慕陈真,女孩子喜欢小鹿纯子。
我们的生活,因为一台黑白电视机,变得丰富起来。后来,学校买了一张彩色膜贴纸,一层不变的彩色,在我们的眼里竟然有了五光十色。
渐渐的,农场里有了第二台,第三台电视。黑白的电视机也变成了彩色。但我们依旧喜欢爬在窗子外,整夜整夜的看电视。
这里有我们的欢乐,有我们的无知,有我们的渴望,也有我们的泪水。
我们在这一台黑白电视机里面,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它将陪伴我的一生记忆,永难忘记。
八十年代初,你家里没有电视机,去别人家“蹭看”时,吃过“闭门羹”吗?有什么感受?
那时电视少,
这家也很好,
晚上真热闹,
邻居常去跑,
屋里坐不开,
拿到院子里,
感受亲切到,
没听谁说孬,
现在大变样,
瓦房彩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