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好的养肾食物是什么?都说“肾虚是百病之源”,中医认为肾是人的先天之本,也就是我们人体健康最大的本钱。肾就是支撑我们生命根本所在,即使传宗接代的根本,也是我们五...
最好的养肾食物是什么?
都说“肾虚是百病之源”,中医认为肾是人的先天之本,也就是我们人体健康最大的本钱。肾就是支撑我们生命根本所在,即使传宗接代的根本,也是我们五脏六腑及骨髓、耳等器官的功能支持,所以要是肾出问题肾虚了那么我们整个人就会垮掉。
引起肾虚的原因有很多,既然说是先天之本,随着我们的年龄增长一天天消耗殆尽,就像一直燃烧的蜡烛一般,肾消耗殆尽生命也就结束了。所以很多人到了中年就有肾虚的表现,就是因为肾消耗过度。引起肾虚的原因很多,比如:过度疲劳、精神压力大、熬夜、抽烟、嗜酒、无节制的性生活,都可能导致肾虚,所以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肾是很有好处的。想要养肾也得从这些生活习惯开始,否则吃再多的养肾、补肾食物也只是杯水车薪。
当然各种养肾的食物也是被一传再传,黑色系的占据养肾食物的一片天,总结来说大概可以有以下几种:
1.黑米
黑米主要是补肾气。此外黑米还可以开胃益中、健脾活血;适宜少年白发、妇女产后虚弱、病后体虚以及贫血,肾虚等。可以煮黑米桂圆粥、黑米红枣粥......
2.黑芝麻
黑芝麻有滋补肝肾、养血明目的好处,最适宜有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的肾虚者服用。可以在饮食中(做糕点、做菜等)放入,也可以研磨成粉加入蜂蜜来吃。
3.黑豆
黑豆有祛风除热、调中下气、解毒利尿,有效地缓解脾虚水肿、体虚多汗、肾虚耳聋、尿频、腰酸、女性白带异常及下腹阴冷等症状。可以炖肉、煲汤等
当然了养肾也并非一定要黑色的食物,以下这些也有不错的养肾好处:
1.小米
滋养肾气、清虚热、利小便、治烦渴,适合老人、病人、产妇吃,最经典的吃法要数小米粥;
2.黄豆
黄豆有中医以形补形的意思,黄豆外形与我们人体肾脏很相似,适合更年期女性、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者以及脑力劳动者和减肥的人想要养肾的。黄豆吃法繁多,比如煲汤炖肉......
3.豇豆
豇豆有健脾补肾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尿频、遗精、白带以及拉肚子等,《本草纲目》中记载豇豆有理中益气,补肾健胃,和五脏,调营卫,生精髓,止消渴,止逆,泻痢。
4.韭菜
又称壮阳草,对肾阳虚所致的腰膝冷痛、阳痿遗泄、妇女白带等症有好处,可以就韭菜煎鸡蛋、炒猪肝......
除了以上几种外,还有南瓜、土豆、芋头、胡萝卜、香菇、海带、紫菜、羊肉、猪肉、驴肉、鹌鹑蛋、鸭肉、鸽肉、乌鸡、甲鱼、猪肾、黄鳝、海参、虾、桂圆、葡萄、樱桃、枸杞子、核桃、板栗、莲子......
养肾食物并没有最好之说,均衡饮食很重要,对于地大物博的我们来说,饮食也是多得数不过来,有的人说韭菜最养肾,有的人说芝麻最养肾,都没有错,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饮食习惯来选择适合自己吃的就好,一方面养肾不能单单依靠食物,还要结合我们前面说的生活 饮食起居,另一方面肾本就是随着年龄增长不断被消耗,依靠饮食也不能让其产生逆转。
人体生长与衰老与肾气虚衰关系密切,补肾养生只能延缓虚衰,所以养肾补肾是越早越好。
最好的养肾食物是什么?
肾是先天之本,主宰着我们生命的盛衰,当肾气肾精衰弱时,人就面临着早衰的风险,头发花白、牙齿松动、骨骼退化、记忆力衰退等。
俗话说“十人九虚”,在讲养肾的法子的前,咱们还是要先来判断下自己是否肾精衰弱是否衰弱,不妨先对照下面做个小测试:
1、头发:判断肾虚先看头发!肾其华在发,肾虚看头发,头发生长得好不好,有没有光泽、分叉,若过早出现白发、脱发、头发干枯多有肾虚的倾向。
2、水肿:肾主水,肾亏,水盐代谢出现异常,会有水肿的表现,如肿眼泡、黑眼圈、脚肿。
3、气不足:肾主纳气,肾主纳气的功能失常就会出现慢性的咳喘,很多呼吸衰竭的病人,气不足,也会出现肾损伤。
4、尿频:肾主司二便,所以很多老年人便秘、夜间尿频实际跟肾亏有关。
5、腰酸腰胀:腰为肾之府,肾虚者常会感到腰酸腰胀。
但腰酸背疼并不等于肾虚,有许多人觉得腰酸背疼,可能是因为生活习惯不当,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加强运动后疲劳感就会消失。
6、月经紊乱:肾主生殖,肾亏会引起女性月经紊乱、不孕不育。
此外,记忆力减退、骨质疏松等也与肾亏有一定关系。女性肾虚还会出现脸色发暗、黑眼圈、看起来疲劳、睡不醒的样子,总是莫名感觉怕冷,不缺觉还总打哈欠等等。
如果有以上这些症状的朋友就要注意养肾护肾了,很多人误以为养肾是男人的事,其实男女都要注重肾的保养!
如何养肾?
中医讲,五脏对五色,人体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
肾藏精,主生殖,肾脏对应黑色,中医讲黑入肾,多吃黑色食物可以养肾、补肾。比如黑豆、黑芝麻、黑枣、黑米、黑木耳、乌鸡等食品,都是补肾的好食材。
除此之外,有空的时候多做做这几个小动作,也能强本固肾!
补肾全在练,常做6个小动作!
1、叩齿吞津
古人认为齿健则身健,身健则长寿。古谚语曰:“晨起,叩齿三百响,齿坚固”。唐代名医孙思邈主张“清晨叩齿三百下”。
《黄帝内经》曰:“脾归涎,肾归唾”。唾液与脾、肾二脏密切相关,对人体健康长寿、摄生保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叩齿动作要领:
空口咬牙。先把下颌骨往前移动,让上下门牙能够咬合住,之后稍微用力叩击即可。
咽津动作要领:
叩击结束,用舌在口腔内贴着上下牙床、牙面搅动,用力要柔和自然,先上后下,先内后外,搅动36次,唾液渐渐增多后,以舌抵上腭部以聚集唾液,鼓腮用唾液含漱(鼓漱)数次,最后分三次徐徐咽下,古称“赤龙搅天池”。
2、搓耳朵
耳是肾的外部表现,“耳坚者肾强,耳薄不坚者肾脆”,中医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人体的耳朵,可以称为“肾的开关”。
医治肾脏疾病的穴位,有不少在耳部,肾气足,听力就好。所以冬季经常摩耳,不仅可以通经活络,预防耳部冻疮,还可以起到健肾养身的作用。
【做法】双手搓揉耳廓,手法轻柔有节奏,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度,每次3到5分钟即可。
3、抬脚跟
在我们的脚底,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肾经的开头穴——涌泉穴。
【方法】站着或者坐着都可以抬脚跟,抬起来—放下去—抬起来—放下去,别看它简单,这一上一下的运动,就能拉伸到脚底的肾经,刺激到涌泉穴。
【我是一名中医人!关注@橘杏缘学社,学习更多中医养生知识与调理方法!用老百姓的话讲透一日三餐里的中医养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