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隔只有三十年,那个年代到底发生了什么

    栏目: 房产 日期:2022-11-20 04:00:57 浏览量(来源:小卞

    [摘要]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隔只有三十年,那个年代到底发生了什么?20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于1918年,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为...

    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隔只有三十年,那个年代到底发生了什么?

    20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于1918年,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为什么短短20年左右全人类就先后两次被卷入世界性战争?其实国际史学界有一种说法认为一战和二战本质上是分成两次打的同一场战争。换句话说二战实际上是一战的延续。一战结束后战胜国与战败国签订《凡尔赛和约》时法军元帅福煦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

    一战的爆发在本质上是由于列强实力此消彼长引起的。在19世纪大部分时间内英国是类似于如今美国一样的世界霸主,而法国则是欧洲大陆头号霸主、世界第二强国。1871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后失去了欧陆霸主的地位。战胜法国的普鲁士统一德意志其他邦国形成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统一后的德国只用了40年时间就走完了之前英国用80年时间才走完的工业化路程。20世纪初德国的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二、陆军实力位居世界第一。

    这对欧洲乃至全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一次大冲击。德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崛起时世界已基本上被英、法等老牌列强瓜分完毕。这时的德国强烈要求按实力重新在全世界范围内瓜分殖民地、势力范围、贸易市场。这就引发了列强在贸易、军备、殖民地等各方面新一轮的较量角逐。大家在这种较量角逐中当然都想尽可能拉拢更多的盟友站在自己一方。1879年德国与奥匈帝国缔结了针对法、俄两国的同盟条约。

    1882年意大利的加入使德、奥两国同盟变成了德、奥、意三国同盟。法、俄两国眼见自己的对手们结成了联盟也于1894年缔结了同盟条约。1904年英法协约、1907年英俄协约相继签订后英、法、俄三国协约集团正式形成。至此欧洲六大主要强国已各自加入两大敌对的联盟体系。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枪杀身亡迅速引发了两大敌对阵营的全面大战。

    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德意志第二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沙皇俄国。在这些帝国的废墟上诞生了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芬兰、伊拉克、叙利亚等新国家。如今的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一战后这些变化所塑造的,然而导致一战爆发的最核心矛盾却并没消失。一战的爆发在本质上是德国等新兴帝国主义国家要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的诉求导致的。

    德国在一战中的失败使其野心被遏制,但德国的野心并没从根本上被消除。德国在一战和二战中的处境有很大的一点不同:一战中战胜国军队并未踏上德国的土地。德国实际上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不想再打下去了。一战结束后德国尽管签订了投降书,可德国国内并没像二战那样遭到严重破坏。一战结束后战胜方于1919年和1921年分别举行了瓜分战后利益的凡尔赛会议与华盛顿会议。

    这两次会议所塑造的世界格局称之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作为战败方的德国在这一体系下损失了近1/7的土地以及所有海外殖民地,背负了高达1320亿金马克的巨额赔款,还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受到严格束缚。因此德国对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体系深恶痛绝。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样不满的还有意大利和日本。意大利和日本虽说是战胜国,但都对自己在战争中的所得感到不满。

    意大利在一战前曾与德国、奥匈组成三国同盟,但一战开打后意大利就转投了协约国阵营。临阵倒戈的意大利在一战中几乎就属于打酱油的角色:一战期间意大利对战局唯一的贡献就是使奥军最初从俄国战线撤走了两个师,后来又在战局的整个夏季阶段抽走了八至十个师。由于意大利在一战中的作用实在有限,所以在战后瓜分利益的时候意大利的诉求没能得到满足。意大利因此对凡尔赛体系心存不满。

    日本是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的岛国。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多火山地震的恶劣环境使日本人很早就养成了对外扩张情结。在一战爆发前日本已侵占中国台湾、朝鲜半岛等地。一战爆发后日本趁机夺取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特权以及德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日本的侵略扩张行为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同时也激化了与美、英列强的矛盾。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为遏制日本的扩张势头就要求日本将占领的中国山东青岛等地还给中国。

    华盛顿会议期间美、英、日、法、意五国缔结的《五国海军条约》规定:五国主力舰总吨位限额为美、英各52.5万吨;日本31.5万吨;法、意各17.5万吨。日本实际上已成为仅次于美、英的世界第三海军强国。美国和英国的海军需要维护全球利益,所以日本在西太平洋这一具体的局部地区实际上反而占有一定的相对优势。不过日本想的却是凭什么你美国、英国可以有52.5万吨,而我日本就只能有31.5万吨呢?

    德国、日本、意大利这三个对一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心存不满的国家跃跃欲试准备打破战后的国际体系。1922年贝尼托·墨索里尼领导的法西斯党3万名支持者发起进军罗马的行动迫使意大利国王伊曼纽三世任命墨索里尼为首相。意大利由此成为世上第一个法西斯掌权的国家。这件事鼓舞了法西斯主义在其他国家的兴起。1929年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开始从美国纽约股市迅速向全球蔓延。

    在一战后背负了沉重赔款压力的德国还没来得及从本国通胀中缓过劲来的德国又在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面前形成了雪上加霜的局面。德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一落千丈。这时德国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对内摆脱经济危机、改善生活状况;对外解除凡尔赛体系的束缚。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力鼓吹种族主义——以打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和发展国民经济改善民生为号召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希特勒所鼓吹宣传的恰好正是迎合了当时德国人民口味的东西。希特勒曾许诺说:“要让德国每一户人家的餐桌上都有牛奶和面包”。这种宣传鼓动口号对当时正处于生活困境中的德国民众会有多大的吸引力是可想而知的。1928年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在大选中还只有2.6%的支持率,然而到了1930年9月纳粹党以18.3%的支持率成为议会第二大党。1932年7月斩获37.2%选票和230个席位的纳粹党成为了议会第一大党。

    1931年9月18日晚10点左右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河本末守中尉指挥数名部下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炸毁。事后日本关东军造谣称此事系中国军队所为,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随即以此为由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起进攻。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揭开了日本帝国主义长达十四年的侵华战争的历史序幕。1936年的二二六兵变发生后以军部为首的法西斯实力在日本日益发展壮大。

    至此欧洲和亚洲两个战争策源地均已形成。可美、英、法、苏等国出于彼此之间的矛盾并没集中经历打击德国、日本这两个法西斯国家:当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东北时、当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时、当纳粹德国的军队开进莱茵兰时、当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时、当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时没一个大国出来干预。法西斯势力在一次次试探得手以后终于决定放手发动一场世界性的大战。

    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隔只有三十年,那个年代到底发生了什么?

    准确来说,一战和二战只隔了20年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把欧洲一批帝国都给干趴下了。陨落的帝国主要有4个。其中主要下台的君主有:

      第一,德意志的皇帝威廉二世。第二,奥匈帝国的皇帝卡尔一世。(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在1916年突然去世)。第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苏丹穆罕默德六世。第四,俄罗斯帝国的皇帝尼古拉二世。

    这四位都是昔日欧洲大陆上赫赫有名的君主,一战直接终结了这几位的政治前途。此后列强开始重新制定世界格局,三件大事最终导致了20年后二战的爆发。

      第一件事: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其实这是一场列强瓜分弱者的会议,压根不具备任何公平性可言。第二件事: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几乎把列强们的利益放大到了极点。第三件事: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这使得列强急切地需要转型才能摆脱这一危局。德国选择了战争,美国选择了卖军火。

    也正是因为这三件事,使得不到20年后,爆发了二战。那么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一、巴黎和会产生了多少矛盾?

    第一,中日之间的矛盾。

    1919年,是个敏感的时间,因为中国的五四运动就是在这一年爆发的。为啥爆发五四运动?因为当年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却没能享受到应有的待遇。

    英美法日意等战胜国,不顾中国的利益,公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简直是奇耻大辱!

    在这之前,由于日本明治维新,学习了大量先进的西方文化知识,所以不少中国留学生愿意到他们那边学习。毫不夸张地说,当时中日的关系相当友好。

    可是在这之后,中国人认清了日本的真面目,他们就是一头狼,而且胃口还不小。不光觊觎中国的山东,还觊觎中国的东北。所以这次巴黎和会,直接将中日关系降低到了冰点。


    第二,德国新政府觉得很委屈。

    德国作为战败国,其实也没啥不合理可言的,任人宰割是其最终的结局。可问题是,列强们对德国的限制还不如把德国给灭了。

      要求一: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全部被剥夺,由列强们瓜分。阿尔萨斯和洛林重新回到法国,同时作为赔偿,德国萨尔区的煤矿权益归法国。要求二:德国本土地盘遭到瓜分,莱茵河左岸的德国领土,被分为三个占领区,分别由协约国占领。此外莱茵河右岸50公里内不准德国人设防。要求三:德国只能拥有10万陆军和1.5万海军,不允许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度。主力舰、潜艇、飞机、坦克、火炮等武器,德国统统不能拥有!要求四:赔款!具体多少钱呢?能把人给吓傻了,英法美合起伙来商量了一下,需要德国赔偿1320亿德国马克,相当于当时的330亿美元。就算把税收到99年后,恐怕也赔不起吧?

    这么多苛刻的要求摆在这里,你说德国签不签字?签字就是卖国,不签字就继续打,早晚把德国给打光了。

    最终,德国的新政府选择了服软,签订了这种丧权辱国的协议。但是德国人会乖乖罢休吗?显然并不会,这就是引起二战的重要原因。那么好了,第一个法西斯国家枕戈待旦。

    凡尔赛和约签订以后,法国福熙元帅似乎也觉得有点过分了,所以叹了口气表示:这不是和平,不过是20年的休战罢了。


    二、华盛顿会议,其实就是对日本的审判。

    或许由于一战中,日本没起到多大作用,又或许是因为日本外交官的英语不好,所以他们在参加巴黎和会的时候总是很沉默,没有涉及到他们利益的问题,他们从来不插嘴,因此被列强们称之为沉默的东方国家。

    可是这个国家的野心并不小,在巴黎和会过后,各国列强都在进行海上霸权的争夺战。英法美日是其中最牛的几个。

      美国扬言,五年内造137艘军舰,组建出一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英国作为老牌海军国家,直接宣布宁可花光所有钱,也要保证海军对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优势!没办法,英国是岛国,海军是他们唯一的优势。日本直接制定了八八舰队计划,也就是打造两支强大的舰队,每支舰队拥有8艘主力舰,而且每隔8年更新一次。法国和意大利也不甘示弱,也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海军舰队。

    这么一来全世界的列强可都进入了军备竞赛的阶段,可财政一旦花在了海军上,那国内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搞了一阵子以后,大家都熬不下去了。


    在这种情况下,华盛顿会议召开了。会议的结果是什么呢?仔细看看几个条款就知道为啥日本人会崩溃了。

      第一,规定了英美日法意五国的主力舰总吨位比分别是:5∶5∶3.∶1.75∶1.75。具体来说英美两国可以达到52.5万吨,而日本只有31.5万吨,法国和意大利更惨,只有17.5万吨。第二,大家的主力舰排水量,都不准超过3.5万吨!第三,航空母舰的总吨位也有限制。英美13.5万吨,日本8.1万吨,法国和意大利各6万吨。

    这几个条款,直接把日本海军的未来给限定死了。不管日本怎么发展,都不能超过英美,否则人家就要来收拾你!你说这是不是对日本的审判?

    都说英国是老牌海军国家,实际上日本也是靠海军发家致富的,他们也是岛国。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时候,日本一场海战为其赢得了2.3亿两白银的赔款,直接把日本从穷困小国变成了大国列强。

    尝到甜头的日本,此后积极发展海军力量,所以他们到了一战后的海军规模早就超过了华盛顿会议所限制的额度,这说明什么?说明日本得把多余的军舰都给当废铁卖了!因此日本觉得受到了欺负,第二个法西斯国家积极备战。


    三、1929年的经济危机,成了关键因素。

    经济危机爆发以后,美国采取的手段就是转移矛盾。自己的风险转嫁出去以后,就不再是风险了。

    他们虽然没什么殖民地,但是市场很大。比如说加拿大、南美洲,都是他们的风险转移阵地。可是德国呢?他们的殖民地都丢了,没有风险转移的阵地。只有靠一场战争才能保证矛盾的输出。

    因此在1929年以后,希特勒成为了德国的新领袖,带着他们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与此同时日本则打算把风险转移到中国来,所以在1931年开始对东三省下手。


    总结:战争是解决矛盾的手段之一。

    三件大事,诱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和约,让德国很不爽。华盛顿会议,让日本很憋屈。经济危机造成了世界各国继续转移矛盾。这么一来,只有靠战争才能解决这些矛盾了。

    参考资料:《一战战史》、《二战战史》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