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野钓为何越来越难钓了?八十年代,我们用一根缝衣针,在煤油灯上把它烧红,然后插在桌子缝隙里弯成鱼钩,然后再烧红,在水里淬火,就成了鱼钩。用两根棉线连接起来,砍一根...
野钓为何越来越难钓了?
八十年代,我们用一根缝衣针,在煤油灯上把它烧红,然后插在桌子缝隙里弯成鱼钩,然后再烧红,在水里淬火,就成了鱼钩。用两根棉线连接起来,砍一根细长的竹子,把它打理光滑,绑在一起就是一套渔具了。每次到河里,顺手摘一根秸秆绑在棉线上就是浮漂了,鱼饵永远都是在自家地里挖的蚯蚓。从来就不会空军。钓了鱼就用一根长草从腮里穿过,串成串拿回去。有时候不想到河里去钓鱼,就直接在自家水田里钓鱼,小鲫鱼,小鲤鱼,泥鳅,黄鳝非常多,我除了没钓到过泥鳅。[呲牙]
九十年代,买了竹制插接竿,尼龙线,所谓进口鱼钩。自己回家把公鸡或者鸭子逮住,使劲扯几根大翎,剪成小段,穿在尼龙线上制成浮漂,用家里的保险丝锤成铅皮卷在鱼线是做铅坠。都是一钩到底,用嫩玉米做饵,可以钓到比较大的鲤鱼草鱼了。
新世纪,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科技也更加发达,鱼线鱼钩鱼竿都可以钓更大的鱼。特别是台钓传入以后,不管大鱼小鱼,都能钓起来,钓鱼人的鱼获越来越多,钓鱼的成就感也越来越强,钓鱼人也越来越多。
最近十年,随着经济不景气,越来越不好挣钱了,很多人干脆就不找工作,天天在家里闲着,没事就去钓鱼,钓着钓着就上瘾了,装备越买越多,花费在钓鱼上的时间和金钱越多,越不想再去工作了。
过去河里水田里都有很多鱼,后来随着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水田里不再有鱼了,现在农村都已经没有水田了。
过去河流就是河流,里面各种原生鱼种成群结队,后来河流都被截断修成大坝了,然后就有很多以前没见过的鱼种出现了,都是大体型的掠食物种,如鲈鱼鳜鱼等,在这些水坝里大量捕食鱼虾,单个个体长得很大,却不繁殖。还有一些鱼是需要在流水环境里才能繁殖的,水坝修起过后,变成了静水,鱼就逐渐失去了繁殖能力,比如草鱼。很多本土鱼很多年都没看见过了,特别是小个体鱼。
综合来说,就是资源越来越少了,钓鱼的人越来越多了。钓鱼只会越来越难,希望国家能制订相应法律,一方面保护环境,另一方面约束钓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