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髡刑是把全身的毛剃光,具有侮辱性,朱元璋为何对亲儿子处以髡刑?好的,主妇来答!首先要搞明白:髡(kU∩)刑是种侮辱性惩罚不假,却并不是把全身毛发剃光!朱元璋对他...
髡刑是把全身的毛剃光,具有侮辱性,朱元璋为何对亲儿子处以髡刑?
好的,主妇来答!
首先要搞明白:髡(kU∩)刑是种侮辱性惩罚不假,却并不是把全身毛发剃光!
朱元璋对他的一个儿子施以髡刑的同时,对他那个儿媳妇却以凌迟处死。相比之下,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吧?
之所以如此处罚,是因为他这个儿子过于荒唐,否则的话,后人也不会称他叫荒王——我们邹城市北郊12公里处,有一座规模宏大、气势庄严的古代陵园,里面埋着的就是朱元璋这个不着调的儿子!
他的这个儿子叫朱檀,是朱元璋的二十六个儿子中排行第十,他的母亲是朱元璋的宠妃郭宁妃——妃子里的老大,地位仅次于马皇后。
爱屋及乌,老朱宠爱郭宁妃,自然对她所生的儿子也非常疼爱。他有26个儿子,其中他最喜欢的,恐怕除了朱标之外,就是第十子朱檀了。后来成了明成祖的朱棣,在朱元璋的眼里可以说比朱檀逊色不少。
据《明史》记载:“(朱檀)谦恭下士,博学多识,好文礼士,善诗歌”,所以也得到了父亲的喜爱。
朱元璋分封诸子时,封朱檀为鲁王,16岁让他去兖州就藩。接着,老朱又让他迎娶了开国功臣、信国公之女汤氏为王妃。
一对小夫妻来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封地,成了名副其实的诸侯王、地方上的老大,小日子原本应该过得有滋有味儿。
可没想到,年纪轻轻的他,却偏偏喜欢上了追求长生不老,觉得这么好的日子不活他个千儿800年,太吃亏了。于是,他到处寻找道士,让这些人给他炼长生不老药。
朱元璋苦农民出身,靠实干一步一步打出来的天下,向来不信这些怪力乱神的东西,真不知道他这个儿子朱檀啥时候信奉了这些东西。后来的明世宗朱厚璁,估计就是受了他的启发吧?
朱檀一开始吃了丹药,觉得还挺舒服,就增大剂量。可吃多了就不对劲儿了,年纪轻轻开始出现头晕眼花、掉头发的症状,比普通百姓还显老。
现在的人都知道,所谓的丹药,里面含些重金属物质,比如汞、铅等,这些化学元素对身体极其有害,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才活到49岁,就是因为吃这东西吃的。
可朱檀哪里懂这个?再说了,那时候的人还不了解重金属,他压根就没想到是因为吃丹药才让身体不适的,于是就接着吃。长此以往,他感到浑身乏力,甚至还腹泻尿血,这才害怕了。
朱檀没有寻求正规渠道医治,而是让炼丹师给他想办法医治。这些江湖骗子哪里有什么办法呢,就糊弄他说:有一个绝佳的药方,吃了绝对可以治好王爷的疾病。
他们告诉朱檀的“偏方”是:找到九十九个男童子的下体为药引,以此炼制丹药,保准药到病除。
其实那些骗子认为,朱檀不敢真的去找如此多的男童子入药,毕竟有国法在上,朱元璋向来严苛,身为皇帝的儿子,鲁王绝对不敢去抓那么多的孩子来炼药。
这样一来,即便是朱檀的病治不好,他们也有了借口了。
可让他们想不到的是,鲁王两口子把这个“药方”很当回事,王妃汤氏立刻派人四处抓捕男童。在不长时间内,就有十几个男童被抓到王府,然后被割掉了下体。
接二连三有男孩失踪,兖州一带的民众人心惶惶,很多有男孩的百姓都不敢让孩子出门了。兖州官府很吃惊,但又查不到(或者不敢查)真凶,就上报朝廷。
朱元璋接到奏报,整个人惊呆了,立刻派锦衣卫去山东调查。
锦衣卫是朱元璋独创的一个机构,直接受命于朱元璋本人,可以说权力大得无边儿。这些人到了山东之后,没费多大功夫,便调查出了事情的真相。
朱元璋这个人虽说对官员特别严苛,又是扒皮又是抽筋什么的,可是他对待平民百姓是真的很爱护,毕竟他也是苦娃娃出身。听说儿子跟儿媳妇干了这等残害幼儿的事,立刻震怒,把鲁王与王妃召回了皇城。
他亲自过问此案,将鲁王妃凌迟处死,而鲁王朱檀被施以“髡刑”。
什么叫髡刑呢?
就是指剃光人的头发和胡须,以人格侮辱的方式对犯者所实施的惩罚。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也,孝之始也”!所以剃光头发是对他的一种羞辱。
曹操在一次行军中,因为一只雉从地里飞出,结果马惊了后践踏了麦田。按照曹操定的法律,这种行为该当死罪。
曹操拔出剑来,把头发割了一片扔在地上,表示受过罚了。这在当时,已经是一种重罚了。
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所以朱元璋也不舍得杀掉他,小惩大戒了之后就把他放回了鲁国,希望他能改过自新。
其实在明代,这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惩罚,并非像某些人说的受刑之后就生不如死。朱元璋这样做,也只不过是做给人看,做做样子而已!
令人难以相信的是,朱元璋杀掉了鲁王妃汤氏,却又把汤氏的妹妹许配给了朱檀这个儿子,让她接替其姐姐之位。不知这个小汤氏在和丈夫共生活时,心里会不会产生阴影呢?
然而朱檀回到封地之后,仍旧痴迷丹药,结果“饵金石药,毒发伤目”,还不到20岁就中毒身亡。朱檀的长生之梦,就此破灭!
儿子死后,朱元璋着实伤心了一阵子,可打心眼儿里也恨这个儿子,因为他败坏了皇家的名声。因此,太祖以其荒诞不经,给他了个谥号:“荒”。
因此说,后来都称他为鲁荒王。
主妇一家之言,文中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指正,谢谢!
髡刑是把全身的毛剃光,具有侮辱性,朱元璋为何对亲儿子处以髡刑?
600多年前,朱元璋下令将儿子朱檀全身毛发剃光。一年后,朱檀双眼被毒瞎,19岁就痛苦死去。朱元璋对朱檀的嫌恶世人皆知,可是一座墓地的发现,显示了朱元璋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1969年,山东邹城在九龙山开挖防空洞,意外挖出一条墓道。顺着墓道进行抢救性挖掘,长眠于地底600年的鲁王朱檀墓重见天日。
金银珠宝、文房字画、豪服金冠……一个凝滞的奢华时空展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拳拳之爱,也将一个误入歧途的青年展现在众人面前。
01、朱元璋也是个打了鸡血的父亲
朱元璋出生在濠州(今安徽凤阳)的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幼时就曾为地主放牛。
公元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朱元璋的父母及大哥就先后去世。为了活命,朱元璋只好外出逃生。
第二年,朱元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在皇觉寺出家做了僧侣。可是,寺庙里也粮食短缺,17岁的朱元璋被迫外出化缘。
在云游四方的三年多时间中,朱元璋走遍了淮西各地,开阔了眼界,见了世面。
朱元璋25岁的时候,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他作战勇敢,机智灵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了提升。
1368年,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正因为自己少年时期颠沛流离的生活,青年时期行军打仗的戎马生涯。朱元璋失去了读书和受教育的机会。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遗憾。
朱元璋有26个儿子,跟现在所有的父母都一样,他想让儿子们弥补自己的遗憾。因此对他们的教育非常重视。
他希望儿女们能够知书达理,通晓古今。请了博学大儒来教育儿子们,除了诗词歌赋,历史典故,儿子们还得学习琴棋书画。
为了督促孩子们读书,他还特地在公里建了座皇家图书馆,搜集古今各类图书存放在其中。
《明太祖实录》:上建大本堂,取古今图书充其中,直选才俊之士充伴读。
在众多的子嗣中,除了太子外,朱元璋对第十子朱檀也非常偏爱。一方面是因为朱檀的母亲不是普通人,很得朱元璋的欢心。另一方面,朱檀本身也极为出色。
朱檀的外祖父叫做郭山甫,善于相面。当年朱元璋还在落魄的时候,两人无意中见过一次。
郭山甫看到朱元璋后,大呼他的面相贵不可言,对他十分恭敬。
郭山甫不仅让自己的两个儿子追随朱元璋,还将女儿嫁给朱元璋,叮嘱她好好伺候朱元璋,日后一家子定可飞黄腾达。
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朝后,郭氏被封为郭宁妃,很得朱元璋宠爱。
公元1370年,朱檀出生,刚刚满月就被封为鲁王,有了封地。
朱檀自幼非常聪明好学,为人也谦恭谨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均有所精通,实乃一个风度翩翩的贵公子。
《明史》中对朱檀的描述为:“谦恭下士,博学多识,好文礼士,善诗歌”
朱檀墓地中,有一件堪称千古绝唱的唐代古琴--天风海涛琴。为唐代名家雷威亲手制作,堪称举世罕见的传世极品,正是朱檀生前所爱。
墓中众多的书籍字画,包括宋高宗题跋金粉“葵花蛱蝶”扇面、元代画家钱选《白莲图》、元朝刻本的《杜工部诗史》等等。
这些随葬品无不说明朱檀并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是个饱读诗书的青年才俊。
02 朱檀的堕落之路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大封藩王,以藩王镇守边疆和地方,守护领土,拱卫中央,尽快巩固大明政权的统治。
儿子们成人后,就到朱元璋分给他们的封地上做藩王。
鲁王朱檀的封地在山东兖州附近。因为深得朱元璋的宠爱,朱檀的封地范围很大,可以统辖多达4州23县的领土。
公元1385年,开国功臣汤和之女被册封为鲁王妃,同年鲁王朱檀夫妇赴封地上任。
此时朱檀只有15岁,在现在看来,他只是一个正在青春期,有叛逆心的少年。
朱檀来到自己的封地后,最初还非常勤政爱民,将一干事务打理得有模有样。治下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对鲁王颇有赞誉。
可是,小小年纪忽然脱离了父母的管教,拥有诺大的权力,金银财宝取之不尽,周围阿谀奉承之辈数不胜数。
朱檀渐渐开始在封地内胡作非为。他在兖州城外建了一座园林,与汤王妃在里面居住,常常夜不归宿,不回鲁王宫。
鲁王妃对此并无异议,和朱檀一起沉迷于纸醉金迷的生活。
这事传到朱元璋耳中,让他非常不满。朱元璋曾经吸取历朝历代的经验,制定了一部《皇明祖训》,其中有非常严格出行的制度。鲁王夫妇到城外居住,公然挑战了朱元璋的权威。
更为严重的是,一群信奉道人方术的人聚拢在朱檀身边,耳提面命给他传授长生不老之术,怂恿他修炼丹药,以求美好的生活永无止境。
曾经弥漫着书香的王府内飘起了炼丹的烟雾,清朗的琴音被日日川流不息的嘈杂所代替。
道士们还提议用童男补阳,朱檀不仅不反对这样荒唐的建议,还欣然采纳。鲁王妃积极为朱檀“排忧解难”,安排人暗中抓了很多男童做药引。
一时朱檀的封地上很多男童莫名其妙的失踪,引起老百姓的担忧和恐惧。
朱元璋派人细查后,最终查到始作俑者是鲁王夫妇。他大为震怒,急招鲁王和鲁王妃入京,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斥责。
因为鲁王妃不仅不规劝朱檀,反而还怂恿他违法乱纪。朱元璋将鲁王妃赐死。
至于儿子朱檀,朱元璋的失望与心痛交织。为儿子定制了髡(音同“昆”)刑,令人将他按倒在地,用小刀将他全身上下的毛发全部剃光。
这种刑罚伤害性不大,侮辱性却极强。古人相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剃光朱檀毛发是斥责他的所作所为大不孝,不配拥有父母亲情。
朱檀经此侮辱,郁郁不安。而他体内的丹药渐渐毒发,使他神疲力弱,精神颓靡。严重时,朱檀的双目因为毒素侵袭而失明。
一年后,朱檀身亡,年仅19岁。
03、结束语
朱元璋虽贵为帝王,却也与普通的父亲一样。内心虽然憎恨朱檀的荒唐,却又心疼这个儿子。
朱檀的所作所为,狠狠地扎在了朱元璋心里,因此,他将恶谥“荒”赐给了朱檀,称他为“荒王”,葬在了鲁地。
可是,作为父亲,他又总是怀念起儿子曾经承欢膝下的快乐时光,那个翩翩佳公子在脑海中时隐时现。
于是,朱元璋又忍不住在墓地中放入无数的奇珍异宝,在内心深处,朱檀仍然是一个亲王。为此,他将亲王九旒冕放入墓中。希望儿子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够享受荣华富贵。
深埋地下几百年的冰冷珠宝,却承载着脉脉温情,一点一滴透露出帝王和父亲的矛盾心情。那些曾经的欢声笑语、荣华富贵、爱恨情仇仿佛在时间的脚步下凝固。
~~~~~~~
欢迎关注@福小猫。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