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野鸡晚上看不见吗(野鸡经常出没的地方)

    栏目: 房产 日期:2022-11-17 16:00:35 浏览量(来源:小汪

    [摘要]为啥野鸡一到晚上就消失不见,它们都去哪儿了?小时候野鸡还可以抓,到收秋的时候,几天时间,玉米都砍倒了,就该看到野鸡了。尤其是最后几块玉米地收割完毕,到处都是野鸡...

    为啥野鸡一到晚上就消失不见,它们都去哪儿了?

    小时候野鸡还可以抓,到收秋的时候,几天时间,玉米都砍倒了,就该看到野鸡了。尤其是最后几块玉米地收割完毕,到处都是野鸡乱飞,大人们都视若无睹,只有我们小孩子去撵,不过谁也追不上。

    野鸡还有一定的飞翔能力,喜欢从高点的地方起跳,就飞七八米高,扑棱棱一口气飞个一两百米就得落下来休息一下。

    人跑的速度,压根追不上野鸡。眼看着野鸡落到不远处的荒草地里,跑过去拼命找也找不到。身上还容易沾上杂草,拍都拍不掉,因为这个没少被家长揍。

    大人们都知道白天是不可能抓到野鸡的,得晚上才行。年长的伯伯们干一活了,回家就懒得动了,几个二十来岁的叔叔们,都比较精力充沛,回到家里还把旧渔网改造的大网兜找到,好去抓野鸡。

    拿着手电筒,路上不开灯,省电,好用来抓野鸡。乘着月光往野地里走,相互提醒哪里有井,哪里有坑。到荒草地里,尤其是有坟堆的荒草地,野鸡比较多。几根长绳拉住大网兜四角,往荒草地里罩。

    野鸡晚上视力不好,听到小动静就静悄悄地不动。找个人拿着长竹竿哄荒草地,野鸡就该起飞了。叔叔们赶紧移动大网兜去盖野鸡,十有八九,会因为配合不好让野鸡逃之夭夭了。好不容易抓到一只,大家就高兴得嘻嘻哈哈笑个不停。

    还有半大孩子,叔叔们不敢让他们拉渔网,他们也想参与一把,有的拿着抓鱼用的小网兜,有的拿着筛子,看到有漏网的野鸡,赶紧去罩,基本上就是参与一把,我就没见他们罩住过野鸡。

    忙活了一两个小时,把整村的坟地和荒草地都走了一遍,好的情况下也就能抓两三只野鸡,一般情况下都是放空的。回去的路上,就该讲刚才那只野鸡怎么怎么逃跑的了,都说如果怎么弄就能抓住了,各种后悔药吃一遍。

    抓没抓到野鸡不用叔叔们开口,我们老早就知道了。没抓到野鸡的时候,叔叔们就悄悄地去睡觉了;抓到野鸡的时候,叔叔们走路都带着响声,一路上有说有笑,嗓门老大了。

    回到家里,叔叔们都是懒得自己做,都是拿到大哥大嫂家做,也就我大伯大娘家。大伯把自己晒的竹叶茶给几个叔叔们泡上,大娘把院子里种的蔬菜扒几棵,土豆大葱白菜啥都有,就该到厨房里炖鸡去了。

    周边都是亲戚,往上追溯三四代都是亲兄弟,一帮小孩子听到叔叔们回来的动静,天气热,睡得都晚,都该跑过来等着吃野鸡了。

    秋高马肥,野鸡也是秋天比较肥硕,地里的庄稼和草籽都熟透了,野鸡每天吃得饱饱的,长得就肥,两三只野鸡加一块差不多有六七斤肉了。

    土豆大葱白菜都是自己家种的,可劲加,一斤肉能加两三斤土豆了,再加点红薯粉条,满满的一大锅。大伯和大娘虽然忙碌了半天,也不敢多吃,每人挖上大半碗就着馒头吃。

    剩下的七八个小孩子,每人拿着自己的小搪瓷碗等着呢,一人一碗,也不吃馒头,就是来吃肉的。几个有功劳的叔叔们每人装大半碗,就着馒头开吃。

    肉吃完了,小孩子们就该走了。叔叔们都年轻,正是能吃的时候,有时候还会专门弄点面条,煮好的面条扳到鸡汤里面,就和现在的大盘鸡拌面差不多,呼呼呼能吃几大碗。我们小孩子最不喜欢吃面,当时觉得鸡汤拌面还没方便面好吃呢。

    那时候每年都打野鸡,来年野鸡还是多得很。后来农药用得多了,野鸡就少了。再后来野鸡成保护动物了,就不让打了。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野鸡晚上都躲在哪里?

    一是荒草地里。尤其是那种有蒿草的荒地里,野鸡就卧在大蒿草里面,有黄鼠狼过来,密密麻麻的蒿草必然有动静,野鸡可以随时跳起来飞走。

    二是杂树丛里。野鸡不喜欢卧在大树上,可能是怕猫头鹰,野鸡倒是喜欢卧在杂树丛里,这样猫头鹰看不到它们。距离地面两三米,有什么动静,站起来就飞走了。

    为啥野鸡一到晚上就消失不见,它们都去哪儿了?

    我在几个月前捡到了一窝野鸡蛋,共有8枚,利用自己家老母鸡孵化的机会将几只野鸡蛋全部都孵化出来了,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孵化出的雏鸡根本不吃不喝,最后还是用了村民告诉的方法才成功将这几只小野鸡养大。

    随着环境保护以及退耕还林的适应,现在黑龙江的生态环境是越来越好了,虽然不能回到曾经“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大锅里”的程度,但是如今在山里几百米内必然能够见到野鸡。

    我家在山里搞承包养殖,鸡圈附近常常有野鸡出没,平时工作的时候也能看到野鸡窝,从来不会干扰野鸡的生活。几个月前在鸡圈外清理杂草的时候,发现有条菜花蛇在紧紧勒住了一只母野鸡,野鸡当时还有气还在呼救,我们用棍子把蛇赶走以后才发现母野鸡已经出气多进气少,显然是很难存活了。

    母野鸡活不长,野鸡蛋还有几枚,如果不管不顾的话肯定全部都会被蛇吃掉,想着家里的母鸡正在抱窝,我就把野鸡蛋拿回家中,塞进母鸡窝里。

    刚开始的时候,母鸡根本不同意孵化,用鸡喙和爪子直接就把野鸡蛋推出去了,没办法只能在蛋的表面涂抹点鸡粪,这才“蒙混过关”。

    ‬野鸡孵化出来后,如何生存就成了问题

    孵化野鸡其实并没有什么难度,我是直接使用母鸡孵化的,塞进母鸡窝里以后就什么都不用管了。网上有人告诉我说是用那种简易的孵化机就可以孵化,温度调节37.5℃就可以,每隔一段时间给鸡蛋翻个身就行,不过家里有抱窝的母鸡,翻蛋这个活它就全部包了。

    时间没多久,也就20多天野鸡就孵化出来了,高兴之余发现这个小野鸡和家鸡虽然看着很像,但是喂养却成了天大的难题,给它吃全价的鸡饲料,它根本不吃,看都不看一眼…

    后来经过查资料我才发现,野鸡和家里有很多不同。

    第一,野鸡天生野性难驯

    村里其实很多人都尝试过饲养野鸡,以前管得不严的时候,很多人试着在家里孵化野鸡崽,想着可以规模化养殖获利,结果却很难做到,因为野鸡有野性,小野鸡野性都很强,不吃家鸡的食物。

    第二,小野鸡和小鸟一样,需要母鸡喂

    野鸡虽然是鸡,但也有凰的叫法,小野鸡和小鸟其实是一样的,张着嘴等着母亲来喂,可是母鸡根本不会这套,小野鸡吃不到母亲喂的食物,自然是生命岌岌可危。

    对此,我也找到了一些方法,就是喂蚂蚁蛋,用镊子模仿雌鸟的喂养方式,虽然累但是效果很好,野鸡也慢慢成长了起来。

    ‬长大后的野鸡一到天黑就消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野鸡慢慢变成了大野鸡,家鸡饲养的围栏里根本困不住它,它时常会飞出围栏在鸡圈的周围活动。

    慢慢的,我发现野鸡越来越不愿意回到鸡圈,每天只有吃饭的时候会回来一会,其余的时间就在外面跑,野性十足的它们虽然还记得家记得我,但是对我的警惕性是越来越高,终于有一天它们不再回到鸡圈吃饭,而是生活在靠近鸡圈围栏的外面。

    野鸡不回来不重要,每天都能看到它们在周围活动,也不怕人也不靠近人,但是我发现一到天黑的时候,它们不回鸡圈也不在平时活动的树林中,不知道都跑哪去了。

    后来经过我晚上的几次探查才得知,它们都藏起来了。

    首先,野鸡晚上会在树上生活。一到天黑以后,野鸡都会跑到树叶茂盛的树上生活,它们有巢穴的,白天看不到,只有晚上它们进了自己的巢穴才能看到。

    其次,野鸡还有第二个窝,那就是草丛中,大风天或者下雨天,野鸡不会在树上,毕竟树枝摇晃它们也睡不踏实,这样的天气往往它们的敌人也不会出来觅食,因此它们都会躲在草丛之中的巢穴里。

    此外,孕育期间的母野鸡,会自己躲藏起来,它们会找到一个非常隐蔽的地方建一个巢,用杂草和自己的毛建一个窝。之所以会躲起来,是因为一旦有公的野鸡发现它们在孵化,不仅会把它们赶走,还会把所有的野鸡蛋都啄破,让野鸡不能孵化成功。

    公野鸡是一种领地意识非常强的动物,一旦发现不属于自己的蛋都会啄破,所以孕育期间的母野鸡会藏起来,不被发现。

    ‬野鸡可以人工繁殖但是太过糟心

    在东北野鸡是非常有名的野味之一,但对于一个地道的山里人来说,野鸡其实远没有家鸡味道好。

    我们这边的林场曾经和南方鸡场合作过,它们出技术我们出场地和管理,共同养殖野鸡,但实际上野鸡的成功养殖很难,那次合作可以用“血本无归”来形容。

    野鸡很难饲养,不仅要保证温度还要保证湿度,温度在37到38度之间,湿度保持在60%左右,同时还要做好通风和防疫的准备,而且野鸡抗病能力实际上比家鸡要差很多。

    此外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升高,对于这种没有什么口感自己没有什么肉的动物来说,基本都不选择,因此人工养殖的野鸡售价也十分低廉,也就几十块钱,我们这边散养的大公鸡随随便便一只都能达到180以上,因此饲养野鸡可以说没有什么利润可图。

    ‬结尾

    综上所述,野鸡一到晚上并不是消失了,而是躲藏到树上或者灌木草丛里了。不过如今野鸡已经属于“三有动物”中的一种了,是不可以随意捕捉的。

    关于野鸡,我还有很多故事,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