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什么进食时会大量出汗?中医将出汗分为很多种类,其中有自汗、盗汗、头面汗出、手足汗出等,具体来说汗出就是人体津液往外渗出。汗为心之液,肾气不足,脾气两虚引起虚汗...
为什么进食时会大量出汗?
中医将出汗分为很多种类,其中有自汗、盗汗、头面汗出、手足汗出等,具体来说汗出就是人体津液往外渗出。
汗为心之液,肾气不足,脾气两虚引起虚汗,阴虚内热,相火内蒸,故见五心烦热,骨蒸潮热,热逼营阴,则盗汗。
古人说“头者诸阳之会也,邪搏诸阳,津液上凑,则汗见于头也”,所以对于头汗出,肯定是三阳经出了问题。
而吃饭汗出其实就是三阳经(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中的阳明经出现了问题,吃饭的时候,水谷之气进入胃中,胃气变充足,此时卫表之气又不足,所以就导致了头面汗出。
为什么进食时会大量出汗?
“每次吃饭,吃不了两口就汗流不止,身上还好,特别是脸上,鼻子上都是汗珠。”有些人一吃饭,就会出汗,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排汗的过程其实是自体排毒过程,这种排毒方式有两种,一是小便,二是出汗。人都会出汗,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或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提示,应引起重视。
吃饭的时候,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植物神经中副交感成分兴奋,促进唾液和胃肠内消化腺体的分泌,在人体不断消化吸收过程中也是释放能量的,所以会有一种微热感。如果吃的饭比较热,例如是面条、火锅、米汤,或者吃的饭比较辛辣,有一定刺激性,则容易刺激汗腺分泌,导致出汗。
另外,吃饭环境热气腾腾,通气性差,温度比较高的情况下也会导致大汗淋漓。从中医角度讲,男性活力比较旺,所以出汗会相对多一些。另外相对比较胖的人,身体脂肪层比较厚,散热相对慢,所以机体经过出汗的方式,也算是对人体体温的一种自我调节。
中医认为汗血同源,出汗多容易伤血、伤元气、伤心。过量出汗会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对身体健康也不利。因为汗液的成分99%以上都是水,剩下的不到1%是尿素、乳酸等成分。所以如果出汗比较多的情况下一定要多喝水,最好喝点淡盐水,预防水和电解质紊乱发生。
点击页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