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移动的宽带特别不好用,非常卡,怎么回事?我从业务的角度分析一下。大家都知道移动公司最初只有语音业务,当然也有手机上网的业务,但是固网宽带移动公司最初是没有的。后...
移动的宽带特别不好用,非常卡,怎么回事?
我从业务的角度分析一下。
大家都知道移动公司最初只有语音业务,当然也有手机上网的业务,但是固网宽带移动公司最初是没有的。后来国家进行电信改革,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移动公司开始运营固话业务、互联网和宽带电视业务。
移动公司是个大的运营商,但他没有固网运营经验,从运营互联网业务开始就跳过了最初的64K时代、也跳过了ADSL时代,直接进入光纤入户的PON网络时代,由于早期没有大规模的固网宽带用户(政企宽带不在讨论之列),接入网的建设几乎从零开始,为了控制成本支出,又要扩大用户覆盖,导致最初的分光器安装距离较大,一个小区只有几个分光器,用户开通宽带业务需要从分光器放很长的光纤皮线,有时还会跨街道,皮线距离长故障隐患就多,有可能被车挂伤,或者室外时间过长造成老化,用户端造成大光衰,光衰变大用户端就会丢包,造成上网卡顿。
上面说的是硬件方面,下面说下内容方面。
移动进入互联网市场前,中国已经形成北联通、南电信、铁通全国一张网的格局,当时的游戏、视频、内容服务器90%以上在电信、联通网内,就连当时的铁通都在处处受到互联互通的影响,出口被限速,移动进入互联网市场后网内内容服务跟不上,与电信、联通出口带宽也受到互联互通影响,带宽出口忙时拥挤,用户体验就很差。
目前中国移动正在努力与服务商直联或做网内镜像,主流的视频、电商、音频的使用已经没有太大问题。我们相信以中国移动的实力,这一天不会太远的。
移动的宽带特别不好用,非常卡,怎么回事?
“极客谈科技”,全新视角、全新思路,伴您遨游神奇的科技世界。
前不久看到的一组宽带用户统计数据,截止至2020年底,中国移动总的宽带用户数为21032.1万户,中国电信总的宽带用户数为15853万户,中国联通总的宽带用户数为8609.5万户。不难看出,中国移动已经坐稳了国内宽带“一哥”的位置,远超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即便用户数大规模领先,并不意味着中国移动宽带质量具有优势,相反,越拉越多的用户反映中国移动的宽带不好用,非常卡,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移动宽带徒有其表,空有一副好身板!怎么来解释这句话呢?先来说说“好身板”这个事情,中国移动营收比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之和还要高,可以说是财大气粗、实力雄厚,对于家庭宽带自然是舍得投入。中国移动获得家宽牌照较晚,并没有老旧设备升级换代的烦恼,直接就是最新的组网方式(无源光网络,光纤入户),并且各市到省主干带宽也较高。同样的价格,移动宽带的带宽往往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两倍!
按理来说,带宽越大网速就应该越快,为何中国移动宽带却并不十分好用呢?这里就该来说说“徒有其表”的这个事情,中国移动宽带肚子里并没有“货”,这个“货”指的是内容资源。无论是我们上网访问网站、聊天、游戏,最主要的还是与内容资源提供商的服务器进行交互,运营商的网络仅仅起到了管道的作用。如果用户想要访问的内容资源并不在中国移动内网,而是位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内网,这意味着数据将会跨运营商网络进行访问,路径的增加势必会导致网络延时的增长。
对于普通的网页、聊天、视频等应用来说影响并不是很大,致命的在于对延时要求较高的游戏应用,中国移动网络并不适合游戏用户。这点很容易验证,例如您使用中国网通的宽带,游戏你非要选择中国电信的服务器,你可以对比一下两者之间的差异。
中国移动是否知道这个问题呢?非常清楚,但是内容资源短期内无法快速建立,这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针对于自身的这个短板,中国移动宽带的定位便十分能够说明问题。中国移动并不指望宽带来挣钱,而是起到扰乱市场的作用(甚至推出免费安装、使用宽带的政策),用自己的弱势来打击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强势领域,通过跨带用户数据来看,这一市场策略显然十分奏效。
最后就是中国移动宽带是否值得安装的问题!如果您是一名中国移动语音用户,安装中国移动宽带较为划算,每个月只要保底消费一定的金额,便可以免费使用移动宽带(我当前是58元保底,免费使用200兆的带宽)。如果您是一名游戏用户该如何选择呢?为了您的键盘着想,还是选择电信或者联通吧!当然,您也可以选择另外一种折中的方式,选购一条双WAN口路由器,高流量占用的应用交由移动线路去完成,对于网络质量要求较高、带宽不高的应用交由电信或联通线路去完成。
如果您来选择,是否会选择移动宽带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