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妻跑族”越来越普遍,生完孩子就跑路,她们为什么要跑呢?这种事,屡见不鲜,我们村就有这么一位。35岁这年,趁丈夫辞工回家筹备建新房事宜去了,继续留厂打工的她...
农村“妻跑族”越来越普遍,生完孩子就跑路,她们为什么要跑呢?
这种事,屡见不鲜,我们村就有这么一位。35岁这年,趁丈夫辞工回家筹备建新房事宜去了,继续留厂打工的她与一丧偶单身多年的本厂工友好上了,做了一段时间的“打工夫妻”后,一不做二不休,双双辞工,回了男子的家,似有白头偕老之意。
其时,她留在丈夫家的两个儿子,大的15岁,小的12岁,距长大成人也不远了。没人知道,她为什么会拋下一切,不管不顾地与人私奔,是怎样的好处能使她如此地不理智。
17岁这年,初中毕业的她告别了父母,离开了贵州罗甸大山里的家,跟随别人来到广东某地的一间电子厂打工。几个月后,认识了我们村里的一位小伙子,双方互有好感,很快敲定了关系。小伙子在这个厂里干保安,一表人才,为人豪爽,更不缺正义感,有他在,她在这个厂里可以安安心心地打工挣钱,不吃亏不受气。
过了大约两个月,小伙子说不打工了,动员她跟他走,回家完婚去。她也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几乎没多考虑,连父母也没告诉,跟着小伙子一路顺风地到了我们的村子里。
从此,她算是把自己嫁出去了。小伙子近乎零成本地成就了婚姻大事,全家上下乐得合不拢嘴。
这家的条件其实不怎么好,公公是酒仙,天天醉,然后骂人,婆婆倒是勤快人,却又不怎么懂得过日子。粗茶淡饭,日子便这样天天过。
父母把她抚养成人,还没见着回报呢就已是别人的人了,便是当初出门打工的路费也是父母给的,女子有点没心没肺,也没想着寄点钱回去宽宽父母的心。
一年多后,生了一个儿子,日子愈发不宽裕了。公公婆婆领着小叔子分家另过,她从此成了这个小家庭的主妇。
又两年后,又生一儿子,一家四口挤在一间不算大的小房子里,日子紧巴巴,也只能凑合着过。
第五年,做丈夫的想到了要领结婚证,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夫妻。于是,筹了一笔钱,她领着丈夫回了一趟贵州大山里的父母家。
几年不见,父母看上去愈发沧桑了,山里的日子,历来就不好过。也并未责怪她什么,很顺利地为她办妥了户口迁移手续。做女婿的,帮岳父母干了半个月的山里活,将带来的五千元给了岳父,权当聘礼也罢,一份孝心也罢,总之是一笔小钱,再多也拿不出了。
这五千元,是她作为女儿给予父母的仅有的一次回报。
此后的几年,都在家里,收入来源有限,应付日子而已。好在,一家人几乎不生病,要不是住房逼仄潮湿,晚上挤得慌,日子也还不算太难熬。
邻村有人去浙江绍兴的染布厂打工,劳动强度大,累人,报酬却不低,每年能存下不少钱来。于是,夫妻俩把已然上小学上中学的小孩托给老人,一同奔绍兴挣钱去。
辛苦了两年多,存下来的钱也够在村子里建一幢小楼的了,于是,做丈夫的辞工回家,筹建新楼房,女子继续在厂里打工,每月打钱回去。
渐渐地,便有了开头提到的事。
图片中的二层小楼,看上去是不是可居程度还行?虽然造价不是很高,女子几年打工的血汗钱却全都投到了这里。新房子有了,儿子也抚养大了,眼看着日子已经好起来,却舍弃了,头也不回地走了。
私奔后的第二年,女子回来解除婚姻关系,也没受到刁难,当日就办妥了。没有提任何要求,舍去了一切,只求离婚。俩儿子跪下来挽留她,不好使。
众人叹息,无法理解她的做法,知道劝也没用,只是议论而已。
据知情人说,她投奔的这个家庭有一儿一女,大的已成人,小的也上高中了,家境上也很一般。后娘难做,这个家里的所有其实都不属于她,起码是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权。待她年龄大了,失去自食其力的能力后,养老问题只怕是个大问题。
有人认为,不出十年她还得吃回头草,毕竟,这里有他的两个亲生儿子在。当然了,能不能被接纳又是另一回事了。
人一辈子不长也不短,凡事多看一步比较好,一时冲动铸成了大错,后悔也失去了意义。
农村“妻跑族”越来越普遍,生完孩子就跑路,她们为什么要跑呢?
举个例子吧,我家屋子后面的那家。男孩子初中毕业出去打工了,打工多年从外面领回来一个外地媳妇,在我们那里不花钱就自己从外面找了媳妇的,是很值得吹嘘的。没多久小媳妇就怀孕了,生了一个胖小子,可爱聪明。
之后我就去上学去了,再回来就听说小媳妇跑回陕西去了,说是闹了点矛盾,孩子也没要。然后她的婆婆,也就是我屋后的邻居染了个头发,买了新衣服,说要去陕西接媳妇去。农村人嘛,第一次出远门,一顿收拾。
之后我问我妈,他家媳妇接回来了没啊。我妈说,接个屁啊,去的时候,人家都已经又结婚了,年龄小在这边又没领证。
我说孩子也不要了嘛,我妈说人家小姑凉在这里,邻居家没生孩子前承诺买车买房买首饰,各种吹嘘,其实家里特别穷,现在人家闹着让他买,买不起,人家不跑吗。不跑在这里过苦日子啊,而且怀孕期间,怕人家走,基本不给钱给人家女孩
所以你问为什么农村生完孩子就跑,因为大多都是在外打工认识的,本来地域文化就不一样。了解也不多。男孩子在初期总是会伪装的,特别是农村,现在为了娶个媳妇特别不容易。对于外地的女孩只能连骗带哄的想生米煮成熟饭,靠孩子捆绑,但是谎言终究有被戳破的一天。有的女孩可能因为孩子勉强度日,但是但凡头脑清醒的都会选择一走了之。因为她面对的不光是贫困的日子,更是充满谎言的一家人
我们村另外一家也是外地媳妇,同样是男孩在外面自谈的,但是人家生了两个孩子,并且儿子一个人在外打工,她和公公婆婆住村里。也就是十八九岁的年龄嫁过来。为什么她没走呢,因为她婆婆聪明啊。我妈说,前面邻居不光帮她带孩子,从来不让她做一点事,而且隔三差五的拿点钱让她去逛街集市,买点自己爱吃的爱玩的,不去刻意的限制人家女孩的经济。所以后来孩子大了,她就出去找邻居儿子一起打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