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国企的出路在哪里(国企底层有什么出路吗)

    栏目: 房产 日期:2022-11-09 17:00:44 浏览量(来源:小曹

    [摘要]国企普通员工的出路在哪?参加工作二十年,我在国企干了十五年,从技术岗到管理岗,颇为不易,但也算水到渠成。目前,在同龄人中,收入绝对不算高,但也能养活一家人,生活...

    国企普通员工的出路在哪?

    参加工作二十年,我在国企干了十五年,从技术岗到管理岗,颇为不易,但也算水到渠成。目前,在同龄人中,收入绝对不算高,但也能养活一家人,生活还算有滋有味。

    事先声明,我是农村娃,是我们村第二个考上大学的人——第一个是我姐。所以,我没有任何所谓的背景。

    刚毕业,我就到了一家私企——设计公司工作。

    在那里,我度过了昏天暗地的五年,终日与CATIA为伍,满脑满眼都是数据、图纸、设变、ppt……

    最惨的一次,是十一七天假,加了六天半,最后的半天休息,还是我用头天晚上的通宵换来的。然后,第二天正式上班,又连续工作60+小时,那日子……

    那段日子,秃了头发、弯了腰肢,累得跟狗一样

    累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设计眼界的缺失。

    在那家私企的后半段,我时常反思:在汽车的整个研发链条中,我只参与了前1/4——设计工作。那后期的试制试验、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我一概不通。这种设计眼界上的缺失,对我的职场生涯真的好吗?

    所以,在有机会之后,我去了国企,为的是接触一个完整的研发链条,也为了让自己脚步稍微缓一下——毕竟,命也很重要不是?

    新单位,新领导,新环境,新文化,长达半年的时间,我都在与这几新作斗争。

    每天都一脸茫然地面对工作

    好在,和我同样新的,是我旁边的同事。

    那位同事年龄大一些,刚到这里的时候,挂了个总师的名头——没多少人拿他当回事儿。毕竟,上面还有部长、院长呢!

    我是个自来熟,自认为心地比较善良的人。属于那种,在火车站遇到说没钱回家的,都会给点的那种。

    看着他孤独落寞的样子,怪可怜的——于是,我经常与那同事聊天。

    聊的内容海阔天空,聊工作,聊生活,聊设计,聊研发。其实,我挺喜欢跟老年人聊天,因为他们有很多我没经历过的东西——当然,我没敢跟他说这一点,毕竟,人家才大我不到十岁……

    机缘巧合的是,这同事后来升任我们的副部长。再后来,机构改制,老部长退休,他又成了我们的部长,我也就顺理成章地走上了管理岗……

    当然,我们不能期待所有人身边,都坐着一个未来的部长。所以,我就聊聊我的几点看法。

    耐心点,很快就说完了……

    第一,作为普通员工,职场生涯一定要有规划。

    这个事儿,单位不会帮你想,但咱们自己得想。远了不说,五年之后,自己想干点啥,能干点啥,总得展望一下吧?不光埋头拉犁,也得抬头看路啊!

    自己到底适合搞技术,还是要干管理,总得有个规划才行,过一天混一天的日子,其实没多大意思。

    第二,作为普通员工,技术一定要过硬。

    咱们已经没有背景了,如果再没有技术,你怎么让领导提拔你呢?

    于我而言,从开始到现在,在我自己的专业领域,在同龄人中,我一直占据领先位置。可能是设计公司节奏快,我用五年的时间,见识了太多的车型,画了太多图纸……

    而这一点,从工作中我屡次解决棘手问题,超出领导预期地完成目标,就可以看出来。我想,这也是我能被领导相信,并委以重任的重要原因。

    第三,作为普通员工,最好要兼备沟通协调能力。

    如果说技术过硬是我们的底气,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就是我们的加分项。别的不说,即便是做设计、搞研发,也需要沟通协调啊!上下游产业链、兄弟部门、内外汇报,这些都需要这个能力。

    有哪位领导会喜欢,说话唯唯诺诺、没有底气的员工呢?尤其是搞技术的,不是一就是二,清清楚楚地将方案优劣、利害关系展现在别人面前,这才能促进更好的协作不是?

    第三,作为普通员工,最好锻炼下自己的为人处事能力。

    国企嘛,人情世故还是要讲的。

    同事说话你打断、领导总结你插话,开会占据C位、说话目中无人,工作没干先讲条件、事情干完急着邀功,这些总得要注意一些——你还别不信,这样的人我还真见过……

    如果以上几点都具备了,就可以期待一下晋升了。我们这边的晋升渠道分两种,技术晋升和管理晋升。

    技术晋升,一是广,涉猎更多的专业,拓宽知识面,往团队带头人的方向发展,走工程师(分七级)-项目副总师-项目总师-项目总监的路线。

    二是专,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走工程师-专业副总师-专业总师-专家的路线。

    管理晋升,比较好理解,是工程师-科长-副部长-部长……

    晋升若爬山,没有容易二字

    别说你干不了管理!

    管理培训的时候,老师讲了一句话,我印象深刻:谁说你干不了科长的?把你放在那位置,干半年你就会了!大不了别人用三个月适应,你用半年呗!就看领导愿不愿意培养你了……

    而领导怎么才会愿意培养你呢?你得跟他关系融洽、能为他解决问题、能帮他承担压力……

    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适合走管理路线,那么,人情世故、沟通协调、人际关系,这些内容,则要纳入你的大部分思考空间里面。

    当然了,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的性格就是和干技术,懒得管那些勾心斗角的事儿,那就静下心来,保持学习的劲头就可以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嘛!哪家单位没几个老疙瘩坐镇?头发越白、脑袋越秃,越受人敬重,说话越有分量不是?

    那么,你觉得,自己属于哪一类呢?

    国企普通员工的出路在哪?

    我在北京一家国有企业工作了近20年,担任党群工作部部长,主管宣传、组织、纪委、工会、团委工作,工作性质决定了我既有很多机会与高管打交道,深谙领导用人的机制、方法、特点,又有大量的机会要与最基层的员工接触,深知普通员工“欲度无舟楫,端居耻亲朋”的那种悲观、不平与痛苦。

    普通员工也想不普通,但僧多粥少,企业的中、高层职数有限,大多数人被迫“普通”

    什么叫普通员工,简而言之,就是没有职务、没有权力、没有背景的职工,普通的岗位、普通的业绩、普通的收入、普通的地位,高层几乎叫不出他的名字,认为公司有他不多,没他不少;但实际上,他们大多兢兢业业,干着最累、最基础的工作,享受着最低的待遇。

    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好兵。在企业,一般中层干部的收入是普通员工的一倍,高层收入又是中层干部的一倍。而且收入不仅直接影响到你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还长远地影响你的退休收入,因为收入越高、养老金的缴费比例就越高,到时你的退休金就越高。一个普通员工的退休金可能只有4、5千元,但一个中层的退休金能有七八千元,而到高管,基本都是万元以上。

    面对很有优秀的普通员工,领导也犯愁,僧多粥少,不可能让每一个有志员工都满意吧?

    以我们企业为例,现有员工400人,高管7人,中层60人,正常的企业编制应该是高管5人,中层40人左右,但没办法,企业经过几次整合,最后一次是与两个要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合并,普通员工买断的买断、退休的退休、分流的分流,但是高管、中层还得留下,一度300人的企业高管达到18人,中层近70人。

    这种严重超编的状况造成的直接恶果就是,中层干部再优秀,一段时间内不会有上升高层的空间,而普通员工干得再出色,也不可能被提拔到中层,而且年龄不饶人,现在提拔年轻化,去年我们集团又下了一个文件,中层提拔到高层要优先考虑40岁的青年骨干,普通员工提拔到中层,年龄要优先考虑30岁的年轻人。如果你不在这个年龄段,除非你对公司有特大的贡献,否则一切都免谈。

    这么看来,那处于金字塔底端的国企普通员工岂不是毫无出路?

    其实不然,现实并不那么悲观,虽然晋升之路看似犹如985、211院校只青睐少数有实力的高考生,但依然有千军万马的队伍怀揣梦想,在各自的轨道上乐此不疲地朝着各自的目标前行。

    相信自己的实力,静等机会,如果员工拥有绝对的实力,即使位置稀缺,但领导也会创造机会让你上去的。

    公司有个工作两年的大学生,专业扎实,能力卓著,性格阳光,品行端正,但是他所在的部门,一个正经理、一个副经理,都是47、8岁的壮年,但能力再差再平庸,国企是不会无缘无故给他俩免职的,这就意味着这个大学生若想正常升迁,必须等到他俩退休。这个大学生很清楚当时的现状,正犹豫要不要辞职的时候,正好另一个部门有个中层到龄退休,于是把他所在部门的副经理给挪到那个部门,一下子就为他把位置挪了出来,这个大学生最终拨云见日,靠实力让领导为他扫清了进步的障碍。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企业通过走出去战略,在别的地区建分公司,扩大企业规模,从而给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创造干事创业的平台。比如我们集团的水泥企业,几年内在华北、西北地区大规模扩张,急需很多专业人才,到后来,母体的中层基本都被外派到各新建企业任高管,甚至小班长都被当成骨干派光,那真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盛宴啊!

    其实公司领导若看好一个人,想真心栽培,放心吧,领导会排除万难为你创造机会。

    业务能力强的员工,可以走技术职称的道路,收入不亚于职务收入

    虽然企业的职数有限,但是为了留住优秀的员工,各企业领导也是各显神通,想尽办法出台、完善各种激励政策,让没有职务的员工也能获得同样的收入、待遇。

    比如我们企业,为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就出台了“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办法”,这是公司为各专业技术人员的晋升而专门设置的专业职务,分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四级,每年根据员工的工作业绩聘任一次。被聘任的员工如果是正高级,其收入是不亚于中层干部的。

    此外,公司每年还有首席职工、优秀员工、优秀共产党党员、十佳青年团员的评比,这类先进的奖励奖金都不少,此外还有合理化建议奖、技改技革奖、突出贡献奖,这些评比公司都会向没有职务的一线员工倾斜。所以没有职务的员工在工作中也同样能获得存在感、自豪感。

    跳槽,寻求更适合自己、更有发展前景的平台

    如果在国企真的看不到希望,我觉得还有一种选择,就是离开。

    一是真离。一个人在国企有没有发展前景,一般工作3年就能分晓,如果觉得企业领导根本不重视人才,企业文化氛围也不尽人意,或者由于种种原因,你既看不到政治上进步的可能,又看不到收入提升的希望,同时你自己还有干事创业的愿望,那我建议你趁早选择离职。一般的国企,各种机制都比较规范,工作几年都挺锻炼人的。反正从我们单位离职的年轻人95%出去后都干得不错,都成了别的单位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有个财务的普通管理人员,在我们单位属于可有可无的角色,出去后在一个影视基地干了不到半年就被提拔为财务总监,说是业务知识太扎实了,不管是对政策的理解、还是业务能力水准,都让新的用人单位叹为观止。我们这个同事很得意地说,国企的财务太复杂了,下面还有几个分公司,情况千变万化,所以现在在私企、民企,就觉得要处理的业务太简单了。

    我们还有一个做环保的大学生,离职后回到天津老家,在一家民企任职,也是被当作业务大拿被新单位委以重任,因为他在国企经常与政府打交道,对国家政策、行业要求、评价指标都了如指掌,所以在新单位如鱼得水。这个大学生由衷感叹:“虽然离开了国企,但是国企真的锻炼人!没有国企几年的锤炼,就没有我的现在!”

    一是假离。假离,有投石问路的试探意味。就是先不写离职申请,而是私下找主管领导聊聊,表达想离职的愿望。如果主管领导觉得离不开你,肯定会向上级领导反映这个情况,上级领导会权衡你离职的得失,真要不舍,肯定会开出一些条件来安抚你,要么提职,要么提高绩效。我们公司就有几个有能力的年轻人,表达了在公司得不到重用想另寻出路的意思,结果领导很重视,为了留下他,会当即许诺,以满足年轻人发展的诉求。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会哭、善哭的孩子有奶吃。

    四、接受自己的普通和平凡,做好本职工作,享受国企的那一份安稳、轻松和隐形的福利

    人各有志,不是所有的人汲汲追求于名利,更多普通的员工选择国企,是冲着那份安稳、那份踏实、那份人情味而来的。

    在国企,只要你没有大的差错,不违法乱纪,你是可以稳稳当当干到退休的。即使公司效益不好,或被兼并、或被整合,公司也会对你妥善进行安置。

    而且国企,虽然工资看起来不高,但隐形福利还是不错的。五险一金都是按国家要求不打折扣地按最高比例缴纳,效益好的企业还有企业年金,节假日加班、平时的延时、都是有偿的,不存在义务加班之说;还有很多企业都有凝聚力系统工程建设,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家里的米面油、饮料、洗发水、劳保几乎都不用买,子女考上大学以及婚丧嫁娶,公司工会都会派专人前去慰问;还有职业技能的提升,也就是培训,正规的国有企业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培训,有的是国内其他城市,有的是出国,这些费用都由公司来承担。

    在北京,我认识几个海归回国后都选择在国企铮一个月几千元月薪的工作,可能是家里也不差钱,一个个开着好车、穿着名牌,每天高高兴兴来公司上班,干着最基层的工作,然后找个普通的女孩结婚生子,日子也过得美滋滋的。

    如果你想过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每天的愿望就是过着普通的日子,那么你是适合去国企的,国企需要的就是这种安于现状,勤勤恳恳并且愿意扎根的工作人员。


    结语:还是用高考为喻,能考上心仪的名牌大学自然令人向往,但更多普通二本、三本的学生也同样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考研、在工作岗位上出类拔萃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有更多的普通学子随遇而安,选择职高、选择自主择业、选择打工来安排自己的人生。

    人生道路千万条,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