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乾隆的三位皇后是怎样去世的

    栏目: 房产 日期:2022-11-09 11:00:22 浏览量(来源:小水

    [摘要]乾隆的三位皇后是怎样去世的?  第一位富察氏:这位皇后是雍正皇帝指婚给当时还是皇子的乾隆。有一次雍正去察哈尔总管李荣保家里,那时候李荣保可是朝廷重臣。雍正看到他...

    乾隆的三位皇后是怎样去世的?

      第一位富察氏:这位皇后是雍正皇帝指婚给当时还是皇子的乾隆。有一次雍正去察哈尔总管李荣保家里,那时候李荣保可是朝廷重臣。雍正看到他家中书房有抄写的经书,并且字写得非常不错。雍正便问这是谁写的?那个人正是富察氏,当时她仅有九岁,雍正不相信,便让富察氏当面写一遍,后来她就当场写了一首康熙的诗,不仅诗好字也好。雍正觉得她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女,便把她指婚给当时还是皇子的乾隆了,虽然她和乾隆的婚姻是雍正安排的,但婚后两个人的感情非常好,甚至可以说富察是乾隆皇帝唯一的白月光。虽然富察氏很得宠,但命却不好。原本生了一个儿子,乾隆立他为太子,可是不幸九岁便夭折了。后来富察氏又生了个儿子永琮,从名字上看这就是未来的接班人,但得天花不幸早夭。接连失去两个儿子,富察皇后特别伤心,而乾隆便带着她去泰山进香,拜完佛返程的路上,富察氏就因为病重去世了。


      第二位就是辉发那拉氏:富察皇后去世两年后,宫中无主,乾隆便将当时还是娴妃的辉发那拉提拔为皇后。两个人一开始感情不错,乾隆南巡的时候总会让挥发氏陪同。乾隆四下江南,那拉皇后随行。最初,帝后之间一切如常,中途乾隆还给那拉氏办了一个盛大的生日宴会。二月二十八日,圣驾到达杭州,也就是这一天,帝后二人发生了争吵,那拉皇后一气之下剪了自己的头发,这一下犯了大忌。

    在清朝,只有家中有丈夫或者长辈去世,女人才会减掉头发。那拉氏此举相当于在诅咒乾隆和太后,乾隆大发雷霆,命人先行送那拉氏回京,把她幽禁在翊坤宫后殿,并且裁减了宫女和用度。乾隆回京后又收回了那拉氏的四份册宝,虽然没有废黜,但已然形同废后。


    如此,那拉皇后在忧愤中熬了一年的时光,最终得病而死,年仅49岁。她死的时候,乾隆正在木兰猎场围猎,听到消息无动于衷,他对跟随的大臣说:“皇后自册立以来,虽无失德,但在南巡时却不尊礼法,不守孝道,行事疯癫。以上这些即使废黜也不过分,但朕没有这么做,已是给她留了脸面。现在她的丧事要简办,只能按皇贵妃的规格就行 。


    第三位就是魏佳氏了,其实她在活着的时候并不是皇后,最高职位是皇贵妃,魏佳氏就是一个宫女,选秀进宫身份极低,在照顾富察皇后的时候与乾隆相识,可谓一路开挂十九岁便升为嫔妃。辉发氏被废之后,她就是后宫职位最高的,就相当于不是皇后的皇后。母凭子贵,他的儿子永琰当上了皇帝,才追封魏佳氏为皇后。她是怎样去世的呢?


    《清史稿》记载了魏佳氏在49岁去世,可以算是早逝,她的死因究竟是什么?乾隆和她的感情,真的如同电视剧中演绎的那样伉俪情深?

    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需要将目光拉到1928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惊动全国的大事,著名的军阀孙殿英用炸药轰开了清朝皇陵,盗取了慈禧和乾隆陵墓中的财宝。听闻这则消息的溥仪气得差点昏死过去,他赶忙派人去处理后事。


    等到一群满清遗老来到清东陵时,现场已经惨不忍睹。乾隆皇帝和妃子的尸骨散落陵墓内,已经无法分辨出他们的身份,只有乾隆头上的一根白辫子堪堪能够证明其身份。不过人们只在地上发现了五具尸体,除了乾隆和四位皇后妃子外,还有一具尸体安然无恙地躺在石棺中,这就是孝仪皇后魏佳氏。


    魏佳氏的尸体不仅保存完好,而且毫无腐烂,脸上的皱纹都清晰可见。据时人回忆:“她身穿黄色龙袍,皮肉完好无损,没有一点腐烂,面目如生,笑容可掬,且两腮及嘴下多皱纹,牙齿未完全脱落,犹如一尊雕像。”


    后来为了解开魏佳氏尸身不腐的谜题,有专家对她的尸体进行了尸检。结果在她体内发现了大量的“砷”,从而推测出她是砷元素中毒而死。要知道在古代能够存在大量砷的只有砒霜,而砒霜在古代不仅是治病的药物,更是杀人的毒药


    能够让皇贵妃服下大量砒霜去世的人,就只有皇帝。因此魏佳氏很有可能是被乾隆皇帝赐死。由此可见,魏佳氏确实死于非命,而且大概率是被乾隆赐死。由此可见皇室之间的感情是多么脆弱,前一秒或许还在海誓山盟,后一秒就开始尔虞我诈。“一入宫门深似海”。


    乾隆的三位皇后是怎样去世的?

    乾隆一生册立过三位皇后,她们分别是:孝贤纯皇后、继皇后和孝仪纯皇后。这三位皇后先后在乾隆长达72年的婚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她们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孝贤纯皇后剧照)

    一、孝贤纯皇后。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是乾隆的原配,她是满洲镶黄旗人(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祖上是开国功臣,世代都为朝中权贵,深得皇帝器重。

    富察氏系出名门,自幼受到极好的教育,不光能书善言,还娴于礼法,是典型的名门淑媛。

    雍正五年,16岁的富察氏按清制参加选秀。她娴雅的风度和秀美的姿态,让雍正一眼便认定她具有贤后的风范,于是将她指配给了早就秘定为太子的皇四子弘历,并亲自为这两个年轻人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雍正十三年,雍正去世,乾隆遵传位秘诏,继承帝位,富察氏被册封为中宫皇后。

    乾隆后宫嫔妃虽多,但他对富察氏最为看重,感情也一直恩爱如初。那么富察氏都有哪些优点,才会使她和乾隆的感情,能够一直保鲜如初呢?

    其一,姿容窈窕。

    富察氏的相貌秀美,身段窈窕,因此乾隆多次称赞和怀念她“姿容窈窕”,可见其风姿在当时后宫之中,也是数一数二。

    其二,分忧解劳。

    乾隆在位时,清王朝正处于鼎盛之时,国泰民安、百姓富足,因此乾隆得到了天下百姓赞颂。但乾隆却认为:“朕躬揽万几,勤劳宵旰,宫闱内政,全资孝贤皇后综理……十余年来,朕之得以专心国事,有余暇以从容册府者,皇后之助也。”

    乾隆的意思很明显,治国之功,非他一人所得,正是富察氏为他分忧解劳,他才能专心国事。所以治国之功,富察氏也有一份。

    其三,后宫典范。

    富察氏出身高贵,却不好奢侈,平时吃穿用度都非常节俭。逢到农桑祭祀,她必率领嫔妃们行祭祀之礼,以保佑国家风调雨顺。在祭祀上,她还亲自演习养蚕织丝,将多余的蚕丝织成御衣,献给乾隆,希望他也能崇俭去奢。

    如此种种贤德行径,不仅给嫔妃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还让乾隆对她愈发敬重。

    然而,两位皇子的夭折,沉重地打击了富察氏,悲痛欲绝的她身心受到极大摧残,竟一病难起。

    待病势缓和后,富察氏陪伴乾隆东巡。结果,在回京的路上旧病复发,病死在船上,卒年37岁。

    (继皇后剧照)

    二、继皇后。

    继皇后乌拉那拉氏是满洲镶蓝旗人,出身不算高贵。在乾隆还是宝亲王时,被雍正赐给乾隆做了侧福晋。

    乌拉那拉氏一直不得乾隆宠爱,这从乾隆继位后,对妃子们的册封就可以看出来。当时,使女出身的高佳氏和她在潜邸时同为侧福晋,但是高佳氏被册封为贵妃,而她只是被封为娴妃。

    但是受宠又怎么样呢?还是得有好身体。

    乾隆十一年,高佳氏病逝;乾隆十三年,富察氏病逝。

    这两个得乾隆宠爱的女人,前脚跟后脚都离开人世,皇后之位因此也空缺出来。

    此时,资历最老的就属纯贵妃和乌拉那拉氏。纯贵妃虽然排在乌拉那拉氏前面,但她是汉人之后,没有可能被封为皇后。乌拉那拉氏有皇太后替她说话,因此,尽管乾隆对她没有太深的感情,不过,出于孝顺和后宫需要,还是把她封为皇后,让她打理后宫。

    乌拉那拉氏打理后宫上十年,尽管她把后宫管理得很好,但在历史上,几乎找不到乾隆对她的称赞。

    此外,乌拉那拉氏所生的皇子也并不得乾隆宠爱。

    这种种的冷落,最终引发了“断发事件”。

    事情发生在乾隆南巡的路上,据《清史稿》记载,说在杭州时,乌拉那拉氏和乾隆发生了争执。绝望之下,竟自断其发,以示抗争。

    当然,抗争的结果是惨重的。由于乾隆拥有极高的权力,尽管她为皇后无一丝过错,但乾隆还是对她施以沉重的打击报复,并对她极尽羞辱。

    乌拉那拉氏面对乾隆给她的不公正待遇,宁可孤单而死,也没有向乾隆屈服。

    至此,乾隆依然不解恨意,毕竟后宫嫔妃从来没有人敢忤逆他,于是他不光不以皇后之礼安葬乌拉那拉氏,还连个独立的墓穴也不为其准备,只是草草塞到纯贵妃的墓穴一角。

    乌拉那拉氏由于连个谥号也没有,因此只能被后人称为“继皇后”。

    (孝仪纯皇后)

    三、孝仪纯皇后。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是正黄旗汉军旗出身,以宫女的身份入选宫中。由于姿色过人,被内务府安置在乾隆身边做了侍女。

    魏佳氏凭着娇美的容貌和柔顺的性格,很快得到了乾隆的青睐,被封为令嫔。

    富察氏去世那年,魏佳氏再次被封为令妃,从此成为乾隆最宠爱的后妃之一。

    魏佳氏在生育方面也是非常拼的,她从乾隆二十一年到乾隆三十一年这短短十年间,一共生育了四子二女,创下了清王朝嫔妃生育的最高纪录。由于育嗣有功,又被进封为令贵妃。当然,这也就意味着乾隆对她圣宠不断。

    乾隆二十七年,魏佳氏所生的皇十六子夭折。由于这个孩子深得乾隆喜爱,所以在他夭折后,乾隆和魏佳氏都非常难过。

    此时,乾隆已经是52岁的年纪。久久挥不去的丧子之痛,反而让他和魏佳氏之间的感情更加牢固。

    所以,到乾隆三十年时,乾隆决定第四次南巡,带着魏佳氏等人出去散心,其中也包括皇后乌拉那拉氏。

    据野史记载,在南巡途中,乾隆想要立魏佳氏为皇贵妃,结果引发了皇后乌拉那拉氏的愤怒,因而发生了“断发事件”。

    那么乌拉那拉氏为何会愤怒到“断发绝情”呢?

    这跟清王朝的后宫制度有关。一般而言,皇后在位,就不会册封皇贵妃。只有皇后不在了,才会立皇贵妃,让她代行皇后的职责,管理后宫事务。所以在清王朝,只发生过一例皇后在位时立皇贵妃的事情,那就是顺治立董鄂氏。

    乾隆要立魏佳氏为皇贵妃,明显是对乌拉那拉氏的不重视。并且再进一步,她的皇后之位也可能不保。所以乌拉那拉氏会做为极端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乌拉那拉氏被打入冷宫后,魏佳氏就被封为皇贵妃,并且以皇贵妃之尊,统摄后宫长达十余年之久,这也不知道算不算是一种巧合。

    乾隆四十年,魏佳氏病逝,卒年49岁。

    乾隆六十年,乾隆把魏佳氏所生的皇十五子永琰立为太子,同时追谥魏佳氏为孝仪纯皇后。

    (参考史料:《清史稿》)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