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全世界能造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哪些国家能制造航空发动机)

    栏目: 房产 日期:2022-11-03 08:00:12 浏览量(来源:小王

    [摘要]全球能造航空发动机国家仅5个,中国如何实现“并跑”?中国航发起步时间并不比西方国家晚,但是因为基础工业太薄弱,早期研发的几款涡扇发动机都没有成功。但是好在我们的...

    全球能造航空发动机国家仅5个,中国如何实现“并跑”?

    中国航发起步时间并不比西方国家晚,但是因为基础工业太薄弱,早期研发的几款涡扇发动机都没有成功。但是好在我们的研发没有停下来,在多年的坚持下,从仿制英国罗罗的斯贝发动机开始,我们逐渐开始掌握高性能涡扇发动机的研发技术。目前从航空发动机的综合技术上看,我们已经超越了俄罗斯,排在世界第三的位置,仅次于英国和美国。目前来说,我们仅仅实现了和俄罗斯的并跑,并不能算跟英美平起平坐。接下来从我们航发的起点,为大家详细展示一下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的前世今生!

    早期基础工业薄弱,上马的几款航发最终都无法避免失败的命运!

    我国最早的涡扇发动机项目是涡扇5,是1963年一月根据空军需要为轰5轰炸机配套研发的单转子无加力后风扇式涡扇发动机。到1971年装在轰5上进行了地面滑跑实验,因为轰5项目被取消,涡扇5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项目也同步被下马了!涡扇5是我国在涡扇发动机技术上的首次尝试,跟世界先进水准的差距并不大,但是因为采用了后风扇布局,跟主流发动机格格不入,也就没有急需研发的必要。

    1960年代,随着中国外部环境变得恶劣,立足于自身研制高性能战斗机成为了当时非常紧迫的任务。随着歼9战机上马的涡扇6也随之在1964年开启了研发之路。从技术参数上看,涡扇6的指标数据很高,几乎达到了美国F101的水平。但是受限于我们薄弱的工业基础,不要说涡扇6了,就连歼9战机这种相比于涡扇发动机来说,技术更简单的都没有完成。到1984年涡扇6彻底下马,标志着我们自主研发高性能涡扇发动机的第一次失败。不过这次失败并没有打垮我国的航发研制,相反为后续型号的研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也是后来我们的涡扇10能够成功的关键!

    在我国失败的涡扇发动机研发项目中,还有一款是为运10运输机配套的涡扇8发动机研制项目。严格意义上说,涡扇8并不算是失败的,因为我们的运10项目失败才导致了涡扇8的停产,在七十年代末期,涡扇8的研制已经接近完成,一共生产了12台发动机用于大飞机的研制。后来大飞机项目失败,配套的涡扇8也就停产了。后来我们自主研发的大飞机运20因为需要更大推力的涡扇发动机,涡扇8仅有8吨推力,所以在我国后续的大飞机项目中并未让涡扇8起死回生!

    从以上的描述大家应该能看出来,我国的涡扇发动机研制并不是独立进行的,而是根据飞机项目来配套研发的。这种研发思路有点像前苏联,谁让我们的工业基础是前苏联援助建设的呢?这种思路下研制航空发动机,会因为项目跟发动机的进步不匹配,导致航发研制的失败。后续的歼10战机和涡扇10的研发也是延续的这种思路,但是因为涡扇10迟迟不能定型,所以歼10不得不采用俄罗斯的发动机。这反而促成了我国航发的成立。至此,航发的研制开始脱离具体的机型,专注于航空发动机的研发。今天回头去看,脱离飞机项目研发的发动机反而成功了。在探讨国产发动机涡扇10之前,我们必须将涡扇9的过往说一下,因为仿制这款发动机的成功,对我国航发工业的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花费三十年仿制出来的秦岭,对我国航发工业的进步意义巨大!

    秦岭发动机,在我国的代号是涡扇9,仿制于英国斯贝民用发动机。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从英国购买了50台斯贝发动机。这是英国在五十年代末期研发的一款涡扇发动机,衍生型号高达几十个,在民用客机上和军用飞机上都有装备。美国的F4鬼怪战机和A7攻击机也装备过这款发动机。

    斯贝发动机可靠性高,寿命长,加力比大,油耗很低,各种工作状态下都非常稳定。相比于前苏联的航空发动机,寿命和油耗都有所增加,在制造工艺上比苏联产品先进太多。我国随即展开了斯贝发动机的国产化进程,大概用了三年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完成这款发动机的组装工作了。我国组装的发动机在各种工况环境下的试车都圆满完成,长久性运转实验也非常顺利。但是当时因为没有配套研发的战斗机,所以这款发动机的国产化也随之被搁置。当时花费5亿英镑购买的50台斯贝发动机被限制在厂房里长达七八年的时间,继续引进斯贝的项目也随之被搁置!

    到我国飞豹战机研发的时候,最终选择了斯贝作为配套发动机。飞豹的生产很快将引进的斯贝发动机耗尽,为了保障飞豹战机的后续生产,继续引进并将斯贝发动机国产化,成为了当时非常紧迫的任务。

    1990年我国向英国寻求购买斯贝,但是英国早就停产了落后的斯贝发动机。为了我方的需求,从退役的鬼怪战机上拆下来一批二手发动机卖给了我们。正是这批二手的斯贝发动机,为我国继续国产化斯贝提供了条件。

    当时英国因为停产的原因,如果重启生产线的话,需要的金额将是个天文数字,于是我方从英国手中购买了这款发动机的图纸和制造技术,在英国的帮助下,我国仿制斯贝发动机的计划在西安全面展开。通过斯贝发动机的仿制,我国掌握了大量的发动机制造的先进攻击和制造技术。到2001年,百分百由我国自主生产的斯贝通过150小时长寿命试车,到2007年涡扇9彻底定型,斯贝发动机的国产化之路我国走了32年。涡扇9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具备了生产制造涡扇发动机的能力。从此飞豹这款我国第一款摆脱国外技术的高性能国产战机大规模生产没有了后顾之忧!

    斯贝发动机虽然是英国六十年代的技术,在新世纪早已落后。但是我国吃透斯贝发动机技术的背后,是对我国航发工业的一次大考。仿制斯贝发动机的过程,也是我国航发工业提升的过程。这之后我国航发工业开始用部分斯贝发动机的生产标准来制定我们的国家标准。

    斯贝发动机的研制,最大的收获,应该是英国在航发上的设计理念。在我们以苏联为师的时代,航发的设计理念非常简单,推力即真理。其他方面的设计存在严重的问题。 我国在仿制过程中就纠正了这一错误理念。我国航发的设计理念的进步,远比斯贝这么一款落后的航发国产化重要得多!

    辛苦奋斗三十年,太行终于撑起中国空军的脊梁!

    斯贝作为六十年代的技术,推力推重比都已经无法满足高性能战机的需要。为我国三代机歼十配套研发高性能涡扇发动机,是我国第三次尝试研制国产高性能航空发动机。涡扇10系列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军拥有了自己的中国心,也标志着我国迈进了航空大国的行列!

    涡扇10推力12.5吨,推重比在8左右,早期型号不到8后期型号稍微超过一点。目前我国所有现役生产中的国产高性能战斗机都是使用的涡扇10系列。从80年代开始研发,到2006年定型,太行的研发也花费了接近三十年的时间。不过早期型号的涡扇10存在动力不足,反应迟钝的问题,后来的改进型彻底改变了涡扇10的这一毛病,也最终大批量装备于我国的各型战机上!

    涡扇10的早期型号寿命,据说仅有600到800小时。可靠性存在问题,早期歼11B上装备的涡扇10曾出现过叶片断裂,打伤机匣的严重事故!这些问题都要在后续的持续改进中解决!涡扇10B在寿命上和可靠性上有了长足进步,据说这款发动机的寿命高达3000小时,首翻寿命1000小时,跟俄罗斯的AL31F相比,有了本质的提升。早期我国进口的AL31F航空发动机的寿命仅有300个小时,在我国持续不断改进下,才将其使用寿命提升到了1500小时。如果说涡扇10仅仅是解决了航空发动机的有无问题,那么涡扇10B则是一款可堪大用的成熟产品。从我国最近不再从俄罗斯进口AL31F发动机来看,我们的涡扇10B技术可靠性上已经得到了验证!2016年我国在珠海航展上公开展示涡扇10B,以我国军工一贯谨慎的做事风格,我们足以相信,涡扇10B已经足够撑起我国空军的脊梁!

    在去年珠海航展上,涡扇10发展型号再次展出。军迷热议为涡扇10C型。空军也出来发声表示我国歼20已经具备了所有五代战机的特征。至此,涡扇10C的参数被大家广泛传播,例如推力达到14.5吨,推重比大于9等。这些数据背后所反应的,都是这款发动机的进步!也为我国歼20的量产提供了可用的发动机。

    涡扇10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涡扇20的成功,因为后者采用涡扇10的核心机,将涵道比扩大到5到6的级别,就可以满足运20的需要。我国早在涡扇20之前,就仿制成功了俄罗斯的D30KP2发动机,国产型号为涡扇18,足以支撑运20的生产,但是装备涡扇18的运20并非是满状态的运20,现在我们装备在运20上的涡扇20才可以支撑运20作为战略运输机使用!满状态下的运20也达到了最大220吨的起飞重量。

    我国航空发动机从涡扇5起步,到今天研发成功大型运输机使用的涡扇20,这个过程中都离不开数代科研工作者的贡献。今天的中国航发,从战斗机使用的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到直升机使用的涡轴发动机再到战略运输机和轰炸机使用的中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都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也是我国空军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未来我国只需要再将民用客机使用的大喊道涡扇发动机研发成功,那么我们的航空工业就会完成华丽转身,彻底变身为航空大国!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军用飞机是纯投入,而民用飞机则会产生大量利润!完成大型民用飞机的研发,意味着航空工业就会进入自我反哺的阶段!这是一个航空大国最终的目标!

    全球能造航空发动机国家仅5个,中国如何实现“并跑”?

    毫无疑问,起步落后了,当然要奋起直追。

    在工业领域,航空发动机的地位至尊,被称为“工业之花”。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一个国家航空发动机能走得多远,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

    目前,全球能制造航空发动机的国家,确实只有五个,分别是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以及中国。其中,美国、英国与法国是属于美欧阵营的。俄罗斯与中国关系较好,有一些合作。

    中国的航天航空事业其实起步得较晚,但是后发力量十足,可以说是后来居上,所取得的成就也是举世瞩目。这些成就都是由一个个技术突破集合成的。

    中国是第五个拥有窝喷发动机技术的国家,在技术指标上不断追求着新的突破。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最核心的部件,对于材料、工艺及制造等方面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有一个说法是,中国的航发落后美国20年。当然,这也仅仅是一种说法,并没有科学的考证。从已披露的消息可以了解到,中国正在研发的航发,包括涡扇15、涡扇20以及涡扇19,整体的推进与突破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由于航发研制领域起点较低,中国在航空发动机上与美欧及俄罗斯,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中国的航发正在奋起直追,而承载这一使命的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整体实力也是非常雄厚的。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