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为何30年前农村几乎男女老少都有虱子,现在怎么没有了虱子是哪里来的

    栏目: 房产 日期:2022-11-01 14:00:22 浏览量(来源:小方

    [摘要]为何30年前农村几乎男女老少都有虱子,现在怎么没有了?虱子是哪里来的?现在农村的孩子可能都不知道虱子是什么东西了。30年前农村男女老少都长虱子,头发上、衣服缝缝...

    为何30年前农村几乎男女老少都有虱子,现在怎么没有了?虱子是哪里来的?

    现在农村的孩子可能都不知道虱子是什么东西了。30年前农村男女老少都长虱子,头发上、衣服缝缝上都是虱子的栖息地,我估计农村那个时候就没有不长虱子的人。

    虱子曾经像贫穷一样伴随我整个童年和少年,我相信这是30年前农村人都经历过的噩梦。


    我小时候因为头上长虱子,我爸爸用敌敌畏给我抹在头发上,差点让我中毒,现在想起都让我心惊胆战。

    读小学的时候,有一天上课,正是中午的时候,天气比较炎热,虱子热就会从头上往外爬,头就特别痒,我就用手抓头发,有几个虱子就掉在衣服上。

    下课铃一响,后面一个男同学就大声说,快看呀,某某某的衣服上都是虱子,当时羞得我特别不好意思,一路哭回了家。

    我爸爸就倒了2滴敌敌畏在一个废碗里,然后又加点清水,用一块布打湿后抹在我的头发上,幸好他没抹在我的头皮上,哪知道几个小时后我满脸通红,眼睛都睁不开,吓得我爸爸找村里的医生给我打针,还好第二天又没事了。


    每到冬天岀太阳,我奶奶她就会把打底的衣服裤子脱下来叫我给她捉虱子,然后烧一盆开水把衣服裤子放进去烫,她说把虱子屙的白蛋子都可以烫死。

    我们家里当时还买了一个梳虱子的篦子,隔几天我妈就帮我梳一下头发,很小的虱子都可以梳下来。

    我小时候经常和一个邻居小伙伴一起放牛,她比我小一岁,特别会捉虱子,我们就互相捉头上的虱子。她指甲长,每次我坐在地上,把头抌在她细细的腿上,闭着眼睛,特别享受她的指甲在我头上掐呀掐虱子的声音,那感觉和吃上一顿肉一样美妙。

    说实话真正生虱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穷,所谓“穷生虱子富生疮”是有道理的,温饱都解决不了的年代,人的生存条件特别差,只有不饿肚子的时候,人才会有精神去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


    小时候的我们一条棉裤穿一个冬天后才会脱下来洗,平时想洗都没有多余换的裤子,一床被套过年才洗一次,床上睡觉铺的是稻草,稻草上放一床竹席子,又生虱子还生跳蚤,夏天衣服上都是跳蚤屙的密密麻麻的屎,这么脏的条件怎么会不生虱子。

    虱子多就是环境太差的原因,卫生条件差,家家养猪养鸡养牛,这些动物的粪便堆积在一起,和人接触后形成交叉感染,农村人那个时候又不讲卫生,也是没条件讲卫生,过年才会洗一次澡,洗头都是用的草木灰浸的水,还有洗衣粉和肥皂。

    现在农村的条件好了,生存环境也就改变了,人也讲究起来了,都很注重个人卫生,经常洗澡洗头,洗发水也含有化学成分,虱子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让它无处可逃,所以虱子自然就消失了。

    感谢现在的好时代,让我们享受到了曾经想都不能想的生活和环境!

    为何30年前农村几乎男女老少都有虱子,现在怎么没有了?虱子是哪里来的?

    为何30年前农村几乎男女老少都有虱子,现在怎么没有了?虱子是哪里来的?

    记得小时候,奶奶隔一段时间,就会拿着一种叫做“篦子”的工具,在我的头上梳一梳,有时候就会梳出虱子来,而且有的虱子个头很大,活蹦乱跳,我们管这种大个头的虱子叫“老母猪”,然后用两个拇指的指甲盖一挤,虱子就会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同时渗出丝丝血迹来,这就是从我们头上吸取的血液,也是让小时候的我们头上时常瘙痒的主要原因。


    这样的经历,估计很多70后、80后的人们特别是从小生活在农村地区的朋友们印象非常深刻,记得好像从上世纪90年代之后,我们头上的虱子慢慢就少了,现在基本上已经很难再看到了,这些虱子是怎么来的,为何又突然消失了呢?

    虱子隶属于昆虫纲虱毛目,全世界的种类大约有3000多种,是一种典型的寄生性生物,其若虫和成虫主要寄生在鸟类、大部分哺乳动物的身上,人体也是它们的一个主要寄生对象。虱子的幼虫被人们称为“虮子”,乳白色,附着于寄生对象的毛发根部,一般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会完成3次蜕皮,发育为成虫,虱子的成虫主要以寄生对象血液和皮屑为食,人身上寄生的虱子主要的寄生部分有3处,即头部、体表皮肤和阴部,相对应的虱子种类也不一样,分别是头虱、体虱和阴虱。


    从虱子的身体结构来看,除了具有昆虫类所共有的头、胸、腹、足等典型结构之外,它们还有着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它们的足部具有较强抓握能力,可以牢牢地抓住寄生对象的毛发根部,然后利用口器刺透皮肤,从而吸食血液,或者直接以皮屑为食。在吸食血液的同时,虱子的口部会分泌唾液,从而引起皮肤瘙痒,另外,虱子在吸血的同时,还会传播一些流行性疾病,比如伤寒、斑疹、回归热等,因此,在卫生条件较差、人群相对集中的条件下,很容易滋生,并且容易传播疾病。


    从虱子的适应性来看,它们对温度和湿度非常敏感,其适宜的生存温度为28-32摄氏度,最适宜的湿度为60-80%之间,而人体的表面、贴身的衣物都是它们最理想的栖息场所。在30年前的农村地区,由于生活水平不高,无论是个人卫生条件还是居住环境都比较差,给了虱子非常良好的寄生、繁殖和传播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虱子的生存条件变得“恶劣”了起来,数量自然越来越少,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洗澡清洁的频次大大增加。受生活条件的影响,过去十多天洗一次澡、洗一次头、换一次衣服太正常不过了,相当于变相地为虱子创造了优良的栖息环境。现在即使农村地区的家族里也配备了洗浴设施,洗澡洗头成了家常变饭,到了夏天甚至能一天冲洗几次身体,从而破坏了虱子稳定的栖息环境。


    二是化学用品的使用频率大大提升。现在,人们的洗浴清洁用品种类非常丰富,除了洗澡用的洗发液、沐浴露、护发素等,日常生活中用于清洁衣物的日用品也各类繁多,比如各种肥皂、洗衣液、洗衣粉、柔顺剂、消毒液等等,这些化学用品的使用,给本来对环境要求非常苛刻的虱子以致命的打击,虱子无论是取食皮屑和吸取血液,不可避免地会摄入这些用品中的有机分子,不是被“毒死”,就是受不了这种“熏陶”而逃离寄居环境。



    三是人与动物之间的交叉感染几率大大降低。以前在农村,人们与各种牲畜和家禽接触频繁,很多虱子可以很轻松地从一个栖息环境转移到另外一个栖息环境,交叉感染的几率很高。而现在,在家散养的家禽、牲畜数量大为减少,养殖专业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即使是居家的宠物,人们也非常注重对其的清洁,因此,人们接触动物的机会大为减少,被虱子转移寄生的几率也大幅降低。


    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条件的改善和清洁意识的提升,和臭虫、跳蚤这样的害虫一样,虱子的寄生环境已经变得非常不适合它们的生存和繁衍了,我们现在已经很难再看到它们的身影。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