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如何看待朱棣这个人物(如何看待朱棣这个人)

    栏目: 房产 日期:2024-01-05 00:02:17 浏览量(来源:小吴

    [摘要]如何看待朱棣这个人?永乐十三年正月十三日(1415年2月22日),北京正阳门西北诏狱,大墙之外的北京城还沉浸在过年的欢乐氛围中,明朝有名的大才子,曾担任过内阁首...

    如何看待朱棣这个人?

    永乐十三年正月十三日(1415年2月22日),北京正阳门西北诏狱,大墙之外的北京城还沉浸在过年的欢乐氛围中,明朝有名的大才子,曾担任过内阁首辅权倾朝野,此刻身穿囚服的解缙正与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相谈甚欢。

    编辑

    “解大人,我刚见过陛下,陛下对你甚是挂念,相信过不了多久你就可以出去了。”

    “陛下皇恩浩荡,罪臣万死难以报答万一。”

    “来,过两天就是元宵,这是御赐的荷花蕊,我们今天喝个痛快,不醉不归。”

    “好。”

    解缙举起手中的酒杯,与纪纲碰杯后一饮而尽。

    想起一个时辰以前,自己还身处诏狱的地下牢房中,忍受着阴冷潮湿,臭气熏天,以及无处不在的老鼠蟑螂,解缙不禁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

    被关入诏狱已经三年,刑房时不时传来受刑人的惨叫,对面、隔壁的狱友换了一茬又一茬,已经记不清换了多少人,解缙早已绝望,自己的一生估计要交代在这里。

    谁知道纪纲竟然突然请自己喝酒,难道真如他所说,陛下会把自己放了?解缙心中已经熄灭的火又开始熊熊燃烧起来。觥筹交错之间,不知不觉已经喝了不少酒,恍惚间似乎时光倒流,又回到了当首辅的时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群臣俯首帖耳,一呼百应。

    解缙喝醉了。

    编辑

    “指挥使大人,这老小子已经喝醉了,要把他送回牢房吗?”旁边伺候的狱卒问到。

    “送回去?是要送回去,但不是送回牢房,送他去赏雪。”

    “大人,属下不明。”

    “再来一个人,将解大人架到院子里扔到雪堆里,解大人酒醉,需要醒醒酒。”

    “大人,外面风雪正盛,似这般扔他出去,恐怕过不了今晚。”

    “少废话。”

    “是。”

    第二天一早,巡查的狱卒发现已经冻成冰雕的解缙,脸上还带着一丝笑意。也许临死前,他又想到了被称为神童的童年,编撰《永乐大典》的荣光,在无暇的大雪中,也许他还感觉到一丝温暖,在酒精的麻醉下,解缙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时年47岁。

    编辑

    洪武二年十一月七日(1369年12月6日),解缙出生于江西吉安府吉水县鉴湖(今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文峰镇)。

    解缙从小被称为神童,7岁写诗,18岁中举,是公认的“明朝三大才子”。洪武二十一年解缙考中进士,从此踏入官场,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终于迎来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朱棣靖难成功登上皇位,知道屁股底下的皇位来路不正,统治合法性存疑,因此证明自己是真命天子就成了他的心魔,纠缠一生。

    为了摆脱这个心魔,朱棣做了很多事,比如杀光建文帝身边的忠臣,手段残忍,令人发指;比如迁都北京,打造八臂哪吒北京城;比如将自己的生母改成马皇后。

    编辑

    聪明人解缙帮朱棣做了其中两件事:一是焚烧奏章,靖难期间,群臣纷纷上奏章骂朱棣,朱棣登基后大为恼火,命解缙除了军马钱粮相关的之外全部焚烧,史料中有记载,朱棣的要求是一字不留;二是重修《太祖实录》,将建文四年从历史中抹掉,俗称删帖子,甚至取消建文年号,将洪武直接延长四年,与永乐无缝对接,此外《太祖实录》重修两遍,生怕其中对朱棣不利的内容没有删干净。

    这两件事解缙完成的非常干净漂亮,因此深受朱棣信任,这期间升任内阁首辅,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第二年,解缙编撰《永乐大典》,再一次出色完成任务,朱棣愈发信任他。

    就在解缙沉浸在权力带来的快感无法自拔的时候,大聪明人解缙又抓住了一次投机的机会,卷入了立储的纠纷之中,但是这次马屁没拍好,被朱棣关进了诏狱。

    两年后,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向朱棣上报在押犯人名单,朱棣在翻看时看到了解缙的名字,装作漫不经心的说:“解缙还在吗?”

    解缙还在吗?这句话表面是问纪纲解缙为什么还活着,实际上是告诉纪纲解缙不应该活着。

    编辑


    纪纲是个理解暗语的高手,他不但听懂了,完成得还很漂亮,为了掩盖一切痕迹,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对外宣称解缙自己喝醉酒不小心冻死的。

    解缙死了,纪纲呢?这种酷吏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后被朱棣以谋逆的罪名凌迟处死,死无全尸。

    编辑

    解缙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正直,要胸怀坦荡,要光明磊落,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但求无愧于心,即便我们身边的环境多么复杂多变,都要坚守做人的底线、信念,不要为了追求一时的利益放弃原则,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现实,做一个不违背良心的人,否则即使一时成功,也只是镜花水月,得不偿失。

    编辑

    如何看待朱棣这个人?

    谢谢邀请:

    永乐大帝朱棣(公元1360――1424年),是朱元璋第四子,10岁封为燕王,镇守北平,30岁率军出征,39岁以“清君侧”之名,起兵“靖难”,经过4年内战,攻陷京师,夺取帝位,是明朝第三位皇帝,第二年改年号为永乐。

    咱不管他皇位来路正不正,反正也是朱家后代,不是朱家的也轮不到,咱要看看他都做了什么?对国家有何贡献?对人民有没有好处?

    永乐4年,他下令营建北京城,永乐19年正式迁都北京,天子守边防,这是何等的英明和威武?比起那些偏安内地,只图亨乐的皇帝不知要英武多少倍?这对抵抗蒙古族的进改,保证国家的统一以及关内人心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意义。

    他设置了奴儿于都指挥使司,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库页岛等地,捍卫了领土完整。

    他派谴郑和六次出使西洋,建立和发展了与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友好关系,为中国赢得了声望和好感,建立了睦邻友好的国与国之间的平等关系,我们是和平出使,比西方的大航海还早,不像西方星为了掠夺金银才航海的。

    他五次亲征漠北,不畏艰辛,身体力行,他有策略地解诀了南方民族地区的遗留问题,设置了贵州布政司等,有利于统一和安定。他关心民间疾苦,把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放在首位,兴修苏淞水利,制定军屯政策,促进了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他完善内阁制度,整肃史治,组织编纂《永乐大典》,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桩桩,一件件无不体现他是一个英明神武,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当然做为封建皇帝还是有时代的局限性的,比如重用宦官,开启了宦官干涉朝政的先河,直接影响到了明朝终结,这一点当初他是没想到的,但他不依懒宦官又能依懒谁呢?这一点还是值得网友们思考的。

    总的来说朱棣的功是要远远大于过的,唐宗宋祖过后也该轮到明成祖了,大家说是不是啊?

    谢谢阅读。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