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飞抢了夏侯渊13岁的侄女做媳妇,为何夏侯一家没有报复?干嘛要报复呢?这可是大好事,夏侯渊知道是张飞抢了他侄女做老婆,脸都笑开了花。张飞是刘备集团的第三号人物...
张飞抢了夏侯渊13岁的侄女做媳妇,为何夏侯一家没有报复?
干嘛要报复呢?这可是大好事,夏侯渊知道是张飞抢了他侄女做老婆,脸都笑开了花。
张飞是刘备集团的第三号人物,手握重兵,官居车骑将军。
而且历史上真实的张飞,风流倜傥,喜画美人,善书法。并不是《三国演义》所描绘的黑脸莽大汉。
这样一个文武双全,智勇皆备,前途无量的青年娶了自己侄女做老婆,还不让夏侯渊睡梦都笑出声来。
《三国志》记载,夏侯渊的侄女夏侯涓,一日出门采薪。
张飞巡哨,见这十三四岁的小姑娘,长得风姿卓约。张飞认定她是良家子女,便将她带回家,与她成亲。
不是张飞耍流氓,欺负幼女。西汉皇帝刘邦,汉惠帝为增加人口,下诏凡十五岁以上女子必须嫁人,否则要缴纳很重的“女子单身税”,是以汉代女子十三四岁嫁作人妻已成为常态。
而且汉代女子社会地位不高,基本上是作为男人的生育工具。且社会风气比较开化,即使达官贵人家的女子,都是可以随改嫁。如平阳公主嫁了三次。汉武帝母亲王美人结婚生了一女离婚后才嫁给汉武帝父亲的。
所以夏侯涓嫁谁都是嫁,嫁给张飞又比嫁给没有本事的青年要强得多。
有人不禁要问张飞所在的刘备集团与夏侯渊所在的曹操集团不是死对头吗?
夏侯渊侄女嫁给张飞为妻,曹操不会怀疑夏侯渊里通外敌?张飞作为敌方将领,抢了自己的侄女做老婆,不恨张飞吗?
其实当时大家的主公都是一方诸侯,处于争霸阶段,还不知道以后谁当皇帝呢。
诸葛亮三兄弟分别服务于刘备曹操孙权三方,都得到重用,没有人去怀疑。
而夏侯渊作为曹操方大将,自己侄女嫁给张飞,曹操也不会怀疑他。而且还给自己多了一份人脉,关健时还用得着,何乐而不为?
果不其然,夏侯渊在定军山被黄忠斩杀。
就是他的侄女夏侯涓出面恳求刘备,她要好好安葬她的叔父。
刘备同意了,夏侯渊得以安静长眠。
夏侯渊的儿子夏侯霸遭到司马家族的迫害,仓惶出逃,逃到了蜀国。
当时蜀国是刘禅当皇帝,而刘禅的两个皇后都是张飞和夏侯涓所生。
刘禅把自己和张飞女儿所生的孩子带到夏侯霸面前说:你先父并非我父所杀,而是死于战争。这些孩子们和你都是亲戚呢。一
一句话感动得夏侯霸泪流满面,决心誓死效忠刘禅。
而夏侯霸也得到刘禅的重用,得以善终。
世事变幻沧桑,不变的是男女姻亲。
一旦一个女子和一个男人好上了,就要顺其自然,不要受社会和自己私心的影响去强行拆散她们,那是要遭天谴的。
俗语说,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亲。是很有哲理的。
有的事,今天看似不幸,岂知未来不是你的福缘。
男女是有缘才会走在一起,旁人需要珍惜祝福,不管任何情况,千万不去做报复拆散的傻事。
张飞抢了夏侯渊13岁的侄女做媳妇,为何夏侯一家没有报复?
张飞抢了夏侯渊十三岁的侄女,夏侯一家起初没办法报复,后来又不需要报复,因为这件事给两家人都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夏侯渊有个哥哥,名字不详,很早就去世了,但留下一个幼小的女儿夏侯氏,没有人照顾,夏侯渊便将她给收养了。
那时候夏侯渊还没有发迹,家中不是很富裕,有一年闹饥荒,家中粮食不多,他便将本该给儿子吃的食物分给夏侯氏吃,夏侯氏因此得以存活,但他的儿子却饿死了。
后来,曹操在陈留起兵反抗董卓,夏侯渊被他任命为别部司马,开始跟随他南征北战。
夏侯氏因为是女儿身,年纪又很小,不方便带在身边,所以夏侯渊就将她留在家乡谯县,让她跟随族人一起生活。
转眼来到建安五年(200年),衣带诏事件爆发了,曹操亲率大军征讨刘备,刘备最终战败,损失惨重,关羽也被曹操俘虏。
无奈之下,刘备便带着张飞去投奔了袁绍。
当时官渡之战就要爆发了,袁绍为了牵制曹操,就让刘备领军袭扰曹操后方,刘备因为兵力少,不敢与曹军正面交战,所以派遣张飞去曹操的地盘打游击战,以此来敷衍袁绍。
有一天,张飞带着一队人马来到了谯县城外,没看到几个曹兵,却看到一个小萝莉在城外拾柴,年纪大约十三四岁的样子,看起来美丽而又大方。
那时候张飞没有老婆(老婆可能已经去世了,但有两个儿子张苞和张绍),又对那小萝莉十分心动,便跃马过去将她给抢走了。
而张飞抢走的那个小萝莉不是别人,正是夏侯渊的侄女夏侯氏,她是个懂事的孩子,很小便懂得帮家里干一些活,比如说出城拾柴。
当然了,张飞抢夏侯氏的时候,并不知道她是夏侯渊的侄女,他只是通过夏侯氏的穿着打扮判断她是个良家女子,所以回去之后便强行与她结婚了。
初,建安五年,时霸从妹(夏侯氏)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
从张飞的行为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他抢夏侯氏不是为了抓曹操阵营的家人做俘虏,而是单纯为了给自己找个老婆,毕竟他那时候也才三十多岁,还是个领军的将军,总不能老打光棍吧。
有人可能要问了,哪儿找老婆不行,为何非要抢一个十三岁的小萝莉当老婆呢?
其实,那时候找老婆还真不是件容易事,因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全国人口锐减,天下十室九空,就连寡妇都是抢手货,就更不用提像夏侯氏这样的良家女了。
再一个就是,夏侯氏当时虽然只有十三岁,但汉朝为了快速增加人口,一直都很鼓励女子早婚,所以夏侯氏也大约到了结婚的年纪了,张飞与之结婚也没有太大问题。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张飞抢回夏侯氏之后,肯定会得知她的真实身份,要知道那时候刘备与曹操已经是敌人了,他为何还要娶夏侯氏为妻呢?
这个问题其实也很好理解,古时候女人地位低,只是男人的附庸,男人之间的战争跟女人是没有关系的,张飞娶夏侯氏为妻,不但是为了实际考虑,更是一种获得战利品的炫耀资本。
正如在官渡之战后被曹操俘虏的袁绍的美貌儿媳甄宓,她就没有因为是敌人家属而受到波及,而是被曹操赐给儿子曹丕当老婆,毕竟那时候好的资源难得,可不能浪费。
甄宓作为有妇之夫,尚且可以嫁给曹丕当正妻,而夏侯氏则是黄花大闺女,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所以张飞娶夏侯氏为妻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再者说了,张飞作为刘备的好兄弟,娶一个十三岁的敌人家属做老婆,而且夏侯氏根本就无力反抗,刘备为何要阻止他呢?
那么,张飞抢了夏侯氏之后,夏侯渊为何没有去寻找她呢?
前面我们也说了,夏侯渊对夏侯氏是非常好的,他宁愿自己的儿子饿死,也要把食物分给夏侯氏吃,所以夏侯氏被张飞抢走之后,他要是知道了,肯定会很着急,也会派人去寻找,但他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很忙。
那时候曹操与袁绍大战于官渡,但军中缺乏粮草,曹操便任命夏侯渊为督军校尉,让他到徐州、兖州和豫州一带督运粮草。
前线战事吃紧,后方运粮的风险也很大,时常需要防范敌人偷袭,所以夏侯渊的工作是很忙碌的,根本没时间去寻找夏侯氏,甚至他当时极有可能不知道夏侯氏是被张飞给抢走了。
及与袁绍战于官渡,行督军校尉。绍破,使督兖、豫、徐州军粮;时军食少,渊传馈相继,军以复振。
因此,由于夏侯渊很忙,腾不出手来寻找夏侯氏,也很难找到夏侯氏,所以张飞才能顺利与夏侯氏结婚。
当然了,张飞抢走夏侯氏这件事,侯渊迟早是会知道的,那他后来有没有去报复张飞,并抢回夏侯氏呢?
答案是没有,虽然夏侯渊曾有过一些机会。
比如说,建安六年,曹操再次攻打刘备,夏侯渊也在军中,当时他大概率已经知道张飞抢了夏侯氏,但他依然没有报复,这是为何?
因为刘备逃得快,曹操一攻打他,他就跑去投奔荆州刘表了,有了刘表作为庇护,夏侯渊很难再找张飞报复了。
再比如说,建安十三年赤壁大战之前,曹操率领大军击败刘备,刘备抛妻弃子而逃,这是夏侯渊找张飞报复的绝好机会,但可惜曹操在长坂坡前被张飞给吓退了,张飞用实际行动保住了老婆夏侯氏,夏侯渊也是无可奈何啊!
等到赤壁之战之后,刘备夺取荆州成为一方诸侯,夏侯渊就再也没有好的机会找张飞报复了。
但实际上,夏侯渊也根本就没必要找张飞报复,原因其实很简单,夏侯氏已经是张飞的老婆了,还先后生下了两个女儿,这是既定事实,他又何必再去拆散人家呢?
更为重要的是,就让夏侯氏给张飞当老婆,不再去打扰他们的生活,其实也是一步很好的隐棋,因为曹操与刘备之间必将还有大战,保留与张飞的姻亲关系,未来或许对夏侯氏家族会有好处。
只不过,夏侯渊当时并不知道会有什么好处,但他和儿子夏侯霸后来确实都因此受益了。
时间来到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夏侯渊作为汉中主将,竟然被老将黄忠给斩杀了。
由于夏侯渊之死,曹军受到极大震撼,哪怕是后来曹操亲率大军攻打汉中,也被刘备打得大败。
汉中之战后,夏侯渊的尸体被运回蜀汉,夏侯氏得知这件事之后非常伤心,出面请求将夏侯渊厚葬,得到了刘备的应允。
故渊之初亡,飞妻请而葬之。
到了221年,夏侯氏所生的大女儿嫁给了太子刘禅,成为了太子妃,刘禅继位之后又被封为皇后,史称敬哀皇后。
虽然敬哀皇后在237年去世,但同年她的妹妹就入宫成为贵人,第二年封为皇后,史称张皇后。
敬哀皇后与张皇后一共生育了几个孩子,历史上并未记载,但她们肯定是有儿子的,这就造成一个结果,蜀汉皇室与夏侯氏家族成为了亲戚,由于这层关系,夏侯渊的儿子夏侯霸受益匪浅。
这是怎么回事呢?
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夺取了曹魏军政大权。
后来,夏侯霸的堂侄、曹爽的表弟征西将军夏侯玄被司马懿剥夺军职,由雍州刺史郭淮接任征西将军,当时夏侯霸就在军中,但他与郭淮矛盾很深,很害怕遭到报复,便想要叛逃。
霸素与淮不叶,以为祸必相及,大惧,遂奔汉。
那么,逃去哪里呢,蜀汉还是东吴呢?
夏侯霸虽然长期在边境与蜀汉打仗,与蜀汉大将姜维还是宿敌,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逃到蜀汉去,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的堂妹夏侯氏是张飞的老婆,夏侯氏的两个女儿又先后成为刘禅的皇后,她们还生下了好几个儿子,因为这一层特殊关系的存在,所以蜀汉相比于东吴更容易接纳他。
果不其然,夏侯霸从阴平入蜀汉,一路上历经艰难险阻,不但粮食吃完了,而且还迷路了,眼看就要死在半路上了。
值此危难时刻,蜀汉接应夏侯渊的人突然出现了,他因此转危为安,并顺利来到蜀汉都城成都。
原来,刘禅得知夏侯霸要前来投奔,感到非常高兴,便派人前去接应。
刘禅见到夏侯霸之后,先是一顿寒暄,然后对他说,你的父亲夏侯渊是在两国交战中阵亡的,并不是我的前辈亲手杀的,所以请你不要介意!
说完,刘禅又指着身边的儿子对夏侯霸说,这是孩子就是夏侯氏的外甥之子,也是你们夏侯氏的后代啊!
及霸入蜀,禅与相见,释之曰:“卿父自遇害於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指其儿子以示之曰:“此夏侯氏之甥也。”厚加爵宠。
夏侯霸听刘禅这么说,心中安稳了许多,于是连忙表示感谢,而刘禅也感到很高兴,便封夏侯霸为车骑将军,还赏赐给他大量财物,后来又让他随姜维北伐,可以说是相当厚待和重用的了。
而反观夏侯霸在曹魏的兄弟姐妹们,他们虽然没有被司马懿杀死,但几乎全部都被流放到偏远地区去生活了,可以说是相当惨的了。
试想,如果不是因为当初张飞抢了夏侯氏当老婆,夏侯渊怎么会得到厚葬,夏侯霸又怎么敢投奔蜀汉,蜀汉又怎么会重用夏侯霸呢?
所以,事情现在就很清楚了,自从夏侯氏被张飞抢走之后,由于刘备的逐渐做大,夏侯一家先是没机会、也没能力去报复张飞并抢回夏侯氏;
到了后来,随着夏侯氏在蜀汉开枝散叶,并与蜀汉皇室建立了姻亲关系,夏侯一家就觉得,不但没必要去报复张飞,还可以好好利用一下这层关系。
当然了,夏侯一家与蜀汉的这层关系发挥的积极作用,还远不止夏侯霸投奔蜀汉并受到重用这件事,具体怎么回事,我们接着往下看。
夏侯霸投奔蜀汉之后,受到刘禅重用,后来他多次跟随姜维北伐,曾在一次战役中消灭了数万魏军,为蜀汉立下大功劳。
不仅如此,夏侯霸还将自己知道的情报全部告知蜀汉,比如说他曾提醒姜维,曹魏有个叫做钟会的人,年纪虽然不大,但本事却很大,未来必定是蜀汉的威胁,要姜维一定要防范这个人。
而姜维也确实很重视这一情报,后来很关注钟会的发展,并与其成为了朋友。
有钟士季者,其人虽少,若管朝政,吴、蜀之忧也。
时间来到263年,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大军伐蜀,钟会与姜维相持不下,邓艾趁机偷袭阴平,逼迫刘禅举国投降。
刘禅投降之后,下诏姜维投降钟会,姜维知道钟会要造反,便假意投降,后来又伺机劝说钟会起兵造反,钟会果然同意。
但是,由于钟会计划不周,消息给泄露出去了,结果魏将胡烈之子胡渊起兵诛杀了钟会和姜维等人,进而在成都引发了大规模杀戮。
在那场血腥屠杀当中,许多蜀汉大臣及其家属被残杀,其中就包括蜀汉太子一家,以及关羽全家老小,但张飞的家人却没有受到波及,这是为何?
会既死,蜀中军众钞略,死丧狼籍,数日乃安集。
原来,魏军中有许多将士都曾被出自夏侯一家的将领所领导,他们对夏侯一家有很深的感情,也知道张飞与夏侯氏的关系,所以没有对他的家人下手。
尤其是张飞的二儿子张绍(长子张苞早死,张苞之子张遵在绵竹之战中,与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孙诸葛尚一同战死),女儿张皇后及其儿子,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张绍后来被封为了侯爵,张皇后则跟随刘禅到洛阳生活,得以善终。
可见,由于夏侯一家在魏军中的影响力,所以蜀汉灭亡之后张飞的家人得以保全,但要说起这件事的源头,还是当年张飞抢了夏侯氏并娶为妻啊!
所以说,张飞抢夏侯氏这件事在历史上的影响很大,夏侯一家和张飞一家都因此得到了很大的好处,得亏当初没有真的去报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