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什么中国人几乎什么都吃,却唯独对金鱼敬而远之?当谈论中国的食文化时,人们会想到各种种类的食物,从甜点到饺子、炒饭、面条和火锅等。中国人以吃为乐,并认为品尝各种...
为什么中国人几乎什么都吃,却唯独对金鱼敬而远之?
当谈论中国的食文化时,人们会想到各种种类的食物,从甜点到饺子、炒饭、面条和火锅等。中国人以吃为乐,并认为品尝各种美食是一项重要的活动。
然而,当提到金鱼时,人们通常不会想到将其作为食物。相反,金鱼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比较特殊的动物,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作为珍贵的观赏鱼类,金鱼被认为拥有美丽的外观和灵活的游动方式,因此被广泛饲养和赏识。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金鱼也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金鱼在中文中被称为“金鱼”,“金”在中文中的发音与“钱”相近,因此金鱼在中国文化中也意味着财富和富裕。在中国文化中,人们认为金鱼能够招来好运和福气,因此很多人会将金鱼放在家中或办公室中,以带来好运和吉祥之意。
总的来说,在中国文化中,金鱼被广泛赏识和饲养,被视为一种珍贵的宠物,而非食物。而且,由于金鱼的饮食习惯与其他鱼类不同,金鱼倾向于植物性饮食为主,因此金鱼的营养价值相对较低。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饮食更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并以均衡的饮食方式为主,因此人们更愿意食用其它种类的食物而不是金鱼。
此外,金鱼也是中国文化中一种任人宠爱的宠物。金鱼王国是中国人非常喜欢的一种宠物。在金鱼王国中,饲养金鱼的人可以对它们进行观察、喂食和护理,这个过程让人们更加了解金鱼的文化象征意义和宠物价值。
综合来看,金鱼作为一种观赏宠物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刻的象征内涵和珍贵的文化价值。因此,人们更多的是将金鱼看作是一种珍贵的宠物,而非食物。
在西方国家,金鱼也被广泛饲养为宠物。然而,在文化背景和饮食习惯等方面,相比中国,西方国家对于金鱼并没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在西方国家,鱼类是一种重要的源自海洋和河流的食物,因此金鱼被视为普通的食用鱼类之一。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不会像在中国一样将金鱼看做是一种特殊的动物。
总的来说,金鱼虽然在中国文化中被人们视为一种珍贵的宠物,但并不被当做食物来对待。这与金鱼在中国文化中的深厚内涵和宝贵价值有很大的关系。
为什么中国人几乎什么都吃,却唯独对金鱼敬而远之?
直奔主题别废话,最讨厌嘚啵嘚啵嘟嘟嘟嘟远远道来凑篇幅。中国人不吃的东西有三大理由:一是有毒或者难吃。有毒的像马钱子、巴豆、闹羊花这些中药不可能出现在餐桌上,当调料都不行。如果出现在你的食物里一定是你得罪人了,而且至少是抱着人家孩子跳井的仇。难吃的像草根树皮树叶这些玩意儿,怎么做都不好吃就不吃了。当然有一些草根树叶是能吃常吃的,但绝大部分都是不到饿死的份儿是不吃的,但凡老百姓吃草根树皮的年景那一定是饿殍遍野了,年轻人问问家里的老人,也许六十年代家里老人试过。第二个就是宗教信仰问题,比如燕子。中国本地宗教是道教,影响很深的是佛教伊斯兰教。咱中国人信教爱迷信,大多数人都会把各种教派混在一起信。燕子就是这么保护下来的,别说吃,捅燕子窝都瞎眼睛,不吉利。别提燕窝,那是南洋人捅的,不是我捅的报应不到我这儿。三是文化崇拜,比如八哥、画眉、百灵这些笼中鸟还有蛐蛐蝈蝈这些阴虫阳虫。这些都是当年八旗子弟的宠物,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那个年头养这些的都是文人雅士当然不吃自己的宠物。当然也有附庸风雅的,那也不能吃,传出去让人笑话不是。还有第四个或者不算第四个的理由就是贵:这个我拿不准,因为我周围的吃货经常为了吃都不在乎五花马千金裘了,贵似乎挡不住吃货。听好了,我周围的吃货,我在中间[呲牙]
来来来说金鱼!
我们中国吃货不吃金鱼就是上面三个或者四个理由:
一、有毒或者不好吃。好不好吃不知道,应为以我为核心的一群吃货都没吃过。但是估计不好吃,估计的啊,信不信由你。有病不至于,但是肯定也好不哪去。养过金鱼的都知道金鱼特爱得病,经常各种药水往鱼缸里倒,弄急了还捞出来放高锰酸钾里泡泡,那鱼缸里的水……您爱吃不吃,反正我是想想都恶心。我家里还有一缸金鱼,您要是像吃我连水一起送您炖汤。
二、宗教信仰。金鱼这玩意最早是寺庙放生池养的,最早的放生池在洛阳白马寺,汉代就往里放鲫鱼瓜子。晋代发现金鱼老祖宗也是在放生池里。过了盛唐到宋代金鱼有了雏形,但是也是寺庙放生池里多,那时候扬州寺庙的多放生池多金鱼也多。那就好解释了,吃货们燕子窝都不敢捅谁敢去放生池里捞鱼吃啊?对了,宋高宗赵构这时候也爱上金鱼了,挖了个大池子养金鱼。皇上买马的钱不能花,池子里的鱼一样不能吃。可以肯定的是明清以前没人敢吃的原因大部分是由于宗教。
三、文化崇拜。转眼到了明末,金鱼的尾巴开始分叉了,而且有的竟然有三叉。金鱼尾巴不都是分叉的吗?不是,明末以前金鱼除了颜色跟鲫鱼还是差不多的,尾巴大变异始于明末。然后清代开始了大发展模式。清代养金鱼才开始产业化。如果说金鱼明代开始“鬻于市”,那清代金鱼产业才是市场化的年代。那时候北京南边有个地方叫金鱼池(解放以后填平了。)那地方真的就是养金鱼的池塘,而且风景优美还有园林建筑,多有骚人墨客汇聚于此,算是五A级景区吧?不知道要不要票。这些文人雅客就是当时养金鱼的主力军。那时候北京街上也有卖小金鱼的,吆喝的就是小金鱼(想听的话去听郭德纲相声)。为什么吆喝小金鱼呢?因为街上买给庶民的金鱼真是小,好品种不让卖,士大夫阶层专供。这时候流行的是提笼架鸟斗蛐蛐养金鱼,但是只限于士大夫和八旗阶层,文人雅士居多。我们中华民族向来是崇拜文人的(现在被公知毁了),那文人的宠物文人自己不吃庶民能吃吗?好不容易学人家养俩小金鱼还没大个儿是的,咋吃啊?所以明清时期不吃金鱼更多的是文化崇拜。
第四个或者不是第四个原因还是说一下吧。金鱼游进寻常百姓家是解放以后,以前真的是王侯将相堂前案头之物,真贵啊,能不吃还是不吃吧。
我就知道这么多,说的对您点赞,说错了我也不改。
对了,我家那一缸金鱼和水谁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