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辅佐刘备,为什么名士司马徽却说“卧龙虽得明主,然不得其时”?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况且,治蜀自保都不易,无奈而以攻为守,六出歧山...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辅佐刘备,为什么名士司马徽却说“卧龙虽得明主,然不得其时”?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况且,治蜀自保都不易,无奈而以攻为守,六出歧山。中华历史翻遍,鲜有北伐功成名就者。凡此诸因局限,名士司馬徽先生岂能不了然于胸哉?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辅佐刘备,为什么名士司马徽却说“卧龙虽得明主,然不得其时”?
谢谢邀请!刘备三顾茅庐,感动了诸葛亮,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荆州名士司马徽叹到,“卧龙虽得明主,然不得其时”,说明诸葛亮跟随刘备的结局已经被司马徽看得很清楚了。刘备自称是西汉中山靖王之后,是名正言顺的刘汉家族的皇家后代,夺取天下,一定会得到天下人的支持,诸葛亮跟随刘备,这是卧龙得到了明主。然而,对于诸葛亮的能力,当时天下的形势,司马徽是非常清楚的。诸葛亮的老师是荆州名士庞德公,和司马徽是好友,诸葛亮也曾求教于司马徽的门下,深知诸葛亮的才华。如果把诸葛亮和曹操属下的荀彧、许攸、程煜等人比起来,诸葛亮也不一定比他们强多少,就是东吴的鲁肃、周瑜、吕蒙、陆逊等人,也是了不起的人物,也是诸葛亮争斗的强手,诸葛亮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能助刘备统一天下。再将刘备、曹操、孙权三人比起来,刘备做人是可以的,可谓是占据人和。孙权占据富饶的江东,并有长江之天然屏障,可谓是占据地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打的是汉献帝的旗号,争夺天下名正言顺,当时的黄河流域,也是经济发达的地方,且曹操号称雄兵百万,战将千员,这可谓是既占天时又占地利,而当时的刘备连个像样的地盘也没有,在年龄上,即将到了天命之年,还没有什么成就,恐怕愿望没有实现就离开人世了。曹操这时已经统一了北方,江东的孙权,地盘已经基本稳固,这些强手并不是刘备能斗得过的,对于司马徽来说,他都看得非常清楚,所以司马徽叹诸葛亮虽得明主,未得其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