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同县旅游景点大全(大同县旅游景点大全地图),关于《大同县旅游景点大全(大同县旅游景点大全地图)》的内容介绍。大同县旅游景点大全,以及大同县旅游景点大全地图对应的百科知识,萌娘百科()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大同县旅游景点大全(大同县旅游景点大全地图),关于《大同县旅游景点大全(大同县旅游景点大全地图)》的内容介绍。
大同县旅游景点大全,以及大同县旅游景点大全地图对应的百科知识,萌娘百科()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山西大同有哪些文物古迹?要求全面 大...
大同县旅游景点大全,以及大同县旅游景点大全地图对应的百科知识,萌娘百科()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山西大同有哪些文物古迹?要求全面
大同旅游景点
★★★★★ 世界级著名景点,大景区景点,均为世界文化遗产或国家首批文物保护单位 ★★★★ 国家级著名景点,均为国家首批文物保护单位 ★★★ 省级著名景点,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或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 ★★ 一般景点,并拥有一定知名度 ★ 其他景点
云冈石窟★★★★★ 万劫之余,祖先给我们在武周山南麓留下的云冈石窟,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个、石雕造像五万一千余尊,被誉为世界艺术宝库。它建于公元五世纪北魏时代,纯粹是沿武周山整体开凿的。原来称中国有三大石窟,云冈石窟便是其中之一,另外就是甘肃敦煌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是中国早期石雕艺术的代表。
悬空寺 ★★★★★ 恒山上还有被徐霞客称为“天下巨观”的悬空寺,为恒山十八景之冠。始建于北魏后期(约公元六世纪),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为中国最著名的悬空寺。古代诗人形象地赞叹道:“飞阁丹崖上·白云几度封”,“蜃楼疑海上,鸟道没云中”。全寺共有坐西朝东的楼阁40间,在陡崖上凿洞穴插悬梁为基,楼阁之间有栈道相通。登楼俯视,如临深渊;谷底仰望,悬崖若虹、千百年来,此寺临风沐雨,历经数次大地震,却安然如初,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北岳恒山 ★★★★★ 由大同南行62公里的大同浑源县,可登临雄伟壮丽的恒山。史书载述,四千多年前,舜帝北巡,见恒山奇峰耸立,山势巍峨,遂封为北岳,为北国万山之宗主。与泰山、华山、衡山、嵩山并称为五岳,齐名天下。它西衔雁门关,东跨河北省,南屏三晋,北临燕云,一百零八峰,延绵数百里,奔腾起伏,横亘塞上。其怪石幽洞素有十八胜景之称,有传说神石东飞后留下的遗迹飞石窟;有流传着姑嫂投崖成仙化鸟的舍身崖;有两井相距一米而水味一甘一苦的苦甜井;有暗生灵芝而又不轻易露形的紫芝峪;大字湾刻的“恒宗”二字高达十三米;会仙崖的摩崖题句琳琅满目;琴棋台畔,松风奏乐;出云洞顶,云雾飘渺;果老岭上仙驴蹄印传为美谈。另外,“金鸡报晓”、“玉羊游云”、“岳顶松风”、“夕阳返照’等天然奇观也名震遐迩。山上现存古代寺庙建筑三十多处,雄视南天的恒宗朝殿,负崖高耸;隐入幽处的北岳寝宫,嵌入石窟;上应北斗的魁星阁,独立险峰;下临深渊的三清殿,巧建绝壁。
善化寺★★★★ 位于永泰街西侧。善化寺俗称南寺,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大同城内西南隅。始建于唐。玄宗时称开元寺。五代后晋初,改名大普恩寺。辽末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大部毁于兵火,金初,该寺上首圆满大师主持重修。自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至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凡十五年始成。元代仍名普恩寺,并颇具规模。元史记载,曾有四万僧人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在此寺集会,作佛事活动。明代又予修缮,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始更称今名善化寺。寺亦为官吏习仪之所。全寺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整个布局唐风犹存。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坐北朝南,渐次展开,层层迭高。前为山门,中为三圣殿,均为金时所建。辽代遗构大雄宝殿坐落在后部高台之上。其左右为东西朵殿。东侧为殊阁遗址,西侧为金贞元二年所建普贤阁。
华严寺★★★★ 位于清远街。辽金时代的“巨刹”华严寺,其大雄宝殿总面积1559平方米,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之一,寺内有精美的辽塑、清末所绘的壁画、明代的五尊坐佛等;华严寺外形浑朴庄重,有浓郁的辽金风格。 始建于唐朝的善化寺,整个寺院高低错落,布局有序,左右对称,是现存寺院中布局最完整的之一,寺内还保存着大量辽金雕塑精品,与华严寺同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下寺位于上寺的西南方,主殿为薄迦释藏殿。薄迦殿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殿内保存着31尊辽代塑像,容貌丰满,衣饰流畅,神情自如,是我国辽塑中的精品。建国以后,下华严寺被辟为大同市博物馆,内有玉器、陶器、铜器、石器等,其中很多精品。 华严寺大雄宝殿
平型关★★★★ 平型关是内长城的一个关口,位于灵丘县西南方,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修筑。平型关城虎踞平型岭上,呈正方型,周围九百余丈,南北各置一门,门额镌刻“平型岭”三个大字,真谓峻岭雄关。这里又因发生了举世闻名的平型关战役而闻名。1937年9月25日,日本最精锐的第5师团(坂垣师团)第21旅团(坂本旅团)的两个联队共2000余人在平型关乔沟地区遭到了林彪的八路军第115师共9000余人的全力攻击,激战中,驻涞源、蔚县的日军第21旅团第42联队向平型关增援,在驿马岭地区遭到第115师独立团和骑兵营阻击,被消灭300余人,被迫撤回。在此一役击毙日军1000余人,毁敌汽车100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多支,轻重机枪20多挺,战马53匹,另有其他大量战利品。第115师在此战中也伤亡400余人。这是中国抗战开始后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它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九龙壁
★★★ 位于和阳街。是一种制作精美、显示尊贵的照壁,坐落于宫殿、府第、坛庙、寺院等建筑主体的对面或前面。底为须弥座式,顶覆瓦盖,壁面饰浮雕状九条龙及波涛似的云纹。您知道中国最大的九龙壁是哪座吗?可能有人会认为是北海公园的九龙壁,其实大同九龙壁的体积要比北海九龙壁大三倍多,而且建筑年代早350多年。大同九龙壁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建于公元1300多年的洪武年间,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门前的一座琉璃照壁。中国现存完好的九龙壁有三座,除大同、北海公园的两座外,还有北京故宫的一座。大同九龙壁,五彩斑谰、风格粗犷,是中国龙壁之最。
雁塔★★★ 大同雁塔,原名文峰塔。因春夏飞雁众多故俗称雁塔。该塔建于明代天启四年(1624年)。位于大同东西城墙之上。与云路、牌坊同属文庙建筑群。是古代"登科及第"的士子们祭拜、夸官的场所。塔高约14米,是八角七级空心砖塔。外形秀丽,结构奇特,其建造位置极为特殊。塔身下部为三层八面青石砌座,座上是塔身,第一层辟有两门,其它六面各锒碑碣一块,上刻明、清两代部分举子的姓名、住处与功名。二层以上塔身各开四门,依八面方位交叉更替,每层上均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斗拱上出有飞檐,檐角有风铃悬挂,风吹铃响,别有情趣。塔内为八角形通直空心,设有跳脚踏砖。游人可直攀塔顶。雁塔东濒御河,居高临下,依塔了阵,不易发觉,故又有了望塔之称。
大同鼓楼★★★ 位于永泰街。大同鼓楼是一座三檐十字歇山顶过街楼阁,创建于明代,清朝时屡加修葺。底层用青石砌成四角,当中有十字穿心门洞。上两层为砖木结构,顶楼上架放一大鼓,乃为古时晚间报更时所用,号称“声闻四达”,故名“鼓楼”。 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凤壁
凤临阁★★★ 位于鼓楼西街步行商业街。原名”久盛楼”,公元1518年,武宗皇帝巡边,曾在风临阁下榻,相传武宗皇帝和凤临阁的女主人李凤姐有一段真实的爱情故事,俗称”游龙戏凤”,而凤临阁的美食”百花稍麦””金凤卧雪”由武宗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因而凤临阁享誉塞北 。
观音堂★★★ 观音堂位于大同城西7.5公里的一座小山岗上。建于辽代。曾毁于兵火。公元1122年,金兵攻陷大同,观音堂再次毁于兵火。现存的建筑系顺治8年(公元1651年),在旧址重建,屡加修蕞至今。1996年1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布局紧凑。戏台、观音堂、三真殿、台殿楼阁沿中轴线由前至后排列,迭层至高。山门结构为砖卷门洞,门额上书“观音堂”三字。一座戏台,坐南向北,建造于离地8米高的洞口,洞下是古代车马人行之道。戏台与正殿(观音殿)之间的腰墙相隔,进入腰门,左右两侧各有钟鼓楼台和碑廊。正间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殿顶为悬山式,覆以琉璃瓦。殿内增置抱厦以扩大佛事活动场地。殿内正中有一尊6米高的石雕观。(图为观音堂前三龙壁)
赵武灵王墓★★ 赵武灵王墓位于大同灵丘县城中心地带,原占地6万平方米,现保护面积为10900平公米。墓冢周长220米,高10米。明崇祯年间在墓南立石碑1通,并建有碑楼,高4米。 民国7年修葺,树碑1通,筑神道长246.67米。1984年四周筑围墙加以保护。墓园遍植树木,坟丘绿草覆盖。经重修牌楼、墓丘后,武灵墓更显得气势宏伟,巍峨壮观。
大同土林★★★ 大同土林位于大同县杜庄村, 乘车从市区沿同浑公路往南行驶约20多公里即到。
水神堂★★★ 水神堂位于大同广灵县城南一里,原名洋水神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清代乾隆年间增建文昌阁,改名水神堂。这里,碧水清澈见底,甘甜的天然矿泉水冲泄而出,水草袅袅、游鱼悠悠,妙趣横生。
平城遗址★★★ 平城即现在的大同,拓跋珪于天兴元年(398)七月迁都平城,至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迁都洛阳,在平城建都97年,历经六帝七世,一直成为我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拥有百万人口。当时平城分皇城、外城、郭城。外城方二十里,外郭周围三十二里,有门十二,“其郭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京畿范围东至代郡(河北蔚县暖泉镇西),西及善无(右玉县南古城村),南及阴馆(朔县东南夏官村),北尽参合(阳高县东北)。其京甸“东至上谷军都关(昌平县北),西至黄河,南至中山隘门塞(灵丘县东南),北至五原(包头市西)”。
得胜堡 ★★★ 得胜堡是明长城大同镇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北约45公里。自古为联结晋北与内蒙古的主要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今由山西大同通往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国家级主要干线公路由此口通过。 觉山寺★★ 觉山寺位于灵丘县城东南15公里的觉山山腰。觉山又称悬钟山、普照寺。寺周高山环抱,寺内古柏森森,景色宜人。寺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公元483年)。 大同长城★★ 明代大同为九边重镇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大同明长城主要建于嘉靖年间,由宣大总督翁万达创修。大同镇长城东起天镇县东北镇口台,西至丫角山(今内蒙古清水河子上村东山),全长335公里。据《三云筹俎考·大同总镇图说》统计,大同镇先后修大边、二边516.3里;内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云冈六堡等主要城堡72座(城20,堡52);边城776个;火路墩833个。
周边旅游景点
1.应县木塔 ★★★★ 2.雁门关 ★★ 3.五台山★★★★★ 4.空中草原 ★★ 5.杀虎口 ★★
大同主要旅游景点列表
★★★★★ 云冈石窟 悬空寺 北岳恒山 ★★★★ 善化寺 华严寺 平型关战役遗址 ★★★ 平城遗址 九龙壁 大同鼓楼 雁塔 凤临阁 观音堂 大同土林 大同火山群 汤头温泉 水神堂 方山永固陵 许家窑人遗址 平城遗址 得胜堡 ★★ 乌龙峡生态旅游度假区 觉山寺 赵武灵王墓 大同煤矿展览馆 永安寺 云林寺 古城堡汉墓群 吴官屯石窟 鲁班窑石窟 慈云寺 清栗毓美墓 灵丘桃花山 大同长城 ★ 采凉山 大同清真大寺 大同市博物馆 琅邪康王司马金龙夫妇墓 三皇墓 祁皇后墓 清任勇烈墓 麻庄汉墓群 清王万邦墓 元淑墓志 文嬴湖 灵丘古道 云冈国家森林公园 青擅 龙山 甸子梁 北魏鹿苑 大同天主教堂 帝君庙 龙王庙
山西大同有旅游景点吗?
大同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4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云冈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市、县文物保护单位300余处。这些文物保护单位中有古建筑188处,古墓葬38处,古遗址66处,石窟寺9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3处(其中革命文物18处),石刻及其他22处。我市共有馆藏文物9.7万余件,许多文物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具体旅游景点有:
云冈石窟
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岳恒山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
悬空寺
国家4A级景区。
平城遗址、许家窑人遗址、九龙壁,大同关帝庙、观音堂、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旧址、方山永固陵、万里长城(大同段)、觉山寺塔、悬空寺、
浑源永安寺、浑源文庙、律吕神祠、栗毓美墓、荆庄大云寺大雄宝殿、曲回寺石像冢、沙梁坡墓群、禅房寺塔、天镇慈云寺、广灵水神堂、阳高云林寺、古城堡墓群(
以上全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鼓楼、大同府文庙、高山遗址、青磁窑遗址、许从赟墓、吉家庄遗址、盘山石窟、赵武灵王墓、古城墓群、千福山汉墓群、洗马庄汉墓群、浑源文庙、恒山建筑群、、界庄遗址、古磁窑窑址、麻庄汉墓群、李峪彩陶文化和青铜器遗址、兴国寺、大同古城墙、北魏鹿苑、大同天主堂、帝君庙、龙王庙、高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宁静寺、宜宁县城遗址、扬州窑石径幢、鲁班窑石窟、吴官屯石窟、代藩九王坟、罗家湾遗址、古城遗址、云冈南梁遗址,法华寺等等
大同县土林大同火山群
大同的特产,名胜古迹,节日风俗
大同油炸糕:大同、雁北一带盛产黍子,胡麻油产量也很高,所以,炸油糕是大同雁北一带群众非常喜爱的传统食品。逢年过节、招待客人,以炸油糕为上等食品。这里的油炸糕面软、油香,炸出来的油糕皮脆里嫩,绵软可口。并且配以精致的豆馅、土豆馅、韭菜、肉馅,更有风味。 莜面考老老:是大同、雁北一带人民群众喜欢吃的风味食品。考老老用莜麦蒸制而成,配以羊肉梢子,加上各种作料,香味浓长,耐消化。这与大同雁北一带盛产莜麦面有很大关系。 大同黄花:黄花,学名萱草,俗称金针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嵇康《养生论》神农经上,有“萱草忘忧,乐为食之”的记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也有专门论述,说它有利尿、健胃的功能。大同县是山西省黄花的主要产区之一,从明朝开始,就享有“黄花之乡”的盛名。大同的黄花有三大优点:一是颜色鲜黄,干净无霉,一色金光灿烂,绝少黑斑霉货;二是角长肉厚,线条粗壮,肥颀整齐;三是油性大,脆嫩清口,久煮不烂。因此,大同黄花为素食上品,受外商欢迎,成为山西省外贸骨干商品之一。 恒山黄芪:恒山山区,最适宜于种植黄芪,山下的浑源县已成为我国的黄芪之乡。恒山黄芪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材,又是人们烹肉、泡酒、作菜、煮汤的佳肴。它的特点是条长顺直,皮光纤细,色泽黄亮,粉性大,空心小,是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的“正北芪”。 大同艺术瓷:产于大同煤峪口煤矿陶瓷厂,产品造型别致,设计新颖,品种繁多,尤其是具有民族特点、地方特色的儿童玩具,别具一格,更为诱人。这里生产的陶瓷制品多达 130多种,几百个花色,其中有许多富有民族传统和神话传说色彩的制品。如“大肚弥勒佛”、“老寿星”、“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猪八戒吃西瓜”等等。 黄烧饼:迄今有300O余年的历史。它选料上乘,做工精细,具有香甜酥脆、油多而不腻、利口不粘牙、久存放而色味不变等特点。多年来畅销娘子关外,主要产地在灵丘县。 阳高京杏阳高县盛产京杏,历史悠久,主要产区在阳高县王官屯乡西部的都司口、恶石、康窑、花窑、胡窑、唐窑等处,属采凉山一带。 京杏,品种繁多,有成熟季节早的“土杏”,有外青里黄的“青皮杏”,有形状似鸡蛋的“桃接杏”,亦名“鸡蛋杏”,还有色彩红艳的“红杏”,果实肥厚、酸甜可口的“京杏”。“京杏”中,有核仁不苦与苦仁两种,其中,以杏仁不苦的京杏为上品。 王官屯乡产的京杏个儿大均匀,肉厚味甜,核小杏仁甜,颜色黄里透红,以色、味、香、形俱佳出名,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京杏营养丰富,果肉广为食用,内含蛋白质、脂肪、糖分以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甜杏仁可直接食用,亦可配制菜肴中的凉菜上宴席。苦杏仁经泡制后,可制杏仁霜、杏仁茶、杏仁露、杏仁糖、杏仁豆腐、杏仁罐头等。此外,杏仁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止咳、平喘、润肺、止血、散寒、驱风等功效。 阳高杏仁、阳高京杏,已成为名牌产品走入市场。同时,制成杏脯,包装加工后出口销售。阳高杏脯,打入市场,在日本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香港地区产生影响,人们称之为“中国名贵小食品”。 名称: 阳高京杏 产地: 山西省阳高县
大同县旅游景点有哪些
大同城墙位于大同市中心区域,古城面积3.45平方公里,轮廓呈正方形。现存城墙是明代大将军徐达在汉、魏、唐、辽、金、元旧城基础上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增筑起来的。城墙高14米,上宽12米,下宽18米,周长7.2公里,建有主城门四座,东曰和阳门、南曰永泰门、西曰清远门、北曰武定门,同时还建有护城河、吊桥、城楼、箭楼、月楼、望楼、角楼、控军台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古城墙与护城河及环城公园如今已成为大同这座千年古都一道亮丽的风景。
大同古城墙据明正德十年(1515)《大同府志》载,明洪武五年(1372)大将军徐达在唐、辽、金等旧土城基础上增筑新城,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1.8㎞,南北长1.82㎞,周长7.24㎞,面积3.28㎞2。原城设四门:东曰和阳、南曰永泰、西曰清远、北曰武定。四门之外有瓮城。整个城池的形制为东西略长的矩形城池。2008年开始对大同古城墙实施保护性修复,并构筑形成了重要遗存保护展陈体系。
北小城:北小城现存城墙2286米,已毁1222米,原城总长为3508米,南北均为934米,东城墙810米,西城墙830米,为不规则矩形郭城,现东墙保护工作已接近尾声。
大同有几个著名旅游景点
大同市博物馆:在下华严寺院内。有四个展室,陈列面积为 238平方米,展出历史文物、动植物化石 380余件。其中有在大同市新荣区总高墩村发现的长达10余米的恐龙脊椎化石,在大同城西青瓷窑发现的文化遗址模型。馆内还陈列有春秋、战国时代的鼎、壶、戈、剑等,还有从大同东郊石家寨司马金龙墓内出土的文物 450余件,其中有一批是极为珍贵、罕见的艺术品。 鼓楼:耸立于大同市区内大南街南段十字口中心。它不仅装点了大同市的容颜,而且烘托出了这座历史名城的古老风貌。鼓楼创建于明代,清代顺治、乾隆年间两次修整。外观呈方形,面阔、共三层且均为进深三间,底层砖石砌成,中为十字穿心门洞,行人可纵横通行。这座三檐楼阁的下两层是木结构建筑,上层置大鼓面,旧时晨钟暮鼓声震古城及近郊四乡。 大同市明代鼓楼 观音堂:位于由大同市区到云冈公路北侧的佛字湾附近。始建于辽代重熙六年(1037),明、清时重修。观音堂坐北朝南,庙门前有一座三龙琉璃照壁,庙分两院。前院右前方置钟鼓楼,正面观音殿内,观音菩萨像立于正中,两侧分列胁侍菩萨像四尊;观音像前的神台上有一尊较小的观音坐像和六尊雕像;左右两侧有护法天神像十尊,这些神像中除观音菩萨为泥塑外,其余均为辽代石雕。后院是三真殿,东、西侧两间分别为山神殿和河神殿,也存有壁画。 慈云寺:位于天镇县城西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法华寺,创建于唐代,誉称“关北巨刹”。大雄宝殿前两侧耸起的高达10米,呈圆形的钟鼓楼典雅别致,风格独特,在省内是孤例,在国内同类建筑中也属罕见。钟鼓楼分上下两层,每层依靠八根圆柱环绕支撑,顶部中央有一颗很大的圆球。这一特殊构造使人想到塞外的蒙古包、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其巧妙设计,常使游客惊叹不已。大雄宝殿、释迦牟尼殿依次肃立。这两座殿内,壁画满墙,色泽鲜艳。装饰图案生动精致,花卉、游龙、罗汉、天女等形象生动,笔触细腻。这些壁画反映了我国明代社会风貌,为研究明代社会生活提供了资料。主殿毗卢殿,宽展宏大,飞檐高挑,展翅欲飞。据传,大殿四周的几十根柱子为唐代初建时的遗物,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册田水库:位于大同县西册田乡,是山西省大水库之一。它横截桑干河水,东西长十公里,面积1.5万亩,蓄水8600万立方米,可浇灌农田40多万亩,年产鱼五万多公斤。 汤头温泉:位于浑源县城45公里处的汤头村附近,居恒山南麓。温泉历史悠久。从魏史记载看出,早在1400年前汤头温泉就被用以治病。北魏道武帝、文成帝、孝文帝都曾“温汤疗病”、“驻温泉宫”、“幸代之温泉”。水温达63度,滚热的泉水,终年不息从沙石中冒出。水含镭、氧等多种放射性元素和硫化氢、钾、钠、钙、镁等10多种化学元素,对皮肤病、风湿病、关节炎、胃酸过少、轻度心血管病、早期糖尿病、早期高血压及神经炎等都有明显疗效。 七峰山:位于大同市南郊区口泉峪南侧,是大同市最高点,由鳌峰、玉女峰、太师峰、剑峰、白雪峰、笔峰、摩天峰排列一线组合而成。连接七个山峰的有玉龙洞、八佛洞等天然石洞,幽深莫测。这些奇峰异洞成为大同市南郊区的著名景观之一。 云林寺:位于阳高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保存有明代建筑大雄宝殿。它梁架规整,斗拱细密,琉璃装饰完好,雕工洗炼,是古代建筑艺术中的精品。 龙山:在浑源县西南,亦名封龙山。《魏书·太宗纪》:泰常二年,“司马顺之入常山,遂聚党于封龙山”,即此。金末,元好问、李冶、张德辉尝游此山,时号龙山三老。相关内容请看本站山西名山漫谈栏目的浑源龙山应无恙 归潜堂:在浑源县西南四十五里玉泉山东,元代刘祁隐居于此。刘祁,浑源人,字景叔,刘从益之子,金时为太学生,八元复试为进士。所著《归潜志》即写于此,是书多为修篡《金史》采用。 白登山:也称小白登山,今名马铺山,位于大同城东五公里处。西临御河,东接采凉山,南傍张同公路,北靠方山。历史上白登之战正在此处。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 201年),刘邦亲自率领三十二万大军出征匈奴,在此被匈奴四十万铁骑伏兵围困七天七夜。“白登之战”距离今天虽有两千多年之历史,但作为游览古战场来说,还有很大军事价值,曾经吸引不少游客吊古凭今。明朝宣大总督翟鹏来游白登山,感慨万千,赋诗名曰《白登台怀古》:“荒台犹有白登名,一望龙沙万里明。尚想精兵围汉帝,翻怜奇计出陈平。云中烟垒曾鸣镝,塞下山村有废城。顾我临风怀古意,胡笳吹彻暮云横。” 明朝大同知府魏大本游览白登山,抚今追昔,赋诗名曰《白登台怀古》:“叠叠冈峦处处村,君王遗迹向谁论。战场一夕围兵解,汉垒千年故业存。流水何心悲往昔,浮云随意变朝昏。独余西北青山好,壁立金墉固塞垣。”1993年,大同市人民政府在此矗建一座“汉阙式”碑亭,镌刻碑文中,详细记述了“白登之战”两军对垒鏖战情景。游人来此抚今追昔,无不感慨万千。 平型关大捷遗址:位于繁峙、灵丘两县接壤地带,距平型关约五公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北连恒山余脉,南接五台山脉。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峪谷幽深,危岩突起。一条峡谷山路,长达七公里,东通河北,西接雁门,地势险要。关城呈正方形,周长3000余米。城楼巍巍,高约八米,南北各置一门,原皆有瓮城,现仅存北瓮城。城内正中有过街楼。城东2.5公里处为关门,门洞内置一块大型石碑,上镌“平型岭”三个大字,字体雄健峭拔。城南面东西高处,各有烽火台一座,远远可见。城北有大郎城遗址,传为宋将杨延昭镇驻之地。更多看
山西大同有哪些旅游景点?
山西大同旅游景点如下:
1、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1000余尊,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冈石窟是在北魏中期齐凿的。北魏经历了“太武灭佛”、“文成复法”。文成帝和平年间(460——465)云冈石窟开始大规模营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建成,前后计60多年。初由著名的高僧昙曜主持,“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
现第16至20窟就是“昙曜五窟”。现存洞窟大部分凿于太和十八年(494)迁洛前。据《水经注》记载,当时“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日新眺”。云冈石窟雕刻在我国三大石窟中以造像气魄雄伟、内容丰富多彩见称。
2、善化寺
善化寺(第一批国保)时代:辽、金地址:大同市城区南隅我国现存辽、金时期布局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寺院建筑。据寺内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碑载: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原名开元寺,五代后晋初易名大普恩寺。
辽末保大二年(1122年)大部分毁于兵火,金天会六年(1128年)重建。明正统十年(1445年)始更今名。善化寺俗称南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筑依中轴线为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层层叠高。东有文殊阁(已毁),西为普贤阁。院内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
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普贤阁均为辽金时期原构。天王殿,现为山门,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庑殿顶。是我国现存金代时期最大的山门。左右次间有明塑四大天王像,横眉怒目,姿态威严。三圣殿位于寺内中部,建于高约1.5米的砖砌台基之上。
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檐下斗栱六铺作,单抄双下昂,重栱计心造。殿内采用减柱法。
3、悬空寺
悬空寺(第二批国保)时代:明地址:浑源县城南5公里北岳恒山下金龙口西崖峭壁据《恒山志》记载,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晚期(约公元六世纪),后经历代重修,现存建筑皆明清遗构。全寺建筑悬挂在恒山之麓的峭壁上,崖壁呈90度垂直,崖顶呈倒悬之势。
寺坐西朝东,寺门南向,全寺建筑自山崖的南面向北一字排开,渐次增高。寺院呈长方形,长数十米,宽约5米,有大小殿阁四十余间。共分三组。第一组建筑以三官殿为主体,是奉祀道教之所,几座殿内供奉道教塑像。中间一组建筑是以三圣殿为主体,殿内供奉佛教造像。
最后一组建筑是以三教殿为主,奉儒、释、道三教之祖。三教殿为全寺最高的建筑,为三层檐歇山顶,内奉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像。悬空寺的建筑构思精巧,结构奇特壮观。
4、大同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大同市中心的大西街,是依据佛教的七大宗之一华严宗的经典《华严经》而修建的,故名华严寺。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上寺)和薄伽教藏殿(下寺),其建筑、塑像、壁画、壁藏、藻井等,都是我国辽代艺术的典范。
上华严寺俗称上寺,是以大雄宝殿为主体的一组建筑。进入山门,可见方门两侧门楣分别砖刻有“拈花笑”和“擎竹间”三字,均出自于佛家典故。大雄宝殿始建于辽代清宁八年(1062),保大二年(1122)毁于兵火。金代天眷三年(1140)在旧址重建,以后历代予以修补。
大殿面宽九间,进深五间,面积1559平方米,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佛殿之一(另一座是辽宁省义县奉国寺大殿)。殿内佛坛上塑有五尊佛像,人称五方佛。正中三尊为木雕,其余二尊及其他胁侍菩萨都是泥塑。
5、大同古城墙
大同城墙位于大同市中心区域,古城面积3.45平方公里,轮廓呈正方形。现存城墙是明代大将军徐达在汉、魏、唐、辽、金、元旧城基础上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增筑起来的。城墙高14米,上宽12米,下宽18米,周长7.2公里,建有主城门四座。
东曰和阳门、南曰永泰门、西曰清远门、北曰武定门,同时还建有护城河、吊桥、城楼、箭楼、月楼、望楼、角楼、控军台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古城墙与护城河及环城公园如今已成为大同这座千年古都一道亮丽的风景。
大同古城墙据明正德十年(1515)《大同府志》载,明洪武五年(1372)大将军徐达在唐、辽、金等旧土城基础上增筑新城,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1.8㎞,南北长1.82㎞,周长7.24㎞,面积3.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