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奈旅游景点(金奈城市图片),关于《金奈旅游景点(金奈城市图片)》的内容介绍。金奈旅游景点,以及金奈城市图片对应的百科知识,萌娘百科()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钦奈最佳的用...
金奈旅游景点(金奈城市图片),关于《金奈旅游景点(金奈城市图片)》的内容介绍。
金奈旅游景点,以及金奈城市图片对应的百科知识,萌娘百科()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钦奈最佳的用餐地点是什么? 钦奈(金奈,钦奈 是印度...
金奈旅游景点,以及金奈城市图片对应的百科知识,萌娘百科()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钦奈最佳的用餐地点是什么?
钦奈(金奈,钦奈)是印度南部东海岸的一座大城市,地处孟加拉湾的乌木海岸,是泰米尔纳德邦的首府。该市拥有368年的建城史。1996年以前称为马德拉斯。该市是印度的第三大商业和工业中心,并且以其世界文化遗产与典型的印度南部风格的庙宇建筑而著称。这里也是印度南部古典音乐和舞蹈表演的重镇。
本文必游及热门景点如下此图详细地址会附在在每个景点介绍后面:
必游景点:1、卡帕利锡瓦拉尔寺;2、金奈高等法院;3、圣托马斯教堂;4、马德拉斯大学;5、政府博物馆;
热门景点:6、圣多默圣殿;7、圣乔治堡;8、Marundeeswarar寺庙;9、耆那教寺庙;10、圣玛丽教堂;11、Ramakrishna Temple室利罗摩克里希纳庙;12、圣安德鲁斯教堂;13、Vadapalani Murugan TempleVadapalani基于寺庙;14、Kalikambal寺庙;15、国家艺术画廊。 这些景点多在海边所以沿着海滩逛一圈最为合适。海滩景点两不误。
卡帕利锡瓦拉尔寺:是金奈的一座供奉印度教湿婆的寺庙,其庙上独特的塑像艺术堪为观止,颜色鲜艳,几千来一直栩栩如生,神情自然生动当地最大的印度寺庙,旁边有一个小的庙,很有特色。地址:12, North Mada Street, Mylapore, Chennai, Tamil Nadu 600004开放时间:12:00-16:00
金奈高等法院:金奈高院是金奈重要的历史保护建筑,英国殖民时期的巴洛克风格结合印度莫卧儿风格。据说是世界上除了伦敦法院之外最大的司法建筑,红砖墙撒拉逊风格.地址:N Fort Rd, Parrys, George Town Chennai, Tamil Nadu 600104
圣托马斯教堂:圣.托马斯是基督教12使徒之一,来到印度传教最后死于印度,金奈圣托马斯教堂是19世纪才被改建成为一座哥特式建筑。地址:St. Patrick"s Church Road, St. Thomas Mount, Chennai, Tamil Nadu 60001
马德拉斯大学:印度最古老的三所大学之一的马德拉斯大学,分为7处,占地超过126.31英亩,被印度大学评估委员会评五星级大学,并被大学拨款委员会认定为“最具潜质的优秀大学”。校园里很多都是老建筑,非常干净,很漂亮。
印度的马德拉斯大学怎么样?
印度政府也认定马德拉斯大学为健康科学领域最优秀的研究机构。 马德拉斯大学拥有引以为豪的悠久而辉煌的学术传统,是印度历史最悠久的3所大学之一。马德拉斯大学建校之初以伦敦大学为样板,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德拉斯大学一直保持着它在教学和研究方面的高标准。马德拉斯大学于2004年设立了国际中心,以促进外国学生参加当地的印度学习计划,并且在印度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为国际学生设立相应的学位教学项目。 印度国家评估与评级委员会(NAAC)对印度各大学通过在课程设置、教学水平、科研实力、教学设施与教学资源、学校管理水平等指标的综合评比后,马得拉斯大学名列前茅。马得拉斯大学在印度高等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泰米尔那杜邦的首席部长兼任马德拉斯大学的校长。马德拉斯大学设有68个系,开设研究生课程和研究项目。马德拉斯大学函授教育学院设有10项研究生课程,10项本科课程,15项学位课程和20个证书课程,登记学生约12万。马德拉斯大学拥有118个附属学院,33个研究机构和6个经批准的机构。 地理位置: 马德拉斯大学坐落在金奈(Chennai), 金奈原名马德拉斯(Madras),是泰米尔纳德邦的首府,印度第四大都市,世界35大都市地区之一,是南印度的旅游中心,被称为印度南部的门户。同时,金奈还是一座新兴的科学城市,高科技及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紧邻有“科技之都”、“南亚硅谷”和“印度信息技术业的麦加”等美称的班加罗尔(Bangalore)。因钦奈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科技发展迅速,世界上许多著名高科技公司投资于此,如诺基亚,索尼爱立信等跨国公司。
印度最有韵味的9个火车站,分别是哪里?
印度最有韵味的9个火车站,分别是勒克瑙-查尔巴格火车站、海得拉巴-卡奇古达火车站、西孟加拉邦-豪拉交汇站、孟买-维多利亚火车站、坦米尔纳德邦-罗亚普兰火车站、奥里萨邦-克塔克火车站、泰米尔纳德邦-维兰卡尼火车站、泰米尔纳德邦-钦奈中央火车站、大吉岭-古姆火车站。
1、勒克瑙-查尔巴格火车站
这座车站看起来像一座传统的宫殿,两边都有宏伟的塔楼,装饰着圆顶、尖塔和穹顶。火车站前面还有一个花园。从前门外的大花园俯瞰,整个看起来像一座豪宅。虽然站外的结构与拉吉普特宫相似,但火车站的一个特点是站在走廊里,听不到列车进出的噪音。
火车站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火车站的鸟瞰图看起来像一块大棋盘,楼房的圆顶和柱子也像棋盘,放在这块漂亮的棋盘上。
2、海得拉巴-卡奇古达火车站
卡奇古达火车站似乎被城市的喧嚣所笼罩,但引人注目的建筑结构和历史意义仍然是城市的亮点。有趣的是,除了百年老旧的建筑和传统的木楼梯外,卡奇古达火车站还有一个独特的妇女区,紫色的墙壁,让妇女可以从地下坐火车。
海得拉巴也是一个有许多旅游景点的城市。市中心地区以尼扎姆王国200多年来留下的宏伟宫殿、珍珠和钻石而闻名。我们不仅可以探索四百年来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习俗,而且辉煌的过去也确实令人着迷。
卡奇古达火车站铁路博物馆是游客了解尼扎姆王国铁路历史的最佳途径。
火车站是个迷人的地方!它也是每个旅行者的必备品。甚至可以说,火车站也代表着当地的文化。一个宏伟而精致的车站常常给远道而来的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们可能经受住了从战争到城市发展的一切,也可能因为他们的建筑历史和周围的故事而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最漂亮的火车站,印度也不例外!尽管印度的铁路系统看起来不怎么令人印象深刻,但它在许多方面都优于世界。印度全国约有7000个火车站,每年运送数百亿乘客到偏远的郊区和遥远的城市。
不管是拥挤、凌乱、拥挤、破败,他们都会在火车离开站台前把你带到另一个世界。印度火车站不仅是一个交通枢纽,也是另一个时代的怀旧、建筑和有趣的历史。
印度南方最先是什么人居住在森林里
印度南方,去的中国人太少,旅游景点也远不如北方集中,加之路途遥远,使许多人打消了去南方的念头。可一位印度访问学者却建议去南方走走,说去那里会有与北方截然不同的感受,南方似乎更古朴、更“原生态”,对美术家、摄影家而言兴许更能捕捉到难得的美感。于是我们取道科伦坡,乘飞机沿着印度洋的马纳尔湾,穿过保克海峡,进入孟加拉湾前往印度的金奈,然后从金奈从陆路到本地治里,经坦贾武尔至马杜赖、戈德亚姆、科钦。最后从科钦至科隆坡转飞北京。整个行程十三天,除去斯里兰卡的观光,在印度南方一共呆了八天。这八天马不停蹄地从早到晚一天换一个城市的奔跑,看了多少寺庙?多少自然景点?让人真数不过来,即便有行程表,也由于随时调整,弄得人昏头转向。
我去了两次印度,用亲身经历告诉你在印度上个厕所有多
一个朋友即将启程前往印度旅行,走前她一直忧心忡忡,在微信上详细咨询了我关于住宿、交通和餐饮等信息,最后抛给我一个问题:你在印度旅行的时候,都去哪上厕所?
说起在印度上厕所,一把辛酸泪。
作为一名游客,在一些长途汽车站或火车站及大城市的旅游景点附近,可以找到有专人看管的收费公厕,给看门人递上10到20卢比就可以进去方便了。屋内是单独隔开的小间,全为蹲坑。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印度人民如厕不用手纸,而是用水冲洗,所以一般厕所地面都会积满了水。第一次去公厕的我,完全没有经验,穿着人字拖刚迈着大步走进去,就险些滑一跟头。等我小心翼翼方便完,又小心翼翼用水装满旁边的塑料小桶,倒进坑内,再打开门走出来的时候,突然意识到地上的脏水没准儿就是人们冲厕所的时候溅出来的,想到这儿我感到有点恶心,赶紧提着裤子踮着脚尖跳了出去,旁边的印度妇女对我怪异的举止纷纷侧目。
过了几天,我坐着大巴到了一个小城镇,下车后我四处寻觅厕所,只见专供男人使用的厕所——墙上贴有几块白色瓷砖,地上有几个坑,再用水泥一抹一砌,把象征着隐私的空间分隔开,就成了有印度特色的露天厕所了。男人们只要转过身去就可以方便,完事儿之后神态自若的离开。
遍寻不到女厕的我,只好冲进一家商店求助,店主勉强同意我使用他后院的私人厕所。我第一时间带着感恩的心和快要爆炸的膀胱冲了进去,只见厕所由几根木条和一片破烂的帘子搭建,木条中间是一个大洞,下面放着一个铁桶。蹲在上面时,我的脑子里全是电影《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的情节:男主角杰玛•马利克正在木板搭建而成的简易厕所里方便,轰炸机突然在头顶盘旋,随即将整个厕所炸翻,排泄物从洞里四散飞出……
过了几天,我坐着大巴一路南下,颠簸的路面和宝莱坞音乐搞得我昏昏欲睡。突然肚子感到一阵绞痛:坏了!一定是吃了太多用报纸包着的油炸菜花所致。我时刻关注着肠胃的最新情况,后来觉得有点忍不住了,赶紧走到前面让司机找个有公厕的地方停车。正在一边开车一边择菜的司机告诉我,这里可没有公厕,但是会在安全的地方停车让我方便。
不一会儿,司机就停下了车。我在众目睽睽之下,拿着手纸,跳下大巴,一溜小跑,奔向路边的野地,最后消失在一片芦苇的后面。等我回来的时候,大家都慈祥的看着我这个外国人并且露出欣慰的笑容,那一刻,我无比庆幸这辈子都不会再见到这些人了。
夜间卧铺大巴也是我在印度旅行时常用的交通工具。在这里当然不指望像在土耳其旅行一样,司机每次都会停靠在窗明几净的服务站。在一次从果阿到金奈的长达十九个小时的旅途中,司机每隔四、五个小时,就会停下车来,然后用手里的铁棍敲打着床铺的铁架,边敲边喊:pee,pee,pee,timetopee……声音洪亮,节奏押韵,一车乘客们睡眼惺忪的爬起来,排队下车。司机把我们分成男女两组,男性在车前方便,女性去车后解决。完毕后,大巴重又出发。
表面看是公共设施建设的落后导致如厕不便,但当我深入了解了印度本地人的如厕情况后,才发现它背后的原因更是错综复杂。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印度超过70%的农村仍然缺少公共卫生设施。根据2017年的WaterAid报告,印度没有基本卫生设施的人数以7.32亿(约占印度人口56%)的巨大“优势”荣冠全球。在孟买的贫民窟中,所有人都是在公共厕所中方便,平均每81个人共用一个厕所,有些地方由于贫困人口激增,甚至有每273个人共用一个厕所的现象,条件最好的地方也需要58个人共用一个厕所。
联合国UNICEF的数据表明,在乡村仍旧有大约5.64亿人露天如厕——在田地里、森林中、池塘边、高速公路旁、还有海滩上解决问题。这一行为会传播疾病,并导致一系列环境污染,公共卫生等问题。
去年最火的印度电影之一,也是关于厕所问题的:《厕所,一个爱的故事》(IMDB7.5分),影片讲述了一对印度男女青年,自由恋爱后步入甜蜜婚姻,新婚当晚,新娘贾耶发现丈夫家竟然没有厕所。无法忍受户外解手的她,向丈夫凯沙夫提出必须要有厕所,否则就离婚……
这个让人联想到异味且充满魔幻的故事改编自真人真事:2012年,印度新娘安妮塔•纳利不堪忍受户外如厕的折磨,婚后第四天从丈夫家逃走,声称如果没有一个独立厕所,就不回家。一家慈善机构闻讯后,为她建了一个厕所,厕所启用之日,她回到了家里。
但是现实中,并不是每个女人都和她一样幸运,有慈善机构出手相助。在野外如厕的过程中,很多妇女遭到来自异性的骚扰和侵犯。在印度北方邦格德拉村两名年龄在14岁和15岁的少女在野外如厕时遭到多人强奸致死,随后,女孩们的尸体被强奸犯挂在一棵芒果树上;警方也给出了具体数字,每天接到10起强奸案报案,60%的案件发生在女性外出如厕时。比哈尔邦一名警官说,当地400多起强奸案就发生在女性外出如厕时。如果受害人家中有独立厕所,这些悲剧就不会发生。
在游客看不到的另一面,荒诞时刻上演着。
那么在印度建个厕所真的就这么难吗?是的,还真就这么难,原因有三:
首先,印度教对“洁净”有着非常偏执的理念。
在印度,进寺庙必须脱鞋,进屋也必须拖鞋,因为鞋子踩满了污秽,被视作不洁之物。而厕所一个装着人类排泄物的地方,可要比鞋子脏上一百倍,这样的地方印度教徒是不能允许出现在自己家里的。
印度教的种姓制度虽然早在1940年代已经明文废除了,但是想从人们的心里彻底根除却没那么容易。在印度教徒们看来,打扫粪便是贱民的工作,一些高种姓的人们是绝对不会干的,所以即使在家里修了厕所,谁打扫、谁清理在我们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在印度也成了大问题。
澳大利亚作家SarahMacdonald曾经在《神牛》一书中提到,由于种姓制度,她不得不雇佣两个佣人,贱民佣人负责打扫厕所,高种姓佣人打扫房间和其他区域,且坚决不踏入厕所一步。
印度人对厕所毫不妥协的态度,更使得建造厕所难上加难。
其次,野外如厕是放松、社交的好机会。
在乡村地区,人们其实是非常排斥去厕所的,男女去野外如厕的理由也各不相同。印度男人喜欢去野外方便,主要是因为节约自家用水;随时呼吸新鲜空气;趁着上厕所的机会可以和哥们儿厮混,顺便逃避老妈的叨叨。
发生了女性在野外如厕被强奸的悲剧后,一些大打贞操牌的公共机构呼吁如果家里修了厕所,那么女性就不会被强奸了。但其实野外如厕对于女性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社交方式:究其原因,印度的女性地位一直及其低下,在一些偏僻保守的农村地区更是如此。女性不允许聚集在村头闲聊或者讨论社会问题及交换观点,而结伴去野外如厕就给了她们片刻的喘息和放松。
最后,莫迪的“厕所行动”面临很多挑战。
早在2014年10月,为了纪念甘地诞辰145周年,印度总理莫迪发起了“干净印度行动”,这一行动的核心目标就是在印度农村建造1200万个厕所,预算高达200亿美元,2019年之前彻底消除随地大小便的陋习。它的口号是:有厕所,上厕所,安心厕所。
但是这个目标能否实现仍很难说。从目前来看,这场轰轰烈烈的“建厕所”运动不仅进度严重滞后,而且很多只是“面子工程”——地方政府为了显示政绩,盲目建造了很多没有连上排污系统或化粪池的“伪”公厕,而根本不管厕所是否能够实际使用。这样的公厕通常导致排泄物堆积,肮脏不堪,成为疟疾等一些传染疾病的温床。
另一个需要面临的问题就是质量问题。很多厕所只用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便荒废了,都是因为豆腐渣工程或者设计比例出了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政府机构开设了建造培训课程,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针对卫生系统的标准课程。
此外,修建厕所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泥瓦匠,并不愿意参与到课程培训中,他们更愿意通过实操或者学徒制学习,这也导致了修建的厕所质量层次不齐。
甚至在厕所建成之后,很多有着顽固思想的村民仍旧拒绝使用,这里有习惯原因,也有宗教因素,前期欠缺的宣传工作也让厕所能否最大化的使用打上了问号。
其实,不仅仅是户外如厕,印度社会中的很多顽疾与恶习,都在短时间内难以根除。从一个更高的层面来说,这也表明了印度向现代文明靠拢中的困境,印度几千年的传统与文化是财富,但同时也是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