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每天坚持看书,但又记不住,对人生有用吗(看书总是记不住内容怎么办)

    栏目: 知识 日期:2023-04-16 10:00:24 浏览量(来源:小罗

    [摘要]每天坚持看书,但又记不住,对人生有用吗?这个问题很好,我可以肯定告诉广大读者,读书无论记得与否,都是有很大帮助的。自古以来,贤圣们都推崇读书,尤其儒家倡导半日读...

    每天坚持看书,但又记不住,对人生有用吗?

    这个问题很好,我可以肯定告诉广大读者,读书无论记得与否,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自古以来,贤圣们都推崇读书,尤其儒家倡导半日读书,半日静坐。圣人王阳明更是把“勤读书”写在了家训中。



    《传习录》记载:一友问王阳明:“读书不记得如何?”

    王阳明回答说:“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从这段语录可以看出圣贤们读书是为了明理,识得本性,并不是为了记得哪些辞藻章句。甚至连理解文义都不是根本目的,即便是理解了,也是见不得本体,徒增了一些世辩的“能力”。

    我每每读到这段教诲时,经常想起释迦牟尼“指月”之喻:所有的经文以及佛祖所说的话就像是指向月亮的手指,目的是让众生们看见“月亮”,如果误把手指当作是月亮,那么月亮和手指都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所以,读书的目的并非为了记住,是为了明理,识得本性。六祖慧能大师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本不生灭,何期白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句话足以证明明理见性的人有多恐怖,慧能大师以亲身经历证实了见性后能生万法的事实。读过《坛经》的人知道,六祖不识字,但是后来他开悟见得本性后,别人说什么经文都可以解出来,而且与佛祖的原义分毫不差,甚至在他沉淀十几年决定出山传道后,那些经典的偈子脱口而出,如“离世觅菩提,恰似求兔角”等等,突然像脱胎换骨一般,变得文采斐然。南怀谨大师也曾经提到过一个修行非常好的小商贩,原本也没啥文化,后来也变成了一位极具学识的人。

    所以,书籍是为了明理见性服务的,是为了指向月亮提供标识的,不能因“手指”生得美丽而忘记了我们的最终目标——见到“月亮”。

    我们读书时可以把心灵安静下来,与本来具足的本性同频,在心中生出一片庄严的净土,那一刻不就是所追求的极乐世界吗?经常读书,就可以经常让心回归本性,渐渐的使心灵长久保持本体状态,那时候,你也会才思泉涌,辩才无碍,出口成章,与圣人交流,与天地同心的境界。

    每天坚持看书,但又记不住,对人生有用吗?

    有用。

    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终将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