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乾隆七十岁大寿,七十岁还被乾隆翻牌子的是哪位妃子她有何魅力能如此吸引乾隆

    栏目: 知识 日期:2023-04-10 10:00:25 浏览量(来源:小钱

    [摘要]七十岁还被乾隆翻牌子的是哪位妃子?她有何魅力能如此吸引乾隆?夜夜深,处理完政事,73岁的乾隆打了个呵欠。敬事房太监悄然走近,低头递上绿头牌,乾隆漫不经心地扫过一...

    七十岁还被乾隆翻牌子的是哪位妃子?她有何魅力能如此吸引乾隆?

    夜夜深,处理完政事,73岁的乾隆打了个呵欠。

    敬事房太监悄然走近,低头递上绿头牌,乾隆漫不经心地扫过一眼,翻下了愉妃的牌子。

    乾隆又坐了一会儿,见奏章再无疏漏,这才起身走向承乾宫。

    进门后,乾隆吩咐值夜的太监道:“朕今日就在愉妃此处歇了,不必值夜,下去吧。”

    太监依言退了下去。

    一盏油灯,两个老人,一个恰好七十,一个七十有三。

    “爱妃啊,朕想琪儿了。”

    一、

    天花、水痘病毒,成为了清朝入关之后遇到的最强大、也最难以抗拒的敌人。

    就连入关的第一帝顺治,也没能幸免。

    夭折在此病上的皇子皇孙更是数不胜数。

    多生、早生孩子,成了满清对付天花的办法。

    弘历成年后,雍正便陆陆续续给指定了多位侍寝的格格,愉妃便是其中的一位。

    蒙古科尔沁部与后金是最早联姻的部落,也是最稳定的盟友,而愉妃便是来自科尔沁草原的一颗明珠。

    大玉儿孝庄太后,将科尔沁的声名带到了顶峰,但为什么愉妃只是成为了侍妾?

    这就跟愉妃的身世有关。

    愉妃珂里叶特氏,乃是员外郎额尔吉图之女,先祖叫海潮龙。

    海潮龙,隶属于八旗蒙古镶蓝旗,也算跟随皇太极打天下的老人了,可惜命不好。

    吴三桂世镇云南,海潮龙也跟去了,目的是去节制和监视吴三桂。

    削藩的时候,随着吴三桂造反,海潮龙的部队一脸懵逼地成了叛军。

    吴三桂夺了半边江山,康熙帝逼得给自己下了罪几诏。

    把康熙帝视为偶像的弘历恨不得把吴三桂大卸八块,自然也连带恨上了辜负了圣恩的海潮龙。

    后来海潮龙秘密联系滇西诸将投降了前来平叛的赵良栋,但家族从此背上了反叛的罪名。

    愉妃的父亲只是任了个从五品的闲职,科尔沁草原上的明珠也就成了最低等的侍妾。

    弘历自然懒得搭理海氏,更谈不上宠爱。

    妾如果没有子女,在《玉牒》上连名字都不会留下。

    海氏只能在夜里将哀伤的泪滴在冰冷的枕头上。

    二、

    雍正驾崩,弘历继位登基为乾隆帝。

    新皇登基,除了朝政过渡外的大事就是处理先皇的嫔妃和组建自己的后宫。

    先皇的嫔妃们普遍晋升一级,喜欢打麻将的就群住,喜欢冷清的就单居,躺平熬岁月,只要不干涉朝政,爱咋的就咋的吧。

    对于自己的后宫,乾隆帝可就按着自己的想法来办了。

    嫡妃富察氏晋封为皇后,庶妃高氏晋封为贵妃,那拉氏晋封为娴妃,纯嫔苏氏晋封为纯妃、贵人金氏晋封为嘉嫔,而可怜的海氏与陈氏、张氏勉强加封为常在。

    八人组成了乾隆的后宫。

    要是再多几个,海氏极大可能会被封为垫底的“答应”。

    虽然内务府包衣三旗可以每年一次选秀,但大多选去做杂役的宫女去了,即便乾隆想找如花似玉的女子来充实后宫,也还得等两年。

    因为八旗选秀三年才举行一次。

    乾隆还能怎么办呢?只能在矮个子中找高个。

    乾隆二年,举行后妃正式册封礼时,海常在晋升为海贵人。

    这说明,海贵人的容貌是属于贼靓的那一种,不然,温暖不了乾隆那颗冰凉的心。

    三、

    乾隆这时最爱的女人是谁,自然是富察皇后。

    雍正五年,富察氏已经嫁与弘历为嫡福晋,举案齐眉,只羡鸳鸯不羡仙。

    次年便生下了皇长女,可惜夭折了;过了两年,再生下次子永琏;又过一年生下第三女。

    永琏,是雍正帝亲自为孙子命的名,“琏”,有皇位传承之意,可见雍正帝对永琏的期待。

    乾隆继位后,一边鄙视前朝密立储君的做法,一边却将永琏密定为了皇太子,戏演得不错。

    这时,乾隆与富察皇后感情更好了。

    如果不是担心皇后的身体吃不消,他恨不得皇后年年替他生一个儿女,没事扭扭这个的脸,拍拍那个的屁股,人间至欢啊!

    似乎,乾隆所有的宠爱都加在了富察皇后身上。

    富察皇后在后宫中最得乾隆的生母孝圣宪皇后的欢心,把老人家哄得那叫一个舒舒服服,老人家一开心,就要在乾隆面前夸上几句,所以乾隆笑得合不拢嘴“称其淑德为古今贤后”。

    贤后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乾隆帝患疥疮,病愈后身体比较弱,太医嘱咐要静养百日。

    富察皇后二话不说就在皇帝的寝宫外屋住下了,把自己当丫环使,精心照料了三个月,最后把乾隆养的白白胖胖红光满面,这才搬回自己的寝宫去住。

    换个人想住在皇帝身边那可不行。

    月有阴晴圆缺,乾隆三年,9岁的永琏“偶感风寒”不治夭亡于宁寿宫。

    不要说45岁的富察皇后怎么悲痛,就连乾隆都气的五天没有临朝,之后更是下旨隆重举丧,册赠皇太子之位。

    嘉庆被立为皇太子时,还不得不向这位兄长行叩拜之礼。

    永琏去世的打击让富察皇后一直没缓过劲来,乾隆帝陪在身边一阵长吁短叹,两人相敬如宾,少了风月,多了温馨。

    乾隆帝心中有个阴影:是不是太过宠爱皇后,因此两人的儿女反而保不住?

    四、

    生活还得继续,百年大计还得生孩子为先。

    乾隆帝开始在后宫遍洒甘露,独独保持着与皇后的距离。

    率先中奖的就是海贵人。

    乾隆六年二月初七,海贵人诞下皇五子永琪,这可把乾隆帝喜坏了。

    二月十三海贵人晋封为愉嫔,同年十一月完成册封礼,一跃摆脱了冷板凳的羁绊。

    一碗冷稀饭成了一块热馍馍。

    关键儿子还很争气。

    永琪不但聪慧好学,而且恪尽孝道,文能书画历算,武能习马步射,这简直就根鲜大葱呀!

    这下就对了乾隆帝的胃口。

    热馍馍卷大葱,怎么吃都来劲。

    永琪的脸没少被乾隆帝的胡字扎得呱呱叫,一旁的愉嫔也笑到合不拢嘴,父子相欢才是清平天。

    如果没有永琏的先例,乾隆帝很可能将永琪秘密定为继承人。

    乾隆帝不敢犯险。

    愉嫔对于这种舒适的日子很知足。

    五、

    一个女子的入宫让整个后宫变得不安起来。

    这个女子便是满洲正黄旗包衣魏清泰之女魏佳氏,通过内务府选秀女进宫,小乾隆帝16岁。

    魏佳氏很可能遵皇太后的懿旨在皇后手下学规矩,随后便是像火箭一样的蹿升。

    乾隆十年,魏佳氏一进宫便封为贵人,同年晋封为令嫔,这让晋封为妃的愉妃没有一点喜悦之情。

    母凭子贵,她才相对轻松晋升为嫔,而魏佳氏却如同散步一样拿到了嫔位?

    看不懂!

    愉妃笃定里面肯定与乾隆帝脱不了干系。

    即便首先与魏佳氏接触的富察皇后也有所触动。

    33岁的富察皇后决定再为乾隆帝生孩子,拉回乾隆帝那颗在外飘荡的心。

    看着爱妻终于摆脱了哀伤,恢复了曾经的烂漫,乾隆帝开心啊。

    富察皇后说怀就怀上了。

    为迎接第二个嫡子顺利的诞生,乾隆帝取消了去圆明园庆祝元宵节的惯例,怕皇后累着了。

    永琮出生,正值"佛诞",天降大雨,这一喜兆直接让乾隆帝“额手称庆”。

    乾隆帝的心情好极了,天天往皇后那儿跑。

    第二年,永琮满周岁,老天再度下起了大雨。

    这下子,乾隆帝的心情舒爽到了极点,看来这儿子是佛祖补给自己的礼物。

    他张口就吐诗道:“啐盘嘉祉徵图策,佛钵良因自竺乾。恰忆去年得句日,果然岁岁结为缘。”

    琮有秉承宗业的含义,乾隆帝的确也有了立永琮为皇太子的打算。

    但是,出痘这个劫难,康熙帝逃脱了,但永琮没有。

    乾隆十二年,两岁的永琮永久地闭上了眼睛。

    富察皇后本就孱弱的身体,面对丧子之痛,有点撑不住了,精神也是。

    乾隆帝悲痛万分,把爱子死亡的原因归结于己身,“先朝未有以元后正嫡绍承大统者,朕乃欲行先人所未行之事,邀先人不能获之福,此乃朕之过耶!”

    乾隆十三年,心如死灰的富察皇后随爱子而去。

    乾隆帝为爱妻举行国丧,性情大变。

    大阿哥永璜、皇三子永璋表现不够悲伤被剥夺了继承大权。

    翰林院、礼部、刑部、吏部、工部等部门大员因操办丧事不力被杀的杀,贬的贬。

    随着剃发风波发酵,封疆大吏也难逃一死,如果不是乾隆帝及时踩了刹车,牵涉的人员足以让整个朝廷瘫痪。

    这场史无前例的风波也严重波及了后宫。

    六、

    皇宫不可一日无后,但是乾隆帝敢!

    嘉妃晋封为贵妃,愉妃成为妃位之首,令嫔、舒嫔皆晋升为妃,陆常在、陈常在、那常在、林常在晋升为贵人。

    唯独皇后之位空缺!

    没有人敢去触乾隆帝的霉头,就连皇太后说话都不管用。

    最靠近皇后之位的的人选当属娴贵妃那拉氏、嘉贵妃金佳氏、纯贵妃苏氏三人,最可能越级挑战皇后位置的是令妃。

    富察皇后,是每个嫔妃无法逾越的高峰。

    这四位有资格的妃子根本不敢露出一点贪恋皇后之位的想法。

    剃头风波牵连甚广,才晋升的嫔妃一不小心就被违纪的家人牵连而降级,乾隆帝的脸色阴沉地跟暴雨来临前的天空一样可怕。

    人人自危。

    愉妃也不例外,很安分。

    皇太后下了谕旨,乾隆帝才不情不愿地于七月初一宣布以娴贵妃那拉氏为继皇后,因丧期原因先晋封为皇贵妃,暂摄六宫之事。

    尘埃落地,众妃有失落也有高兴,而愉妃就是高兴之人。

    原本她就无望皇后之位,宫中没了彼此猜忌之心,她可以安心教养永琪了。

    包括那拉氏在内的嫔妃都知道,在乾隆帝心中,令妃才是唯一可能取代富察皇后地位的宠妃。

    七、

    果然,三年后,乾隆帝下旨将令妃娘家从正黄旗包衣管领拨入包衣佐领。

    抬旗,便意味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惠及整个家族。

    乾隆十六年,这是条分界线,令妃一举成为妃位之首,而愉妃慢慢在失宠。

    乾隆二十一年七月,令妃生下皇七女。

    次年七月生下皇十四子永璐。

    第三年七月再生下生皇九女。

    令妃太能生了,每年一个,翻牌子的乾隆帝也不嫌手累。

    这是属于令妃的时期,令妃与乾隆帝就似牛皮糖一般黏在一起,

    乾隆帝给了令妃一个回报,一个别人一辈子都到达不了的高度,令妃晋升为令贵妃。

    14年,愉妃计算出这个数字,心中有些酸楚。

    仅仅隔了一年,令贵妃再度生下了皇十五子永琰!这便是清朝第七位皇帝嘉庆帝。

    又隔了一年,让整个后宫已经麻木的女人又生下了皇十六子。

    谁也不知道令贵妃会不会再生,谁也知道她的极限在哪儿,就连乾隆帝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一孕傻三年,这么一算,令贵妃得傻15年……

    愉妃只能默默陪着永琪,谁也争不过令贵妃了,就算拉氏皇后也不行。

    八、

    谁也想不到,冷落了许久的愉妃再度会成为热门人物。

    对于愉妃,乾隆帝一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许多人都认为她已经失宠。

    实际上,乾隆帝一直把永琪当成了储君在培养。

    但是有着永琏、永琮夭亡的教训,乾隆帝不敢表现出对永琪的专宠,怕悲剧再次重演。

    文武双全的继承人,不仅是他乾隆的福分,这是大清的幸运。

    乾隆二十二年,就在将鄂尔泰撤出贤良祠后的两年,乾隆帝却将鄂尔泰的孙女指给永琪为嫡福晋。

    许多朝廷大员这才琢磨出味了,这是将鄂尔泰的势力交给了永琪!

    乾隆二十八年,圆明园九州清晏殿发生火灾,亲王爱新觉罗·弘昼和一帮皇亲国戚爬起来一趟子跑出了宫殿。

    只有永琪冲了过去,在浓烟中背起乾隆帝逃出了火海。

    乾隆帝逮着弘昼骂了老半天,就差直接骂娘了,一帮皇亲国戚跟霜打的茄子跪陪着。

    乾隆三十年,年仅24岁的永琪被遣往东陵致祭孝贤皇后,随后被封为和硕荣亲王。

    同年晋升的还有令贵妃,一举达到了人生的巅峰,晋封为皇贵妃。

    一个最爱的女人,一个最爱的男人,皆都前程无限,明眼人都看明白了。

    随着令贵妃晋级,愉妃再次成为妃位之首。

    九、

    永琪被封为和硕荣亲王,其实是个悲剧。

    永琪文武双全,是最像乾隆帝的那个人,在乾隆帝的心中,那就是未来储君的不二人选。

    乾隆帝刻意疏远愉妃和永琪,以为能瞒天过海,让永琪逃脱厄运的降临。

    结果还是没躲过。

    永琪为保持满族骑射的遗风,常年奔卧在冰雪中,风寒入体,导致大腿通肿,日渐疼痛。

    太医张如璠和宋国瑞诊治为风邪入体,随后开药调理,却始终不见好转。

    实际上,永琪患上的是附骨疮,与感冒症状一样。

    由于太医最初的误判,耽误了治疗时间,导致永琪病情加剧,筋骨刺痛,不能屈伸,饱受人间惨祸,病入膏肓。

    为了宽慰永琪的心,乾隆帝封他为和硕荣亲王。

    但这喜庆并没能挽留住永琪,永琪还是在乾隆三十一年三月初八病逝。

    两个太医交给内务府大臣治罪。

    愉妃成天哭成了泪人。

    乾隆帝内心悲凉如坟。

    每当乾隆帝心苦的时候,就会来到愉妃这儿说说话。

    朝廷有纷争,后宫有暗斗,唯独愉妃这儿,是块清净之地,也是块坟地,葬着大清最有希望的继承人,而愉妃便是那守墓人,守着乾隆帝曾经最完美的期望。

    愉妃不争不夺,不妒不忌,就这么在宫中慢慢变老。

    十、

    乾隆三十年,也正是永琪病入膏肓的那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那拉皇后,在第四次南巡时途中断发!

    五月,乾隆帝下旨晋封令贵妃为皇贵妃。

    同月,乾隆帝下旨收回那拉氏娴妃、娴贵妃、皇贵妃、皇后四份册宝。

    虽然没有废后,但也等于不废而废。

    乾隆三十一年三月,永琪病逝。

    六月,那拉氏一族被拨回镶蓝旗并改为公中佐领,七月,那拉氏位下只剩两名宫女,这是后妃中最低等的“答应”才有的规格。

    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乾隆帝声称那拉皇后触犯了“国俗所最忌者”中的“自行翦发”,并非嫌弃她“色衰爱弛”,但这理由依然没法完全说服文武大臣。

    永璟患的是附骨疮,“系调治可愈之症”,两位太医即便误诊,长期不见好转也该再做诊治,而不是任其发展成不治之症。

    除非有人授意。

    那拉皇后生的皇十二子永璂,是为后所生,乃是真真正正的嫡子,按照传位制度,永璂才该是继承皇位的第一人选。

    但乾隆帝不仅一次表示过要立永琪为太子,乾隆帝在南巡之时,派遣永琪前往东陵致祭孝贤皇后,其中意味非常明显。

    这很可能才是那拉皇后断发的真相。

    授意太医误诊,让永琪病入膏肓,趁机要求乾隆帝立永璂为皇太子。

    乾隆帝不从,便在寿辰之日邀请喇嘛在雍和宫大殿念无量寿佛经,以出家相逼。

    南巡时途中,那拉皇后再度逼迫乾隆帝立永璂为太子,遭到拒绝,一时怒火上来,提刀断发。

    乾隆帝大怒,直接将皇后一撸到底。

    当永琪病逝,乾隆帝更是将那拉氏家族打回原形。

    也许在乾隆帝心里,愉妃原本才是皇后的人选,但随着永琪病逝,愉妃占据后位已经失去了意义。

    为避免再次出现后宫相争,乾隆帝不再立皇后。

    令皇贵妃,成为无冕之王。

    乾隆三十八年冬至,乾隆帝秘密立储,令皇贵妃之子,13岁的皇十五子永琰被立为皇储。

    十一、

    随着岁月的流逝,年迈的乾隆帝身边的女人没剩下几个了。

    能够说上话的女人就更少了。

    乾隆帝走向承乾宫。

    “爱妃啊,朕想琪儿了。”

    “皇上,臣妾也想。”

    “是啊,如果琪儿还在,朕早就该颐养天年,他在,朕安心。琰儿文武不如琪儿,就连心胸也所不如,朕真是不敢放手啊。”

    “臣妾不敢妄语。”

    乾隆帝摇了摇头。

    “朕知道你的禀性,不爱争夺,也不多语,也无猜忌之心,朕呢,也就能和你说两句掏心窝的话。琰儿以为我贪权,其实我不想贪,但我又不得不贪。和珅是我为朝廷养的一只肥羊,每年薅薅他身上羊毛,就可以让皇家避寒,琰儿看不明白这点。他一旦掌权,必然要对和珅下手,这等于是涸泽而渔,对于朝廷来说是祸非福。和珅一垮,朝廷便少了个会生财的人,皇家也少了只下金蛋的鸡。琰儿,眼光的确不如咱琪儿。”

    “皇上,夜深歇了吧。”

    “算了,朕知道你喜欢不论人是非,也不勉强你,朕再坐坐。”

    一盏油灯,无风亦无月,两个老人度残年。

    乾隆五十七年,愉妃在承乾宫逝世,乾隆最后一个知心人也去了。

    “长垂荫夫孙枝,庶含饴乎暮齿”,愉妃有孙子绵亿送行。

    (图片均来自网络)

    七十岁还被乾隆翻牌子的是哪位妃子?她有何魅力能如此吸引乾隆?

    乾隆的愉妃一生活了79岁,寿命在古代算长寿了,但是在清朝历史上比她寿命长的妃嫔也有不少,不过最令人称奇的地方不是她的长寿,而是她在70岁的时候还能被花心大猪蹄子乾隆翻牌子,这才是最让人称奇的地方。

    要知道女人别说70岁,一过35岁以后容貌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那么愉妃是有何魅力能在70岁的时候还吸引着后宫佳丽如云的乾隆翻她的牌子呢?

    其实愉妃年轻时并不受乾隆宠爱

    愉妃姓氏为珂里叶特氏,又称之为海佳氏,出身于蒙古八旗家庭,其家族世代居住在科尔沁草原,明末时期被清朝收编为蒙古八旗,海佳氏的先人名叫海潮龙,被收编入八旗之后划分到吴三桂手下,后来跟随吴三桂反清,最终又背叛吴三桂投诚,由于是叛将投诚从此家族被安置在京城之中,其家族也以海氏为姓,故又称为海佳氏。

    愉妃的家族因为先人当过叛将,所以族人都没有太高的政治地位,愉妃的父亲额尔吉图不过官至内务府员外郎,是个中层官员,愉妃家族地位出身并不高,因此愉妃虽然是在雍正五年(1727年)就嫁给了还是皇子的乾隆当侍妾,比乾隆与原配嫡妻富察皇后大婚还早,可她也只是乾隆的侍妾,地位非常低下。

    愉妃家族出身低微,很可能长相也一般,加上人比较老实不会来事,因此乾隆一直都不是很喜欢她。在雍正时期她也一直没有为乾隆生育过孩子。

    乾隆继位之后,他继位前的侍妾也都应该被封为妃嫔,愉妃却只被封了一个海常在。这已经是清朝后宫妃嫔等级中比较低级的封号了,仅次于最低级的答应。从这就能看出来乾隆并不是很喜爱愉妃。

    两年多之后,乾隆才觉得愉妃毕竟是从潜邸就跟着自己的侍妾,于是下旨把她从海常在晋封到了海贵人。

    到了乾隆六年(1741年)这一年是愉妃人生的转折点,嫁给了乾隆快15年,愉妃终于受到乾隆宠幸怀孕生下了皇五子永琪,生的可是一位皇子,乾隆很高兴,于是永琪出生六天之后下旨让海贵人晋升成了愉嫔。

    永琪一出生就给愉妃的人生带来了转折,到了乾隆十年(1745年),虽然只有五岁的永琪已经展现出了聪明机智,十分得乾隆喜爱,于是这一年乾隆又高兴地下旨晋封愉嫔为愉妃。

    以愉妃的家族出身能成为妃级这个身份与她生育了永琪密不可分,她可算是典型的母凭子贵,而她后来所享受到的一切也全都源自于儿子永琪给她所带来。

    愉妃为乾隆生育了最为优秀的儿子永琪

    其实从历史上来看愉妃在生育永琪之前,在乾隆后宫中就是一个小透明的存在,一直到生育了永琪之后愉妃才开始转运,获得乾隆的关注,但即便如此愉妃在乾隆后宫中也只是属于混的一般偏上的妃嫔,远不如乾隆喜爱的高贵妃、令妃、嘉妃、纯妃、庆妃。

    所以虽然永琪给愉妃带来了受到乾隆关注的加成,但是可能和愉妃性格有很大关系,她为人过于忠厚老实不会来事,因此在醋海翻波的后宫之中她并不十分受乾隆喜爱。

    以愉妃的性格估计是不会讨乾隆喜爱,乾隆在后来如此提升她的地位,也与愉妃的儿子五阿哥永琪有很大关系。

    乾隆一生共有十七个儿子,但是这么多儿子中就属五阿哥永琪是最优秀的,永琪自幼聪慧机敏,文武双全。

    永琪在语言方面也极有天赋,他精通多种语言,除了汉语和满语之外,他还能精通藏语、蒙语、朝鲜语。

    在文化方面永琪也有很高的造诣,据史书记载永琪精通书画,乾隆的第十一次永瑆就是清朝著名的书法家,永瑆的书法造诣极高,与刘墉、铁保、翁方纲并称乾隆时期书法四大家,而永瑆的书法自幼就由哥哥永琪教导,可见永琪在书法方面造诣有多高。

    永琪除了精通书画之外还精通天文地理以及历法算术,他在天文历算方面成就更高,他的算法极为精密,后来永琪更是将毕生所学编著成《蕉桐賸稿》一书流传于世,他的儿子绵亿和孙子奕绘都得到了真传而精于天文历法。

    光从语言和文化等方面来看就能发现永琪真的是很优秀,其实永琪不止文的方面优秀,武的方面也很优秀。

    清朝皇室向来重视弓马骑射的教育,永琪善于摔跤和骑射,永琪经常与善扑营的侍卫对练摔跤,后来善扑营的侍卫中已经很少有人能胜过永琪的摔跤技能。除了摔跤永琪在骑射上也非常厉害,据《清高宗实录》记载,永琪曾经随乾隆热河围猎,同样精于骑射的乾隆一时兴起与儿子永琪比试骑射,结果永琪没给父亲乾隆留面子,直接大胜乾隆,这就可见永琪骑射技艺也是非常高超。

    所以说永琪是文武双全,他的文武能力都是乾隆诸子中之最。除了能力全面还很强之外,永琪更难得的是人品也非常好,对父亲乾隆是至诚至孝。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乾隆居住在圆明园九州清晏殿,突然晚间九州清晏殿突然失火,在火灾突然来临的情况下,乾隆的其他儿子还有他最疼爱的两个弟弟和亲王弘昼、果亲王弘曕都毫不关心他。

    弘昼当时与乾隆在一起,火灾一来,他不顾哥哥乾隆第一个就跑了出去,弘曕当时没在殿中,但是他居住的地方离九州清晏殿最近,结果他却在火灾之后最后一个慢慢悠悠和其他王公贵族有说有笑的来见乾隆,而火灾发生时第一个不顾危险冲进火场背着乾隆往外跑的人居然是住得离九州清晏殿最远的永琪。

    乾隆对弟弟弘昼和弘曕是十分宠爱,尤其是对幼弟弘曕犹如疼爱儿子一般,他万没想到两个弟弟在灾难来临之时对自己如此冷漠,而永琪不顾危险奋勇背出乾隆与两位叔叔形成鲜明对比,因此乾隆认为永琪不仅能力卓越且为人至诚至孝可传大位。

    乾隆是一个嫡庶观念很强的人,他在继位之初就决定要立嫡子为继承人,于是他秘密册立了富察皇后所生嫡子永琏为太子,结果永琏夭折,后来富察皇后又生下皇七子永琮,乾隆曾想秘密立为太子,结果永琮也夭折了,富察皇后在永琮夭折后悲痛去世,至此乾隆的嫡子和嫡妻全部死光。

    永琪也是在这时候打破了乾隆的嫡庶观念,成为了乾隆最属意的继承人选。也是在圆明园失火事件之后,乾隆开始重用永琪,让他多参与政治,这就有了打算培养他当接班人的计划了,并且乾隆还因为永琪勇救自己出火海的事重赏了愉妃。

    不过很不幸的是永琪在第二年也就是乾隆三十年(1765年)就罹患了附骨疽的重病,乾隆看着爱子饱受病痛折磨,他为了让永琪高兴起来,册封永琪为荣亲王,永琪也成为乾隆诸子中第一个在世时封王的人。

    清朝自顺治之后荣亲王的爵位就不是轻易赐封的,因为顺治曾经非常宠爱董鄂妃,后来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顺治曾想立为太子,但可惜皇四子出生不到三个月还没起名字就夭折了,顺治悲痛万分,就想追封皇四子为太子,遭到了老妈孝庄太后的强烈反对,最终顺治只的追封皇四子为荣亲王,所以清朝自顺治之后荣亲王的爵位就默认的与太子之位挂钩,历代皇帝都不敢随便册封荣亲王。

    而乾隆在永琪病重期间册封他为荣亲王,一是为了让他高兴起来,好能让他的病情尽快好起来,二是暗示永琪他将来能成为太子,也是为了让永琪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希望,让他的心态好一些,能让他的病情好转。

    所以当乾隆册封永琪为荣亲王时,朝臣们和后宫妃嫔们也都明白了,永琪病好了肯定是太子的不二人选了,永琪的老妈愉妃在宫廷中的地位也一瞬间高了起来,在乾隆宠爱的高贵妃和嘉贵妃去世之后,当时后宫中除了乾隆继后那拉氏之外,妃嫔中就以愉妃地位最高,愉妃的名位当时尚在在令妃和舒妃之上,这也是由于乾隆对永琪的钟爱而抬高其母愉妃。

    附骨疽病类似于现代的骨结核病,病症主要在大腿外侧生疮烂洞,发病时如锥刺筋骨,这种病在当时也不算是绝症,是可以通过依靠中药调理治愈的。

    但是要知道重病下猛药,永琪当时的附骨疽病已经十分严重,而为他治病的太医知道他是乾隆最钟爱的皇子,不敢给永琪下猛药,治疗的十分谨慎,中药的药量如果不猛,是很难治病的,而一个中医的好坏完全就在于他对病症的把握以及下药的剂量上。

    可是患者是皇帝最宠爱的皇子,还有可能是将来的皇位继承人,所以太医对永琪的治疗十分保守,这也导致最后根本抑制不住永琪的病情,最终永琪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初死在了这个在当时本不算绝症的病上面,年仅26岁。

    永琪的死让乾隆十分悲痛,他不仅悲痛儿子去世,更悲痛的是他损失了一个最为属意的皇位继承人,因此永琪去世后,为他治病的太医张如璠和宋国瑞被乾隆问罪,二人家产全部被抄没,全家流放宁古塔永不得回京,可以说这是乾隆对治病的太医最为严厉的惩罚。

    乾隆在七年后也就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第二次秘密立储时,不得已只得选择了也和永琪一样比较文武双全但却属于是弱化版的十五子颙琰也就是嘉庆当继承人,可以说嘉庆算是永琪的备胎,他是乾隆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如果永琪没有死,皇位恐怕轮不到嘉庆。

    乾隆即便后来选择了秘密册立嘉庆当继承人,但他还是经常十分怀念永琪,每当永琪忌日乾隆都要为爱子作诗一首以悼念缅怀,一直到乾隆老年之后,他始终还在怀念最优秀的儿子永琪。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使者马戛尔尼来华为乾隆庆贺八十大寿,在寿宴上乾隆还当着嘉庆的面对马戛尔尼盛赞皇五子永琪,乾隆说:“其时朕视皇五子于诸子中更觉贵重,且汉文、满语、蒙古语、马步、骑射及算法等事,并皆娴习,颇属意于彼,而示明言,及复因病旋逝。”

    从这可以看出乾隆即便在永琪去世后,也对他怀念不已,永琪的去世可以说是乾隆一生之痛,也让乾隆后半生都一直在怀念这个儿子。

    乾隆因为对永琪的喜爱和怀念,所以才会在老年时还翻愉妃的牌子

    正是因为乾隆对永琪的怀念,所以在永琪去世后,他每当怀念永琪时,就会翻永琪生母愉妃的牌子,晚上让愉妃侍寝,即便愉妃在后来都已经70岁,按照清朝的宫廷规矩,后宫妃嫔年纪超过50岁的就可以不用再侍寝,但是愉妃一直到70多岁,乾隆还执意要翻愉妃的牌子,其实两人当时都已经70多岁,未必还有男女方面生活,更多的是为了在一起互诉衷肠缅怀儿子永琪。

    永琪去世后对愉妃打击也很大,儿子优秀且孝顺,但却英年早逝,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人生最悲哀的事情,愉妃怎能不难受。

    也是因为永琪的去世,更让愉妃看淡了一切,她逐渐地对后宫中的名利看得越来越淡,不争不抢,对乾隆的眷顾也是一切随缘,因此在永琪去世后,愉妃在乾隆后宫中的地位逐渐下降,本来她的名位在令妃和舒妃之上,结果永琪去世后,令妃越来越得宠,令妃就成了众妃之首,舒妃后来名位也到了愉妃之上。

    后来乾隆继后那拉氏与乾隆帝后失和不废而废,虽然保有皇后名位,但却失去了皇后的权力,乾隆晋封令妃为皇贵妃代替那拉氏权摄后宫事务,令妃一时之间成为最受宠的妃嫔,不过不管是那拉氏也好还是令妃也好,长寿才是王道,她们最终都没有愉妃长寿,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在舒妃去世后,此时名位在愉妃之上的那拉氏、令妃和舒妃都已经去世,愉妃再度成为乾隆后宫妃嫔之首。

    不过这些对愉妃来说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她早就看淡了宫廷名利,所以她后来一切随缘的态度也让乾隆对她颇为刮目相看。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乾隆再次翻了已经78岁的愉妃牌子召她侍寝,在这一晚乾隆问愉妃嫁给自己多少年了,愉妃毫不犹豫的回答已经整整65年了,乾隆一阵感慨,这几十年自己身边从来没缺过女人,但是唯独愉妃始终都静静地陪伴在自己身边,尤其是还生了那么优秀的儿子永琪。

    半年多之后也就是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愉妃去世了,享年79岁。乾隆感慨愉妃跟随了自己六十多年,还生育了最为优秀的儿子永琪,于是在她死后下旨追封她为愉贵妃。

    愉妃其实并不受乾隆宠爱,她能在死后得到贵妃封号,完全是因为她活得寿命够长,跟了乾隆很多年,并且还生育了最优秀的皇子永琪。

    写在最后

    所以说七十岁还能被乾隆翻牌子的妃嫔就是愉妃,但她却并不是依靠个人魅力,而靠的是儿子永琪的优秀,母凭子贵,由于乾隆对永琪的钟爱,因此在永琪早逝之后,每当怀念永琪时都会召愉妃侍寝来缅怀最优秀的儿子。

    说起来愉妃的命也是差了一点,如果永琪不英年早逝的话,很大可能会继承皇位,那么愉妃也会晋级为皇太后。不过命最不好的还是永琪,父母寿命都这么长,他却没有继承父母的长寿基因,没能继承皇位就英年早逝了。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