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揉什么穴位可以清肝火?大家好,我是宝树堂余药师,是一名执业药师,致力于为大家普及健康知识,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去肝火建议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按压行间穴、曲池...
按揉什么穴位可以清肝火?
大家好,我是宝树堂余药师,是一名执业药师,致力于为大家普及健康知识,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
去肝火建议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按压行间穴、曲池穴、合谷穴等部位,具体如下:
1、行间穴:在足背侧,当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具有泄肝火的作用,常用于牙龈肿痛、口腔溃疡、流鼻血等症状者;
2、曲池穴:位于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具有清热解表、调和气血的功效,也可用于去肝火的治疗;
3.合谷穴:位于手的背侧,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的中点下缘位置,具有镇静止痛、解表泄热的作用,可用于去肝火的治疗。
除了上述穴位外,也可以对于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等部位进行针灸,也可以起到辅助性治疗的作用。而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建议遵照医嘱使用清肝泻火的中药材进行调理,比如薄荷、桑叶、菊花、决明子等,可以加快恢复的速度。
在对穴位按摩时需要找准穴位,必要时寻求中医师的帮助,要注意采取适当力度,按摩时间建议在5分钟左右,每次按摩2~3次即可。
努力做一名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执业药师。关注我,每天多一点健康。
按揉什么穴位可以清肝火?
春天容易出现肝火旺盛,肝火旺的表现有那些?
1、肝火旺盛往往表现为头痛、眼痛、头晕、面红、目赤、口苦、尿黄、便秘、胸胁胀满、急躁易怒等。
2、观舌察脉:舌红或舌边尖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3、严重者可出现失眠、发狂、呕血、咯血等。
肝火旺盛的常见病因病机
1、肝火旺多因生气上火、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熬夜、压力大、其他脏腑热邪传至肝经等因素,而致肝的机能亢盛出现热象。
2、肝郁化火:肝郁往往是因为所愿未达、情志不遂、外邪侵体、用药不当等因素,导致肝的疏泄功能障碍、气机郁结,郁久化热所致。
清肝火的常用穴位有那些?
生活中要注意调节情志、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充足睡眠等生活习惯外,也可以按揉以下3个穴位。
1、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间凹陷处,或触及动脉搏动处。
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也是足厥阴肝经的输穴,具有疏肝解郁、清肝利胆的作用。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遗尿、癫痫、胁痛月经不调、小儿惊风等。
太冲穴可针刺、可艾灸、可按揉,临床应用非常多,也可和其他穴位配合应用。

2、行间穴
行间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行间穴是足厥阴肝经的荥穴,荥主身热,所以行间穴具有清肝泻火、清利头目、清肝利胆的作用。
主治肝火上冲于头部,出现的头痛,眩晕,肝火上冲于眼部出现目赤肿痛,目眩,青盲。
肝火上冲于耳部出现的耳鸣,耳聋,上冲于口出现口苦等。
按摩行间可清泄肝胆实火,疏肝解郁、清利头目的作用。

3、侠溪穴
侠溪穴位于足背部,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侠溪穴是足少阳胆经的荥穴,荥主身热,肝胆为表里之脏。
按揉或针刺侠溪穴具有功效为清肝泻胆、疏肝理气、通络止痛的作用。

肝火旺盛的常用方剂
通过生活调节、按揉穴位不能缓解,也可以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配合中药调理。
肝火旺盛的可选择龙胆泻肝丸、丹栀逍遥丸、当归龙荟丸。
肝郁气滞的可选择逍遥丸、加味逍遥丸、疏肝解郁胶囊、柴胡舒肝丸等。

注:本文为家庭健康知识参考和科普知识,不作为治疗依据,如有健康问题请及时就医并科学治疗,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声明:文本所用的资料与图片来源于网络和文献,仅作医学知识的科普所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