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5年评出的十位开国大将为何后来职级有差别,职务最突出的是谁?1955年第一次授予军衔,大将也是有软硬两个标准的。硬标准,1952年军委委员,行政4级。软标准,...
55年评出的十位开国大将为何后来职级有差别,职务最突出的是谁?
1955年第一次授予军衔,大将也是有软硬两个标准的。
硬标准,1952年军委委员,行政4级。

软标准,1952年正兵团级以上的野战军副职及兵种司令,大战略区副职。红军时期师以上。八路军旅/新四军师以上。
第一大将粟裕。第三野战军副司令,代司令兼代政委。红军时期,是红七军团参谋长兼21师师长。抗战时期,是新四军第一师师长,三条软标准都符合。

但是,张云逸是大将中各项超标的。解放战争时期,山东军区司令员。红军时期的红一方面军参谋长。抗战时期新四军副军长兼二师师长,三条都基本达到了元帅的标准。
但只是1952年国家军委委员,不是1954年党的中央军委委员。因为山东军区有罗荣桓作元帅代表。红一方面军有林彪代表。新四军有陈毅为代表。
十位大将,最高职务是:
粟裕,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黄克诚,中纪委常务书记。
谭政,中央书记处书记。
肖劲光,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王树声,国防部副部长。
陈赓,国防部副部长。
罗瑞卿,副总理,军委秘书长。
许光达,国防部副部长。
徐海东,长期养病。
张云逸,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
论地位,当然是人大副委员长最高。毕竟是副国级。论实际权力和影响力,当然是罗瑞卿最高。
55年评出的十位开国大将为何后来职级有差别,职务最突出的是谁?
一九五五年评出的十位大将分别是粟裕,萧劲光,罗瑞卿,陈赓,徐海东,许光达,张云逸,谭政,黄克诚和王树声。
其中,粟裕曾任总参谋长,萧劲光任海军司令员,陈赓任副总参谋长兼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长,许光达任装甲兵司令员等。
职务担任最重的是罗瑞卿,他曾先后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总参谋长,公安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