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什么那么多农村小卖部都关门了?不关门不行啊!小卖部就是为了卖点日用品小百货之类的,从中赚取点利润。目前的社会生活状况,小卖部一天一天的不卖东西了,没有买卖的事...
为什么那么多农村小卖部都关门了?
不关门不行啊!小卖部就是为了卖点日用品小百货之类的,从中赚取点利润。目前的社会生活状况,小卖部一天一天的不卖东西了,没有买卖的事情怎么做?没有意思了。

主要是农村都有了数量不等的超市,货物齐全,且物美价廉,各类食品、蔬菜新鲜,进货销售循环快。无形中把小卖部挤兑的你也没法干了。
加上现代社会,科技发达,网上购物已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快捷方便、物美价廉、多数的货真价实。这一新生事物,对一般的实体店都具有很大的冲击,何况你规模太小的小卖部了,自己就很知趣的退出了。

我家在80年代初,父亲曾开办了一个小卖部。这在当时那就是很稀罕的事了,除了人民公社有供销社商店外,大点的生产大队(村)或许有个和公社的供销社联营的代销店外,农村里个人开办的小卖部还几乎没有。
父亲也算思维比较活跃超前的,积极活动申请办理了“工商、税务部门”的“营业证”及各种手续。小卖部还挺热闹,十里八村的乡邻都吸引过来了。每天能收入个几块几十块的,当时就算很不错了。
说起来也不容易的,进货全靠骑自行车出去购买,到各县百货批发部门批发些货物,回来以零售的差价出售赚取点利润。

几乎天天要进货的,起早贪黑的忍喝挨饿是常事,不论冬夏,邻近的邢台市、柏乡、宁晋、隆尧、南和、南宫县等,各地行情也不是绝对相同的,尽可能选择价格较低的进货,从而能多赚点钱。
我那时刚复员回来,也帮助父亲多次出去到外县进货,真的不容易。可不像现在,大超市的货物都有专门送货的送货到门,当老板的也不用出去四处进货,网络联系什么都可以搞定。

我家小卖部红火了没几年,后来不沾了,不得不关门大吉。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农村的超市应运而生。我村不算大,2000多口人,陆续开超市三家,可想而知,小卖部还不靠边“稍息”吗?

自我家小卖部后的其他又开的三家小卖部,共四家小卖部,早已关门了三家了,现在除了三个大超市外,只有一个小卖部还惨淡经营着,基本没有什么营业流水,扔搭着干即是,是我本家族的叔叔、婶子经营的,反正也没有别的事,挣就挣个,不挣也不指靠小卖部生活。有孩子们养老的,这小卖部好歹算点事吧!
为什么那么多农村小卖部都关门了?
说得一点也不错,十多年前小卖部就是非常多。那是我村有三百多人囗,小卖部就有五、六家,买卖都不大,货不多,都是小买卖。我也算一个,那时我家门口有一个乡村小学,都是初小的学生,不隔人家就有三个小卖部,卖点学生用品零食,夏天卖点冰糕汽水等。因各种原因,现在一个也沒有干的了。[what][酷拽][酷拽][机智][机智][what]
我说一下原因,一、小学解散了,零食学习文具买不多了。周围居住的人也不多,买卖小的很。二、都是小买卖,货品不全,货越少越买不动,人常说“货卖大堆",一天连本才卖二、三十元,能赚多少钱。三、赚不多,还得交税,要的沒个标准,说多少是多少,不给钱拿你的货,因此成天防着要税的。四、摊子小,不徝的占个人,农民还得以农为主,一到农忙,经常关门,一来关门,谁还来买东西。还有的年纪大了,糊涂了,年轻人看弄不手里钱不愿干。有的随儿在外,家里无人,我是因为分家另住,新院偏僻,居住的人少。因各种原因,反正沒有一家干的啦。[灵光一闪][灵光一闪][what][what][可爱][可爱][撇嘴][撇嘴][来看我][来看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