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长辈拎不清(“家庭中,拎不清的老人,早晚会拖垮子女”你怎么看)

    栏目: 知识 日期:2023-02-14 20:00:24 浏览量(来源:小鲍

    [摘要]“家庭中,拎不清的老人,早晚会拖垮子女”你怎么看?王芬是在父亲的丧事办完后,才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的。母亲瞒着她,把10多万财产分给3个姐姐,只留给她1000元。...

    “家庭中,拎不清的老人,早晚会拖垮子女”你怎么看?

    王芬是在父亲的丧事办完后,才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的。母亲瞒着她,把10多万财产分给3个姐姐,只留给她1000元。没有见到父亲最后一面,已经让王芬痛苦不已,可随后,就连她去祭拜父亲,都遭到母亲的阻拦。


    王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而母亲之后所做的一件事,更是让王芬彻底寒了心。一气之下,王芬把赡养了十几年的母亲赶出家门。


    谁知,母亲又找上门来哭穷,让王芬每月给她500元的赡养费,王芬把腿一伸,将她拦在门外,把她的衣服被子都扔了出去,大骂她是粪池里的老太太。



    王芬知道,自己从一出生就是不受欢迎的。在她前面,父母已经生下三个姐姐,怀上她时,他们都满心期待会是一个儿子,没想到,却还是一个女儿。


    小时候的王芬,本来就又黑又瘦,加上被父母冷落,更是瘦弱得有点可怜。家里买来的零食,总是由二姐先挑,大姐和三姐再挑剩下的,眼馋的王芬,什么都落不到,只好眼巴巴地跟在几个姐姐身后,希望她们能分一点给自己。


    至于女孩子都喜欢的新衣服,王芬更是摸都摸不到了。母亲曹北义,并不是舍不得打扮女儿,她常常会把家里剩下的粮票、硬币,全部搜刮出来,但却只肯给三个姐姐买新衣服,把她们一个个打扮得像美丽的公主,而只有旧衣服可穿的王芬,站在她们边上,甚至连丫鬟都不如。


    更别提上学之后的零花钱,姐姐们拿的都比王芬多,花起来自然毫不手软,但王芬不敢乱花,她习惯把那一点点钱都攒起来,精打细算地过日子,生怕哪天就再也拿不到了。


    尽管一直被母亲这样区别对待,但王芬却没有怨恨过母亲,她总是想着母亲也不容易,四胎都没生下儿子,遭到了爷爷奶奶的嫌弃和外面那些人的冷嘲热讽。母亲不喜欢她,她也能理解,所以打心眼里觉得自己应该更懂事一点。



    姐姐们不肯做家务,王芬就主动包揽了所有家务活;母亲傍晚还在厂里加班,王芬就主动去厂里帮妈妈分担一点活儿。不知不觉中,王芬渐渐习惯了用讨好母亲的方式,来求得她对自己的一点好脸色。


    四个女儿都长大成人,并相继嫁人后,曹北义夫妇也已经年迈,加上家里的房子太老,夫妻两人便合计着去哪个女儿家住。


    曹北义最为偏爱的老二,虽然人就在益阳当地,但她条件最差,她以自己家没有多余空间,拒绝了二老。老大平时工作太忙,老三嫁到了外地,思来想去,只有小女儿王芬有能力帮助他们。


    王芬嫁人后,条件是四姐妹里最好的那个。她和丈夫常年在广东发展,不仅在那边买下房子,在益阳当地也买了两套房。一听说父母有难处,王芬连忙提出,让他们搬到自己家一套对外出租的房子里去。


    搬进去后,父母一住就是十几年。王芬为了照顾他们,频繁往返于广东和益阳,期间,二姐也经常过去那边看望父母。


    王芬一度觉得,自己和父母好像变得更好、更亲近了。所以,当父亲在2010年向她提出,想要花15万买下王芬这套130平的房子时,王芬想也不想就答应了。



    当然,父亲说这个话,并不是真的想买下王芬的房子,况且这趟房子的市值也远不止这个价格。父亲说,他们不付钱,就是想签一份假的购房合同,用来给她的三个姐姐看,好让她们知道,二老手上是真的没有钱了,再借也借不出了。


    而在此之前,王芬的二姐,总是打着来看父母的幌子,找母亲曹北义借钱,每次一借就是几万,曹北义借得爽快,二姐也从来不还。父亲担心夫妻俩的养老钱就这样被掏空,无奈之下才想出这个办法。


    王芬不疑有他,拿起笔,爽快地在合同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谁知,就是因为这一纸合同,日后竟被母亲拿来大做文章。


    2015年,王芬的父亲因病去世。当时,曹北义明明知道王芬就在益阳家中,却偏偏没有告诉她这个消息,而是喊来另外三个女儿,一起为丈夫办的丧事。


    之所以不通知她,是因为王芬父亲去世时留下了10多万的财产,曹北义只想把这些钱分给她的三个姐姐。


    丧事办完后,曹北义才告诉王芬这个事情,象征性地给了王芬1000块。王芬质问母亲:“父亲去世你为什么不通知我?”曹北义却说,“你人在广东,通知你你还得赶回来,两头跑多麻烦。”


    王芬因为母亲拙劣的谎话,和没赶上见父亲最后一面,伤心得直掉眼泪。随后,她表示想去坟前拜祭父亲,但母亲竟也不许,多番阻扰她去。


    王芬也想不明白母亲这样做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了把她与家人隔开,把她彻底看作是一个外人?她觉得很可笑,她一点也不在乎那些财产,她在乎的是,母亲竟会为了这点私心,阻止她去拜祭父亲。



    然而,一想到母亲将来要在自己的房子里独自养老时,王芬还是心有不忍。既然父亲没了,那对母亲的孝心,也还是要尽到的。


    随后,曹北义仿佛没事人一样,继续住在王芬家里。直到2018年,王芬和丈夫商量好,从广东搬回益阳,搬到母亲那边去住,照顾她的日常生活。


    谁知,许久没过去的王芬,一进门,就被里面的情形吓了一跳。屋里堆满了各种杂物,母亲却不见踪影。打电话过去才知道,母亲早已搬进了养老院,而她的这套房则被母亲让给二姐在住,这里面堆得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是二姐搬进来的。



    王芬对二姐一直怀有心结,知道这个事,让她心里很不舒服。但她还是压着这股不舒服,去养老院看了母亲。


    在养老院里,曹北义罕见地主动对王芬示好,她拿出自己亲手做的两束塑料花,送给王芬做礼物。王芬大感意外,还在心里反思,是不是自己反应过度,母亲和二姐说不定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坏。


    然而,曹北义随后所做的一件事,却让王芬瞬间清醒过来,也让她彻底寒了心。


    原来,那时的曹北义,早已和二姐商量好,要拿当年王芬和父亲签下的那份假的购房合同,对王芬提出诉讼,好达到霸占那套房子的目的。但是,由于曹北义无法提供购买房产的相关手续以及支付凭证,她的诉讼请求很快就被法院驳回。



    眼看母亲竟然偏爱二姐到了这个地步,甚至不惜联合二姐来给她下套,霸占她的房产,王芬再也无法自欺欺人了,更无法说服自己继续赡养母亲。


    一气之下,她把母亲和二姐赶出了自己的房子,并换上新锁,从此拒绝和她们来往。



    谁知,王芬刚过了一年的清净日子,母亲曹北义竟然又找上门来。她把王芬的家门拍得铛铛作响,边拍边喊:“你来给我开下门吧,我来拿衣服和被子,我冷啊。”


    大夏天的,曹北义明显又在故意卖惨,王芬在屋里不接话,打开门后,见曹北义要闯进屋去,王芬把腿一伸,拦住她的去路,就这样把曹北义拦在门外,并把她要的衣服被子都扔给了。


    但曹北义却不肯走,她哀求王芬:“我欠了养老院好多钱,你得给我赡养费。”


    王芬反问她:“你问问你自己,我赡养你多少年了?你瞒着我,不让我去爸爸的葬礼,分爸爸财产的时候想过我吗?那时候拿1000块钱打发我,现在没钱了,又来找我要赡养费?”


    曹北义无从辩解,一直站在门外哀嚎,王芬受够了她这一套:“你现在又想干什么?我晓得你的阴谋诡计,你就想赖在我这里,哭天喊地,像个粪池里的老太太!”



    直到坐下来协商时,王芬依旧不愿正面面对母亲,她心里清楚,母亲今天又过来闹,肯定不是她自己的想法,多半是受到二姐的唆使。


    为了试探曹北义的真心,王芬的丈夫问道:“您还记得王芬的生日吗?”曹北义说,“我当然记得,1975年生的。”


    王芬丈夫又问:“75年的哪一天呢?”曹北义支支吾吾答不出来,突然话锋一转,又转到王芬拿走她15万,不肯给她房子的事上来了。



    王芬气得当场就要走人,曹北义却拉着她的手臂,不住地哀嚎道:“我的崽啊,我最爱的崽啊,你怎么会不知道,我最爱的就是你呢?”


    多年来,王芬就是这样一次次被曹北义的谎言给骗了去,如今她再也忍不住,哭着挣开母亲,“假的,都是假的!别演戏了!”



    而当曹北义一个没站稳,差点摔倒时,王芬还是下意识地扶住了她。时至今日,王芬早已看清,母亲从未爱过自己,但她却始终无法像母亲一样,做得那样绝情。


    冷静下来后,王芬提出,要是四姐妹能共同承担母亲的赡养问题,那她也愿意承担。曹北义自然是忙不迭地答应了。


    协商当天,三个姐姐都没法亲自到场,她们只能挨个打电话过去,商量母亲的赡养问题。当问到大姐、三姐,愿不愿意四人平摊,每人每月支付母亲500元的赡养费时,她们都很干脆的答应了。



    只有母亲最偏爱的二姐,一直推脱:“我人在外面,自己养活自己都难,这个事我再考虑考虑。”


    这样的结果,王芬毫不意外,她告诉母亲:“如果她不愿意承担赡养你的责任,那我也不会。你要告,就去法院告我吧,也别只告我,要告就去告那个一直躲着不敢见人的老二。”



    曹北义却不接茬,一句责怪老二的话也不肯说,反而板起面孔,训斥王芬:“告就告。”母女俩协商失败,不欢而散。


    人们常说“家庭中,拎不清的老人,早晚会拖垮子女”,这句话非常在理。上文中的母亲曹北义,就是这样一个拎不清的老人。


    因为她的拎不清,常年无度地偏爱二女儿,导致二女儿一边心安理得花光她的养老钱,一边对她毫无羞愧之心,甚至连每月500元的赡养费都不肯为她出。养女儿养到这个份上,不可不谓之失败。但曹北义却依旧看不清,不肯对二女儿说一句重话。


    反之,对于一直不被爱的小女儿,曹北义则一直都是榨取的心态,十几年里住她的房子,享受她的照顾,却依旧不肯给她一张好脸。需要的时候就惺惺作态,维持关系;算计的时候,直接撕破脸,丝毫不考虑小女儿的感受。


    曹北义已经77岁了,她未来的养老生活是避不开的话题,但她依然看不清,坚持偏帮那个对她没有孝心的二女儿,把真正愿意花钱花精力对自己好的小女儿往外赶。


    也因为她的一碗水端不平,不被爱的小女儿,即便生活过得再好,内心将永远有无法弥合的伤痕存在;而被偏爱的二女儿,肉眼可见地自私,没有底线,她之所以越过越差,根源很可能在于母亲。

    “家庭中,拎不清的老人,早晚会拖垮子女”你怎么看?

    李舒给94岁的母亲洗完澡,累得头晕。母亲却不屑地说:你才照顾我两年就觉得累了,要是让你照顾我五六年,你是不是早就不管我了?

    李舒没说话。母亲刘芳继续说: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为什么照顾我?你就是贪图我的房子。我告诉你,房子我早就过户给你大姐和两个妹妹了,你装得再孝顺,对我再好也没用。

    李舒愣住了,她辛苦照顾母亲两年,在母亲眼里她做的这些都是装的?母亲为了防范她,还把房子过户了。在母亲眼里,难道她就是一个白眼狼吗?

    李舒决定和母亲好好谈谈,谁知母亲说了一件事,让她崩溃了。

    刘芳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李舒排行老二。刘芳生李舒时家里穷得吃不起饭,当时刘芳有个远房亲戚,夫妻俩一直不能生育。刘芳问他们愿不愿意收养一个孩子,如果愿意,就把李舒送给他们抚养。

    夫妻俩同意后,李舒还没满月,刘芳就把她送走了。

    后来,刘芳又生了三个孩子,由于家里条件不好,孩子又多,刘芳很少有时间关心李舒在养父母那里过得好不好。

    李舒八岁时,家里的条件稍微好一些,也许是出于愧疚,刘芳决定把李舒接回家,一家人团聚。

    李舒的养父母并没有告诉她,她是被收养的。所以刘芳夫妻俩找到她家,要带她回家时,她茫然又无措。后来在养父母的解释下,李舒才知道自己的身世。养父母家的条件也不好,李舒自从懂事起,就经常帮养父母做家务。

    她以为回到亲生父母家,亲生父母出于愧疚会对她好一些,然而让她失望的是,刘芳不仅不仅对她不好,还拿她当保姆一样使唤。

    家里只要有活干,全家人都默认这份活属于李舒。李舒不想再次被父母送走,只能更加勤快。其他姐弟吃完饭就能出去玩,李舒要收拾碗筷、打扫卫生。好不容易忙完了家务,还要去地里锄草,和父亲一起给庄稼打农药。

    李舒觉得只要她够勤快,父母发现了她的闪光点,早晚会接纳她,对她好的。但是一家人相处久了,李舒发现她从来都没有融入过这个家里。

    李舒的父亲寡言少语,性格木讷,所以家里的大小事务都听刘芳的。李舒在家住了半年左右,偶然发现一个现象,刘芳每次做饭的时候,都会拿盖子盖住其中一个碗。李舒好奇地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母亲往其它碗里滴了香油,只有被盖子盖住的碗里没有香油。

    而这碗没有香油的饭,就是给她吃的。每次开饭前,母亲都会把这只没有香油的饭碗先给她,避免其他姐弟拿错了。

    李舒心里很难过,以前她一直以为母亲每次吃饭时都先给她吃是因为爱她,现在才知道母亲这么做,是担心她吃到其他姐弟的饭菜。

    更让李舒失望的是,家里每次煮粥,锅边会有锅巴,刘芳每次都把锅巴铲下来放进李舒碗里。

    李舒不想吃锅巴,刘芳就会不耐烦地说:你就知足吧,我本来不打算把你接到家里来的,现在你来了,家里又多了一个人吃饭,我压力多大啊。你要是再挑剔,连锅巴饭都没得吃。

    在李舒的记忆里,自从回到了亲生父母家,她永远干着最累的活,吃着最差的饭。过年时,家里其他弟弟妹妹都有新衣服穿,唯独她只能穿大姐穿过的衣服。

    只要她有一丝不满,刘芳就会说她没有良心。

    刘芳认为李舒应该在养父母家长大,是她承担了多养育一个孩子的压力把李舒接回来,李舒应该感恩戴德,好好为这个家付出,而不是和其他弟弟妹妹比吃穿。要不然,她接李舒回家的意义何在?李舒是家里的老二,她接李舒回来,就是希望李舒帮她分担一些压力。

    李舒察觉到母亲对她的忽视,她尽力将每件事都做到最好,不抱怨,不纠结,对弟弟妹妹照顾有加,可是她在家待了四年,母亲又把她送走了。理由是家里太穷,养不起多余的孩子。

    当时,李舒已经十二岁了,她知道自己再次被抛弃了。李舒不明白,家里养不起孩子,为什么被抛弃的不是其他孩子,每次都是她?

    李舒理解不了父母的做法,所以自从这次离家后,再也没有和家里人联系过。后来,李舒的弟弟出了一场意外,李舒的父亲接受不了儿子离世,大病一场。

    李舒的父亲住院时,李舒已经嫁人生子了,家里人给她打电话,希望她尽到女儿的责任,为父亲出钱出力。李舒没有理会,后来父亲病逝,李舒参加了父亲的葬礼,不过葬礼结束,李舒就走了。

    刘芳和另外三个女儿对李舒的行为很不满,她们觉得李舒太没良心,家里人好歹养育了她四年,她怎么能对家人这么冷漠呢?既然李舒主动疏远她们,她们也不必讨好李舒,所以自从李舒的父亲去世后,一家人再也没有联系过。

    李舒的女儿出嫁,儿子结婚,娘家人也没有来过。大家都默认这种疏离,互不来往。谁知刘芳87岁那年,去省城看病时,意外在街上看到了刘芳。

    当时,刘芳手里提着一大堆刚买的肉和蔬菜,刘芳心里很不满,她生病住院,李舒对她不管不问,竟然还有心思买这么多好吃的?

    她要求去李舒家里坐坐,看看李舒这几年过得怎么样。李舒解释她很忙,没时间招呼她,再说了,刘芳眼里根本没有她这个女儿,既然不在乎她,去她家里也没什么意义,不如像陌生人一样,互不打扰。

    李舒拒绝刘芳去她家,刘芳认为母亲去女儿家天经地义,坚持要去。

    进门后,李舒就忙着洗菜,做饭。刘芳看到李舒住了新房子,家里的家具一应俱全,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气愤地说:你妹妹和你弟弟都没住过这么好的房子,你凭什么过得这么好啊?

    李舒听完这句话,红了眼睛。她不想和刘芳吵架,便继续在厨房忙碌。中午时分,李舒的丈夫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七八个工人。原来李舒的丈夫承包了一些工程,工程结束,李舒的丈夫请他们来家里坐坐,好好吃顿饭。

    刘芳看着桌上丰盛的饭菜,再联想到她每天吃的饭菜,心里更加不平衡。她发现李舒现在的日子过得太好了,李舒察觉到母亲眼神里的异样,她没招呼母亲吃饭,刘芳觉得尴尬,只能一个人下了楼。

    刘芳走后,李舒哭了。李舒以为刘芳这次来,会说几句关心她的话,或者主动缓和母女关系,可是刘芳眼里只有不甘心。

    李舒在厨房忙着做饭,刘芳看不到她的辛苦。她看到的就是李舒吃得好,住大房子,比其他姊妹过得好。

    李舒本来想关心刘芳几句,但是看到刘芳对她的态度,便断了这个念头。

    自从这次见面之后,李舒和娘家人再次断了联系。谁知几年后,李舒的大姐突然给李舒打电话,说刘芳生病住院了,希望李舒前去看看。

    李舒不想去,大姐苦口婆心地说:妹妹,咱妈知道错了,我们当年也不该冷落你,什么活都让你做。咱爸已经去世了,你难道还想给自己留下不能见父母最后一面的遗憾吗?不要子欲养而亲不待啊。

    李舒虽然多年没和娘家人联系,但是她心里一直都渴望母爱,渴望得到家里人的认可。所以经过大姐的开导后,李舒心软,同意回家看望刘芳。

    李舒回家后,发现刘芳已经瘫痪在床,吃喝拉撒都需要人照顾。刘芳告诉李舒,她名下有一套黄金地段的房子,只要女儿们对她好,她会把这套房子分给她们四个。如果女儿对她不好,就不能分到她的房子。

    李舒的大姐和三妹四妹劝李舒留下来,一起分担照顾刘芳的压力。过去的事情就不提了,现在刘芳卧病在床,家里人应该团结一心。这样刘芳百年之后,一家人的亲情依然在。

    李舒觉得刘芳有再多不是,毕竟给了她生命。就算刘芳不待见她,至少还有一部分房产给她,她也不算亏,就同意了。

    一家人协商好后,李舒的大姐写了一张表,四个姐妹按照表格,每个月轮流照顾刘芳。由于李舒的女儿和儿子日子过得都不错,她时间相对清闲些,所以大姐排表格时,李舒要比其他三姐妹照顾刘芳的时间多一些。

    李舒心地善良,看到刘芳生活不能自理,照顾她时十分用心,其他姐妹照顾刘芳时,不让她饿肚子就算照顾。李舒不然,她不止让刘芳吃饱,还给她剪头发、剪脚指甲、掏耳朵,让她穿得体面、干净。她想让刘芳看到她的好,认可她这个女儿。

    李舒就这样照顾了刘芳两年,她以为刘芳认可了她,谁知有一次,她给刘芳洗完澡,随口问刘芳她表现得怎么样?

    刘芳不屑地说,李舒对她好,就是贪图她的财产。不过她不会让李舒得逞的,李舒回家照顾她之前,她就已经把房子过户给另外三个姊妹了。所以不管李舒对她再好,照顾她的时间再久,她什么都得不到。

    李舒懵了,她以为其他姐妹也对她笑脸相迎,刘芳也不像之前那样动不动就骂她,她已经慢慢融入了这个家庭。其实这一切都是她的一厢情愿,她从来没有得到家里人的认可。刘芳为了防备她,更是早早就把房子过户了。

    李舒不明白,既然刘芳什么都不想给她,干嘛要让她伺候她呢?大家互不打扰,不是更好吗?

    李舒问母亲为什么这么做?小时候母亲就对她不好,现在还要压榨她的付出,她尽心尽力对她,为什么刘芳看不到?

    刘芳理直气壮地说:我哪里对你不好了?是你太斤斤计较,觉得我对你不好。这些年你尽过女儿的义务吗?你出钱出力孝顺过我吗?你自己的日子过得那么好,你想过帮衬家里人吗?我知道你有继承我房子的权利,才把房子提前过户的,我就是不想把自己的财产给你。

    李舒咽不下这口气,她可以理解刘芳对她的忽视,可其他姊妹为什么要联合起来欺骗她呢?她必须为自己讨要一个说法。她争的不是财产,而是尊严。

    李舒给四妹和三妹打电话,两人一听到房子的事就匆匆挂了电话,并躲着不见她。

    李舒没办法,只好找大姐要一个说法。大姐没有回避这件事,她告诉李舒,母亲虽然上了年纪,但是头脑很理智。当初房子过户是母亲的决定,她们做女儿的只有服从,她无权干涉母亲的决定。

    李舒问大姐,既然母亲早已把房子过户了,为什么当初大姐要打电话让她来照顾母亲,还说房子有她的一份?从头到尾,她都像个傻子,被大姐和母亲骗得团团转。

    大姐不满地说:你要是真的孝顺,我们何必拿房子说事?你本来就不是真心照顾咱妈,你要是真的孝顺,干嘛要在意她的房产分给谁?房子在咱妈名下,她想给谁是她的自由,你抱怨也没用。我劝你好自为之,不然最后难堪的是你自己。

    李舒委屈不已:我要是觊觎家里的财产,咱爸去世的时候我就应该回来争家产。这些年我从来没争过,是你们欺骗我再先,我才要拿回属于我自己的东西。既然你们从来没拿她当一家人,以后我不会再照顾她,你们也不要再来打扰我的生活。

    李舒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就走了,刘芳气愤不已,痛骂李舒没良心。亲戚们劝刘芳多理解李舒,刘芳解释,其实她心里一直在意李舒,当年她把李舒送人是不得已而为之,她知道李舒养父母家里条件不好,还送过一袋麦子给她们,她做得仁至义尽了,为什么李舒就不能谅解她?

    亲戚问刘芳,她做这些事有没有和李舒说?

    刘芳摇摇头:我干嘛要和她说?我说了她也不会相信,她就是没有良心,自私自利。这些年,她来看望过我没有?现在我病了,需要人照顾了,她才回来。她不就是贪图我的财产吗?她已经有车有房了,她女儿还给她买了一套房子,她凭什么觊觎我的财产?我就是看不惯她过得好。

    刘芳这番话,很快传到了李舒耳中,李舒彻底心寒了,她需要好好想想自己和家人的关系,如果娘家人不在意她,她也不想继续委屈自己,做出力不讨好的事。

    写在最后

    刘芳就是拎不清的老人。她对待子女无法一碗水端平,导致她偏心的子女不明是非,不被她偏心的子女虽然有所成就,可是被家人伤得太深,很难释怀。

    刘芳在李舒很小的时候就将她送养,李舒回家后,她不仅没有善待李舒,还总是苛待她,多年后再次将她送养。她从来没有在乎过李舒的感受,没有尽过一个母亲应尽的责任。

    她发现李舒过得好后,心里不平衡。但是李舒一直在尽全力包容家里人,刘芳生病后,她也会尽心尽力照顾。可惜刘芳总觉得李舒不是出于真心,她就没想过,李舒的儿女事业有成,如果她不是真心照顾刘芳,何必做出钱出力又不讨好的事呢?她把照顾刘芳的精力和时间放在自己身上不好吗?

    刘芳的做法寒了李舒的心,也让女儿们产生了隔阂,她这样做,既拖累了李舒,也连累了自己。因为没有李舒悉心照料,她的晚年注定凄凉。

    照顾年迈的父母,是一项出钱出力又磨练耐性的工作,父母晚年后,子女愿意陪在父母身边,照顾父母的日常生活,已经证明了子女的孝心。作为父母,要多体谅子女的不易,公平对待子女。

    落叶不是一天黄的,人心也不是一天凉的,如果子女尽了孝心还被父母嫌弃,当子女失望攒够了,父母再想弥补就晚了。

    爱是相互的,子女孝顺父母,父母也应该用同样的爱去回应子女,如此,才能家庭和睦,老有所依!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