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成绩好,初中不一定好,初中成绩好,高中不一定好。这句话有道理吗?作为一个从小学到博士读了20年书的人,结合自己和身边人的经历,我认为:这句话挺对的!不止在学...
小学成绩好,初中不一定好,初中成绩好,高中不一定好。这句话有道理吗?
作为一个从小学到博士读了20年书的人,结合自己和身边人的经历,我认为:这句话挺对的!不止在学习上,这句话还延伸适用于其他很多方面;比如高中成绩好,不一定考上好大学,上了好大学,不一定找到个好工作!
第一个是小学阶段的例子:我在读小学时班上有一个学习很好的女同学(每次考试不会跑出班级前三名),是我的追赶的目标;然而,在进入初中后,成绩就慢慢下滑,初二的时候就跌出班级20名了!
第二个是初中阶段的一个例子:相反的,我的一个初中男同学,初中时的成绩一般化(他的初中成绩比我差),升到高中以后,他的成绩就开始极速上升,大概在高二的时候就超出了我一截,说实话我真的很羡慕,当时做梦都想提成绩的我,着实想知道他究竟怎么做到的
[捂脸]
最后举一个我高中同学的例子,高中三年,我的这位同班男同学每次考试都是班级前5名,而我成绩不稳定,一般在5—10名徘徊;第一次高考我们都没有开上本科;然后我们又一起复读一年,这这一年里,每次考试我的这位同学都比我成绩排名靠前。第二次高考放榜,我的这位同学仅刚过了本科录取分数线,勉强填报了一个不理想的本科院校!
结合上面几个例子,可以看到我们不能以现在的所谓好坏,去判断一个人或者一个事情的好坏或者发展。一件事情,比如学习,不论你现在处于何种境遇或者水平,只要我们想做,无论何时都不晚,只要努力用心,终会迎来峰回路转的时候!
一个事情,或者学习的好或坏的影响因素很多,比如学生在进入初中后,青春期的某些心里因素,比如早恋,如果没有正确处理/引导就可能会导致学习心态和效率的下降,引起成绩从好变坏!
另一方面,还是心里因素,一些学生的心里抗压能力很弱,一到大考或者其他大一点的事情就很焦虑,导致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就是俗话说的,一压就趴窝了!当然,也有压力下迸发,超常发挥的情况,我大学时班上一个平时成绩不好的男同学,考研时就是超长发挥类型的,同学老师们都没想到的那种!
人生是场马拉松,勿以一时论英雄!

小学成绩好,初中不一定好,初中成绩好,高中不一定好。这句话有道理吗?
感谢邀答
小学成绩好,初中不一定好,初中成绩好,高中不一定好,这话有道理,因为你说的是“不一定”而不是一定。
学习成绩的好坏,一定是天赋加努力。我说几个我们这里的真实例子:
有个孩子(我暂时称他小A),小A小时候非常调皮捣蛋,整天不好好学习,就知道玩,因为是独生子女嘛,父母比较娇惯,小学几年最好的成绩也就八十几分,大多数考试都在七十分上下,成绩不算好吧?到中考,只考了三百多分(那时候高中分数线好像是五百多分,但可以花钱上),没办法,为了孩子,父母赌了一把,没让小A读中专,花钱让他读了个不太好的高中,在那所高中学校,他的成绩属于中等,不知道小A哪根筋通了,拼了命的学习,人瘦下去了,成绩却一年比一年提高,父母是既心疼又开心,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考入了南京师范大学,不算差吧,现在又考上了公务员,混得人模人样的。
我们叫这个孩子小B,和小A是一个自然村的,比小A小一岁,小B小学初中在班上成绩都遥遥领先,中考成绩也很理想,小A的父母总是拿他做榜样,要孩子向他学习,小B到了高中离开了家长,学习松懈了,还谈起了恋爱,结果高考失利,上了个民办专科,现在在一家企业上班。
还有一个孩子小C,天生聪明,小学初中,给人的感觉并没好好学习,经常看见他在玩,可是考试成绩却总是很好,直到上了高中,才看到他正儿八经学习,高考也考了个比较理想的大学,现在在企业做中层领导。
学生的学习成绩除了和天赋及后天的努力有关外,考试的时候临场发挥,考题正好是你平时学的好的内容,这些也很关键,你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