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四大盗墓门派,哪个门派最厉害,四大盗墓门派,哪个门派最厉害呢

    栏目: 知识 日期:2023-02-02 22:00:26 浏览量(来源:小汤

    [摘要]四大盗墓门派,哪个门派最厉害?看过《鬼吹灯》系列的朋友,其实普遍认为摸金校尉一派独树一帜,不可否认,摸金校尉实力确实强大,而且小说是以胡八一为主角所展开的一系列...

    四大盗墓门派,哪个门派最厉害?

    看过《鬼吹灯》系列的朋友,其实普遍认为摸金校尉一派独树一帜,不可否认,摸金校尉实力确实强大,而且小说是以胡八一为主角所展开的一系列故事;但冷静分析,各派都有各派的强项,能留下历史的印记,也固然有它存在的道理。看过《鬼吹灯》的朋友们都知道,盗墓的门派有四个,分别是“摸金校尉”、“发丘将军”、“搬山道人”和“卸岭力士”。那么这些门派是怎样发展形成的?真有这样的民间组织吗?这些门派真的这么神秘吗?古代的墓室真的有那么恐怖吗?要想了解这些真相,请准备好板凳和瓜子。随我一起去揭开那层神秘的面纱.......

    虽然偷盗并不光彩,但是门派这一说总还是有点江湖侠义的味道。而盗墓门派与江湖武侠中的门派并不相同。后世盗墓者因对某位德高者或者盗墓手艺比较认可,于是自发的遵循其行事的原则。并以此开宗立派,形成了盗墓这个行当里面特有的门派之说。而同一门派的弟子可以完全不存在任何的师徒关系。所以,在盗墓的这个行当当中,即使同一门派的弟子也可以完全不存在任何的师徒关系。甚至他们可以互不相识,各行其道。而他们只是因为对同一种盗墓理念的尊崇,便被归为同一门派。所以,这里必须要指出的是,每个门派的创立源头其实都是非常模糊的,并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而对于开源的时间和祖师都是后世不断的推测而来。

    摸金流派始于战国时期,崛起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当时曹操为了搞到军饷就让士兵去盗汉朝古墓,然后曹操觉得盗墓不是啥好名声,就干脆给盗墓的士兵们设置了两个军衔:一个是摸金校尉,另一个是发丘中郎将。

    摸金校尉注重风水天相,更是有“分金定穴”的本领,以佩戴“摸金符”为身份象征,摸金校尉讲究两大原则:一是鸡鸣灯灭不摸金,说的就是摸金校尉开棺之前必须要在墓室的东南角点一支蜡烛,如果在拿宝物的途中,如果蜡烛灭了或者公鸡打鸣了,说明是墓主人不乐意了,这时候必须就要把拿的明器都放回去,然后磕三个响头才能离开,相传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就会出事。这第二个原则就是做什么都要有底线,墓主人的明器不能全部拿完,只拿走几件,给主人留一点,不然的话也是犯忌讳的。

    我们都知道,校尉喜欢单打独斗, 一般配置3到5个人就差不多了,有负责打洞、散土、放风的就可以了,所以就没有什么所谓的门派,顶多就是几个人流串作案,但由于摸金校尉精通“天星风水术”与“寻龙诀”,这“分金定穴” 更是他们的拿手本领。

    发丘就是上面提到的发丘中郎将,或又称发丘天官,汉朝的武官有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所以论资历发丘中郎将应该算是摸金校尉的顶头上司,与摸金同宗同源,但发丘行事高调,爱和官府一起合作,只爱大墓,平日里扮古董商和当铺老板模样,所以摸金校尉一直都很鄙视发丘中郎将。作案手段同摸金校尉,因常和官府合作,所以官府也赐给发丘一个大印,上面刻着“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字,说白了就是做坏事找个心理安慰。当然,这枚印也在发丘中世代传承,所以就成了发丘派的圣物,所以才叫“发丘有印”。因为只开大墓,所以发丘一般要比摸金校尉有钱的多,并且发丘背后有官府作为后台,身子骨感觉也比摸金校尉硬气,所以硬实力要比摸金强一些,但因行事谨慎,手艺相比起摸金校尉来略潮。

    搬山派其实是《鬼吹灯》里最为神秘的一派,他们始于后汉,崛起于清朝,因为老祖宗与崂山道士有渊源,所以搬山派一般都是穿着道士的衣服到处游走,行踪隐秘难寻。据说搬山一派都受到鬼洞的诅咒,所以搬山派的一直在寻找传说中的能解开他们诅咒的電尘珠,所以他们盗墓不为钱财,只为珠子。所谓"搬山有术”,这个术说的就是生克制化之术,搬山派最擅长的就是用暴力开墓,就是用炸药砰砰砰!机关阵法是其所长,破解坟墓中各类机关很是拿手。虽通机关,但一贯以破坏为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当然,作为道士,他们也懂一些风水知识, 不过没有摸金发丘懂得多。上面说到摸金校尉很低调,但搬山道人更低调,像鹧鸪哨这种行业内的顶尖高手就喜欢单干和刚正面,而且搬山基本上都不拿明器,所以他们确实穷,在硬实力这方面略显不足;但不得不说,鹧鹄哨个人能力属实太强,强到拉高了搬山一派整体综合实力。

    卸岭派说白了就是一群会盗墓的黑社会团体,这种派系据说是源于北宋,崛起于元朝。元朝时期,汉人受到了蒙古人的欺压和屠戮,所以当时民间的一些汉人黑社会组织就决定去盗那些元朝大官和皇家贵族的墓,泄愤的同时还能拿钱财,所以慢慢的就形成了这个卸岭流派。都说卸岭有甲,应该就是他们从元朝皇族墓中盗出来的黄金内甲,传说可以刀枪不入,水火不浸,所以被一直传承;此派作案讲究人多势众,所以他们一般盗墓就出动数百人上千人,排场极为庞大。卸岭讲究望、闻、问、切,其实就是通过人体的五感找墓的办法,《怒晴湘西》 的陈玉楼更是其中的高手,一双夜眼简直逆天。所以,卸岭一旦确定大墓,便倾巢而出,就算有座山,也能给挖没了。值得一提的是,卸岭的规矩就是开棺之后要把里面的尸体拉起来,然后给尸体几大耳光,这一是卸岭老祖宗当年开元墓的一个泄私愤的方法,二来是给自己壮胆。

    作为盗墓派系中的黑社会组织,卸岭一派不但有钱,而且还有人,所以硬实力完全在其他三派之上;但卸岭除了蛮干真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所以业务能力最差。

    当然,门人们为了使门派显得更加的历史久远,源远流长。也存在着对自己门派的起源、祖师和重大事件有所杜撰或夸张的嫌疑。主要留下了四个最主流的盗墓门派,分别是“摸金派”、“发丘派”、“搬山派”和“卸岭派”,而归属于这四类门派的盗墓人也被分为“摸金校尉“、”发丘将军“、”搬山道人“和”卸岭力士“。这四大门派各有建树。每个门派还都有自己专门的“法器”。比如摸金有“符”、发丘有“印”、而搬山有“术”、卸岭有“甲”。

    一、摸金校尉

    摸金派的“摸金校尉”因为各类的盗墓类型的小说、网络剧电影风靡。四大门派中的摸金派也被读者了解最多。

    据史书记载,后人推测。摸金派源自于三国时期奉曹操为祖师爷。话说在三国时期,战乱不断。曹操的军队军饷严重不足。曹操设立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让他们组成军队去墓中取财。通俗的说,这就相当于国家考古办BAN公室的主任。他们持有官方批示的盗墓许可证。专门负责挖掘前朝王公贵族的陵墓。盗取陪葬的财物。用来补贴军饷。而曹操与这摸金校尉的联系史书当中确实有记载,在《水晶注疏》中,就曾记录到:操发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数万斤。”而陈琳也在为袁绍剿兖州中写:“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灰土,无亥不入“。

    摸金门派还有一套完整的门派标识系统和技术。只要懂行规术语,并在行动当中遵守门规,皆可视作为同门,但是他们通常都是一人行事,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与他人合作。即使他们与他人合作,整个团队也不会超过五个人。

    而盗墓门派中的摸金这一派。最擅长的是”定穴“即找坟墓。他们以自己独特的”分金定穴“著称,但并不擅长于武功和体术秘法。“分金定穴”其实就是中国风水术中确定建筑物坐标的专业术语。简单的理解就是根据墓穴的坐向来判断凶吉。类似于现代做的大数据分析,其实就是将三百六十度的方位平均分为一百二十分,然后再辅之以罗盘定位,结合风水、星象、观察形势,然后再确定墓室的定位来判定吉凶,据说这样的方法可以精确的判定棺椁的位置。误差不会超过一枚金针的直径。但是这样高超的本领只是少数摸金校尉所掌握的秘术。

    摸金门派在所有门派中技术含量是最高的。他们的规矩也最多。而门派当中需要有很强的自我约束力。比如他们的一个规矩叫“人点烛,鬼吹灯,鸡鸣灯灭不摸金”。一般摸金派进入到墓室的地宫之后,他们会先在墓室的东南角点起一直蜡烛。然后他们才能开馆取财。相传这是摸金派先人与死人定下的“契约”。任何人都不得违背。而蜡烛必须点在墓室的东南角。也是很有讲究的,据说这样一是为了确定墓室当中的氧气是否充足,二是因为东南角这个位置在风水当中属于生门。如果蜡烛能在生门方位点燃,那就说明盗墓者并不会有危险。如果蜡烛熄灭,就意味着这是“鬼吹灯”,于是必须马上收手,还要恭敬的磕上三个响头,然后自己空手而去。而如果早上鸡鸣之后,要尽快的退出墓室,也不能再取任何财物。否则后果自负。很有可能只能丧命墓穴之中。

    摸金校尉们需要遵守的第二条规矩则是:开馆之后,看到墓穴主人的尸体。从头到脚,只能摸一遍。而且只能摸一两件宝贝走。绝对不可以全部取走。这里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这是秉承做事留有余地的原则。做事不做绝,做人不能太贪。而第二种说法是:这个规矩是为了给后世的同行人留下宝物。不至于他们空手而归。

    摸金校尉要遵循的第三个规则则是:只能对大的墓葬下手,普通老百姓的墓绝对不能动。一般王侯和贵族的墓都是摸金校尉的主要目标,这些墓数量众多,价值也相对较高。不至于费了半天劲,徒劳无功。摸金校尉的规矩之四:是说正宗的摸金校尉是有一块摸金符的。摸金符实际上就是一枚吊坠,在摸金门派中相当于身份证。

    而此外,同江湖盛传的武林秘籍一样,摸金校尉也有自己的秘籍,那就是“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其实在许多盗墓的小说中都有提及。而此书是清代摸金校尉“张三链子”张三爷所创。这部书是一部关于风水术和阴阳术的秘籍。囊括了各朝各代古墓的结构、布局。以及摸金校尉在倒斗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凶险。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确切的说应该有十六卷。而每卷都以周易古卦中的一个字为代表。一共十六个字。不过这本书都是残本,现在只有风水术的十六字流传世间。分别是”天“、”地“、”人“、”鬼“、”神“、”佛“、”魔“、”畜“、”摄“、”镇“、”遁“、”物“、”化“、”阴“、”阳“、”空“。而阴阳术的部分已经失传。

    二、发丘将军

    发丘派又称“发丘将军”和“发丘天官”。据说发丘派起源于后汉。常以“古董掌柜”身份乔装。一般他们不会轻易出手,除非发现了大型的陵墓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发丘将军是四大盗墓门派中唯一一个不忌讳与官府合作的门派。而他们这样的特性,也为其它的三个门派所不齿。发丘派在清朝时曾遭遇过外族的迫害,但是,发丘将军们都有着极强的适应力和变通能力。相传,流亡到海外的发丘将军曾经逃脱到东南亚和美洲,在很多大型的墓葬中,都有着他们的身影,而在国内存活下来的分支中,也有很多人成为了考古学家,或者在考古部门工作。

    发丘将军与摸金派的手法极其相似,他们依靠的也是星象和风水。先确定墓穴的方位和墓室所在地。但是他们的技术显然是不如摸金校尉的。发丘将军们也有自己门派的身份证。正宗的发丘将军会有一枚铜印,这枚铜印上刻着“天官赐福,百无禁忌“的字样。而在发丘将军手中是不可替代的法器。号称”一印在手,鬼神皆走“。正是因为百无禁忌,发丘将军这一派在盗墓的过程中,会毁人尸骨,破人风水,做事不折手段,而据说发丘将军的这枚”铜印“的原型毁于明代的永乐年间。另外,发丘派的行动以合作的形式进行,是为了降低在墓穴中的危险性,他们的行动有详细的计划,对一切可能出现的情况都会做出相对的应对措施。他们行事稳妥,但是他们的行动对古墓的破坏性极强。而且这一派的人还经常因为事后分赃不均,保密不严而常出状况。

    三、搬山道人

    据说搬山派“搬山道人”起源于秦汉时期,兴盛于清朝中期。但这样的推测并无确切的史书记载。

    搬山派的“搬山分甲术”与茅山法术相似,因此也有人认为搬山派与茅山道术颇有渊源。但是,他们的理念还是有所不同的。所谓搬山派的“搬山”风格就如其名。擅长以强力取胜。在武侠中,类似于南派洪拳之类的以劲道取胜的门派。搬山派在行动的时候,一般都会乔装成道士。所以也被成为“搬山道人”。传统理念当中,道士致力于各种“灵丹妙药”的研制。所以,搬山道人起初盗墓的目的,也被认为是在寻找丹药。想要长生不老,但是他们一直都无所收获。所以之后搬山道人这一派就直接转为求财的盗墓门派了。

    据说搬山道人们都是有着道术的基础。他们通晓武术和机关阵法。在对付僵尸这方面,有着专门的阵法和武器。可是,可能是因为风水知识并不扎实。搬山道人这一派,他们是无法准备的判断出墓室棺椁的精确位置。因此,他们也受到了自身技能的局限。于是就另想办法,仔细转研爆破技术。所以搬山道人这一派主要是用暴力来打开墓穴。会直接从墓穴的上方通过爆破打通墓葬,行成一种“开喇叭”式的盗墓方法,他们这样的方法,虽然降低了进入坟墓之后的危险性,但是这种方法对墓葬有着极大的破坏。此外,搬山道人行动向来不是独来独往,他们没有太强烈的善恶和民族观念。搬山盗墓,只为求财。实战能力虽强,但以破坏为主。为达目的,不折手段。而这搬山派的自我保护和销赃渠道上,有着自己独特的秘密套路。外人极少有人知道。

    四、卸岭力士

    据传卸岭派的始祖原来是土匪,有一天遇到了先人传教,于是得到了力大无穷之法。所以卸岭力士这一派精尚武功,行事有着侠客精神。写《三国志》的陈寿曾评价,骁虎之勇的吕布吕奉先便是这卸岭派的传人。而当年,董卓为筹备军资,吕布还真的曾经率人挖掘过多个汉代皇室的墓葬。

    在北宋时期,卸岭派更是融合了摸金校尉和茅山道术的特色。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独特门派。


    到了元代,因为卸岭力士一派反对元蒙的统治。被政权所迫害。于是,卸岭派便破坏成吉思汗陵墓的风水来实施报复。据说,也是因为他们破坏了风水,从而破坏了元代的统治。因为风水当中,有帝王陵墓风水影响后世江山社稷的说法,因此,元朝也就还政于汉人。卸岭派也因此和蒙古人结仇,据传,蒙古统治者曾派过一支刺客小组秘密的四处捕杀卸岭门人。

    而正是因为如此,卸岭门派的人都十分小心的隐藏自己的身份。即使是夫妻子女,若非本门派的人,也不会告知其身份。简直就是当时的秘密特工。而后来的卸岭派多活动于西北苗疆一带。等到近代,在欧洲和中亚地区,也发现过卸岭力士的踪迹。但是卸岭派并不是专职于盗墓的门派,他们的形象介于绿林好汉和盗墓贼之间。有墓的时候就盗墓,找不到墓的时候,就做起了拦路抢劫的营生。而无论是盗墓还是抢劫,他们的做法都具有着极大的破坏性。颇具江湖侠客意味的是。

    卸岭派是极端的民族主义。他们对华夏的传承极其重视。虽然他们极少在中原地区活动,但是他们的传人必须是汉人。他们坚决反对一切可能危害汉人政权的人士。

    此外,卸岭力士们对风水术有一定的了解。他们通晓传统的武术,擅长破解机关阵法。不像摸金派的传统风格,卸岭派不会闭门造车,他们对近代的科学理论也有所研究。但他们却轻视现代的科技武器。他们喜欢创造新颖的仪器,比如“阴气测量仪”、“僵尸干扰波发生器”等。

    不过,卸岭派最独特的看家本领还是他们的鼻子灵敏。他们可以将铁锨打入地下,拨出来之后,仅凭借着铁锨带出来的土壤气味,就可以判定出,土壤之下墓穴的情况。而土壤的颜色和打铁锨时的手感,也是他们的判定依据之一。据说这种颜色和手感的分辨,依靠的仅仅是他们无数次盗墓经历所获得的经验。

    但是,铁锨的使用效果取决去土壤的情况。如果土壤不够干燥,那么他们的效果就会很差。尤其在南方,降水量极大,古墓的土层多被地下水冲刷。在这种情况下, 铁锨的作用并不大。因此,卸岭力士的行家是极少使用铁锨或洛阳铲的。卸岭力士们和现代从事香水香料的工作一样,他们为了保持自己鼻子的灵敏度,必须忌烟忌酒,还要忌辛辣食物。

    无论是哪一个门派,四大门派都各行其道,各有建树。他们那富有传奇的故事甚至是历史记载都存在着戏说或杜撰的嫌疑。颇具江湖意味。都不可全信。也不应盲目的追崇,盗墓这种危险系数高,对心理素质考验大的行当还是让他仅仅的留在历史的迷雾和趣闻当中吧。

    四大盗墓门派,哪个门派最厉害?

    在天下霸唱《鬼吹灯》系列的盗墓江湖中,有四大门派,分别为发丘、摸金、搬山和卸岭。这四大门派的盗墓之术,各有特长,囊括了世上以“风水”、“方术”、“外力”这三大体系,简单来说可作“理”、“技”、“物”三门,也完全涵盖了盗墓之辈“济世”、“寻药”、“求财”这三种动机。由于《鬼吹灯》系列中的主角为“摸金校尉”一脉传人,故而摸金一门在小说中表现较为突出,最为抢眼。



    发丘和摸金

    发丘和摸金最开始都是官名,分别为“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为东汉末年的曹操在军中所设立,最初是专门发掘坟墓盗取财物以充军饷的军职。因而这两派实际上是同出一脉的,后来虽然演变成盗墓流派中的两大门派,但在盗墓的手段上却一脉相传,几乎一致。以易学五行之理分金定穴,多存立身济世之心,或三两人,或三五人结为一党,无师徒传承之名份,唯以“发丘印”、“摸金符”、“寻龙诀”等物为凭,进退有章,攻守有法,盗亦有道,鸡鸣灯灭不摸金,盗不离道,敬鬼神而远之。

    不过相比于摸金校尉的头衔不变,一直沿用校尉之名,后世发丘一派“中郎将”的官职名则改为“发丘天官”。发丘天官的身份见证,是一枚正统铜制的“发丘天印”,上刻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四个字,是一件不可多得,也是不可替代的神物,有道是“一印在手,鬼神皆避”。而摸金校尉的身份见证,则是“摸金符”,摸金符是用穿山甲最尖利的爪子为原料,然后还要经过很多特定的工艺才能制成。传说中跟“发丘天印”一样,有辟邪之效。“发丘天印”的原型在明代已毁,而摸金符则流传下三枚,后来分别为胡八一、王凯旋和shirley杨(雪莉杨)所得。


    发丘和摸金的盗墓手段,其主要的技术就是“分金定穴”,通过易学五行之理,上观天星,下审地脉,定出古墓之所在。存有济世之心,不破坏古墓的风水格局,盗亦有道,摸金是只摸墓主身上最值钱的东西,而且鸡鸣灯灭不摸金,把宝物原封放回,磕头出墓就不再返回。不过,发展到后世由于摸金一脉,能人辈出,在“分金定穴”的手段上慢慢与发丘拉开了距离。

    清代的摸金校尉张三爷自一古冢里掘得了十六字天卦全象,并结合摸金一脉历代相承的“寻龙诀”,撰写了一部《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这部记载阴阳风水学的古籍,可谓无所不包,不仅有风水术和阴阳术,里面还涵盖了大量各朝各代古墓形制、结构、布局的描述,以及摸金校尉们在倒斗之时遇到过的各种疑难艰险,完完全全的摸金盗墓指南。但此书夺天地之秘,恐损阳寿,张三爷便毁去阴阳术的那半本,剩下的半本风水术,后来经由摸金校尉阴阳眼孙国辅传与胡八一的爷爷胡国华,最终就到了胡八一的手上。


    胡八一因这部秘籍,于天星风水术有所领悟,在理论和实践中逐步成长并继承了先辈遗风,成为一代摸金校尉。当日陈教授和shirley杨,会请他去探访精绝古城,就是因为他的这一特长。千年古城,龙楼宝殿,历经沧海桑田,地标早毁,掩埋在风沙大地之下,若无风水秘术,分金定穴,想找到所在,难比登天。这也是搬山、卸岭,甚至是后世的发丘一脉,难以相比之处。

    其实也是后世之中,技术上开始逊色于摸金,因而发丘开始注重众人合作,而且不再轻易出手,有出手只针对大型的陵墓。因此,发丘是四派中唯一不忌讳与官方合作的一家,后世中有些大型古代陵墓的发掘队和考古学者,就是他们一脉的余支。这是这样,发丘一脉在小说中,并无出现这门派的代表人物,其江湖事迹也较少。



    搬山

    搬山一脉,之所以会成为盗墓四大门派之一,一是他们同样历史悠久,二是他们盗墓不但有自己的方术,更有自己独特之目的。他们盗墓不为明器也不为求财,外人以为他们是为找不老丹药,其实他们是找“雮尘珠”。搬山一支平日多扮游道方士行走天下,不与外人往来相通,特立独行,能人异士辈出,盗遍世之大藏,江湖人皆称他们为“搬山道人”。有不知其意欲何为者,谓其:“搬山道人发古墓者,以求不死仙药也。”

    搬山道人之所以要寻找“雮尘珠”,乃是为了解除诅咒,实现族人数千年来的自救。他们一支发源于西域孔雀河双黑山流域,是扎格拉玛部族的后裔。由于他们的祖先在扎格拉玛山发现了“鬼洞”,为了看清鬼洞的真相,打造玉眼祭拜“鬼洞”,结果厄运诅咒便降临在了他们的这个部落,神也抛弃了他们,族人四十岁后就会血液变黄而死。为了躲避这个厄运灾难,他们被迫远迁东方,历代寻找可解这个诅咒,真正的玉眼“雮尘珠”。由于“雮尘珠”已失落于墓葬,他们寻藏盗墓,慢慢就演变成了独具目的和手段的搬山一派。


    因此,搬山道人一脉,其辈皆同宗同族。搬山道人的独门盗墓手段,是“搬山分甲术”,此术又可细分为“搬山填海术”并“分山掘子甲”两门,合称“搬山之术”,历来密不外传。其辈寻藏盗墓,无不以“搬山异术”为行事之根本,搬山术虽属异类方术,然其中所涵盖诸般方技、法门、诀语,却并非以《易》为总纲,故与摸金校尉“风水秘术”之渊源截然不同。

    其实搬山较之摸金,就是搬山的手段是重在以技掘墓,而摸金则是重在以理寻墓。也是这样,由于许多山中地下的古墓难探,搬山想要找到真正藏有“雮尘珠”的陵墓是很难的。所以后来的搬山首领鹧鸪哨(shirley杨外公),才会拜以退出江湖的摸金校尉了尘长老为师,学习“分金定穴”之术,身拥了搬山和摸金两门之特长,shirley杨的摸金符就是他传下的。只可惜他最后,也没能找到“雮尘珠”,黑水城一役身负重伤,移居海外,郁郁而终,而“雮尘珠”实际上是在虫谷的献王墓。



    卸岭

    卸岭一派真正的身份,其实是古代的绿林好汉。真正在绿林结社取利,做分赃聚义勾当的,也向来不乏英雄豪杰,惯作出一些常人难以思量的事业,并非是旁门左道可比。绿林盗中声名最显者,莫过卸岭群盗。卸岭之辈或散布天下,或聚啸山岭,敬关帝,并尊西楚霸王为祖师,逢有古墓巨冢,便蜂拥而起,众力发掘,毁尸平丘,搜刮宝货,毫厘不剩,专效仿昔时赤眉义军的作为。他们的目的,就是求财。

    据说卸岭门的创始人曾得异人传授,有令人力大之法,所以卸岭门门人,多是力大无穷,通晓武功之人,因此被称为卸岭力士。此派于北宋期间吸收了摸金与崂山派两派特色,开始形成了具体的流派,对风水术法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却并非集两家之所长,较于擅长破坏法阵,熟悉各类风水地形的的弱点。他们寻找古墓的手段,比不上摸金的“分金定穴”,在“望闻问切”中,摸金是上法,他们则是下法,摸金是上观天星,下审地脉,卸岭是观泥痕,辨草色,闻土味。


    在盗墓的手段上,卸岭一派注重于外力,因而卸岭之术在于器械,其重在“物”。掘墓倒斗,借助得力器械,群力发掘,可开山卸岭。其常见的器械有蜈蚣挂山梯,卸岭甲,洛阳铲和长锄等物,故行内也有“发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术,卸岭有甲”之说。当然了各派都有自己倒斗护身的利器,比如摸金也有金刚伞,这里说的器械主要对发掘而言。

    由此可见,卸岭在寻墓之理上,逊色于摸金,而发掘之技,则逊色于搬山,他们的优势就是人多势众。当年瓶山一役,魁首陈玉楼竟带领十万力士开赴,军队较之也有所不及。


    陈玉楼是卸岭一派,最后的代表人物。三代都为卸岭魁首,为人机变无双,身手见识过人,又兼有容人之量。作为“盗魁”的他具有掌控全局的气场,自信且不羁。天生夜眼,在古墓地宫中能不点火而看清周遭事物,并擅长“望、闻、问、切”的下乘之术,观泥痕、认草色、寻藏识宝。他心高气傲,不肯认输,曾三进瓶山,后在虫谷献王墓一盗,被毒雾毒瞎双眼,不过却为后来的胡八一寻找“雮尘珠”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指南。

    综上所述,发丘、摸金、搬山和卸岭四派,在盗墓的手段上是各有特长,只是小说中的主角系摸金一脉,因而摸金校尉的手段会更加出彩一些。但是摸金三人组,能在多次倒斗中化险为夷,其实也是借助了搬山和卸岭的不少技术,比如说鹧鸪哨和陈瞎子的不好经验,他们可以说是在实践中,融合了各家之所长。也是这样,他们才能龙楼宝殿去无数,进出虫谷、昆仑神宫、瓶山、南海归虚和巫峡棺山等险地而无恙。


    (图片来源于网络)

    坚持原创,杜绝抄袭,我是羽菱君,专注武侠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