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红楼梦》里,为什么丫环称黛、钗、探等为“姑娘”,而不是“小姐”

    栏目: 知识 日期:2023-01-26 01:01:03 浏览量(来源:小彭

    [摘要]《红楼梦》里,为什么丫环称黛、钗、探等为“姑娘”,而不是“小姐”?称呼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不同时代的称呼,有很大不同,反映的是不同时代的文化。比如,你称你的...

    《红楼梦》里,为什么丫环称黛、钗、探等为“姑娘”,而不是“小姐”?

    称呼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不同时代的称呼,有很大不同,反映的是不同时代的文化。比如,你称你的上级为“马科长”,反映的是一种社会政治关系。如果你叫他“马大哥”,反映的是一种亲情伦理关系。但大“马大哥”肯定不是你亲哥。因为中国人没有叫自己哥哥的时候前边冠姓的。古代的“姑娘”和“小姐”的称呼也是一样的。有时反映的是社会等级关系;有的时候,反映的是亲情伦理关系。

    “姑娘”和“小姐”,都是一种对女孩儿的尊称。除了尊称之外,当然还有贱称,也就是普通称呼,比如,大嫚,小嫚,小妞,小妮,闺女,丫头等等。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呼。称呼上的贵贱之分,体现的是人的社会等级地位的不同。“姑娘”和“小姐”,都是称呼贵族女孩的,而普通人家的孩子,也就只能称个小嫚、小妞了。

    中国是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所以,体现等级尊卑关系的称呼,是从家庭关系中推广而来的。也正因此,社会政治伦理和家理伦理是一致的。家庭中要求父慈子孝,政治上要求君明臣贤,爱民如子。所以,古代的县官,被称为“父母官”,百姓见了要下跪磕头喊“老爷”。高一级的州府官员称为“老公祖”,也就是老百姓的爷爷,百姓见了要喊“太爷”。官大一级,就像长了一辈是一样的。下级见了上级都称“爷”。爷不就是爹吗?这就是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

    中国文化的深层逻辑是讲阴阳平衡,男女平等的。家庭的的核心在夫妻。所以,女人的地位和丈夫的地位是一样的。比如丈夫当了官,当官无论古今都是要经过严格考核的,是优秀的人才。当他们主政一方的时候,他们就是一方的代表。所以,他们的配偶必须在道德和社会地位上配得上他们。这就是古代下九流和上流社会不能通婚的原因。

    家庭关系中,自本身上下各推四代就差不多了。上一代是父,称爹;再上一代是祖,称爷;再上一代是曾祖,称太爷。出生能见到高祖的,几乎没有,所以,不必设立称呼。这样,男性的尊称在伦理范畴上,分三级就是爹、爷、太爷。与之相配的女性称呼也是三级,爹配妈,爷配奶,太爷配太太。再往上,就是皇家了,有专用称呼。但女人在太太之上,还有一个等级,就是娘娘。娘娘是皇家专用。皇后固然是娘娘,贵妃也是娘娘。妃以下的,大约就不能称娘娘了。这是在家庭伦理范畴之下的称呼。只有四级。

    在现实的政治层面,级别比伦理层面要多。宋明之后的大体情况是这样:皇家这一级称娘娘的,就不说了。一、二品官员的老婆,称夫人,三品称淑人,四品称恭人,五品称宜人,六品称安人,七品称孺人。这是上流社会。至于普通人没有功名的,老婆只能称妻和配偶。

    社会伦理关系影响政治伦理,反过来,政治制度又影响社会伦理关系。女性称呼上,妈这一级,全都一样。但在拥有奴仆的贵族家庭里。主奴关系,相当于父子关系。所以,只要是主子的身份,就比奴才要高一辈。所以,成年主子,对于奴才来说。最低都是奶奶。王熙凤,是荣国府的主子之一。她的女儿巧姐也是主子。来旺是奴才。巧姐和来旺的关系,相当于父子关系。巧姐是父,来旺是子。王熙凤的奶奶,就是这样来的。王夫人比奶奶高一级,也就是太太了。贾母又高一辈,就是老太太。

    贾元春是贾家的女儿,但是他是皇帝的媳妇。除了皇家位分比她高的皇后等以外,其它所有人都比她低一辈,所以,论国礼,她奶奶要给他下跪。这是政治伦理,也叫见官大一级。

    总之,政治伦理和家庭伦理之间的关系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官大的高一辈。

    我们把以上这些情况说清楚了。就可以讨论“姑娘”和“小姐”的问题了。其中的关键在于等级制度上。我们从“小姐”说起。称姐,是因为一母同胞,比自己年龄大的。与姐相关的词有姐弟和姐妹。姐弟姐妹关系是五伦中兄弟关系的延伸。兄弟关系的原则是:兄友弟恭。

    司棋是探春的丫环。年龄应该比探春稍大。叫小姐的意思是,虽然你年龄比我小,但我还是要像姐姐一样对你恭敬。所以,称人小姐,在古代,代表的是主仆身份。就算是你小,也是姐。有人可能要问了。你前边不是说了吗?主仆关系,主人是要高一辈的。这儿怎么成了平辈的。这是因为,主人未成年,为表示低调和谦恭,主动降一辈。这种情况,在中国文化里处处可见。表示尊给别人抬一辈,表示自谦,给自己降一辈。

    姑娘也是对女儿的尊称。姑是爸爸的姐妹,娘就是妈。以姑娘称人,就是为了表示尊重,给人提一辈。所以,《红楼梦》里的丫环叫主子“小姐”和“姑娘”都一样。分别在于,姑娘更体现伦理上的辈分高低,小姐更体现尊卑上的主仆关系。

    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黛玉的丫环紫娟如果向贾母说事。一般会说“林姑娘”。因为林黛玉是客居荣国府,紫娟是贾家的丫环。如果雪雁,就会用“小姐”一词。因为雪雁是林家的丫环。

    总之,《红楼梦》里的丫环可以称主子为小姐、姑娘都行。但是,不能称他们为大嫚、小妞、丫头或闺女。因为这样称呼是奴才对主子的冒犯。

    《红楼梦》里,为什么丫环称黛、钗、探等为“姑娘”,而不是“小姐”?

    从古至今,“小姐”一词的内涵在发生不断的变化,在不同的时代褒贬不一。在现代“小姐”更多时候是一个贬义词,可是在古代“小姐”只是一种称呼,有两种意义:旧时有钱人家里仆人称主人的女儿;对年轻的女子或未出嫁的女子的称呼。所以才会在很多古装电视剧中看到很多丫头都会把自己的主子称作“小姐”。

    可是《红楼梦》里,丫鬟们都称黛、钗、探等为“姑娘”,而不是“小姐”,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其实并不是贾家对“小姐”这个词语有忌讳,也不是丫头们说错了,而是“小姐”有别的用法。


    第一、用作他称,不能够用来自称

    在红楼梦中冷子兴在给贾雨村演说荣国府的时候,对贾府的女子就是一律以“小姐”称呼,这里和是否尊敬无关,他这是在谈论别人家的女儿,为了使表达方便而使用的称呼。

    长子贾代善袭了官,娶的也是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为妻……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这就奇了……便是贾府中,现有的三个也不错……二小姐乃赦老爹之妾所出,名迎春,三小姐乃政老爹之庶出,名探春,四小姐乃宁府珍爷之胞妹,名唤惜春。

    冷子兴说的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指的就是未出嫁的贾母,王夫人第二胎生的小姐就是贾元春,贾府的其他三位小姐则分别是迎春、探春和惜春。冷子兴是一个京城的古董商人不是贾家的奴仆,那么他对贾家的女子称呼只是一种他称。

    贾家的众媳妇平日里对探春的称呼自然是“三姑娘”或者“姑娘”,可是在探春管家事时,当需要特地的点出她的位置的时候就会用“小姐”称呼,这既是对探春的一种尊重也是为了称呼的方便。

    实际上,“小姐”这个词语就好比称呼别人家的女儿叫作令爱、令嫒、令千金是同样的道理,这一种是在和别人面对面交谈时的称呼,如果当事人不在那么就可以用“小姐”来称呼。

    在红楼梦中从来没有一个丫头或者嬷嬷称呼自己的主子叫作“小姐”,都只称作“姑娘”,如果有这样的情况那也是在开玩笑,也许就是他称的词语不方便用作自称吧。


    第二、对别家女儿的一种敬称,而自家人只能用自谦之语

    刘姥姥来贾家拜访并有幸游览大观园的过程中,她称呼黛玉、巧姐等少主子为“小姐”,对平儿、袭人等称呼为“姑娘”,想必这两种叫法都是一种敬称。

    贾母笑指黛玉道:“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刘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方笑道:“这那象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

    此时刘姥姥称呼黛玉叫做“小姐”,还带着称赞之意。刘姥姥是客人她这样称呼黛玉是一种敬称,可自家人就不会这样称呼黛玉了。

    贾母会称呼黛玉为“玉儿”“心肝儿”,这自是一种爱称,宝钗和探春会称呼黛玉为“颦儿”、“颦丫头”,这是昵称,紫鹃和雪雁则会称呼黛玉为“姑娘”,她们都是自己家里的人,自然不会对黛玉用敬称,用的都是家常话。如果贾母在外人来家中玩耍时对自己的孩子的叫法也只会用自谦的话,这就是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语言。

    凤姐儿笑道:“你别喜欢.都是为你,老太太也被风吹病了,睡着说不好过,我们大姐儿也着了凉,在那里发热呢。”刘姥姥道:“小姐儿只怕不大进园子,生地方儿小人儿家原不该去。

    凤姐也是这样的,她对刘姥姥说起自己的女儿就是“大姐儿”,这就是自谦和家常的话,但是刘姥姥作为外人却不能够这样说,仍旧以“小姐儿”称呼,这就是很有礼貌的标新,这也体现了刘姥姥的生活智慧。


    第三、是一种书面语,出现在书本、戏曲和比较正式的场合

    很难得袭人确实称呼过湘云作为“小姐”,袭人笑道:“你还说呢.先姐姐长姐姐短哄着我替你梳头洗脸,作这个弄那个,如今大了,就拿出小姐的款来.你既拿小姐的款,我怎敢亲近呢?

    可这只是一种戏称,她是在和湘云开玩笑的时候才说的。由此可见“小姐”这种对主子的称呼不是一种日常用语,需要出现在特定的场合里,“小姐”一词在戏曲和书里出现的比较多。

    贾母说:“你们听那些书上戏上说的小姐们的绣房, 精致的还了得呢。

    王夫人叹道:“也不用远比,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是何等的金尊玉贵, 那才象个千金小姐的体统。

    透过贾母和王夫人的话更可以听出“小姐”一词是一种专业的关于大户人家女儿的叫法,作为书面语出现很恰当,但是要用在平常就显得很别扭了,有一种故作矫情的意味了。其实王夫人也是羡慕黛玉母亲贾敏当年的生活。

    “小姐”一次本来没有任何的歧义,可是随着时代和文化的发展,这个词语渐渐被用作一个特殊行业女子的称呼。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比较局限的说法,还是应该正确地看待这个词语,毕竟在古代这是对女子的一种尊称。

    作者:酒馆说戏人。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