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德经》给出的管理四境界都是什么?《道德经》和当代管理学还真有很多关联内容。这些关联,还必须是同时具备当代管理学知识,和同时对中国古典典籍有所了解的人,才能够...
《道德经》给出的管理四境界都是什么?
《道德经》和当代管理学还真有很多关联内容。这些关联,还必须是同时具备当代管理学知识,和同时对中国古典典籍有所了解的人,才能够切身感悟到的关联。
先说当代管理学。当代管理学又称过程型管理学,是20世纪初的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学概念。
当代管理学认为,管理是一个过程,其过程当中,还包括了各个不同环境下、不同背景下,处理管理事物的分步骤过程。也就是说,当代管理学属于当代管理工作的方法论知识。
再说《道德经》。《道德经》虽然出现在2400多年前的中国,但其内容,所讲述的,同样是处理各种事物的方法论,以及对于事物本质的观点看法和思维逻辑。
《道德经》第一章内容中,人们都知道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但很难理解这其中的“道和名”指的都是什么?
而懂得当代管理学知识的人,一定可以理解,《道德经》中的“道”,指的就是处理事物的方法论,是处理事物的过程。而其中的“名”字,指代的是事物的目标和结论,也就是管理学中的目标管理。
此外,《道德经》第一章的最后一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一句看起来好像说得很“玄乎”,但实际上,老子所表达的观点是,任何事物,都是在玄机当中还有玄机。也就是说,处理事物的时候,是过程中还有分步骤的过程。这一点也与当代管理学的论述高度吻合!
至于四境界,不知道你所指的是什么内容。同时,比较反对现在各路所谓的“砖家”们,动不动就用几重点、几境界的数字游戏来忽悠吃瓜群众。真正的真理,只有概念的认知,没有具体数字的区分。数字区分的梗,只存在于电脑游戏的角色等级上!
《道德经》给出的管理四境界都是什么?
老子《道德经》是政治谋略,没有具体管理方式
老子《道德经》是老子李耳离开周室西行,即将归隐山林,出函谷关时,关令尹喜强求老子传授大道,老子不得已授予尹喜《老子五千言》。

老子《道德经》在千古流传中,排列顺序及内容已经被篡改,原文已不可考证,仅保留了老子大道的要旨。
目前流传的《道德经》,被后世强行分解为81章,主要阐述了《帝王之道》及《治世哲学》,当然也可以应用于普通人的处世之道,没有《荀子》、《孙子兵法》的具体管理实战法则,只有政治原则!
改革开放时期,邓公提出了外交“二十八字”方针: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藏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这个方针非常契合老子《道德经》的“无为而治”思想,指导了中国前进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