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小时候的饭菜是什么(小时候的饭菜是什么味道)

    栏目: 知识 日期:2023-01-10 17:00:22 浏览量(来源:小萧

    [摘要]小时候的饭菜是什么?小时候过年时,只要有亲戚拜年来访,总少不了早已准备好的茶点:京果、麻糖、麻叶子、翻饺、麻花、琪玛酥……每一样都是自家制作的,每一家都有着不同...

    小时候的饭菜是什么?

    小时候过年时,只要有亲戚拜年来访,总少不了早已准备好的茶点:京果、麻糖、麻叶子、翻饺、麻花、琪玛酥……每一样都是自家制作的,每一家都有着不同的味道。茶点上桌,唠唠家常,吃吃点心,谈笑间,充满了亲情。

    每年进入腊月,街面上总可以看到晾晒饭米、芋头片等特色小吃的场面。平原肥沃的土壤种植出来的糯米,经过木甑蒸熟,再经过腊月里太阳的晾晒,便成为了饭米。饭米经过老灶台铁锅里的细砂翻炒,便成为了香喷喷的炒米。炒米是大多数平原特色小吃的开始,麻叶子就是它与麦芽糖的产物,翻饺更需要它。将焦香酥脆的翻饺放在白花花、蓬松松的炒米上,既可以吸去多余的油分,又可以充当干燥剂,保存好了,可以吃上大半年。

    翻饺与河南的炸面片相似,有区别于炸面片,翻饺的面皮更薄一些,炸制之后,味道有点类似于北方煎饼果子里的薄脆,焦香酥脆,颇受家人的欢迎。这种面皮炸制的点心,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岁月里,曾给了我无尽的欢喜。那时候,上学路上或是出去玩耍,出发之前,我总会抓一把放在衣服兜里,边走边吃,充满了趣味。

    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许多家庭已经不再自己亲手制作这些小点心,而是到市场里采购。琳琅满目的零食,方便快捷,颇受欢迎。然而,这样的茶点却没有了传统的灵魂。往年,母亲在邻居的帮助下,亲手做了翻饺。

    白白的面粉加上鸡蛋、葱花,在母亲一个多小时的揉制下,和成一个大面团,再在酵母的作用下变得白白胖胖。发酵好的面团被母亲分成等份的剂子,裹上干面粉二次发酵。随后,母亲会将这些剂子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大圆饼,卷在擀面杖上,用刀改成菱形小片,最后将重叠部分分别开来,入油锅炸制即可。

    其中,擀面、分片是翻饺制作过程中最为繁琐的一个步骤,为了赶着炸制,往往都是邻里相互帮忙。大人们忙活的时候,总少不了小孩儿的身影,我们会被分到分面片这道工序,将切好叠着的菱形面皮分成一片片,放在簸箕上,再送到大人们手中下油锅炸制。来来往往,不亦说乎。

    如今,大家因为生活的压力,各自忙活开,一些年轻人北上南下出门务工,远离自己的家乡,少了许多密切的往来。昔日的小孩也已经渐渐长大,不少人已经为人父为人母。在物质丰富的年代里,想吃什么,都可以在外边买到,更不会想着制作这些传统的小零食,这种属于平原年俗文化一部分的小零食似乎也在慢慢消失。我曾在采访中,见识过家乡制作年味小吃的作坊,流水线的作业,机械化的工序,却少了些许乡情。远亲不如近邻,亲情也需联系。其实,翻饺在老一辈人心中,不仅仅是年味小吃,更是邻里之家、亲属之间增进感、维护关系的纽带。

    小时候的饭菜是什么?

    这种问题,说多了都是泪。

    那时候农村都是生产队的集体化经营。

    因为生长在农村,小时候因为贫穷,缺吃少穿,有时候是有锅上没锅下(缺乏柴火),有饭没菜只能放盐巴,有菜没油只能煮水,米饭里经常要掺合一些地瓜干、地瓜渣,只要能吃,能吃饱,根本就无法讲究口感、口味。

    直到分田到户后,让农民自主经营,农村人才逐渐过上了好日子。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