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是怎样看待《易经》的是与非?易经先天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分别对应“天泽火雷风水山地”这八种自然现象。也可对应“父、少女、中女、长男、长女、中男、少男、母”...
你是怎样看待《易经》的是与非?
易经先天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分别对应“天泽火雷风水山地”这八种自然现象。
也可对应“父、少女、中女、长男、长女、中男、少男、母”这个家庭成员
还可对应“首、口、目、足、股、耳、手、腹”这八个身体部位,
当然也可以对应各种各样的人、事、物。
八卦的本质特性是:“健、说、丽、动、入、陷、止、顺”。
这些特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取出来的,原则上,从某一个体系里抽取出来的本质特点,就是具有普遍代表性的特点。
也可以对应人事中八种性格不同的人。通过生动、具体、各具特点的八种人来认识和理解先天八卦,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就上下卦相重就成了两个八卦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就组合成了64卦!六爻分别包含天,地,人三才的信息。
易经具有简易(大道至简),不易(规律恒古不变),变易(周而复始)
我们来看朱熹做的易经卦序歌,理解事物和社会发展的周期性演变规律:
开头两句: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第一卦到十二卦,可看成人类文明的第一轮发展。
天地初生,混沌初开,就是乾卦和坤卦。人类诞生,在自然界摸索,积累知识,教育后代,就是屯卦和蒙卦。为了生存,争夺资源,调解纷争,就是需卦、讼卦和师卦。战争结束,人类聚集,群落开始出现,就是比卦和小畜卦,群落为了确保安定,会形成一定的规则和制度,就是履卦,规则和制度的诞生,标志着原始的社会的形成,此时,人类天性淳朴,周围资源丰富,社会很快发展起来,那就是泰卦,但是,泰极否来,重归混乱,第一轮文明发展结束。)的规律作为中国人系统思维,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的集中反映,与我们的人生规律、生活规律、性格规律、合作规律、管理规律、人际互动规律等有非常强的关联。
第二轮发展:
同人大有谦豫随,剥复无妄大畜颐。
混乱当中,有人想要恢复和平,并找了一群有同样希望的人一起行动,这就是同人卦,众人齐心协力,社会再次恢复安定,甚至比之前更好,持续的时间也更长,而且还发展出了礼仪文化,天下一片欣欣向荣,欢乐祥和,这就是大有卦,谦卦,豫卦。经济的繁荣带动文化繁荣,意见领袖开始出现,文化逐渐走向多样化,这就是随卦。
随着文化多样化而来的,是矛盾和对立,那就是蛊卦,矛盾日益尖锐,就需要协调和化解,找到不同文化下的共同目标和价值,那就是临卦和观卦。但是,仅仅靠价值和目标,很难确保矛盾不会再次恶化,所以,需要借助强制手段,发挥震慑作用并守住底线,那就是噬嗑卦,代表着律法和惩戒手段,律法的诞生,需要不断完善,所以紧接着的贲卦,就代表了修饰和补充(管子提出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拉动消费,连木头都要雕刻了才拿去烧),这也是形式主义产生的标志。律法是长治久安的保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律法会出现不适用的情况。剥需要整改,除旧迎新。以后是复卦,循环往复,恢复正道。我们都知道,整改肃清的过程,充满了凶险,这就需要我们保持赤子之心,摒除妄念,这就是无妄。整改之后,迎来更大的繁荣,这就是大畜,繁荣之下,人类得以修养,我们也开始注重自我修养和养生,就可以颐养身心。
第三轮发展:
大过坎离三十备。
大过卦代表非常时刻,时局动荡,大灾降临等就属于大过,人类文明之下的野性暴露,人与自然产生对立冲突,这是要共同跨过的坎,坎后为离,离代表文明的光辉,人类依靠文明,一步一步走来。另一方面,离又代表着危机,离为火,火燃烧,需要燃料,就像人类繁衍生息,需要消耗能源,燃料燃尽,火如何继续燃烧,能源耗尽,保存文明的火种,今后人类将何去何从,这就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深思的问题。
到既济为止完成一个大周期,未济又是一个大周期的开端!
你是怎样看待《易经》的是与非?
《易经》是群经之首,是大道之源,是中华文学宝库里的一朵奇芭,它首先反应了"一阴一阳



谓之道″和我们先人的智慧,说明了物极必反,一元更始的道理,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乾坤八卦的由来,一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人三才等对立的统一,是不可多得的,包罗万象的奇书,自从有了《易径》这部经书,也可说使我们华夏子孙变的更加务实,更加智慧,更优越于世界其他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