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野钓调5钓3顿口不清晰,该怎么调?上鱼总脱钩,该怎么办?在野钓当中调五钓三顿口不清晰,该怎么调整?而且,钓上鱼总脱钩,该怎么办?关于这两个问题,想一步做到位,情...
野钓调5钓3顿口不清晰,该怎么调?上鱼总脱钩,该怎么办?
在野钓当中调五钓三顿口不清晰,该怎么调整?而且,钓上鱼总脱钩,该怎么办?关于这两个问题,想一步做到位,情况就复杂了,这里有很多原因在里边。

一、首先讲一下调五钓三正口不清晰。台钓里的调五钓三,按教科书的说法是不灵不顿,但这句话我认为他讲的很笼统,也就是说,不同漂尾粗细的浮漂,调五目钓三目,钩饵在水下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比如就用吃铅量2.5克,漂尾直经在0.7毫米的浮漂来说明一下,如果拉饵垂钓饵球大小适中,钩饵在水下的状态是这样的,底钩饵平躺在水底,上钩饵轻触底或悬浮,子线绷直。如果是搓饵垂钓,饵球的重量比较大,双钩饵在水下的状态就是这样的,双钩饵躺底,底钩子线微微弯曲。不过只限弯曲的程度,还要和钩距的长短而定。
如果用吃铅量2.5克漂尾直径1.5毫米的浮漂调五钓三,钩饵在水下的状态就完全不一样了。拉饵垂钓时,双钩饵在水下的状态可能是一钩悬浮,一钩轻触底,或者是双钩饵都悬浮在水底。而用搓饵垂钓时,双钩饵在水下的状态是底钩饵重触底上钩饵轻触底,再加上野钓当中水底不平,因此,双钩饵在水下什么状态都能出现。鱼吃口的漂相就不很清晰。在你所钓钓水域小杂鱼不闹钩的情况下,你可以调五钓二或者调五钓一,再不就调七钓二调七钓三。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线组搭配的问题也会造成鱼吃口的漂相不清晰。钓小鱼子线太粗,线主的搭配不合理也不行。

二、提竿中鱼后总是脱钩。这个问题要么是钩子太小或者鱼钩太大。题主也没有讲清是怎么脱钩的,如果是在窝里脱钩,说明你钓的太灵了,也就是说,你提竿提的太早了。也可能是鱼钩太小或太大的原因。如果是在遛鱼当中脱钩,说明你钓的太钝了,也就是说,你提竿提的太晚了,也可能是鱼钩太小的原因。解决的办法就是换上适宜的鱼钩,把握好提竿的时机,调整好垂钓的目数,吃口太灵就上推浮漂,吃口太纯就下拉浮漂。
总而言之在野外垂钓,台钓并不神秘,要根据鱼情的变化和吃口的漂相,不断对浮漂做出相应的调整,调几目钓几目无所谓,只要飘相清晰,提竿中鱼就行。我是一笔一竿一生,认知浅薄谢谢

评论。
野钓调5钓3顿口不清晰,该怎么调?上鱼总脱钩,该怎么办?
以上两个问题分别回答
1,调5钓3顿口不清晰的原因,简单说就是调目和钓目过于接近。调目和钓目越接近,子线的弯曲程度就越大,子线弯曲越大,传导性越不灵敏。因为鱼吸食的力量被弯曲的子线消耗掉了一部分。虽然最终浮漂上会有反馈,但动作肯定是比较“肉”,或者说幅度比较小。如果是单钩作钓,这种现象更为明显。调整也很简单,变成调5钓1就会有所改善。但我更建议调漂不要调在5目,完全可以调的更高。假如是17目的浮漂,调目设定在7,8目完全没问题,不用担心所谓浮漂“调钝”了。调目越高,是让钓鱼人在“钓灵”和“钓钝”之间有更充分的调整余地!
2,上鱼总脱钩的原因就比较复杂了。既有可能是线组粗,钩子大,也有可能是饵料状态问题,甚至和刺鱼手法、力度也有关系。假设以上问题都不存在,那么浮漂出现准确信号而又频繁脱钩最大的原因就是“钓灵”了。解决办法和上个问题恰恰相反,就是缩小调目和钓目之间的距离。假设原来是调7钓3,改为调7钓5,钓6均可。这样改变之后,子线更加弯曲,钩饵更容易进入鱼嘴更深的位置,脱钩跑鱼的情况自然就会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