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徐渭被看作是书法天才,修养全面,为何他的字看起来满目狼藉?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徐渭。 徐渭,明代中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徐渭的人生可以...
徐渭被看作是书法天才,修养全面,为何他的字看起来满目狼藉?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徐渭。
徐渭,明代中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徐渭的人生可以用“命运多舛”来形容。他曾担任胡宗宪幕僚,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没死。
后因杀继妻被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在张元忭等好友的帮助下才被救免。
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
晚年贫病交加,虽有藏书数千卷,但也因贫困被变卖殆尽。徐渭万历二十一年去世,享年73岁。
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
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画坛,例如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徐渭书善行草,写过大量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代才人”,并且能操琴,谙音律;爱戏曲,所著《南词叙录》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另有杂剧《四声猿》《歌代啸》及文集传世。
…….
这样一位才子,又经历了那么多人间百态,既然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他的作品肯定是有特殊意义的。之所以有些人看他的字满目狼藉,我不知道这些人是看他的字满目狼藉,还是看别的很多书法家的字也满目狼藉,书法字好写,韵难求,字画里包含了自己人生百态的经历。没有经历的人是看不明白的,这可以理解。不是别人的字满目狼藉,是看的人对自己看不懂的东西皆是一头雾水。



徐渭被看作是书法天才,修养全面,为何他的字看起来满目狼藉?
曾经我看北大的一个美术鉴赏的课,那个老师提到了徐渭的字。他说这些字歪歪斜斜的,无论是跟颜真卿比还是跟怀素比,或者跟王羲之比,徐渭的字都像是不及格的学生作业。但是徐渭一直以为自己的字是最好的,虽然提到徐渭大多是提及他的画家身份而不是书法家的身份,但是徐渭在晚明的时候确实是当时非常著名的书法家。
在晚明的时候几乎整个社会都认为徐渭的这些字太牛了。根据那个老师的说法,晚明其实很流行这种字,这种与众不同的字。所以我们要放在明末的语境里去理解这些字。
而那些崇拜徐渭的人比如齐白石、比如郑板桥,他们看过徐渭的画后都说:“愿做青藤门下走狗。”徐渭别号青藤,但是徐渭认为自己的画只在自己的本事中排第三。从这可以看出来徐渭对自己的书法有多自信。
我是怎么看这些字的呢?可能我们看惯了那些正统的书法后,对这些东西总感觉“不合规矩”,比如现在的“丑书”,普通人一定觉得很难看,但是这些丑书却能得到部分书法家的认可。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是在故弄玄虚,其实我认为不是这样。
因为有时候我写字也有这种体验,一个字写起来整体上并不好看,但是写的时候很流畅,总有一种韵味在里边。
或许我们不要把这些字当文字看,我们要当做符号来看。
因为如果你仔细看这些字,其实作者的笔力还在,但是他们不按结构、不按规矩去写了。有时看书法的论文说,用书法来表现天地、表达阴阳,有时候你看那些字确实有一些中国传统的哲学的味道在其中。
我愿意这样理解,一个富有诗书的人在传统的眼光中一定是温文尔雅的人,但是富有诗书的也有放浪形骸的人。普通人都喜欢温文尔雅的人,但是在很多读书人的眼中放浪形骸者的地位其实更高,因为他没有那种世俗眼光的限制。
比如最开始的油画一定很逼真,颜色也很讲究,但是一到印象派他们的油画的色块就开始很粗糙,因为他们完全可以说自己是为了“达意”。但是如果你问现在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即使他不懂那些画,他也一定要说印象派的更有艺术性。这是完全相反的两个例子,因为油画不是中国的传统,但写字人人都会。但是他们的问题是共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