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你35岁左右,在单位升职无望但能轻松混日子混薪水,你会选择辞职还是安于现状?35岁左右,在单位升职无望还能轻松混日子混薪水,会选择辞职还是安于现状,我的回答...
如果你35岁左右,在单位升职无望但能轻松混日子混薪水,你会选择辞职还是安于现状?
35岁左右,在单位升职无望还能轻松混日子混薪水,会选择辞职还是安于现状,我的回答是:请珍惜你的工作!
刚刚过去的10个月中,疫情让很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经营困境,很多中小企业举步维艰,再加上近些年全球通货膨胀,出口企业需求骤减等原因,很多公司接连走下坡路,有的不堪重负,宣布破产。清华大学统计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一共有46万企业宣布倒闭,310万左右的个体工商户注销
滴滴已有1500万司机流失,市值下跌4000亿,打车的人越来越少;
携程2022年Q1的业绩仅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一半,旅游的人越来越少……
与此同时,boss直聘却在一片惨淡中逆流而上,月活近1亿,仅2022年第一季度就同比增长44.3%。失业浪潮打来,多少人在夹缝中求生存,拼了命地想有一份工作,努力活下去。当你看到这样的数据,你会怎么想?
你想辞职,你的后路和未来的职业规划你做好准备了吗?你确实想好了吗?
努力工作,是治愈生活的解药。我的一个同事,一步步干到了总经理,薪水可观,小日子很是滋润。可就在去年年底,因为公司效益持续走低,投资部门都被裁掉了。中年失业,一个孩子上初中。一个孩子在幼儿园,每月4000的房贷,接二连三无情地锤在了他身上。那段时间,他每晚辗转难眠,每天狂投简历,找遍所有的人脉关系,因为整个行业都不需要投资部门,结果依旧不尽如人意。最后走投无路,干脆注册了账号,跑起了网约车。说到这里,他苦笑着狠抽了一口烟:“每天苦是苦了点,好歹能先解决问题,养家糊口。”
35岁的世界里,正是发挥我们优势的时期,工作就是我们摆渡的船。安于现状就等于在慢性自杀,能赚钱的时候,别矫情。
一个人的成功来自于他的内力,内力来自于追求,拿破仑说过:“我成功,我因为我志在成功,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号士兵”只有不断地挖掘自身的潜能,释放出热情、智慧和力量,进而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记得曾在网上看过一个“魔性叫卖烤肠”的视频。90后的小伙一边夸张地抖动全身,一边声嘶力竭地高喊:“烤肠!烤肠!鹅卵石烤肠……”还差点把自己喊到缺氧。这位小伙也真诚地回应说:“因为要挣钱要吃饭啊,这么一吆喝,可以多挣三四百块钱。”
是啊,对于35岁的人来说,吞下委屈,咽下心酸,努力做好每一份工作,才能成就最大的体面。最怕别人都在努力地工作,自己却还在原地打转。
所以,能拼的时候就别躺平,能赚钱的时候就别矫情。
不管你是多大年龄,身处哪个行业,,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自己化解未来的风险。
记住,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耕耘者,只要认真地工作和不懈的努力,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
如果你35岁左右,在单位升职无望但能轻松混日子混薪水,你会选择辞职还是安于现状?
会提出这个问题,证明你本身并不想安于现状,但确有来自现实的压力,让你害怕改变可能带来的伤害。而本质上你是希望改变现状的,所以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如何控制改变可能带来的风险,而不是安于现状。
一、培养副业,寻找其他可能
由于我们都是工薪阶层,在无其他收入来源前,稳定目前的工资收入是对于整个家庭正常生活是很重要的。所以最适合改变现状的方式是培养副业。
培养副业的目的可以是寻找新的机会,并以此替代目前的工作,也可以是仅仅为了建立第二收入源,以维持家庭的经济基础,能让你能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拼一把。
那如何选择副业呢?有几条中肯的建议:
1.在不能确定副业能完全代替目前工作收入的情况下,不要让副业影响你正常的工作,避免顾此失彼两头空。
2.不建议选择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项目,建议从无需资金投入或者少量资金投入的项目开始,例如最近很好的社交电商。这样即使失败,损失的也不过是时间而已。
3.可以考虑从目前的工作领域拓展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开始,已有的经验或者兴趣能帮助你加速进程。
培养副业时一定要考虑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虽然不一定要追热点方向,但是至少不能选择即将被社会淘汰的领域。
二、骑驴找马,寻找合适机会
想要改变现状,裸辞可能不是最合适的选择,原因如下:
1.疫情之下,当前这个的金三银四极其特殊,很多人都面临失业后谋求再就业的状态,就业竞争非常大。
2.35左右的年龄,在又没有足够吸引人的职场竞争力的情况,不被招聘市场所看好,并不容易赢得合适机会的Offer。
3.然而你同时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顶梁柱,假使裸辞,短时间内又找不到新工作,那么家庭可能会面对经济压力。
所以除非家有百万存款,否则不建议裸辞,骑驴找马才是最适合你的做法。
在寻找新的职业机会之前,你需要合理分析自己的优劣势,行业发展情况,有的放矢地去投递简历,或通过相关猎头协助获取面试机会。
由于是骑驴找马,千万不可“广撒网”式地海投简历。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短时间内集中接到HR的电话,或面试通知,最终影响你目前的工作。如果最终找到合适的下家还好,如果没找到,负面影响可能够你喝一壶。
能通过冷静分析知道自己在职场发展受阻,且有意愿想要做出改变是非常值得赞赏的。但是考虑到疫情对经济环境的影响尚未消除,不建议你采用激进的方式改变。骑驴找马,培养副业才是当前最合适的解决之道。
以上。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