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程序员25岁做什么能够改变35岁被淘汰的命运呢(程序员到了35岁后的职业发展)

    栏目: 知识 日期:2022-12-09 10:00:37 浏览量(来源:小滕

    [摘要]程序员25岁做什么能够改变35岁被淘汰的命运?程序员在25岁才思考未来的命运,已经有点晚了。最佳时期是在15岁时思考人生命运。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15~20岁是...

    程序员25岁做什么能够改变35岁被淘汰的命运?

    程序员在25岁才思考未来的命运,已经有点晚了。

    最佳时期是在15岁时思考人生命运。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15~20岁是一个人价值观成型的时期。

    价值观对人的性格有很大影响,性格即命运。

    在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中,包法利夫人在做小女孩时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从而误入歧途。

    在《水浒》《金瓶梅》中,潘金莲并不是嫌贫爱富,而是性格中追求赢,她没有把精力放在如何积累自己的资源上,而是为了争宠纵欲无度,其做法无异于水中捞月,镜里看花。

    她始终没有明白,女人要有钱有儿子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她应该赶紧和西门庆生个一儿半女的,借西门庆的暂时恩宠要点钱攒起来,以后买点房买点地,能立足。结果西门庆一死,她就被赶出来了。

    祥林嫂就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好不容易生个儿子,没有仔细看着,还打开大门,放任儿子在门口玩。

    难道她不知道寡妇门前是非多吗?难道她不知道母凭子贵吗?

    结果儿子一死,她就被扫地出门。这样没有觉悟的人即使回到鲁家当佣人,老爷也不会放心。

    孔子估计在15岁时竖立了自己的价值观,所以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

    现在25岁了,思考35岁避免被淘汰,时间不多了,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因为你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每天七大姑八大姨会给你介绍对象,公司会让你996007,你根本就抽不出十年时间转型。

    对此,我的建议是:

    1)养成每天针对一个固定问题思考5分钟的习惯,只要坚持三年,你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是心理学研究证实的,我也有这样的习惯,曾经在上中学时,持续思考死亡的问题,直到有一天晚上突然想明白了。

    2)要考虑未来三十年的可能发生的事,并为此做准备。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以五十年为单位思考未来,他思考了五个五十年。

    都说取法上,得乎中,取法中,得乎下。

    只有当你能思考未来三十年的事,才有可能规避十年后的裁员。

    你会明白,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永远高潮,在高潮时要为低潮做准备。

    《红楼梦》中可卿托梦王熙凤,要提前做准备,买族田,建私塾,避免被抄家后,后人没有地可种,没有学可上。

    但是王熙凤每天被人捧着,忙着放贷挣私房钱花,根本没有危机意识,没有听进去。

    她没有意识到作为一个女流之辈,再能干,离开男人还是不能成事,因此应该优先把老公哄好,解决传宗接代问题,但她处处压制贾琏,自己又生不出儿子。王夫人虽然把贾政控制得死死的,但是王夫人能生两个儿子,至少能交待过去。

    如果她真能考虑到百年之后,就不会那么固执,不会把贾琏身边的女人都赶跑。这与她没文化有关。

    3)要多学历史。

    八十年代有一个学者到日本考察,赶上日本经济腾飞,房地产高涨。回国后他没有意识到中国也会走上类似的道路,等到中国房价起来了,他才后悔自己没有提前买房。

    七十年代,日本一个证券公司的职员通过研究经济周期,觉得日本会有经济动荡,于是从企业跳槽到研究所,果然在日本经济不景气时,他能有稳定工作,不会失业。

    历史都是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唯心主义者认为那是宿命,只有辩证唯物主义者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熟读历史写出《明朝那些事》的当年明月,对官僚体制门清,对他的仕途帮助很大。

    4)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很多人的阅读理解能力很差。我经常拿文章考察博士生,发现很多人的阅读理解能力很差,看完一篇文章都不能给我复述出来,更不能抓住主题思想。

    写诗的功力在对生活的理解,而不是文笔。都说功夫在诗外,不能理解生活和社会的本质,你就不能认清现实,就不能基于现实对未来做预测和规划。

    有时间多读社论,多看新闻联播,多读他人写的历史分析文章。

    5)营建平行空间

    赵汀阳在《坏世界研究》中指出,所谓智慧,就是构造平行空间的能力。

    自古水火不相容,但是建鼎于其间,水沸而火不息。

    在乌克兰战争后,中国学者王文采访了杜金,问为什么他不劝止。

    杜金只能说他没有影响力。

    其实这个问题王文自己都没想明白。

    不同的制度之间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对抗是永恒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就像水与火的关系。

    但是优秀的政治家会构造平行空间,规避不可调和的矛盾。

    人与人斗,只能无限上纲上线,只能内卷。

    邓公的历史贡献是在于把注意力转向经济建设,避开了人与人的缠斗与内卷。

    而俄罗斯自苏联解体以来,先是浪费十年时间,希望加入西方阵营,后来的二十年没有将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仍然是从地缘政治角度考虑问题,仍然是人与人的斗争。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对中国保持高度戒备,对欧美保持对抗,实际上是两线作战,这是兵家之大忌。

    作为25岁的程序员,既要满足老板的996,又要应付家里的催婚催生,也是两线作战,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很快十年就过去了。

    25岁的人应该有战略意识,战略的重点在“略”,即省略,需要放弃一部分来换取另一部分。放弃眼前的高薪换取35岁不被淘汰。

    所以战略没有对错,只有取舍,战略的另一面也是一个战略。

    程序员25岁做什么能够改变35岁被淘汰的命运?

    程序员分两种。
    一种叫Coder,编码员,就是按公司设定的框架编写业务逻辑,通常是数据库增删查改,甚至连SQL都不必写,由框架完成。Coder入门门槛低,不需要复杂的程序算法和逻辑,只要会业务逻辑。99%的程序员属于这类。
    另一种叫Programmer,他们是真正的程序员,要处理算法和程序逻辑,要设计框架给Coder用,要面对各种未知的挑战,需要有极高的天赋和对程序的热爱。
    要测试你有否成为Programmer的潜力,在淘宝上买套ARM开发板,按视频教程学习C语言,能学下去的,说明你有编程方面的天赋和面对未知环境挑战的能力。记住,热爱永远是你求知的动力。养家糊口只是一种生存本能,很容易让你进入舒适状态而停滞不前。
    35岁被淘汰的是Coder而非Programmer。看到此处,聪明的你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吧。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