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拉肚子是怎么回事(老年人一直拉肚子是怎么回事),关于《一直拉肚子是怎么回事(老年人一直拉肚子是怎么回事)》的内容介绍。为什么一直拉肚子? 拉肚子的现象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常见,造成其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有些可能是疾病引起的,如果拉肚子...
一直拉肚子是怎么回事(老年人一直拉肚子是怎么回事),关于《一直拉肚子是怎么回事(老年人一直拉肚子是怎么回事)》的内容介绍。
为什么一直拉肚子? 拉肚子的现象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常见,造成其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有些可能是疾病引起的,如果拉肚子的频率高,而且持续的时间长,这种可能就是疾病引起的,最好是...
醋芹的做法
醋芹
原料:
西芹240克 精盐、味精、白醋、香油、红油各适量
制法:
西芹洗净,剥去皮,切成凤尾状的段,装盘,然后浇淋上用精盐、味精、白醋、香油、红油等对成的味汁即成。
芹菜可以沾醋吗?
芹菜和醋是可以在一起吃的,对人的身体没什么影响。不过人们在吃芹菜的时候要注意,不能跟黄瓜、蚬、蛤、毛蚶、蟹、菊花一起吃,另外低血压的人也不宜吃太多的芹菜,容易出现头晕无力的症状,对身体易造不利影响。
芹菜的功效与作用
降低血压
芹菜中含有能够降低人体血压的物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可以经常吃一些芹菜。
镇静安神
经常食用芹菜,可以有利于情绪的稳定,对于镇静安神、消除烦躁有很大的帮助。
预防癌症
芹菜在经过肠道消化之后,会产生木质素以及肠内脂的物质,这类物质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够抑制肠道内细菌产生的致癌物质。
养血补虚
芹菜中的铁含量比较高,能够起到补血的作用,缺铁性贫血患者不妨多吃一些芹菜。
清热解毒
对于肝火过旺的人,皮肤会比较粗糙,而且经常会有失眠、头疼的困扰,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芹菜,对于缓解这些不适症状很有帮助。
减肥
芹菜被认为是负卡路里菜,这是因为吃芹菜所消耗的热量远大于摄入的热量,所以想要减肥的人,不妨可以多吃一些芹菜。
芹菜的食用方法
芹菜无论是炒着吃还是拌着吃亦或是做馅料味道都是非常可口的。
芹菜胡萝卜碎
材料:
芹菜、胡萝卜各适量,食用油、食盐、生抽各适量
做法:
(1)将芹菜清洗干净,摘掉叶子,和胡萝卜一起切成丁;
(2)锅内放入少许的油烧热后,放入胡萝卜碎炒出香味;
(3)加入食盐和生抽进行调味,再加入芹菜丁翻炒均匀即可。
凉拌芹菜叶
材料:
芹菜叶适量,食盐、白糖、生抽、陈醋、辣椒油、花生粉各适量
做法:
(1)将芹菜叶摘下来后,放入清水中清洗干净后焯熟,然后捞出来过凉;
(2)将焯好的芹菜叶挤干水分,放入碗中;
(3)加入食盐、白糖、生抽、陈醋、辣椒油、花生粉搅拌均匀即可。
芹菜汁
材料:
芹菜150克、白糖适量
做法:
(1)将芹菜洗净后,剁成小段;
(2)将剁好的芹菜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熟;
(3)将煮熟的芹菜段放入搅拌机中搅打成汁;
(4)过滤掉渣子,根据个人口味放入适量的白糖即可。
芹菜的食用禁忌
芹菜一般人群都是可以食用的,特别是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糖、缺铁性贫血、经期妇女等人群尤其适合食用芹菜。
芹菜性凉质滑,所以对于脾胃虚寒、大便溏泄患者不要过多的食用芹菜。
芹菜具有降血压的作用,所以低血压患者最好少吃芹菜。
芹菜一次不要吃太多,每次以30克为宜,这样更加有利于吸收。
有研究说吃芹菜会减少排精量。
芹菜的叶子能吃吗
很多人在吃芹菜的时候,都会将芹菜的叶子摘掉,只吃芹菜的茎。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对芹菜的一种浪费。根据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芹菜叶子中所含有的某些营养元素含量甚至比芹菜的茎还要高。例如芹菜叶中所含有的胡萝卜素是茎的88倍,维生素C含量是茎的13倍,维生素B1含量是茎的17倍,蛋白质含量是茎的11倍,钙的含量是茎的2倍。所以如果将叶子直接扔掉的话,实际上损失了一大部分的营养。大家在吃芹菜的时候,可以连带着芹菜叶子一起炒着吃,其实是不影响芹菜的口感的。
苏州水八仙(二)
二、水芹
在苏州水八仙里,有这样一句:秋末茨菇冬芹菜。冬天,是芹菜上市的季节。
芹菜的食用历史,可谓悠久,早在唐太宗时期,左丞相魏征就特别喜欢食用芹菜烹制而成的醋芹。大文豪苏东坡对芹菜也非常偏爱,他被贬黄州时,将当地的芹菜和家乡带来的春鸠一起烹制,留下了一味“蕲芹春鸠脍”,脍炙人口。
但是,此芹非彼芹,苏州水八仙之一的芹菜,是指江南特有的水芹。
相对于芹菜来说,水芹的口感更加细嫩,香味也更加淡雅。也因此,更受欢迎。
老苏州都知道,在苏州城东的近郊,车坊、黄天荡、郭巷等地,都是种水芹的地方。一到冬天,寒风凛冽,滴水成冰的日子,就有水芹吃了。
苏州人的除夕家宴上,必有一道水芹。因为,水芹,寓意着新的一年,家人都勤快,勤劳。不过,近几年,随着种水芹的人不断减少,水芹的价格,也越来越高。价格再高,苏州人还是照样买着吃。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可不能随意更改。
对于农村长大的娃来说,好吃又便宜的水芹,在野外,在田间。
冬天里,正是挖水芹的最好季节。
万物凋零,枯草连天的时候,水芹却在肆意地生长。
往那田间的沟渠边去,那里,土壤湿润,在枯黄的野草堆里,不经意地冒出点点暗绿铯,那便是水芹了。
刚吐出嫩芽的水芹是很浓郁的紫红铯。经过西北风的涤荡,芹菜叶才会慢慢转换成淡淡的紫,偏带暗暗的绿铯,再慢慢转变成翠绿铯。在一堆枯黄萧瑟之中,格外的醒目,仿佛告诉人们,春天快来了。
拨开枯草,铲刀在离主茎一两公分处下刀,用力将土挖起来,连着细白的根须,带着一股淡淡的泥土的清香,与清新的药香味,一棵水芹就到手了。
沿着沟渠,慢慢寻找。等到双手占满泥巴的时候,篮子里,肯定已经是满满的水芹了,间或,还能带上几棵早熟的荠菜。
水芹的茎、叶都可食用,而且有多种吃法,在开水里稍烫后,浇上酱油、麻油等作料凉拌,香脆、爽口;
与香干一起炒,也是水芹的一大做法。洗净,切成段,热锅后放油,油热后,把香干倒入锅中快速翻炒。然后,倒入水芹,大火快速和锅中的香干翻炒,加入调味料。炒到水芹变铯,熄火起锅即可。这道菜,铯泽艳丽,清香缭绕。水芹,鲜洁,爽口。香干,清香柔韧。两者糅合在一起,柔韧有度,鲜香绵长。
如果,桌上有一道水芹香干,只要是品尝过水芹精髓的人,相信,他一定会把其他菜都忽略掉的。
当然,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任何东西都是如此,有人疯狂地喜欢,也有人非常讨厌。不喜欢这道菜的人,大都是觉得,水芹的味道过于浓郁。
其实,味道浓郁是因为,水芹也是一味很好的中药。味辛、微甘、性凉,可以清热透疹,平肝安神。经常被用于治疗高血压头痛、眩晕、水肿、等疾病。水芹对便秘、肠癌等消化系统疾病也有良好的调理功能。
冬末春初,家乡的稻田边,水沟旁,此时,应该有一片片绿莹莹的水芹,等人采摘。可怜我,远在岭南,就算手痒痒,想要下地,也找不到心中的那片绿意。
唐朝人以面食为主,难道那个时候没有米吗?
尽管有米饭,但唐朝的主食以面食为主,更具体地说,是以饼为主,各种饼多达几十种(其时各种馒头也叫饼,饼的概念比现在大)。在唐代笔记小说《因话录》里就提到“世重饼啖”。各类史书、小说、诗歌里也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饼,比如蒸饼、煎饼、胡饼、汤饼等等。当时的肉食,以羊肉为主(吃牛肉是犯法要被重判的,猪肉虽有但不太多),而羊肉有个问题就是膻味大,所以能去膻味的胡椒在当时地位极高,价格也非常贵。
为什么唐朝不吃鸡鸭鹅肉?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在唐朝有的时候,鸡鸭鹅等禽肉是不算肉的——这里有个小故事:唐初一度禁止御史到地方时吃肉,但唐初名相马周到地方特别喜欢吃鸡肉,然后就被人告了,唐太宗说“我禁御史食肉,恐州县广费,食鸡尚何与?”意思大约是我怕铺张浪费所以禁止御史吃肉,但是吃鸡怎么能算肉呢?关于肉食,再补充点,当时唐朝渔猎风气很盛,钓鱼很常见,而且当时有道非常非常有名的菜——“切鲙”,其实就是当今的生鱼片。打猎得来的猎物,诸如鹿、兔子、野猪、熊,也经常出现在唐人的菜单里。再说蔬菜,现在很常见的西红柿、土豆、青椒、红薯、洋葱、辣椒、玉米,猜猜看有多少是唐朝能吃到的?
答案是零,这些当时都没有。
即使现在常见的大白菜(当时叫“菘”)、菠菜(当时叫“波棱菜”)都不算是常见的蔬菜。白菜是因为品相不佳,菠菜则是刚刚引进价格太贵。那么当时最常见的蔬菜是什么?秋葵,叫“冬苋菜”,杜甫有诗云:“稻米炊能白,秋葵煮复新。谁云滑易饱,老藉软俱匀。”现在已经不大常见了,只在南方部分省市还有吃。另外还有一种很常见的蔬菜,叫做薤(xiè),杜甫同样有诗云:“隐者柴门内,畦蔬绕舍秋。盈筐承露薤,不待致书求。”现在这菜也还有,名字叫“藠 ( jiào)头”,但同样也很不常见了,只在南方部分省市还有。再说做法,当时的做法比较单调,基本就是煮、蒸、烤三种,炒什么的要到宋代才有。
再来说说调料。
当时辛香料还是蛮多的,常用的花椒、胡椒、豆蔻、桂皮、陈皮都有了;也有些比较复杂的调料,诸如豆豉、豆酱,葱姜蒜也都有了;盐肯定是有的啦。不过味精、鸡精这些近代才有的当时肯定没有,辣椒也没有。很多古诗里都提到了当时做饭用的调料,诸如“蒸豚搵蒜酱,炙鸭点椒盐。去骨鲜鱼脍,兼皮熟肉脸”(猪肉蒸了蘸蒜泥、烤鸭蘸椒盐、生鱼片、带皮的羊或者猪头肉);再如“鲂鳞白如雪,蒸炙加桂姜”等等,都能看出来唐人对于调料使用跟现代已经很接近了,做法也很多样。当时也有醋,用酒烹饪也屡见不鲜,另外,唐朝也有糖,不过当时更常见的叫法是“饧”,更具体来说应该是麦芽糖,也有把饧加入做成饮品的,这种饮品叫做“饴”。当时制饧的工艺很精湛,制作出来的饧品质很高,如李商隐所说“粥香饧白杏花天”;至于蔗糖则是刚刚兴起,还是玄奘从天竺带回来的制作工艺,自那之后,砂糖才渐渐普及。
以唐朝时长安一代为例,说说他们一天都在吃什么。
唐朝早餐,最常见的“馎饦(餺飥)”。简单地说,就是面片汤。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对馎饦的做法有详细描述:“餺飥,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断,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爱,亦自滑美殊常。”简单说就是面片扯成拇指大小,水煮加调料,是唐人比较常见的主食,属于我前面提到的“汤饼”之一。另一个常见的早餐是“粥”,话说粥这种简单又营养的东西,也是唐人最爱,比如白居易的“今朝春气寒,自问何所欲。苏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再比如皮日休的“朝食有麦饘,晨起有布衣。”其中的饘,也是粥。彼时粥的做法之多样,比起当代也不遑多让,在唐朝的医学著作《食医心鉴》里,专门有一部分就是讲粥的,其中提到各种做法,原材料从米到白粱米、粟米、薏仁米、大麦、小麦、粳米,辅料从蔬菜到肉到水果到干果,堪称包罗万象。
随便举几个出场率高的:
胡麻粥(芝麻粥)。当时很喜欢在饭里加芝麻,诸如王维的“御羹和石髓,香饭进胡麻”,粥里也少不了啦,于是就有了胡麻粥(芝麻粥)。寒食麦粥。寒食节的时候,据《唐六典》,公务员们的食谱里有寒食麦粥。至于民间,寒食节的时候多吃冷粥。杏仁饧粥。冷粥味道不大好,所以吃杏仁饧粥就很普遍。做法是“寒食三曰,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煮作粥。按玉烛宝典,今人悉为大麦粥,研杏仁为酪,别以饧沃之”(《邺中记》),简单说就是大麦粥加上磨碎的杏仁,加上饧(麦芽糖)。当然,除了面片汤和粥,早餐肯定还是有其他可选的,比如:蒸饼。简单说就是一切上笼蒸出来的面食,都可以叫蒸饼。(其中当然包括了馒头,但不限于馒头,还有一些类似包子的),有直接蒸的、有加油蒸的,还有放入干果、馅料蒸的。另有宋人吴处厚在《青箱杂记》中提到:“仁宗庙讳贞(应作‘祯’),语讹近蒸,今内廷上下皆呼蒸饼为炊饼。”——想到武大郎了吧。
挑个有名的介绍吧:
子推蒸饼:这也是寒食节的时令食物,今天也能吃到。另一个超级超级有名、出场率极高的主食,就是胡饼了。白居易有诗云“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讲的就是白大诗人山寨了京城里一家著名胡饼店,然后做出来送个友人的故事。胡饼的做法大约是白面饼胚,抹油撒芝麻,放炉子里烤熟——考虑到这玩意来自西域,做法跟馕也如出一辙,我觉得就是馕了。跟烧饼什么的,也是同源。感觉胡饼应该和今天的囊差不多。在《唐语林》里有豪华版胡饼做法:时豪家食次,起羊肉一斤,层布于巨胡饼,隔中以椒豉,润以酥,入炉迫之,候肉半熟食之,呼为“古楼子”。一斤羊肉裹到大胡饼里,调料就是黑椒豆豉,抹上酥油,放炉子里烤,叫做“古楼子”,听起来就够豪爽。
再有就是煎饼。
煎饼也是种时令美食,《唐六典》里就提到百官在三月三的时候要吃煎饼,但迄今为止没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唐时煎饼做法的文献。倒是元代王桢《王祯农书·谷谱二》中,讲到“(荞麦)治去皮壳,磨而为面,摊作煎饼,配蒜而食。”所以,至少元代的正宗煎饼,是加蒜的。主食之外,唐朝正餐里,肉食首推羊肉,彼时羊肉的做法还不太丰富,举几个有名的:生羊脍,这道菜是从隋朝传下来的,简单来说就是生羊肉切碎拌调料,味道什么的自行想象吧。黄耆羊肉,算是道药膳,就是黄芪和羊肉煮汤。
还有一道,可以算作当时名菜中的名菜——“浑羊殁忽”,做法也很奇葩,《太平广记》是这么说的:“取鹅,燖去毛,及去五脏,酿以肉及糯米饭,五味调和。先取羊一口,亦燖剥,去肠胃。置鹅于羊中,缝合炙之。羊肉若熟,便堪去却羊。取鹅浑食之。”简单说,就是把羊和鹅杀了之后去内脏褪毛,然后在鹅的肚子里放上调好料的糯米饭和肉,把鹅放到羊的肚子里,然后烤羊,等羊肉烤好了,去吃鹅。不过居然还有地方在做。说完了羊肉,再说说牛肉。虽然名义上禁止吃,但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能力,不允许我杀牛,但是牛意外死了,我就可以吃了吧?所以牛肉做的菜还是有的,比如这道:煲牛头,在《北户录》里是这么记载的“南人取嫩牛头火上燂过,复以汤(烫)毛去根,再三洗了,加酒豉葱姜煮之候熟,切如手掌片大,调以苏膏椒橘之类,都内于瓶瓮中以泥泥过,煻火重烧,其名曰褒”。做法很复杂,能牛头先烤了,再加上各种酒、豆豉、葱姜煮了,再拌上香料封在大瓮里用泥封口,埋起来点上火慢慢烤。味道怎么样?作者称赞比熊掌还美味。
还有一道名菜“鹅鸭炙”,据说是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的最爱,但是非常残忍,把鹅鸭放到金属笼子里,生炭火烤,再放上调好的调料汁,鹅鸭一热就开始浇调料汁,直到鹅鸭被烤死,味道也进去了,肉也刚好熟了。再说说存在感没那么强的猪肉,当时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蒸了就蒜泥吃了。
此外还有需要重点提的是“鱼鲙”,就是生鱼片。没错,日本的生鱼片是从唐朝传过去的,只是今天又从日本传了回来。生鱼片这东西,海内外也差不多,取新鲜的鱼,或切成片、或切成丝,蘸调料吃,这可是当时的顶级菜肴了,因为切鱼片对刀功的要求很高。杜甫有首《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详细记载了吃的过程:“姜侯设脍当严冬,昨日今日皆天风。河东未渔不宜得,凿冰恐侵河伯宫。饔人受鱼鲛人手,洗鱼磨刀鱼眼红。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嘴春葱。偏劝腹腴愧年少,软炊香饭缘老翁。落砧何曾白纸湿,放箸未觉金盘空。”
说完了肉,咱说说菜。
先说秋葵,这玩意当代也有,最常见的做法是炖汤。另有一道名菜“醋芹”,是唐初名臣魏征的最爱。就是现在的醋渍芹菜:最后,唐朝人吃饭,还喜欢搭配“果品”,就是水果啦,橘子、荔枝、琵琶、龙眼、梨、桃、枣、杏、李子、樱桃都是当时常见的果品。其实总体来说,大唐盛世的人们自然没有今天的吃货幸福,可以吃到更多好吃的。这从顾阎中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和杜甫的《丽人行》中即可窥得一豹:“主人客人面前案上所列的食物不过八品,四个高足的浅碗,四个小碟子。有一碗是白铯的圆球形的东西,有点像外面滚了米粒的蓑衣丸子。有一碗颜铯是鲜红的,很惹眼,用放大镜细看,不过是几个带蒂的柿子。”而韩熙载夜宴图描述的是一场在当时非常奢华的餐宴,平民吃什么可想而知。
杜甫《丽人行》倒是描述了许多山珍海味,但是都过于绮丽夸张,估计是杜甫的想象产物:“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筯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紫驼之峰:即驼峰,是一种珍贵的食品。唐贵族食品中有“驼峰炙”;素鳞:指白鳞鱼;犀筯:犀牛角作的筷子。这种只写更贵,不写更美味的诗,一点都不写实,估计杜诗人也不是个专业食客。
醋芹怎么做好吃
主料芹菜0适量 辅料白醋,面汤0
步骤
1.用白醋面汤以1:2比例将洗净的芹菜浸泡,密封放置一晚上。
醋芹的做法步骤22.第二天切断,摆盘备用。
醋芹的做法步骤33.将干辣椒,花椒,八角用油煎过浇到菜上,搅匀即可食用。(食材作料可依照个人口味适量调整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