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哪些广为流出的“历史真相”,其实就是谣言呢?1841年5月31日,英军劫掠队窜到广州三元里一带抢劫,被以锄头为主要武器的民众打到求饶,史称“三元里大捷”。其实...
有哪些广为流出的“历史真相”,其实就是谣言呢?
1841年5月31日,英军劫掠队窜到广州三元里一带抢劫,被以锄头为主要武器的民众打到求饶,史称“三元里大捷”。其实三元里大捷就是一个滚雪球般不断扩大的神话,我们有必要还原这个真相。
三元里抗英,是鸦片战争中少有的一次胜利,也是整个近代史中一个极其闪光的亮点。这是民众自发保卫家园的战斗,之所以能取得胜利,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三点。
天时:暴雨淋湿了英军的燧发枪,火药受潮不能发射,只能使用刺刀。这使三元里百姓手中以农具为主的武器上升到与英军武器同等水平。
地利:英军部队不熟悉地理环境,被引入全是“烂泥塘”的牛栏岗、塘夏村一带,因行动不便加上迷路被村民团团包围。
人和:三元里民众为保护家园奋起抗争,以三星黑旗作指挥旗,旗进人进、旗退人退,同仇敌忾万众一心。
三元里抗英的确是鸦片战争中为数不多的胜利,但是并非后来宣传的那样:打死英军200多人,其中有伯麦、毕霞等英军主将。
1841年5月30日,英军发现三元里一带聚集了大量的乡民,于是英军陆军司令郭富亲自率领三个步兵团及部分孟加拉志愿部队开进三元里追击乡民。突然天降大雨,稻田成为一片汪洋,道路辨别不易,英军配备的燧发枪被淋湿无法发射,于是开始向四方炮台英军司令部方向撤退。
英军退回四方炮台后,已经是下午4时,发现有一个由孟加拉士兵组成的连队约60人没有按时归队。为防有变,郭富抽调了两个水兵连前去搜救,这两个连装备了不怕淋雨的新式雷击枪。晚上9时,水兵连循着叫喊声找到了失踪的孟加拉连队,最终驱散了村民将其接应归队。整个过程仅短短的几个小时。
据茅海建考证,英军在此事件中,死亡5到7人,伤者23到42人。英国人自己的记录,是死亡1个士兵,重伤1名军官和14名士兵。尽管如此,三元里抗英杀敌数量是鸦片战争期间所进行的诸多战役中,英军伤亡人数排列的第四位。这个数据感到不可思议吧。
后续很窝囊,三元里抗英第二天,一万多民众乘势包围了英军据守的四方炮台。幸而被广州知府余保纯劝退,不然的话,在威力强大的巨炮与射击准确的来复枪面前,当地民众定将遭遇一场残酷的屠杀。
参考资料
①广东省文史研究馆编《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中华书局1978年。
②茅海建《三元里抗英史实辩证》,《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
③曾维《三元里民众抗英事件新探》,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④陈锡祺《广东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广东人民出版社1956年
⑤宋海龙《17-19世纪中欧枪械比较研究:以两次鸦片战争为重点》,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年。
有哪些广为流出的“历史真相”,其实就是谣言呢?
“纣王无道,天下共伐之!”彻头彻尾的谎话,不过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肆意抹黑罢了!
纣王其实没有史书上的那么不堪,实际上,商纣王是一位颇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这样评价过商纣王:“帝辛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从这句评价可以看得出商纣王可谓一名猛士、战士,这在历代君王中还算是难能可贵的。
商纣王继位之后,十分重视领土的扩张,曾多次发兵攻打周边的鬼方、东夷等地。特别是发兵平定东夷诸部落,把古代中国疆域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国土面积则扩大到今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
说他宠信后宫,贪图美色,可是哪一位帝王不喜爱美色,不是后宫佳丽三千呢?
说他害死忠臣之类的话也很可能是后人强加在他身上的,因为周朝要为自己的正统做出铺垫,把这算到纣王的头上也是大有可能的。
下一篇:怎样的推广(推广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