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李白写江陵的诗(李白在江陵写的诗)

    栏目: 知识 日期:2022-11-21 02:00:15 浏览量(来源:小戴

    [摘要]为什么说李白的经典七绝《下江陵》是“惊风雨而泣鬼神”之作?李白的《下江陵》堪称是他一生诗作中不可多得的名篇,就连一代伟人领袖毛先生也曾评价:李白有道士气”,“李...

    为什么说李白的经典七绝《下江陵》是“惊风雨而泣鬼神”之作?

    李白的《下江陵》堪称是他一生诗作中不可多得的名篇,就连一代伟人领袖毛先生也曾评价:李白有道士气”,“李白的诗文采奇异,气势磅礴,有脱俗之气”,足见李白的诗作的影响力和内涵所在,《下江陵》以快字贯穿全文,但有情境相生,可谓是妙笔生花!

    细品《下江陵》的每一句话,“朝辞白帝彩云间”,写出了时间是早晨,交代了天色彩云,天气向好,从白帝城出发,时间地点人物,一句话带入,精简明了,字字珠玑。

    “千里江陵一日还”则道出了白帝城道江陵之间的距离,贯穿了千里,一日就能回来,可见速度之快,心情之好,神清气爽,也映照了他当时的处境,原本是被贬官,但是途中得到好消息,转而下江陵,暗示了心情的转换。

    “两岸猿声啼不住”则写出了江陵两岸的风光无限,大好河山尽收眼底,两岸的猿猴啼叫,仿佛是在为他送行,欢唱和鸣。

    “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叶扁舟经过江陵两岸的美好风光,看尽了大好河山的繁华景象,内心愉悦之感油然而生,做出了这首《下江陵》,全诗没有用一个“快”字,但是却将“快”展现的淋漓尽致。

    不愧是诗仙的名篇,全文没有一个强调“快”字,却把这段潜力江陵的路程展现得一览无余,行舟穿过,两岸的猿猴啼叫,景色秀美,符合李白的性格,气势磅礴的大气之作。

    之所以说李白的《下江陵》是惊风雨泣鬼神之作,主要是针对他写的手法和技巧,展现了文人笔下的妙笔生花的词句,用词精当,清晰透彻,一览无余,不仅有动静结合的相生相携,互抱生辉的局面,更贯穿了所有感受和情绪的铺陈,算是写作手法的高深之作。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希望有所帮助,部分配图来自网络!

    为什么说李白的经典七绝《下江陵》是“惊风雨而泣鬼神”之作?

    为什么说李白的经典七绝《下江陵》是“惊风雨而泣鬼神”之作?

    前言

    单纯看这首诗,从字面来说,似乎谈不上“惊风雨而泣鬼神”,因为通篇写的是一个“快”字,对于“险”这一层意思着墨不多。不知其“险”在何处,是无法体会其“惊风雨而泣鬼神”的。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但是为什么杨慎要说李白这首诗是“惊风雨而泣鬼神”之作呢?

    先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从写这首诗的背景来看,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当时身处险境。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 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随即乘舟东下江陵。

    李白是在惊喜交加之中写下此诗的,安史之乱中,大批的官员站错队受到了惩罚,一部分人是被迫归顺了安史叛军的伪朝廷,如王维、陈希烈;一部分跟随了唐肃宗的弟弟永王李璘。

    肃宗自凤翔还长安, 伪官以六等定罪,分别予以斩首、赐自尽、杖一百、流放、贬官等。王维因为一首"凝碧池"诗和弟弟王缙平乱的功劳,幸运的得到特别宽恕。 至德二年(757)十二月二十九日,斩达奚珣等十八人于城西南独柳树下,陈希烈等七人被赐自尽于大理寺,应受杖者皆杖于京兆府门。

    永王李璘起兵后与哥哥唐肃宗的部队发生冲突,几乎等同于另一场叛乱,最终是兵败被杀,想象一下,跟随永王李璘的李白会有什么下场,本来已经被从狱中解救出来,但是后来仍旧被认为有罪,判为流放夜郎已经是很幸运了。而且李白所判的罪是长流,即将一去不返,而李白此时已届暮年, 对前途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期望。

    李白还写过一首诗,《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申诉其冤屈和失望:

    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

    乾元元年(758) ,唐肃宗又下敕两京陷叛军官,三司推究未毕者皆释其罪,贬、降者续处分。

    这首诗的后面还写到:

    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

    可见,李白也没有想到,“传闻赦书至”,而自己竟然不在“赦书”内,反而被流放夜郎。估计得到被流放的消息后,一定是五内俱焚,万籁俱灰了,诗中是真实的写照“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

    大悲之后有大喜,所以《下江陵》一诗才会有“惊风雨而泣鬼神”之感。


    “穷理析义,须资象喻”,两个重要的意象

    1、猿声

    这首诗里很重要的一个意象就是“猿声”二字,“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的猿声是诗中“悲愁”常用的意象,多不胜举。

    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节选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驿骑明朝宿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

    刘长卿《按覆后归睦州》

    孤舟百口渡,万里一猿声。 岂令冤气积,千古在长平。

    和李白心境差不多,自认为平冤昭雪后写下此诗。但是刘长卿与李白之罪可是天壤之别。李白因跟随叛军被判流放,相当于政治上被判了死刑。在很多人被大赦后,自己仍旧被流放,而且暮年将至,此一去必将老死夜郎,猿声哀鸣环绕如同心中的雾霾笼罩,忽然间拨云见日,死地重生,因此让杨慎有“惊风雨而泣鬼神”之说。

    2、江陵

    还要注意“江陵”此地不是随意写出,江陵正是永王李璘起兵之地,当年李白避居庐山,逢永王李璘出师东巡,李白一时糊涂,应邀入幕。

    如今旧地重来,物是人非,短短几年自己历经生死大劫,如何不胜感慨。胆战心惊的日子一去而不复返,此时此地,一曲快歌,如何不是“惊风雨而泣鬼神”?

    结语

    表面看来这是一首快诗,写了一个 “快”字,背后深藏的是人生感慨 。唐人善于用形象,宋人善于用议论。李白更是唐朝诗人高手中的高手,用象喻的手法,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是历经了磨难以后的感悟,高手用景语说出,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乌云已散尽,江流千里往事如风,“两岸猿声”是过往的哀愁悲苦,一时还萦绕在心头,但是“轻舟已过万重山”,新的生活就在眼前了。

    @老街味道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