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孙绍祖为何敢虐死贵妃的妹妹?一、孙绍祖不是好东西,名声在外,贾府几乎人人不乐意这门婚事,但是贾赦一意孤行把女儿嫁给孙绍祖凤姐生病,鸳鸯来看凤姐,和平儿说话间,有...
孙绍祖为何敢虐死贵妃的妹妹?
一、孙绍祖不是好东西,名声在外,贾府几乎人人不乐意这门婚事,但是贾赦一意孤行把女儿嫁给孙绍祖
凤姐生病,鸳鸯来看凤姐,和平儿说话间,有小丫头来汇报:“方才朱大娘又来了,我们回了他奶奶才歇午觉,他往太太上头去了。”鸳鸯问谁是朱大娘,平儿道:“就是官媒婆那朱嫂子。因有什么孙大人家来和咱们求亲,所以她这两日天天弄个帖子来赖死赖活。”
从小丫头的话里我们听出,王熙凤也不喜欢这门亲事,因此小丫头都知道搪塞这个朱媒婆。因为王熙凤不搭理她,她去找邢夫人了。
当贾政听到贾赦将迎春嫁与孙绍祖的消息时,是极不看好这桩婚事的,只因为孙家此前的作为不被贾政所接受,文中写道:
贾政又深恶孙家,虽是世交,当年不过是彼祖希慕荣宁之势,有不能了结之事才拜在门下的,并非诗礼名族之裔,因此倒劝谏过两次,无奈贾赦不听,也只得罢了。
二、贾赦与孙绍祖有金钱交易,他拿了孙绍祖买官跑官的钱,没有帮孙绍祖办事,引起孙绍祖不满
迎春嫁出去后归宁,向王夫人诉说自己在孙家的遭遇,孙绍祖说贾赦使了他五千两银子,拿她抵债的,好不好打一顿赶到下人房里去。
但是小说里,孙绍祖自己向贾府求婚,忙不迭娶回家,哪有半点不情愿,贾府的姑娘的陪嫁凤姐说得很清楚:一万两,贾赦又不傻,哪有用一万两去抵五千两银子的道理。
贾府里各人都有捞钱的招术,凤姐打着贾府王家的名头招揽讼词,贾政也替贾雨村买官出过力,贾赦自然不会例外。孙绍祖进京谋实缺,他是贾府门生,刚到京中人生地不熟,自然是最先找到贾府。孙绍祖的这五千两银子,大约就是给贾赦买官打点的费用。
贾赦小老婆一大堆,吃喝玩乐开销不小,又不受老太太待见,家业都在贾政夫人手上掌着,靠着爵位那几个钱,日子都难混,有钱上门,自然不会往处推,他根本没有能力帮忙,花了孙绍祖的钱办不成事,引起孙绍祖的不满。
三、孙绍祖娶迎春,是为了与四大家族搭上关系,迎春不肯回娘家为他说情跑官,凤姐梦见娘娘被夺锦,暗示元春突然失宠,墙倒众人推,不只是忘恩负义的孙绍祖
眼看花了钱,贾赦不上心,事要黄,可是孙绍祖也不敢真与贾府闹翻。于是想出了新法子:娶迎春,五千两银子算聘礼,娶个国公府的千金小姐,还与其他几家豪门大户拉上了亲戚关系,也是个很不错的投资。他认为成了贾赦的女婿,弄个官应当很容易。
可是他让迎春回家跟贾赦吹吹风,帮他求个官,迎春直接拒绝了,她不可能开这个口,孙绍祖把怨气发在了迎春身上,此时孙绍祖尚不敢对迎春过于虐待,元春被夺锦失势,贾母八十大寿本想大办,只来了几个世交的贵戚,北静王夫妇来了只略坐坐就走,与秦可卿过世时态度天壤之别,小太监就敢公然上门讹诈,稍有推辞就给脸色,孙绍祖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
四、孙绍祖借助其他力量也就是贾府的政敌补了官得了势,虐待迎春是向新主子递投名状,与贾府划清界线,贾府不敢得罪政敌,也没能力保护出嫁女,孙绍祖有恃无恐。
迎春的判词是:子系中山狼,得势得猖狂,贾府失势没能力为孙绍祖谋官,孙绍祖搭上了新的靠山,补了官得了势,而且这新靠山有可能是贾府的政敌对头,所以孙绍祖后悔不该早早与贾府结亲,为了与贾府划清界线,虐待迎春。
贾府此时自顾不睱,不敢得罪政敌,出了嫁的女儿,既不好管也无力管,所以王夫人以一句这是你的命草草塞责,这让孙绍祖有恃无恐,而迎春胆小怯懦,更没有办法独自应对恶狼般的孙绍祖,结缡不到一年,就在家人的冷漠中,被虐待而死。
孙绍祖为何敢虐死贵妃的妹妹?
黛玉进府时,初次见到的贾府三春,钗环裙袄皆是一样的装饰,但从三人的容貌精神来看,依然可以对人物的性情做个大概的判断,比起探春俊眼修眉、顾盼神飞的精明形象,贾迎春的腮凝新荔、鼻腻鹅脂,已将一个温柔可亲的女子跃然于纸上。
虽红楼未完,但早在第五回时,作者已经对大多人物的命运结局作了剧透。而相对于黛玉、宝钗、探春这些金钗,迎春的结局更显得明朗,在前八十回,迎春便已出嫁,而且在婆家的遭遇,与其判词对榫。
在第五回,宝玉神游太虚幻境,见到迎春判词如此写道: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判词中有一幅画,画中是一只恶狼在追扑一个美人,欲啖之意。
“一味好色,好赌酗酒,家中所有的媳妇丫头将及淫遍。略劝过两三次,便骂我是‘醋汁子老婆拧出来的’。……”
这样一个集凶恶、好色、猖狂于一体的恶狼,又岂是如娇花嫩柳的迎春所能招架的?早早魂归太虚幻境,在劫难逃。
如此有人就问了,贾府作为勋贵世家,煊赫京城,更有元春贵为皇妃,根基深厚,如何一介新贵竟然不顾忌迎春的背景,敢如此对待国公府小姐,贵妃妹妹,莫不是太嚣张放肆了么?
其实,凡事存在即合理,孙绍祖会这么猖狂,不过几个缘故:
首先,元春不受宠
孙绍祖虽未年满三十,但也因家资丰饶,擅长权变,在京中也结交些世家子弟的。如此,元春在宫中的处境,他又怎会不知?这不仅不会让他畏惧,更可能成为他变本加厉欺负迎春的原因。元春陷入窘境,贾府还能安然无恙?谈何地位权势?不过是黄柏木作馨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罢了。
其次,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在那个时代,女儿但凡嫁了人,毕生都是夫家的了,无论这个闺女在夫家如何,娘家都是不好干涉的,也无权过问。尤其贾府这等豪门贵族,最大可能的遵守礼教,断不会与人口舌,落人褒贬。所以王夫人在听到迎春的遭遇后也只是叹息,但也不忘吩咐人不许告知贾母,以免贾母担忧,只因为,即便贾母知道,也无能为力,不过平添一堵罢了。
再次,孙绍祖本为忘恩负义,翻脸无情之人。
当贾政听到贾赦将迎春嫁与孙绍祖的消息时,是极不看好这桩婚事的,只因为孙家此前的作为不被贾政所接受,文中写道:
贾政又深恶孙家,虽是世交,当年不过是彼祖希慕荣宁之势,有不能了结之事才拜在门下的,并非诗礼名族之裔,因此倒劝谏过两次,无奈贾赦不听,也只得罢了。
也就是说,孙家当年主动拜在贾家的门下,是因为有“不能了结之事”需要贾府出面解决,这种目的性极强的人家,贾政当然是看不上的。而令人发指的是,孙绍祖不仅不念贾家当年恩情,还颠倒是非,到打一把,对迎春骂道:
当日有你爷爷在时,希图上我们的富贵,赶着相与的。论理我和你父亲是一辈,如今强压我的头,卖了一辈。
试想贾家自宁荣二公始便赫赫扬扬近百年,向来只被人赶着相与的,何曾需要向别个低声下气?所以孙家就是迎春判词中的中山狼,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所以,莫说因为迎春软弱,便是探春嫁了孙绍祖,在娘家式微,元春无势的情况下,结局也是如此。